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

第43章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第43章

小说: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思的“自我”的统一需要三个成分的协调一致:“自我性”的某一侧面、个人在这一侧面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以及个人认为他人对他印象如何。为了保证这样的协调一致,个人可以采用一系列方法,例如歪曲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使之接近自我评价;或者寄希望于这样一些人,这些人的态度有助于支持习惯的“自我形象”

    (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来对我们作

    ①参见特鲁索夫,B。。

    :《认知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列宁格勒,1980。

    O

…… 309

    403自 我 论

    出判断的人,才是“理解”我们的人)。我们经常根据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来评价别人。自己的品质也经常受到有选择的评价,取决于这些品质对于“自我形象”的总的协调是否重要。

    最后,个体有意无意地表现得能够引起周围人符合其自我观念的反应。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的心理选择机制十分积极有效,借助这一机制,心理不仅反映对“自我”内心,协调或自尊心的直接威胁,而且努力事先想到这种威胁。当人们被建议在即将举行的测验或其它试验之前估计自己的能力时,许多人“为了保险”而大大降低正常的追求水平和自己真正的自我评价,防止万一不成功而伤害自己的自尊心。

    这样的歪曲是自我评价所特有的吗?能不能仅仅用动机因素、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来解释?如果精神分析学在这种情况下倾向于肯定的回答,那么认知心理学,包括定性理论则证明,并不总是这样,对人的行为的因果解释,取决于定性主体是否同时又是唯一主体、参与者(代理人)或者仅仅是被评行为的旁观者。行为发出者一般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而旁观者却以行为发出者内在的特性来解释同一些行为。

    70年代发现了一种被取名为“基本定性错误”的现象:对行为的环境(客观)决定因素估计不足,而对其秉性(主观)因素估计过高。甚至一些职业心理学家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第二种典型定性错误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定性或“虚假同意”现象,它的表现是人们习惯于以己度人,认为从现有条件来说,自己的行为和意见比其它可供选择的反应更合乎习

…… 310

    自 我 论503

    惯和常理。

    一批美国大学生被建议无偿地、仅仅为了实验而背着广告牌在大学城内行走半小时。然后人们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对此作出了这种或那种决定;据他们看,其他学生的决定会是怎样;同意和不同意的人各有哪些特点。

    同意的学生认为,三分之二的同学会作出和他们一样的决定。不同意的学生认为,愿意参加这种试验的人不会超过三分之一。两部分学生对同意或不同意的人的描述截然不同,而且他们描述对方时感到更有把握,他们都觉得对方的表现不正常,很特殊。

    所以,在自我评价方面许多从前被完全归因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歪曲,其实反映了定性过程的一般特性,定性过程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认为自己是主体还是行为旁观者,并取决于他如何评价这一行为。喜欢缩小自己的责任并以无人称性的环境术语来解释事情的人,主要是参与或者积极旁观过后果不佳、社会效果不好的行为的人。

    此外还有一种实际上没有动机成分的定性错误。

    例如,在逻辑上或者行为规范方面互有联系的一些人格特性往往会自动地加到某个具体人物头上,尽管人们知道这种联系绝不是必然的(老人不一定有智慧,好孩子不一定听话,等等)。

    这也表现在自我意识领域里。在这一领域里,对客观信息的需要不断与“夸大”

    、抬高和美化自己的愿望斗争。毫无疑问,如果夸大的原则波及所有的生活情况和具体自我评价,个体就会失去现实感,而他的反思的“自我”也就会失去信息价值。在一次大规模的系列试验中,被试完成了一项实验任务,其结果分别由威信较高的人和威信较低的人来评价。

    然

…… 311

    603自 我 论

    后再把条件复杂化:被认为学识较高的一个裁判者的评价与几个学识稍差一些的裁判者不一致,等等。被试可以从几种信息来源进行选择,或者选取较为权威的,或者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或者试图将各种评价加以“平均”。在六种考查方案中,结果是最简单的加法模式最多见:个体接受他所容易接受的所有信息,并且自行将它们相加,而且无论在裁判者的评价一致还是不一致时,他都这样做①。

    但这并不排除对有利的自我评价和“夸大”

    “自我”的一般偏爱,“自我”通常总是包括某些幻觉的、空想的要素。自我认识的生命功能不是单纯给个体提供关于自己的准确信息,而是要帮助形成积极有效的生活取向,包括对自己本体的可接受性、整体性和自尊的感觉。所以关于自我评价的真实或虚假的问题也不能在纯认知层次上来解决,而必须考虑到与相应的自我归类、定性等等有关的各种社会环境。

    关于自我分析的利弊

    当列文想到他是什么人和他为什么活着时,他找不到答案并因而感到失望;但当他停止问自己这个问题时,他又仿佛既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又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因为他坚定而明确地行动着和活着……

    ①韦伯斯特,M。、索别谢克,Jr。和索别谢克,B。

    :《自我评价的根据:关系人和社会影响的形式理论》,纽约,1974。

…… 312

    自 我 论703

    列夫。托尔斯泰

    不管多么奇怪,人们不仅争论着个体在原则上是否可能认识自己,而且还争论着是否有必要费力气认识自己,自我分析本身是有利还是有弊。一些人证明,自我分析是自我批评、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的必要前提,另一些人则认为考虑自己是不道德的“唯我主义”

    ,而自我分析则是不必要的“自我苦思”

    ,使它人离开现实和人生的迫切任务。

    这一争论常常被归结为外倾或内倾的优劣问题。但是“内倾”一词的字面意思虽然是“审视自己”

    ,但内倾者在认识自己的内心状态方面并不总是优于外倾者,哪一种类型的人能更准确地描述或“更好地了解”自己,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而如果不知道人的不足何在,又怎能判断他做什么事情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日记”

    研究也很少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

    但长年不辍记私人日记无疑标志着紧张的自我交流,这种自我交流一般总是伴有某些个人特性的。

    法国学者吉拉尔研究过许多毕生记私人日记的人物(其中包括斯丹达尔、阿尔弗雷德。德维尼、德拉克罗瓦、米什勒和本杰明。康斯坦等)的生平。吉拉尔指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过多考虑自己、喜欢自我观察、较为敏感和易动感情等特点;他们几乎都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感到孤独。形象地说,在内心深处他们好象一生都是少年,始终充满着对青春

…… 313

    803自 我 论

    的幻想而又不能获得幻想的青春①。

    但是根据日记难以判断真正的内心生活。当一个人是幸福的并过着充实的生活时,他很少去翻看日记,可是当他苦闷和寂寞时,日记却能给他排忧解愁。

    “我发现,当我处在忧郁、绝望、苦闷的状况时,我就总是想在日记中写点什么,苦思一番自己,”

    女画家奥斯特罗乌莫娃—列别杰娃写道。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想使自己更加苦恼,还是因为一种本能的感觉或意识,觉得当一个人开始分析自己的感情、情绪和行为时,就会变得更加冷静和安静,似乎一切最痛苦和尖锐的东西都埋进了我的本子,跳到了纸上并留在那里了……“

    ②如果仅仅根据日记来判断,甚至极平易和开朗的人也会显得深沉和孤寂,因为正是这种内心状态更经常地反映在日记中,尽管在生活中这种内心状态较少出现。何况在最坦白的日记中往往还有娇纵自己的感受的因素。

    私人日记与其说是自我认识的手段,不如说是自我暴露和自我交流的手段。无怪乎日记有时会得到自己的名字。例如,安娜。弗兰克在被占领的荷兰记日记,把自己心目中的这个伴侣称为基蒂,而二十年后苏联女学生柳芭读了安娜。

    弗兰克的日记,也给自己的日记起名叫“小安娜”。

    19世纪末,当私人日记风行一时的时候(从浪漫主义时

    ①吉拉尔,A。

    :《私人日记》,巴黎,1963。

    ②奥斯特罗乌莫娃—列别杰佳,A。。

    :《自传笔记》,莫斯科,1974,第O1卷,第79页。

…… 314

    自 我 论903

    代开始)

    ,发生过关于私人日记究竟有益还是有害的争论。

    私人日记的维护者们指出,日记能使病态感受找到出路,有助于弄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保持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反对者则说,日记会加深个人的社会孤立,鼓励个人从事不必要的自我苦思,以想象来代替现实生活。但是,如果不考虑作者的需要,又怎么能侈谈日记的利弊呢?

    70年代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将研究的问题转移到构成自我认识活动具体过程和要素的微观层次上,研究了刺激自我认识的各种方式以及主体集中注意于自身所引起的行为结果等等。

    如前所述,在“自我性”和自我意识的一般心理前提之中,象注意的范围和方向这样的因素有重要的意义。注意中心也是研究自我认识活动过程的主要问题。由于个体的活动总是在某种客观背景下展开的,在每一具体时刻他的注意或是指向外部,亦即指向活动的客体内容和环境,或是指向内部,亦即指向自身、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动机。内在世界处于主体注意中心时的心理状态,就叫做狭义的自我认识①。

    这种现象是十分复杂的。

    有注意集中于自己的暂时状况,有构成个人稳定特征的关心自己甚于关心周围世界的经常倾向,对这两者必须加以区别。此外,这种自我认识是把自己

    ①原文为,有广义、狭义两解(参见本书下篇第2章并第273F L M E F E c D L D B _页译者注)

    ,此处译为“自我意识”较妥,但为与本书所用主要术语(“自我意识”)一词区别,并照应前后一致,避免术语混F L M E F E c D L D B _乱,现仍据前译。——译者

…… 315

    013自 我 论

    变为自我观察对象,这和人成为别人高度注意的对象时产生的那种感觉,和大家都看着你、想着你等等情况下的感觉有所不同。过分关心自己和自己给别人造成的印象并且把这种关心向外投射,英文叫作self—consciousnes,本义是“自意识的”

    ,但更经常地翻译为“腼腆”的。把认识上的自我兴趣和感情上的自我关心加以区别是非常困难的。

    心理学家总是根据注意集中于自己或外部世界的程度,来说明这种自我认识的程度高低。

    但也存在同样重要的对象性差别:主体的注意是集中于“自我性”的内部的即私人方面的特性,还是集中于外部的即公开方面的特性。

    为了衡量这种素质,心理学家提出了三个特别等次①。

    一个是个人自我认识,它反映以下一类判断:“我考虑自己很多”

    ,“我经常分析自己的动机”

    ,“我总是注意自己的内在情感”

    ,等等。

    一个是公开自我认识,它表现为以下一类的判断:“我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奉献给别人”

    ,“我很在乎自己的外表”

    ,“我考虑别人对我的看法”

    ,等等。一个是社会顾虑,它表明自我认识对外部条件的依赖程度,由以下一类的判断来测定:“有人看着我的时候我很难工作,”

    “我容易难为情”

    ,“我不善于出头露面”

    ,等等。

    这些素质对个人的“自我”形象及社会表现有什么影响呢?杜瓦尔和威克兰的理论②的出发点是,引起个体注意自

    ①费尼格斯坦,A。

    、希尔,M。

    F。

    和巴斯,A,H。

    :《自我意识的公开方面和私人方面,评价和理论》,载《咨询和临床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