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33章

跟随曹操-第33章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师傅才有机会检起了麒麟牙,而我们回头一看,那射箭的正是我的二师傅夏侯渊。他冲我们点了点头,手中不停,连发五箭,正是我苦练许久也没有成功的连珠箭。
    吕布随手把方天画戟一轮,舞出一个大圆,将我们往后逼退一大步;然后连舞数十下,将射来的箭全部打落,动作快得根本让人看不清。大家正要防备他的突袭,没想到吕布突然右脚一踢马肚,赤兔马一跃而起。我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赤兔已经一下子冲上前来十余步,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马后。吕布左手快速换上铁胆犀牛弓,右手一下抓住三支箭,一弓三箭!嗖嗖嗖!我们正瞠目结舌的时候,吕布居然一下子又抽出五支箭,一弓五箭!嗖嗖嗖嗖嗖!二师傅夏侯渊终于遇上了对手,他也鼓足了全力,连珠箭一支接着一支,不间断地射出。就听“砰砰砰砰……”,箭矢在空中接连地碰到了一起,声音响成了一片。
    就在此时,吕布突然大吼一声,跳到马背上,右手却只抽了一支箭放在弦上,左手稳稳的把住弓臂,就听“嘭”的一声巨响,响声未落,箭已经冲到了二师傅夏侯渊的面前。这时候就连夏侯渊这样的快箭手也来不及反击,只是下意识地将弓挡在前面。这弓是前段时间精心打造的“惊天弓”,虎筋铁弦铜臂,也算是响当当的硬弓了。可是却像朽木一样,被这一箭一下子震成两截,去势未歇,贴着二师傅的脸颊飞了过去,擦出了一道血痕。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连忙围了过来,吕布只得停下射击,重新端起方天画戟。我们三个这次打起精神,决不贪功冒进,三人携手形成一个坚固的防线。夏侯渊也随手抓过亲卫的铜胎弓,不时发着冷箭。就在我们缠着吕布的时候,曹操大人他们也没有闲着。趁着并州军马群龙无首,除了夏侯廉、公孙瓒他们俩各率两千人包抄外,其余全军压上,将疲惫的并州军杀得节节败退。
    吕布再一次击退了我们三人的联手的攻击,趁机瞥了一眼战场形势,顿时大惊。怎么就一小会儿工夫,并州军的阵势已大大缩水,面前的八路联军还是昨天那些懈怠的乌合之众吗?吕布看着魏延面上,虚刺一戟,魏延顿时感到冲天的杀气扑面而来,连忙躲了开来。吕布趁势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我们三人哪里肯舍,拍马赶上。
    吕布在前快马加鞭,急于突破联军的包抄。夏侯廉麾下昌豨带着百名亲兵正挡在吕布面前,昌豨一见吕布就下意识地想躲开,可是他又看到正在后面追赶的曹铄三人,以为吕布到了穷途末路,实在舍不得这个大功劳。正犹豫着,吕布已冲到了昌豨跟前,昌豨慌忙举起盾牌,试图抵挡吕布的直刺,不过怎么对方没什么反应呢?正在纳闷,就见天突然黑了,一条黑影从天而降,方天画戟像棍子一样狠狠抽到了昌豨的头上,把他的头一下子硬塞进胸膛里,顿时脑浆蹦出,彻底没救了。
    适才杀声大震的关东联军又一次集体失声,亦步亦趋地跟在吕布身后,将他们礼送回关。
    古人曾有篇言语,单道着这三英战吕布:“汉朝天数当桓灵,炎炎红日将西倾。奸臣董卓废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踊出义阳魏文长,手持青龙厚背刀。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夏侯敦。麒麟钢牙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少雄曹铄掣钢枪,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倒拖画杆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顿断绒绦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第六十二章董卓迁都
    且说我们三人直赶吕布到关下,只见关上西风飘动青罗伞盖,打眼望去,见是董卓那厮正在城头观战。见我们追来,董卓连忙下令城头弓弩齐射,将我们逼退至一箭地之外。这时候吕布已经放弃营寨,统率兵马退入虎牢关。没办法,我们只好收拾战场,等待联军主力的到来。
    虎牢关中愁云惨淡,吕布沉着脸,站在堂上,一句话也不敢说。倒是没有人敢去追究他的责任,能待在大堂上的人都不傻。毕竟吕布前几仗都打得异常漂亮,现在刚刚落败,就急匆匆追究相国义子的职责,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见众人沉默无语,一向以董卓智囊自诩的李儒又出一计:“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乃保无虞。”
    董卓暗自点头,开口说道:“贤婿所言极是,不过迁都是大事,我军实力尚存,就为了一场败仗,传出去还以为咱们西凉一系怕了关东联军呢。”
    李儒说道:“此事无妨,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竟有如此民谣,看来迁都乃是天意,恩,天意难违,不过长安钱粮缺少,你有什么办法没?”
    李儒轻轻颔首,“恩相所言极是,小婿这几日反复思量: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好好好!”董卓大笑,“就这么办了,你办事我放心!”
    没几日,董卓率领亲信返回长安,准备招集公卿以下文武百官举行大朝会。洛阳消息闭塞良久,众官也不知朝会内容。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率几个亲信官员提前去拜谒董卓,以便心里有数。董卓见三人到来,十分高兴,招呼坐下后说道:“过去高祖定都关中,传承了十一世,后来光武帝中兴,更都洛阳。从光武至今已经有十一世,按照石苞室谶,应该复还都长安。”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惊愕异常,没有一个敢接话的。
    沉默了良久,杨彪再也忍不住了,迁都这等大事,怎可草率决定,抬头看荀爽,却见他眼观鼻,鼻观心。杨彪心中鄙视懦弱的众臣,开口说道:“迁都改制,是天下大事,一切应该听从民意,跟随形势才行,岂可鲁莽决定?过去商朝的时候盘庚五迁,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都诟病不已,史书上责骂声比比皆是。后来王莽篡逆,五常变乱,赤眉军兴起,就是以王莽这样的奸臣还要反复思量,不敢离开长安逃亡。后来长安被焚烧,百姓惨遭虐杀,大家纷纷逃亡,一百人中也不够一个能幸存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武帝才不得不迁都洛阳,这时候是形势逼人,民心所向。如今刚刚拥立皇帝,正要光隆汉祚,而无故捐宫庙,弃园陵,我恐怕百姓惊愕,不解此意,一定会聚集起来,甚至会引起大的骚乱,黄巾之鉴就在眼前,董公深思。何况石苞室谶,乃是妖邪之书,岂可信用?”
    董卓大怒,面目狰狞地责备道:“杨彪你想阻挠国家的大计吗?现在关东地方纷纷叛乱,各自不尊朝廷号令,所在之处,乱军频起。崤函险固,素来是国家的重要关卡,守备森严,设施完善。到了长安以后,我们正可以辅佐新帝,建立不世功勋。那些平民又有什么打紧,谁不愿迁都,老夫就宰了他,看谁还敢怨言?”
    杨彪闻言一震,不过还是仗义敢言:“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再说长安宫室坏败,一时半刻也修复不了。”
    在旁的李儒笑嘻嘻地说道:“好叫杨公知道,我们可以从陇右那里采伐树木,耗不了多少功夫。至于陶瓷砖瓦,杜陵南山那里有过去孝武帝时烧制砖瓦的窑洞,只要加派人手,很快就能恢复产量。
    杨彪还想劝说,董卓已经站了起来,右手按剑,左手指着他说道:“你想阻挠国家大事吗?边章、韩约都派人送来书信支持我迁都,如若不然,他们就要再次在西凉叛乱。到那个时候,我被关东贼军缠住,西凉沦丧就都是你的责任!”
    杨彪犹自不服,自己低声说道:“西凉沦丧是我的责任?那大汉精华所在的关东沦丧,又是谁的责任?”
    董卓怒吼一声:“你说什么?”
    在旁的太尉黄琬连忙拉住杨彪,对董卓说道:“迁都是大事,相国突然决定,杨公有些个牢骚意见也是正常,他也只是对事不对人,相国莫怪。”
    会议不欢而散,董卓密令司隶校尉宣б栽忠燠雷啵姥畋搿⒒歧饺私砸虼硕幻夤佟
    卓罢坐,即日令司隶奏彪及琬,皆免官。随即下令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董卓命令部下两万人在洛阳各处布下火种,又派人将南北宫中所有人赶来出来,宦官内侍一律格杀,宫女惨遭蹂躏者不可胜数。放火工作准备好以后,又派出自己的嫡系骑兵,把洛阳的富户按图索骥拿下,一共有数千家上万人丁。骑兵们把他们赶出城外,以“反臣乱党”的名义一律斩杀,将他们的钱财抢劫一空。无辜受连累的,数不胜数。于是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一百百姓为一队,中间一伍监军,令百姓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十数万人。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
    等到孙坚逼进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孙坚一面救火,一面向后面的联军通报此事。曹操大人听到通报后感伤不已,作《薤露行》以纪事: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东汉一国之都,蔚然王气的洛阳,只残留数百户人家,岂不哀哉!我暗暗对自己说道:董卓火烧洛阳,汉王朝也就宣告寿终正寝了,乱世即将拉开序幕。   
第六十三章荥阳之战(一)
    且说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洛阳。黑烟冲天而起,让孙坚得到了消息,他率先冲进洛阳,一边扑灭热火,一边向虎牢关方向的联军主力发来通报。大家听了,都不置可否,要知道当时的局势是这样的:袁绍屯兵河内,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济南相夏侯恩(长史夏侯廉)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此时董卓虽败,但是根本没有伤筋动骨,反而借关东联军狠狠打击了内部的隐患——并州军。这时候突然传来迁都的消息,是不是一个圈套呢?
    只有曹操大人一跃而起,“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我觉得曹操的原话比小说中的对话有力多了,更显英雄本色,遂引用,不要说我偷懒哦)
    可惜啊,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讲演没有人听得进去,大家就像好久没喝酒吃肉了,头也不抬,一个劲地往嘴里猛塞。曹操大人脸色铁青,一脚踹开面前的酒案,带着我们走出帐来。一直忙碌的群雄突然都停留下来,大家大眼瞪小眼,没有人说一句话。袁绍闷哼一声,也转身离开;只有张邈怯怯地站起来,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始终张不开嘴,最后只是冲部将卫兹一使眼色。卫兹点了点头,顺着帐边溜了出来。
    曹操大人收拾人马,共有骑兵二百五十人(虎豹骑二百人,亲卫锦衣卫五十人),有甲刀盾手一千人,无甲长枪兵四千人(还是长枪兵便宜实惠,有个铁枪头就行)。卫兹由于没有张邈的虎符,无法调动军中的精锐,只带来五千无甲的辅兵。不过有总比没有强,本来曹操大人还以为夏侯廉会支持他,毕竟我们曾经共同作战,没想到手握一万郡国兵的夏侯廉就跟没事人一样对着歌姬上下其手,理都不理我们一下。站在高岗上,看着这万余人也是挺威风的。一千五百年后的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这样一幅油画《追风英雄》,画面上曹操大人正扬动马鞭,率先冲下山岗,夏侯惇、夏侯渊、曹铄、卫兹坚定地跟在他的身后……
    与此同时,刚从洛阳撤退到荥阳的董卓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