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卫公子 >

第116章

汉末卫公子-第116章

小说: 汉末卫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夜,董卓大手一挥,李儒阴沉着脸便带着一众甲士杀奔永安宫中而去。
    一壶毒酒,三尺白绫,无论是间接害死自己兄长而导致董卓肆无忌惮的何太后。还是充满戏剧化登基四月便被废除的汉少帝,因为一首有感而发的诗词,终究死不瞑目……
    这一夜,无数人见识了董卓的残暴。见识了李儒的毒险,更预见了,昔日武帝隆盛,光武中兴的大汉王朝。在今时今日,刘姓一脉也终于被打落凡尘,成为一个连粗鄙土豪也可以肆意践踏的可怜宗室。
    而汉献帝刘协呆愕地缩在冷宫之中,望向骚乱不堪的永安宫。牙关紧紧相咬而幼小的身体瑟瑟发抖,嘴唇缓缓渗出一丝血迹……刘氏的大汉,衰亡必不可免……
    …………………………………………………………………
    当初董卓温明园中计议废少帝而立献帝之时。便有袁绍挺身反对。然有李儒进言袁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而董卓这才放过。后有侍中周,校尉伍琼进言。薰卓为安山东群雄之心,便赦袁绍犯他之过,而加封他为渤海太守。
    但事实上,因为卫宁用计,先是散播流言在京畿,甚至司隶,凉州皆有传言韩遂欲联马腾起事反叛,而后,又有探子来报河东大军屯兵黄河之岸等等消息吸引了李儒地大部分精力,等李儒知道董卓此事之后,早是勃然色变,而悔恨不已,只叹董卓纵虎为患,可后者却是嗤之以鼻,不置可否。
    当然,袁绍本性好谋无断,李儒也并不放在心上,而卫宁几乎算是李儒一直留意的人物,也许是当初安邑一叙,卫宁一口道破他数年来的布局,李儒便觉得与卫宁必然有场不死不休的争斗。既有此心,李儒反倒将卫宁地威胁提到远远超过袁绍的位置。
    韩遂反叛这条消息,初听时李儒不假思索便是一口断定,这必定是卫宁放出的谣言而不加理睬,反倒看破杨奉并州根基不稳的隐患而更加催促召集兵马粮草,欲北上渡河攻伐河东。但……不到几日后,又有一道消息传来洛阳,那便是卫宁举兵四万屯兵黄河河畔大阳城中!这一则消息,却让李儒心中惊疑不定,而举棋摇摆,对并州局势地信心霎时弱了三分。心既起疑,李儒只能谨慎的一边催促召集粮秣,另外一边终究还是四下派出探子向河东,向凉州打探情报……
    牺牲了无数个探子而回报出并凉交界处的西河郡有大军暗中集结地消息时,却让李儒地思虑越发惊乱……加上前段时间流传地韩遂反叛之事,终究让李儒信了七分。
    等到凉州军收缩军力而向西加大布防的消息传回河东之时,卫宁终于舒了口气,而万分得意……西河郡地诈兵做得极为隐秘,而正是如此,让李儒失去了无数探子才探到的消息,才加大了它的迷惑性……事实上,西河不过区区不到一万士卒而假为五万,李儒以为的大阳诈兵,却反而是实打实的四万人马!
    薰卓不同历史上,坐拥司隶唯一的粮仓河东郡,所以凉州大后土才是他整支军队的根本所在,李儒是绝对不可能坐视凉州的混乱,而倘若举兵攻打河东,不提能否短时间内击垮杨奉麾下有名的三河骑士,就算能夺取河东,短时间里,也难以以一郡之地维持数十万大军的消耗。以一州换一郡,这笔买卖,李儒当然是不肯做的。
    而这一局的交锋……终究还是卫宁得胜了。卫宁也终于得以一扫当初洛阳被逼走的难堪,而同时,趁着李儒顾忌西面的机会,加紧完成对并州的整编和对黑山张燕的收缴。
    卫宁当然不会以为李儒就这样被轻松的骗过,但能换取延缓董卓北伐的时间,卫宁觉得花再多的代价也是合算的!只要等到杨奉解决了张燕,解放了并州五万铁骑的战力,那董卓的威胁,便可迎刃而解!
    在李儒与卫宁一番明争暗斗之下,这一场较量的受益人,却并非只有杨奉,卫宁而已,却不知道。间接的却帮了山东某个雄心勃勃地家伙一个大忙!
    薰卓加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自然是喜出望外,这无疑是给他名正言顺独霸一方的机会!有他袁氏四世三公之名,再加上他在洛阳,陈留蛰伏数年时间,招贤纳士之状令信函一下,各方俊杰贤士纷纷相投。招兵买马,操练军士,更是不亦乐乎。
    当少帝被董卓所毒杀的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汉室威信的日益崩碎,又
    局势的掌握,一封密函悄然送达了洛阳司徒王允的手
    “卓贼欺天废主,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承间图之。若有驱使。即当奉命!”一封密函,尽展慷慨陈词,只让王允这个大汉铁杆忠臣老眼泪流,嘴角不停喃喃袁本初赤子忠心……
    薰卓积恶已深。朝廷大爵几乎尽被凉州军系人马垄断,不提那些本就死忠大汉的老臣,就是一些中立人氏。在自己的利益严重被侵犯地情况下。也对薰卓颇为怨恨。
    有袁绍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在外谋划举世。王允自然也无法在这样看着董卓肆意妄为。寻思许久,王允终究定计。诈以生辰诞宴而会客百官,瞒过董卓耳目。
    会宾者多为相交已久而对董卓怨恨之人,满堂之内,无人不是愁容满面,不喜言笑。昔日的大汉奢华之风,在这一刻,反倒返璞归真般,清淡朴质。
    一场沉闷的“生日诞宴”终于被王允一场哭声所打破,众人纷纷疑惑相问,王允才吐露这一场诈宴地真意。
    可怜满堂百官,昔日无一不是倨傲飞扬,他们是士族,他们是整个大汉顶端的存在,现在,却不过是被一个他们最瞧不起的土豪所肆意蹂躏的可怜虫……
    皇帝,在董卓地脚下也可以随意践踏,更别提,他们这些自诩高人一等的世家贵族了!
    满堂一片唏嘘,继而人人掩面相泣……唯有堂中一黑脸大汉,蓦然抚掌大笑而起,眼中尽是对这些大汉忠臣的嘲讽。
    曹操,虽笑,但心头却又被狠狠的割伤了一刀。他地志愿,是有机会成为一个上报国家,下安社稷的能臣干吏,但汉室一次次被那些无能之人的破坏,让曹操地志愿与自己地道路越走越远。
    而现在,本该人人激昂献策,诛除恶党,匡扶社稷地时候,这些食君俸禄的百官却只能在那为自己地利益和尊严而烦忧哭泣,他们在座,有几人是真正为这个国家着想?
    曹操在这一刻很失望,强烈的失落让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带着愤怒,嘲弄,还有对自己无能的自责。
    “曹孟德!你祖宗亦食汉禄,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王允勃然大怒,一掷酒樽于堂前,愤而起身指着曹操吼道。
    对于王允,曹操还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这才缓缓收起那放肆的笑声,环顾满朝公卿那一个个无能的嘴脸,蓦然心中升起一丝失落后的绝望,涩声抱拳对王允道,“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东门,以谢天下!”
    王允脸色大变,环顾左右,这才慌忙将曹操引入密室,想了想,终究又将袁绍所书密函取出让曹操过目,“孟德请看!”
    曹操一字一句看过,本已心灰意冷而起谋刺董卓的念头霎时弱了几分,袁绍的书函似乎让曹操看到了另外一条成功的道路,起外兵,清君侧,倘若不能在内击败董卓,何不从外强破?
    一时间,曹操握住袁绍那封密函久久呆愕,脑中已经闪过无数念头……
    “今日席中一言……却不知孟德有何高见?”王允见曹操久久不语,当即取出酒樽亲自为他斟满,将他唤醒道。
    “恩?哦!唔……”曹操惊醒,心中本重升一丝希望之火,但看王允赤诚模样,忽而觉得胸口一痛,半晌,微微闭上眼睛,似乎挣扎了许久,这才一咬牙,黯然道,“近日操屈身以事董卓,实欲乘间图之耳!今薰卓颇为信我,我因得时近董卓。我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脸色大变,来回踱步,目视曹操眼中越发敬重交加,半晌,忽而双膝跪倒在曹操面前,泣声道,“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社稷幸甚!王允……王允替天下谢过孟德大义!”
    “司徒大人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曹操不由得惊叫一声,慌忙将王允扶起,嘴角却滑过一丝苦笑,“也罢……若杀董卓而我死,也算成我大志。若未杀薰卓而我死,则为上报君恩。倘若,既为杀薰卓,而我生,我必出京举兵,清君侧!”
    这一夜,又有一个盖世枭雄从心灰意冷而成功的转变了他的观念和心态……
    …………………………………………………………………
    陈留郡北上的官道中,一簇车马缓缓而行,舞罗清盖,仆从丫鬟过百,十数辆车马财物,红绫炫饰,便正是一支出嫁的车队。
    本该是喜气洋洋的婚嫁队伍,却有护卫上千在侧,犹有四百军士杀气腾腾唯唯让人不敢直视。重甲披身,人人虎背熊腰,腰挂二十短戟,背上又有两柄黑铁大戟,为首一大汉凶神恶煞,胯下一匹神骏白马,正是骕骦,人,马格调异常不合,但杀伐之气,却无人敢有半丝笑意。
    这支队伍,正是刚从陈留回河东的迎嫁婚队,而出于对蔡的重视,卫家赫然派出了数十马车的礼聘,为了安全,更有上千的私兵护卫沿路护送,其中,尤其还有卫宁一直苦心培养了六年的宿卫戟营!
    四百名嗜血猛士在六年里,不停的与临郡贼寇厮杀,更曾被卫宁送往边塞,与那草原蛮族征战,战力可以一当十也不为过。财物,美人尽在这一支豪华车队之中,但沿路所有贼寇,只看那群凶神恶煞的护卫,便没有半点敢劫掠的心思……更别提,其中,更有典韦这桩绝世杀神在此……
    车队中,一辆最为豪华的车架里,蔡>;||眼睛迷茫的望向北面。与父亲的诀别,让蔡>;=:时,对于自己未来,又充满了矛盾的憧憬和恐惧……
    微微叹了口气,蔡>;|。越来越激烈的跳动……   
第一百八十六章 幕后的黑手
    从杨奉书信与韩馥之后,不出卫宁所料,在沮授等人两方州牧终究还是组成了一个名义上的盟友关系,韩馥此人虽优柔寡断,但多有贤名而为世家大族出身,虽非弘农杨氏门生故吏,却也还是对杨奉颇为敬服。
    蔡>;u东。
    薰卓初霸京师,影响力虽已到兖,豫,但黄河以北,为冀,并之界,典韦一直小心谨慎将蔡>;+
    典韦自然是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所护之人,便是未来真正的卫家主母,所以虽已算是到了安全之地,却也不敢怠慢,一路上只催促众兵勇打起精神不可马虎,直出牧野而向河内而去,沿路也少休息。典韦不是愚人,自然知道如今河东虽然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暗潮汹涌,若非此行护送非比寻常,心忧卫宁安危,他早便飞奔回河东去了。
    四百宿卫戟士是典韦一手操练出来,又加上卫宁结合后世兵家阵法而打造出来的精锐,对加快行程自然是满不在乎,其余六百私兵也勉强还能撑下,但上百丫鬟仆从却是陈留蔡家随送的陪嫁,身份低微,一路上除去几个蔡>;;。道步行。本来连连赶路就颇为疲惫,此番典韦又要加快行程,却让众人叫苦连天起来。
    大半仆从丫鬟不敢与典韦争辩,但知蔡>;贴身丫鬟向他诉苦,蔡>;出嫁必有的迷茫和恐惧,还是让她差人将典韦唤来,为那些下人求情稍缓行程。
    自离陈留前,蔡>;:是他未来夫君最为亲信之人,虽然见他面貌凶恶,而心里恐惧。但良好地修养还是使她对典韦颇为以礼相待,一路上也尽显大家风范,不曾有半点骄纵之气。
    事实上,蔡>;|虽然自知行程太急对于那些下人来说确是太过艰难,但一时心急回归河东,况且牧野距离太行太过接近。自黄巾失败以后,张角麾下贼寇多潜逃入太行这个连绵不绝的深山之中,这一行车架太过抢眼,难保不会有贼寇不知好歹来行凶为恶。
    典韦虽然有难色。但看蔡一副恳切的模样,终究还是无奈允了下来。自被卫宁所救之后,数年来。卫宁对他皆是以心腹看待。兄弟相称。典韦早将自己的性命交托在他手中,蔡>;|~自然也无法拂她颜面了……
    在一众下人欢呼雀跃之下,一行车架终究放缓行程,一路上却也风平浪静,一直快到河内,让典韦心里却也稍微安心了一点。
    他却殊不知一行行踪早便被有心人所留意,这一心软,终究还是让人找到了可趁之机。
    太行以北为黑山贼所聚集的领地,自张燕接替张牛角成为黑山军的首领以后,不停兼并太行贼寇,少数不愿服从张燕却又无法反抗的凶悍之辈只能南下向太行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