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好孩子是教出来 >

第14章

好孩子是教出来-第14章

小说: 好孩子是教出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乏竞争力的孩子们将很难在国际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每个家长都可能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哭着喊着要买玩
具,要去麦当劳,而你这时又非常地忙,没有一点时间,你该怎么办?

有的家长可能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不
愿和其他小伙伴玩耍,只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时,你该怎么办?

还会有这种情况,自己的孩子总不听话,脾气暴躁或孤僻
自卑时,你又该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可能你都有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不过这些想法可能并不一定实用。原因很简单,是你替孩子
完成了思考而不是孩子自己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做主、自我思考,对于孩子同样如此,不要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
,有经验,就这么草率地为孩子决定很多事情,这都是错误的。你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帮助他成长为一个爱思考的有感情的个
体,只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能充满自信地适应社会。

现在的孩子聪明,这是人们的共识。可很多人也发现,现在孩子
的聪明只是“表面现象”,因为你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表达能力等不如过去的孩子,遇到事
情也不爱动脑筋解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最终得出如下的结论:造成孩子们懒得动脑筋
的原因,就是高科技时代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更为轻松了,而轻松的生活减少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机会。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动画与
电子游戏,也因为声、光、色彩、图像的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数百名中小学生曾参加一个随机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95%的孩子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是“看电视”,而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这些孩子中有时间读课外书的不
到20%,有听广播习惯的不到1%。在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孩子经常有户外活动,大多数孩子的主要游戏项目是电脑游戏。而在
家庭生活中,能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孩子有50%以上,但90%以上的孩子使用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等等设备,所以,孩子们觉得做
家务很简单,不用动脑筋。而孩子自己的生活中也早已实现了“全自动”,就连削铅笔也是“自动化”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需
要孩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机会确实不多。

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在接受调查时表示,自己在小的时候都很少看电视,大多数业
余时间用来看书听广播,由于没有图像反而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家长们小时候的户外活动也非常多,许多还是团体性的游戏项
目,在这样的游戏中,运动加智慧相互配合进行。在过去的生活中,因为条件所限,所以,过去的孩子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工具或是
尽量动脑筋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家长们都承认,现在,孩子们确实缺少了这方面的锻炼。

生活的时代变了,教育孩子的方
式同样也需要变化。一个不会思考的孩子,将会有怎样的未来,我们很难想象下去。不过我们可以回望历史,看看那些在历史上很伟
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最终成就了他们的伟大和不凡。

曾有人这样高度评价蒸汽机的发明者瓦
特:“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瓦特之所以能够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的善于思考。


瓦特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木匠,整天辛勤地劳动着。母亲负担家务,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由于他出生于这样贫寒的家庭,使童年的瓦
特身体非常虚弱,骨瘦如柴。又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使他失去了进入学校读书的机会。

瓦特不甘心这样虚度童年,他要求
读书,渴望学习。在他强烈的要求下,父母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怎样辛苦劳累,都要抽空教他读书、写字,有
时还帮他学些算术。瓦特学的知识虽不多,却记得很牢固,有时还能举一反三。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子上,
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从来就没有谁留心过,但是小瓦特却留了心。有一次,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
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
祖母:“壶盖怎么会跳舞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
盖就跳?是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应付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
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连续几天,
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蓦地,壶里的水蒸汽
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像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
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
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从那以后,瓦特处处留心,最终发明了完善的蒸汽机,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了浓
重的一笔。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家庭条件很差的孩子,有什么条件可以使他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答案很简单,
就是思考,是思考使这个几乎没有上学机会的孩子在众多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一个孩子,可以在很
多方面都不一样,体质,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最终决定孩子有发展的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这
个孩子的思考能力。积极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今后应对社会竞争和人生压力的最大法宝。不夸张地说,不会思考的孩子,将很难在今
后的社会上立足!

第二部分思考: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世界(2)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
来的成功都离不开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使混乱变得清晰,使枯燥变得有趣,使学习变成娱乐,使普通人变成天才。
教孩子学会思考,是每一位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能力的跃进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这种
跃进在整个儿童时期出现两次,第一次在5-6岁,此时孩子们开始区分、归类,并判别一些观点。第二次发生在14岁左右,此时青少
年开始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彼此相关的原因和一个问题的多种角度。过去,专家们认为人们无法主动地传授这种思维方式,只能顺其
自然地等孩子们自己进入这个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通过教孩子如何思考来加速他们的思维进程是完全可能的。


儿童需要从小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是父母都知道的,但是,究竟是怎样启发孩子思考,许多父母就不得要领了。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很多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如果你是一名家长,不妨认真做一下测试,看看面对下列情形,你是怎
样做的?你是否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好家长?你可以选择最符合你实际情况的一种答案,而不是选择你认为应该怎么做的答案,也许,
最终的测试结果能给您一些启发:

1.孩子向你提出问题时

a.搪塞过去 b.马上回答 c.让孩子自己想象,然
后回答

2.孩子愿意让你向他提问时

a.不提问题 b.应付了事或简单地提几个问题 c.结合孩子实际水平提出
问题

3.孩子遇到困难时

a.赶快实施帮助 b.让孩子自己解决 c.让孩子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实施帮助

  
  4.孩子学习认字却记不住

a.放弃教孩子 b.让孩子死记硬背 c.讲解字的特征,让孩子多次练习

5.当孩
子自言自语时

a.禁止 b.觉得很有趣 c.注意观察,避免打扰

6.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

a.不予
理睬 b.断然拒绝 c.讲清楚为什么不能满足他

7.孩子组合复杂玩具不成功时

a.不让孩子继续玩 b.替孩
子组合 c.提示某个步骤,让孩子自己组合

8.把铅笔、钢笔、毛笔拿给孩子识别时

a.逐一告诉孩子是什么 b
.指出特征告诉孩子是什么 c.指出特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9.责备孩子时

a.注重责备
的内容 b.强调责备的原因 c.注意责备的实际内容,说明责备的原因

10.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a.一味体现一
个“早”字 b.等到适宜年龄 c.引起孩子兴趣后,趁热打铁

11.在孩子学习最感兴趣时

a.继续教下去 b.
突然中断 c.突然中断,让孩子提出要求再接着教

12.孩子对身边的物品发生兴趣时

a.不管不问 b.告诉相
应的名称 c.告诉相应的名称,过段时间再提问

13.教孩子数数时

a.填鸭式的反复背诵 b.找些不同的物品
来查数 c.找来相同的物品对照

14.孩子画画时

a.不管不问 b.随便看看 c.看后问他画的是什么


15.孩子要画画时

a.随便给他一张纸 b.一律给他长方形的画纸 c.提供各种规格、形状的画纸

16.教孩子
背诵词句时

a.随心所欲的 b.强制性的 c.先讲有关故事后再教孩子

17.给孩子喝果汁时

a.随便
找来一只杯子 b.固定一只杯子 c.有意识地每次使用不同的杯子

18.为孩子买玩具时

a.你高兴就买 b.为
了应付孩子才买 c.让孩子自己选择后再买

19.让孩子做事时

a.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 b.孩子有兴趣,只安
排一件事 c.孩子有兴趣,安排两件以上

20.孩子问起你手中的工具时

a.不作任何解答 b.告诉孩子工具的
名称 c.告诉孩子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您的评分标准:a=1分,b=2分,c=3分

结论:

总分在35分以下:
不会启发孩子思考。

总分在35-50分之间:基本上会启发孩子思考。

总分在51分以上:具有成功启发孩子思考的
能力和经验。

在你做完测试之后,你将很快明白自己做家长是否成功,自己在哪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其实你应该很清楚
,作为家长,你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思考的世界。资深的儿童教育专家认为,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创造出一个“
家庭思考环境”,其具体做法是:

1.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对思考采取认真的态度。聪明的孩子可能懒于思考,因而他们对
任何东西都会不加思考地发表看法,对此应引导他们认真思考。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越早越好,小孩子往往有千奇百怪的
想法,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3.随时给孩子出一些思考问题。无论是带孩子上博物馆,还是陪他们看书看电影,父母都
可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4.全家参与。家长在一起谈论问题时,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5.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有幽默感的孩子,往往比较灵活,也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有了“家庭思考环境”后,可
用下面方法培养孩子进一步深思:

1.对问题要全面思考。教育孩子无论对什么事物,都要考虑到它们的优缺点,是否有吸
引力,有无参考价值等等。对事件则要考虑它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后果。

2.善于归纳,举一反三。孩子在学校里就是将
一点一滴的知识聚集起来。

3.提出一些有益于多思考的问题。有益于孩子思考的问题,并不是那些仅有惟一答案的问题,
而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令人不易解答而且答案往往有几个的问题。

4.培养孩子们说话用词精确。精确用词不仅可避免误
解孩子所表达的东西,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头脑清晰。

5.培养孩子多听别人意见。训练孩子对待问题要思考各种不同的观
点,对同样的事件,让孩子看电视后再读报纸,他们一定会学到宝贵的一课。

6.站到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父母应该鼓励
孩子多了解他人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感受。

7.让孩子写日记。写作是严格的心智训练。鼓励孩子写日记,也是训练思考的
好方法。写作就是思考。

父母要教导孩子思考,因为思考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