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天骄 >

第1章

天骄-第1章

小说: 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天骄──天之骄子
  作者:龙吟
  内容简介:
  《东方怪杰》三部曲第二部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杰出人物,在当时政治、思想、军事、文化方面有很多建树。他在自荐书中,曾向武帝介绍过自己家世,说他“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年十五学击剑,年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年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刚出道时便是一位文武全才。而后五、六十年之间,他置身危机却无所畏惧,历捋虎须而自身安然,其为人为文品格之高妙,受到举世称赞;伴君伴虎技艺之高超,近乎炉火纯青。更为著名的是,他在实现这些成就时,为后代留下许多令人拍案叫绝且意味隽永的奇智佳话。
  本书全面展现了一个让中华民族自豪的鼎盛时代,表现了“千古一帝”和“第一智臣”斗智斗勇,复仇雪耻,共强汉室的艰苦卓绝且又撼魂动魄的历程,尤其是通过“文侠”东方朔的塑造,将一个可以和儒圣孔子、兵圣孙子并称的“智圣”形象,成功地凸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为“文侠小说”的开山之作,龙吟先生见解深刻,语言风趣幽默;情节波澜起伏,场面壮阔雄浑,读来让人不忍释手。
  正文
  第一章 夫妻重逢
  转眼到了夏天。
  汉室未央宫门前的砖地里,长出了许多野草,而且这些草开始向砖道上蔓延。不用说,从砖道上来往的大臣们,少了许多。
  是啊,自从武帝改了元,汲黯被贬到了淮阳,很少有人再冒死说话。而武帝的活动中心,则由未央宫转向了建章宫。
  建章宫在城外,上林苑就在边上,而且武帝的众多美女,都在那里安身;还有,他近来最喜欢的“仙人”李少君,正在那里的一个秘密的地方为武帝练丹。
  已近而立之年的汉武帝,在改元之后,顿时觉得心里一片轻松。卫子夫给他生了二个女儿,一个儿子。他立了太子,在刘家诸候中他昂首挺胸,再也没有“无后”的空荡荡的感觉。而皇后卫子夫,和过去的阿娇比起来,是那样地贤淑,她从来不管武帝的事情。皇后的哥哥卫青,是如此英勇无敌,将匈奴打得丢盔弃甲,望风而逃,一洗高祖留下的遗恨。母亲的身体不行了,再也不想多管儿子的事情,他这个皇上当得有些随心所欲。
  然而他依然心有宏愿。他是个静不下来的人。司马相如遗下的“封禅书”,时不时地翻动着他心中的波澜。只有秦始皇曾经封禅泰山。那是在他派大将蒙恬击败匈奴之后。可我武帝虽有卫青,但匈奴未灭……。
  他还觉得,自己身体不像前些年那样精力充沛了。卫子夫刚来时,他是个永远都不会疲倦的雄狮。可这几年,又幸了几个美人,觉得自己已不如以前,至少不能一夜吼上他几次了。好在李少君来到之后,给他练了不少仙丹,说是服了它可以长生不老。长生不老当然是最好的事,可武帝觉得服了这药,自己的性欲望一天一天地比以前增强,有时连卫子夫都说承受不起了,于是便将他推到宫外,由他在建章宫内养三千佳丽、五千美女去。
  他的心中,有时仍有些空虚。这空虚来自汲黯的被贬,耳朵边少了个刺儿头;这空虚还来自东方朔的话少了,武帝要他在李少君的帮助下,恢复神仙的记忆,可他却成了不叫就不到的人,远非过去活络。是因汲黯被贬,他心里不太痛快?还是又有了新的主意,他准备对付李少君?或者东方朔过新年后娶了个新的小妾,也力不从心了?
  武帝觉得,空虚还来自丞相的身上。这个公孙弘,是个最听话、最不碍事的丞相,武帝有时觉得他是历来皇朝中最好的丞相。可他又觉得,自己可以无为而治,可丞相和大臣则不能无事,无事就会生非。而且,和秦始皇时候相比,自己朝中能干的人材,还不算多。他想起了昨天晚上重读东方朔的书简时写下的诏令。于是马上决定,把大臣们马上叫到一起,让他们动起来。
  “得意。”武帝叫道。
  “奴才在”。杨得意虽然刚三十多岁,但也有了一些所忠的老成持重的样子。也许是身上激素太少的缘故吧,他开始发福了。
  “让丞相和文武百官,赶快上殿,朕有事要吩咐。”
  “奴才尊旨。只是……”杨得意话想说,但不敢开口。
  “可是什么?”
  “皇上,您不是下诏了,说丞相议事,除休沐之日,一天不可中断;而非重大之事,皇上不必过问,三日一朝即可吗?”
  “那我问你,今天是第几日?”
  杨得意掰着指头算着。“皇上,前天张汤送来几个苏州美人,你不是还在这儿见他的吗?”
  “不管那么多,朕要今天上朝,去未央宫!马上都给我上朝,朕有诏令发布!”
  “是!奴才尊旨!”杨得意不敢再说,忙下去传令。
  未央宫内,群臣毕集。三遍万岁叫喊完毕,众臣还在等着皇上的“平身”二字出口,不料得意却尖声尖气地念起诏书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汉室大统,首以用人为要。朕登基伊始,就令四方举贤人,纳良才。十多年来,英杰之士,或自荐于朝,或郡国保举,或大臣引见,或朕自擢用,一时人才济济。然而朝中郡国,虽已人满,但忠孝且才卓者,有能且廉洁者,尚不足用。吏不乏人而缺廉者;野有遗贤未得录用。朕今再告天下郡国,各等官吏,必向朕保举忠孝廉直之事,尤以能理财治国者为要。钦此。”
  一声“钦此”便是“平身”。诏令刚毕,朝臣纷纷起来,有的开始议论。
  丞相公孙弘跨步向前,再跪而言:“皇上圣明。臣以为,皇上刚即大位,就重用儒者。儒者天下之师也。然而时至今日,天下仍有不尊儒生之人,朝中且多杂学之士。臣以为,皇上要举孝廉,就要以吾师董仲舒之言,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之道,天下方可大而一统,人心方可一而化之啊!”
  听了这话,朝中的议论就更多起来。
  东方朔开始不动声色,但看众人只议论,不言语,便向太史公和卫青等人使了个眼色。
  太史公司马谈颤颤巍巍地走向前来,艰难地跪下说:“皇上,臣位忝太史,为汉作纪。然臣信奉黄老之学,依丞相之意,不是儒者,就要废黜。如丞相之言,老臣不是儒生,可也要交出这只史笔了!臣请皇上许臣辞官归田,以养天年!”
  汉武帝一看老太史要撂挑子,那哪儿成?忙说:“老太史请起。朕可不能没你啊!”
  主父偃也是个爱出风头的人,看到有人带了头,他岂能不跟着上?“皇上,臣持纵横家之言,更为儒者视为异端邪说。臣也请辞!”
  张汤赵禹两个如今是一正一副的廷尉,正主管制订各项法律,知道皇上离不开他们,便也上前奏道:“皇上,臣等以法治国,更非儒者,请皇上恩准辞呈!”
  没有说话的大臣们纷纷上前跪下,说道:“皇上,我等尊奉墨子和农家、阴阳学说,也请皇上开恩!”
  卫青和公孙贺等一班武将,本来就不愿与人朝上相争,看到众大臣如此请辞,就向东方朔看了一眼,东方朔使了个眼色,卫青等人也上前说到:“皇上,我等学兵家学说,请皇上解甲归田!”
  朝臣之中,相继出列,只有东方朔和公孙弘,一左一右,两个独立。
  汉武帝左顾右盼一下,发现这又有点像当年的董仲舒与东方朔之争,而公孙弘念念不忘“独尊儒术”,倒也有其恒心。可东方朔怎么不争了?他怎么会老实?儒术是个什么东西,难道朕不明白?武帝最佩服高祖刘邦所为之一,就是他当着众位将领的面,把大儒叔孙通的帽子拿过来,在里面撒了一泡尿!想到这里,他大笑了。
  “哈哈哈哈!都起来,都起来!朕只说要举孝廉,并没说只用儒生哇!丞相,看来朕要按你的说法,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朕就真成了孤家寡人喽!还好,还好,还有一个东方爱卿,不愿离朕而去。东方爱卿,看来,你几时也洗面革心,做起儒者来了?”
  东方朔却独自在一边,自言自语,并不回话。
  刚起来的大臣们都转过头来,看着他。
  “东方朔,朕问你哪!”汉武帝有点急。
  东方朔装作一楞,然后向前一揖:“皇上,刚才他们都跪着干什么啊?”
  汉武帝心想,八成东方朔的记忆要回到仙人中去了?不然他为什么会走神?不管他,朕要看看,他在想什么。“朕问你哪,你不回答朕的话,嘴里嘀咕些啥?”
  东方朔说:“臣想起了司马迁告诉臣的一曲里巷歌谣。”
  “里巷歌谣?你好兴致。说来,朕也听听!”
  东方朔严肃地走上前来,说声“臣尊旨!”,便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
  举大儒,不知书;荐孝廉,父别居。
  贤良方正逛妓院,欺师灭祖享俸禄。
  不用说公孙弘大为恼火,就连汉武帝也不相信。“东方爱卿,有这种里巷歌谣?是你自己编的吧。你给朕解释释,都是什么意思?”
  东方朔慢慢前来。“皇上,这‘举大儒,不知书’,就是说如今的大儒并不真正地了解《尚书》。不信您问问公孙丞相,那《尚书》一共有多少篇?”
  汉武帝惊讶了:“丞相,难道你真的不知?”
  公孙弘振振有词:“皇上,这个难道臣还不知?《尚书》是我儒家立学之本,五经之首哇!臣师董仲舒授学,开宗明义就讲《尚书》二十九篇,这连小孩子都知道啊!”
  东方朔却大叫起来:“错啦,错啦!皇上,这就是‘举大儒,不知书’。”
  武帝也知道,窦婴当年教他时,也说是二十九篇。东方朔在搞什么鬼?他知道得多?可武帝不敢否定东方朔之见,便问:“依你之见,是多少篇?”
  东方朔心平气和地说:“皇上,现存人们都看到的《尚书》二十九篇,是秦时有个叫伏生的老人背出来的。那伏生年纪大了,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口齿还不清楚。如今儒家所信奉为治世之宝的,就是那么个《尚书》。”
  “《尚书》是伏生背出的,朕当然知道。照你说,还有新的《书》经传世?”
  公孙弘插进话来:“皇上,东方朔一派胡言,难道他能编出新的《尚书》来?”
  东方朔马上接过话来:“不错!皇上,臣只知,《尚书》为上古有文字以来治国方法和事情的记录,远不止三十五十篇。因为战乱频仍,现在存下的不多。就在我朝,还有人知道《尚书》在四十篇以上!”
  公孙弘心想,好一个东方朔,纵然你是神仙,恐怕造出《尚书》,也不容易吧!于是争辩道:“皇上,东方朔为了贬低臣和臣师,故意出此胡言,欺骗皇上!”
  武帝一笑:“东方朔,这回朕先说好,可准你再说‘东方朔蒙蔽皇上无罪了’哇。”
  东方朔也笑了起来。“不用,不用!皇上,孝文皇帝的护陵人,姓田。他们祖孙二人所在不远,他孙子田千秋,就能背诵四十多篇《尚书》呢!臣十多年前就知道,不信,陛下亲自去看!”
  武帝知道此事有因,好象东方朔曾提过此事。他不想就此多追,东方朔肯定有备而言。他一转话题:“好!如果真的有人知道新的《尚书》,朕会去看的。东方朔,就算你说的有理。那你再给朕解释,下面的歌谣是怎么说的?”
  东方朔一看武帝转舵,心中就乐。他也便顺水推舟。“‘荐孝廉,父别居。’就是说,有人给陛下举的孝廉,老早就把他老爹赶出家门了,还称什么孝廉呢!”
  汉武帝大惊:“果有这样的人?”
  “皇上,您刚即位时,有个廷尉叫做宁成的,您还记得吗?”
  汉武帝想了想:“朕当然记得。他让朕给赶走了啊?”
  东方朔答道:“对。他就是当年丞相许昌荐举的‘孝廉’,他的父亲,就是被他逼到别处而居的!当年因他陷害卫青兄弟,皇上给削职为民的。可他将父亲赶出家门之罪,至今未治哇!
  武帝摇了摇头:“朕没想到,他还是个如此顽劣,禽兽不如的人。传旨!”
  杨得意急忙点头:“在。”
  武帝说:“将那宁成,贬到万里之外南荒之地!”
  “是!”
  汉武帝回过头来:“好!东方朔,接着给朕解释下面的歌谣!”
  东方朔说:“这‘贤良方正逛妓院,欺师灭祖享俸禄’吗,臣就不用多说了,反正臣做事都在明处,一年一个娶回家里。可那妓院,皇上既然允许它开,就不能禁止有人去哇。不然,它不就没了生意了吗。”
  武帝知道他话中有话,因为自己前不久就在主父偃的带领下,去过妓院一次。他又将话题一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