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320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320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民,你怎么……”鲜于辅终于忍不住说道,“你最近怎么了,天天待在大帐里想什么?”
    李弘对他摇摇手,说道,“羽行兄,我脑子没坏,我只不过想说几句实话而已。我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上官,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兄们一样和你们坐在一起随意闲聊了。大家都跟着我杀来杀去,彼此信任,没有什么不能说。有些话,我闷在肚子里很久了,我想说说。”
    李弘抬头看看帐顶,叹了一口气,“我从鲜卑国回来到现在,一直在战场上奔波,从来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想想。”他指着地上的地图说道,“这次我坐在这张并州地图上,心是静下来了,却无法集中精力考虑打仗的事。我胡思乱想了许久,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为什么在打仗?”
    “我为什么在打仗?”
    “我想寻找自己失去的记忆吗?我想寻找自己的亲人吗?我想保护兄弟们的性命吗?我想升官发财吗?我想护卫大汉国的江山社稷吗?我到底为什么在打仗?”
    李弘面对着部下们疑惑的目光,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道:“你们说,我了解大汉国吗?我知道大汉国多少东西?我真的是大汉国子民吗?”
    大帐内一片死寂。
    “洛阳之行,对我的触动很大。”李弘把披散在胸前的长发轻轻地捋到肩后,若有所思地说道,“你们说,陛下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吗?朝中的大臣们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吗?如果他们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那为什么他们生活奢侈,而流民却在人吃人?”
    “我们打仗,到底是为了让陛下和王侯权贵们继续享乐还是为了让流民们继续人吃人?”
    “我们到底在为谁打仗?我们为什么打仗?”
    李弘看看大家,苦笑道:“我最近很茫然,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不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我想做的事好象都是错的,而我不想做的事却是对的。”
    “我很茫然,无所适从。”
    大帐内静悄悄的,只有李弘的身影在烛光的映射下轻轻摇动。
    过了很长时间,鲜于辅小声说道:“大人,你早点休息吧,我们回去了。”
    左彦站起来,躬身说道:“大人的想法很独特,我们回去也要好好想想。另外,这段时间,我和仲渊、长风、敛之几人专门就太行山流民的事仔细商量商量,到太原后,一定给大人一个解决办法。”
    八百里快骑象旋风一般卷进了大营,急骤的马蹄声犹如狂风暴雨,惊心动魄。
    转眼之间,从大帐里冲出了十几个传令兵,大家飞马而去,如雷般的马蹄声霎时震碎了黑夜的宁静。
    时间不长,各营统领带着侍从如飞而至。
    筱岚娇嫩的声音尚未停下,大帐内立即象炸了锅一般叫了起来。
    幽州爆发叛乱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李弘军中。幽州将领一个个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刻赶回家乡。
    “卢龙塞怎么样?大人,卢龙塞可曾失陷?”胡子神情激动,大声叫着,他指着筱岚手上的文书问道,“那上面可说到卢龙塞?”
    胡子、燕无畏和一帮马贼兄弟的家眷都在卢龙塞,所以他们非常焦急,担心家人的安全。
    李弘望着案几上的幽州地图,神情凝重,一言不发。
    筱岚惊慌地摇摇头,“没有,卫大人,这上面没有说到卢龙塞。”
    “渔阳城呢?可说到渔阳城?”鲜于银的父母兄弟都在渔阳城,他急得脸都涨红了。
    “伯俊,不要急,尚书台的详细文书还没有到,这只是急报。”鲜于辅拉着鲜于银安慰道,其实,他心里火烧火燎的,比谁都急,他的父母兄弟,妻儿老小都在渔阳城,如果渔阳城被叛军攻占,家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田重呆坐在李弘身边,嘴里不停地嘟嚷着,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玉石和郑信等人围在一起,焦躁不安。恒祭、射缨彤等一帮外族将领倒没有那么着急,叛乱主要集中在幽州东部和中部郡县,目前还没有波及到北部的上谷等郡。
    “大人,立即上书朝廷,我们回幽州平叛,回幽州。”阎柔急切地说道,“乌丸人反了,鲜卑人可能会趁虚而入,这次幽州危险了,真的危险了。”
    “诸位大人不要急,这上面说了,右北平太守刘政大人和渔阳郡太守何宜大人正在鲍丘水阻击叛军,护乌丸校尉綦稠大人和涿郡太守王濡大人的援军正在赶往蓟城。”李玮尽力安慰道:“蓟城现在有刺史杨淳大人和骑都尉公孙瓒在率部坚守,幽州暂时不会有太大问题。”
    “你小子懂个屁。”鲜于银的火爆脾气一上来,文质彬彬的样子顿时荡然无存,他指着李玮骂道,“你是江东人,哪里知道北疆人的厉害,北疆人拿起刀枪就是兵,不要练的都比中原人厉害十倍。十万叛贼打蓟城,谁能守得住?”
    “你女人就在怀里,你当然不急,可我们的家小都在北疆,我们怎能不急?”胡子大声叫道,“大人,我要回幽州。”
    筱岚脸一红,悄悄躲到了李玮身后。李玮本来还想回骂两句,但看到胡子等人神情激愤的样子,只好皱皱眉头算了。
    李弘虽然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地图,但眼前都是小雨那双哀怨的眼睛。这让他心神不定,无法自持。她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随田畴跑到徐无山了?
    李弘低下头,叹了口气。
    张纯,他怎么也没想到张纯会造反。除了圣水河边张纯的那番激烈说辞,李弘实在无法把一个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忧国忧民的老人和叛逆者联系在一起。想起自己在卢奴城的时候和张纯的交往,想起自己给关押在囚车中的张纯送行,李弘感觉就象做梦一样。张纯竟然成了造反者。
    他抬头看了一眼鲜于辅。当时,鲜于辅说张纯为人阴狠,心计深沉,劝自已和他少接触一点,自己还不满。现在看来,鲜于辅的眼光要比自己高明多了。
    “羽行,这个张举就是你们渔阳城的那个大儒?”李弘问道。
    鲜于辅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我鲜于家族的子弟都因为他的大逆不道而蒙羞,这个疯子,竟然敢自称天子。”
    “蒙羞?为什么?”
    “我鲜于家族的子弟都拜他为师,跟他在小南山书堂读书。”鲜干辅叹道,“你想想,以后我们鲜于家族的人还怎么在北疆出仕为官,还怎么抬头做人?”
    李弘没有做声。老师犯了罪,门下弟子自然难有出头之日了,也难怪鲜于辅如此愤怒。
    颜良坐在一边,神情落寞。张纯在颜良落魄的时候,不但收留了他,还委他以重任,所以颜良一直把张纯当作自己的恩人和故主,只是没有想到……
    “子善,你看张纯自称丞相、弥天将军、安定王。”李弘苦笑道,“当日黄巾首领苦酋曾说到什么安定帅,看样子,这安定帅就是张纯了,要不然,他怎么自称安定王呢?他难道过去就是黄巾军首领?”
    颜良就像没有听到一样,还在低头想着自己的心事。
    李弘等大家情绪平定了,又叫筱岚把天子的圣旨读了一遍。
    “陛下命令我们立刻赶到太原郡平定张燕的叛军,所以这回幽州的事陛下肯定不会答应。即使要答应,也要等到我们打败张燕之后。”
    李弘站起来,示意诸将坐下,继续说道:“目前,幽州有张举张纯和乌丸人叛乱,并州有张燕和杨凤的叛军肆虐,冀州有白绕和眭固的黄巾军,河内有于毒的叛军威胁京畿。黄巾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爆发,战火遍布黄河以北三个州郡。如果加上西凉叛逆王国和韩遂,那么我大汉国的整个北方四州全部在打仗。这是自中平元年张角的黄巾叛乱以来,局势最危险的一次了。”
    李弘看看大家,神情坚决地说道:“应该怎么做,你们心里都清楚,我也不说了。遭受家破人亡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有。所以急归急,骂归骂,军令还是要遵从。”
    胡子恨恨地小声骂了两句。
    李弘瞪了他一眼,冲着他说道:“官做大了,脾气也涨了,是不是想私自离开军营啊?”
    胡子低头不语。
    “如今看起来,鲜卑人的入侵帮助了幽州黄巾军,让他们可以从容起事,而朝廷因为和鲜卑人大战,无论钱财还是军队,都损耗巨大,短期内根本无力北上平叛。这样,幽州黄巾军可以猖獗很长一段时间,而大燕国也会一直支撑下去。所以只要我们迅速平定了并州,就可以北上回幽州,到时候,该报仇的报仇,该雪恨的雪恨。但现在,我奉劝诸位还是集中精力打好并州的仗。”
    “黄巾军这次筹划周密,各地叛军同时出动,互相声援,声势浩大,要想彻底击败叛军,只能一口一口来,急也没用。”
    “明天早上,我们启程往晋阳。”
    幽州的战况非常糟糕。
    右北平太守刘政在潞城大败,全军覆没,刘政战死。
    渔阳太守何宜在狐奴城被张纯击败,逃回渔阳城。张纯随即率军围攻城池,城中内应半夜打开城门,渔阳失陷,渔阳都尉田楷护着太守何宜突围而逃。
    护乌丸校尉綦稠带领援军由居庸关南下到昌平城附近时被叛军包围,全军覆没,綦稠战死。
    本月末,叛军围攻蓟城,幽州刺史杨淳,骑都尉公孙瓒率军坚守。乌丸叛军在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的带领下赶到蓟城,参加攻城。将近二十万叛军连攻三天后,蓟城失守,刺史杨淳和骑都尉公孙瓒率领残军逃到了涿城。 ()
    手机访问:!
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六节
    天子望着案几上的地图,良久无语。
    他很烦,叛乱一个接一个,坏消息总比好消息多,这让他既觉得疲劳不堪,又很无奈。大汉国这几年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天灾**,层出不穷,如此下去,何时才能熬出头?
    想到朝中大臣的嘴脸,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些人打仗不行,争权夺利倒是比谁都积极。他刚刚把大司农王瀚关起来,弹劾王瀚的奏章就堆满了案几。他就奇怪了,既然王瀚贪赃枉法坏事做尽,为什么在这之前没人上奏?
    王瀚为人如何,他心里有数,这老头除了天天缠着自己要钱令人反感以外,其他的无可挑剔,是个好人。但王瀚这几年为了筹措军资,为了推持朝廷的开支,殚精竭虑,得罪了许多人。他提议减少官僚俸禄,结果得罪了官僚;他提议向王侯权贵借贷田租,结果得罪了王侯权贵;他向少府借钱向万金堂要钱,结果得罪了自己。说白了,该得罪的他都得罪了,就连看守北寺狱的宦官、中黄门都恨他,王瀚一进北寺狱就被他们打了个半死。
    看看三公府和大将军府的奏章就知道,盯上大司农这个位置的人太多了,这是个肥缺啊,随便动动手就可以贪污上亿钱。朝中各方权势为了这个肥缺已经开始了明争暗斗,大家都想抢到手。现在大司农的事情暂由司空丁宫在负责。在天子的眼里,司空丁宫和大将军何进关系密切,他不放心。但目前却不易立即换人,因为太后已经嘱咐他了,无论如何都要让丁宫先负责一阵子,等到大司农把借太后的钱全部还清了,这大司农由谁干太后都不管了。
    由谁来干大司农,他已经想好了,他也不着急,他只想早点找个借口把王瀚放出来,让他回家颐养天年。
    他头痛的是宗正刘虞要求到幽州的事。他不愿意放刘虞走,刘虞一走,朝中又少了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如果要让小董侯刘协做太子,他必须尽可能地控制内廷和外廷,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解决大将军何进。内廷因为中官们的支持和由尚书台掌理兵事权,实力正在逐步加强。而外廷只能*太常刘焉、宗正刘虞这帮宗室成员来逐步控制。刘虞一走,天子感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都白费了。
    要挑选一位得到朝廷上下都认可的宗室成员来担任九卿重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真本事是做不到三公九卿的,不要说自己不放心,就是世族官僚的反对和暗中掣肘就够自己应付的。看看大长秋赵忠、中常侍张让、大将军何进这些权势遮天的人,他们的亲属可有做到九卿的?也只有何苗一人曾在未立军功前做过河南尹,但那也只是相当于诸卿而己。当今朝廷,还是门阀世族的天下啊。宗室之中,目前只有刘焉和刘虞等寥寥数人因为学识出众而被门阀世族所认同。
    刘虞执意离开洛阳是存有私心的,他不为别的,就是不想陷进皇统之争。陛下中意他做太尉,但皇后和大将军等一帮势力惧怕天子通过刘虞来掌控兵事大权,所以百般阻挠,为此天子将太尉的位子虚悬一月有余,但最后还是天子妥协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将军的权势已经越来越大,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