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无悔人生 >

第16章

重生之无悔人生-第16章

小说: 重生之无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冰寒正在郁闷,原本来幼儿园,是想脱离大人的视线,能够做一些原来不能做的事情,可到了幼儿园之后,不是被那些老师们这个捏几把,那个夸几句的“骚扰”,就是走到哪里都围着一大群小屁孩儿,前簇后拥的感觉不错,可一想到身边的人一个个还吊着鼻涕,说话都不利索的,就不是那个味了。更何况,完全没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环境,自己的计划还如何才能实现?
  正巧这时候陈园长派人来请他,原本他正郁闷着不想去,可再一想想,借此机会看能否和园长说说争取点自己的私人空间。
  他一进入陈园长的办公室,看见那些老师都盯着自己两眼冒光,却又相互不屑一顾,心头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转念一想,嘿,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
  果不其然,陈园长拐弯抹角、吞吞吐吐了半天,这才将情况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冷冰寒一声也不吭,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似的,任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就好像那里有多花似的。直到陈园长实在忍不住了,干咳了一声,他才眼珠一转,很是沉稳地说道:“其实这件事情也不难解决,不过——我有些条件……”
  此言一出,包括陈园长在内所有人无不傻眼了,这还是一个三岁的娃娃吗?就算再能干,再传奇,也不过就三岁啊,一般三岁的娃娃在这么多大人面前不腼腆胆怯就不错了,可冷冰寒不仅面对这些老师毫不在意,还能懂得讨价还价,提要求。
  看着冷冰寒那微微上翘,带着一丝得意的笑脸,他们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三岁的娃娃,而是一个精明的大人。
  沉默了半晌,陈园长才砸吧砸吧嘴,说道:“把你的解决办法和条件说来听听?”
  其实冷冰寒的办法并不是很复杂,他的意思转班就算了,谁让林老师让自己看的顺眼呢?况且转到谁的班上对其他人还是不公平,干脆这样,一方面自己会帮着其他班级整顿纪律,帮助老师做好工作,另一方面,既然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想要和自己在一起,那么就把午睡后的一个小时作为整个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大课,由冷冰寒来带领大家游玩,而且,还可以规定,平时不听话的孩子,老师可以取消他参加户外活动的资格,那孩子们还不都乖乖听话?到时候冷冰寒再给孩子说说,他们也不会再回去让家长给转班了,这些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
  至于条件呢,也很简单,冷冰寒并没有漫天要价,只是要求自己不参加午睡,午睡时间让自己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其他人员不得干涉。一般的幼儿园午饭后都有2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冷冰寒所要求的就这两个小时。
  这个条件,是他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下才提出的,毕竟自己才三岁多一点,如果要求太过了,不仅会让别人无法理解,更是难以接受。而这个要求完全在幼儿园的掌控下,对陈园长而言,不会有半点为难的地方。
  果然陈园长听到这个条件后,长舒了一口气,她当初还真担心冷冰寒提一些让自己为难的条件,不过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她也作好了各种准备,以应对冷冰寒刁难的要求,可没有想到冷冰寒的要求这么简单,简单得让自己不敢相信。
  她当然不会想到冷冰寒提条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还以为真是小孩子,提出的条件也很孩子气,哪里会多想,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不过当陈园长晚上去拜访吴镇长时,提到了这件事情,并对冷冰寒颇为赞赏,不过却被吴镇长语重心长地说她考虑问题不全面,缺乏魄力和抓住机遇的能力。陈园长再想进一步了解,吴镇长又神秘地笑了笑,岔开话题。
  这样的情况让陈园长心头七上八下的,回到家中又把问题细细想了几遍,这才恍然大悟。冷冰寒的父亲冷云翳不仅是常务副区长,还是市委委员,在当地原本就很强势,工作能力也突出,颇受手下爱戴,再加上王市长的支持,更是不得了。眼下就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攀上交情的机会,差点让自己忽略掉了。
  可怎么做才能既让冷云翳承情,又能恰如其分呢?这个分寸要是把控不好,不仅取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有反效果。
  又经过一夜的琢磨,陈园长最终决定,因冷冰寒每天午睡后一小时要安排带领全园的小朋友一起做户外活动,特此将冷冰寒视同编外兼职教师,贡献巨大,不仅幼儿园费用全免,还按照正规教师的一半标准发放工资。
  此决议一上报礼州镇政府,立马引得大家议论纷纷,一个三岁的小孩要领工资,岂不天方夜谭吗?关键时候还是吴镇长慢悠悠喝了一口茶,说道:“原来承包责任制以前,也有很多能干的小孩子挣半个大人的工分不是?不论大人小孩,作出了贡献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收获,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也是中央的精神嘛!”
  这一语定乾坤,中央精神都拿出来了,还有哪个敢说不对的?虽然后来冷云翳得知后再三推却,可陈园长说这是幼儿园报经镇政府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冷云翳也就只得接受了。不过为了怕麻烦,惹出什么是非,在冷冰寒的建议下,全数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生。
  于是,冷冰寒就成为了估计有史以来最小就能凭劳动挣工资的人了,至于以后有没有来者,就等着时间来证明了。
  虽然冷冰寒没有享受到自己独特的工资,但还是很有成就感,心头很是得意,这个原本觉得很难熬的幼儿园生活似乎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正文 第十八章 记者
     更新时间:2009…10…26 15:47:20 本章字数:3909
       冷冰寒的日子也算过的滋润,幼儿园里老师孩子全都要买他的账,不论是园长还是老师,不买不行呀,只要他一不乐意了,其他的孩子就开始打闹天宫了,哪个老师也没辙。不过冷冰寒还是很讲究礼尚往来的,一般都把事情做得好好的,除了中午那两个小时,独自一个人呆在教室里,还紧闭门窗,没人知道在做什么,老师们也不敢去骚扰他。其余时间都很像一个乖孩子,完全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让幼儿园内所有的老师都很是满意。
  其实也不怪他们,毕竟她们读了那么多书,毕业后还托了不少关系,塞了不少红包,这才能够进入幼儿园当老师,哪晓得现在冷冰寒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儿,现在都要拿自己一半的工资,虽然不是从自己手中扣走了,可也让她们心头很不平衡。
  冷冰寒也确实没有让她失望。虽然前世他没有学过什么幼儿教育,但凭着30多年的经验和阅历,搞定这些小屁孩儿还不是像玩儿一样。再加上他也从旁边听到了不少类似的传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挣不挣钱没有关系,但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是不行,为了震撼一下那么准备看笑话的,他又精心策划准备了一番。
  第一天,他安排的是队列训练,估计所有的人小时候,都憧憬着要当兵,尤其这个时候,对越自卫反击战刚结束不久,老山前线还有零星战火,电影电视里都是相关的内容,《凯旋在子夜》正在热播,《血染的风采》唱响大江南北(事实上在1986和1987年,这里为了情节,提前安排到1982年,大家切勿细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有的孩子都争相想当解放军,挎着枪,穿着严整的军装,雄赳赳气昂昂打击坏人,保家为国。现在能够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训练,那还不激动和兴奋,自然而然是全力以赴,乐在其中。
  刚开始240多个孩子乱糟糟的,在原先那些“童军”的帮助下,冷冰寒用了不到3分钟,就将所有的孩子队列安排好,十分钟过后,所有的孩子都严格按照冷冰寒的指令开始左转右转,齐步走等,半个小时以后,能整齐的喊出响亮的口号,活动时间结束后,全园的孩子精气神都已经完全不一样的。
  这一天的成果是,孩子们上学放学、进出教室、进入食堂吃饭等,无不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吃饭也都一起开动,再也不乱哄哄的,整个幼儿园内景象焕然一新,让老师们都惊叹不已。
  其后,冷冰寒一边坚持队列训练,一边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活动,比如说讲童话寓言故事、后世各种有趣而又增加凝聚力的拓展游戏、各种分组对抗比赛等等,不仅让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非常欢迎,更是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开动脑筋,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荣誉感。整个氛围既活跃,又开心,而且寓教于乐,花样百出,让所有的老师们瞠目结舌,直惊叹冷冰寒不愧为天才神童,他的这些教育方式就是连这些科班出生的专业人士也自叹不如,三岁的孩子就这么能干,让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惭愧得恨不得去撞墙。
  这下子,再也没有人非议冷冰寒拿工资一事了,不仅如此,她们还深深觉得冷冰寒只拿自己一半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这种水平,就是拿自己的两倍工资也不为过。她们也曾问过冷冰寒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不过冷冰寒每次不是找各种借口搪塞,就是装哑巴,她们也没有办法,只能不停感叹、感慨再加上郁闷。再看到冷冰寒,眼神就完全不一样了,那里面包裹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当然,更多的还是景仰、崇拜和惊叹。
  更多比较敬业的还是在暗地里学偷偷观察着,注视着,把冷冰寒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方法记下来,以便以后在应用到工作中去,她们都觉得这些方法简单简洁,而且效果非常好,远远比她们那些按部就班的方法有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好学的老师们以后都因为教育方法好而大受欢迎,被各地幼儿园抢着要,又因为她们都是从礼州幼儿园出来的,也都被人称之为“礼州派”,后来传来传去,“礼州派”这三个字在西昌乃至全四川便成了精英幼师的代名词。这也是冷冰寒没有想到过的另一无心之举。
  谢明华是西昌日报的记者,上次王培元市长到礼州视察的时候,正巧他有事情回老家去了,白白便宜了报社的另一个记者。报道一出,那个记者也是身价倍增,每天都得意洋洋的,尤其在谢明华面前,故意阴阳怪气的感谢谢明华给他这个出头的机会,那种张扬跋扈、不可一世的神态,差点没把谢明华肚皮气炸。
  郁闷之余,他想到再去礼州幼儿园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些什么有价值的新闻,抢先报道出来,既迎合了王培元市长的喜好,又能够痛快地给那个同事一个大嘴巴子,以泄心头之恨。
  于是这天,他也没有告诉报社,便孤身一人带着证件、相机赶到了礼州。不事先告知报社,一方面是担心报社不同意,因为这个新闻毕竟是另外一个记者跟进了,自己横插一脚,坏了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心头没底,担心最后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值得报道的,自己打自己嘴巴,搞得灰头土脸,没面子。
  虽然没有接到上级通知,但陈园长仔细检查过谢明华的证件后,还是很高兴地将他迎接进了园内。有记者来主动采访,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尤其西昌日报是当地政府的党报,是宣传的喉舌,这些记者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请的来,要是能让记者妙笔生花,给自己一些正面的报道,那还不能够少奋斗好几年呀。
  这个世道,你做得再好,领导看不到也没有用。
  于是陈园长是滔滔不绝对谢明华介绍其礼州幼儿园来,如自己和老师为了不辜负王市长的信赖,是如何认真负责呕心沥血地工作,当地政府是如何支持,家长是如何满意等等。原本她还想要提及本园给三岁孩子冷冰寒发工资这一创意性的话题,不过话到嘴巴又咽下了,虽然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她相信记者肯定会感兴趣,但毕竟这件事情的初衷是为了和冷副区长拉上关系,而且确实是有些骇人听闻,实在怕被记者听去了搞出些其他负面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
  谢明华刚开始还饶有兴致,不过左听右听都是那些套话,自己采访中见得实在太多了,也就失去了兴致,不得不打断陈园长的长篇大论,想要去园内看看孩子们具体上课的情况。
  陈园长也看出了记者的情绪,虽然意气风发的发言被打断了,心头颇有些不爽,不过面对市报记者,也只能在心头郁闷,脸色还是满是笑容,带着谢明华就在幼儿园内参观了起来。
  谢明华在陈园长的带领下,一边听着陈园长的介绍,一边仔细观察着整个幼儿园的建筑和设施,还是很有些震撼,心头不由想到:难怪王市长要来这里视察了,这个乡镇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西昌城内的相比,也是有之过而无不及。
  但这些还算不得什么,他越看越惊讶,整个幼儿园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