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渡劫专家的后现代生活 >

第156章

渡劫专家的后现代生活-第156章

小说: 渡劫专家的后现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仙,饶命啊!上仙,我得小小阴神,上有老,下有小,活的也不容易,平时也就是混混日子,从来没干过一件有损功德的事情,就是……”这牛头马面极其的没有骨气,被阴阳二气稍微炼了一下,就如此哀告,若是再加些猛料下去,不得连祖宗都给卖了?

    李进也不是存心想折磨他们,笑道:“你们两个巡逻的小卒子,浪费了这么多口舌精力。也叫你们吃些苦头,好学学乖。”

    “上仙英明,上仙英明啊。我兄弟二人确实狗眼看人低了,该打该罚,请上仙高抬贵手,只要饶了我们兄弟性命,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上仙恩情。”这二人早已是语无伦次。

    李进和孟姜女面面相觑。这阴神好歹也是幽冥有职司的冥神,怎么一点骨气都没有。李进记得自己去那汤谷,人家那里小小一名土地,都比这牛头马面有骨气多了。

    “嘿嘿,你们既然在幽冥界有职司。还想什么下辈子,永远就这么干下去吧。不过你们要做牛做马也不用下辈子,这辈子不就是牛马了吗?”李进哈哈笑道,对这牛头马面,倒是没有什么杀心,毕竟这俩家伙也没什么过恶之处。

    最重要的是,自己在人间的羽翼刚丰,也不方便轻易得罪幽冥之神,万一惹得不好,发生巨大摩擦。惊动上天,总是吃亏。

    孟姜女道:“你们二人放心,这只不过是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教训,只要你们好生合作,绝不害你们性命就是。”

    李进也点头道:“不错,你们肯合作的话,我这里还另有好处。”

    “不敢要好处,只要上仙饶命。我们兄弟二人言听计从,绝对不敢半分违拗。”牛头马面是新招来的鬼卒,但却听说过猴子闹幽冥地典故,自然是知道幽冥界的尴尬。不敢轻易得罪任何厉害的对头。眼前来人不见动手,就将自己兄弟二人拿住,这等神通,阎君也没有啊,除非是地藏王菩萨才有这等厉害。

    他们却不知道,李进拿他们的清净琉璃瓶,正是慈航道人的法宝,那慈航道人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地前身。与地藏王是一个级别的。他的压箱底法宝,拿两只阴神,还不是手到擒来。

    “果然是很乖巧,那么也好,你们兄弟二人就给指明一下前往阎罗殿的路途吧,若是走得对了,就放你们二人出来,还送几颗仙丹给你们滋补滋补。”李进别的没有,仙丹可是完全仙人级别的水平,这些幽冥阴神,只怕一辈子都没见过仙丹,听到仙丹二字,自然是心痒难搔。

    仙丹这东西,不管你是哪一界,都是不可或缺,这东西对于提升实力,加强修为的推动力,那是毫无争议的。尤其是幽冥界,在天地灵气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受那些业力的煎熬,正因为此,幽冥一界虽然派系复杂,却从未出现过一个教主级别地高人。无他,就是境界问题。

    牛头马面爱惜生命,根本不需要仙丹诱惑,非常主动而且详细地将路途勾勒出来,还怕李进和孟姜女不知道似的,说到关键的地方,还特意解说。

    在二个鬼卒的指引下,两人果然来到了忘川河旁,那忘川河又称冥河,根本无边无际,一望无垠,消遣有无数吸力,就是鹅毛也无法漂浮,黑糊糊地水面冒着各种气泡,时不时钻出一两只枯瘦的手臂大腿什么的,显然是那些鬼物在受罪。

    一条长长的桥梁,直通远方。桥梁两边,无数阴魂挤满了,或站或蹲,或坐或躺,姿势十分奇怪,个个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孟姜女,显然是不明白怎么突然会有人孤身前来这幽冥之地。

    李进穿着八卦紫绶衣,这些阴魂自然看他不到。只是盯着孟姜女,眼中满是不怀好意。孟姜女自然知道这些阴魂是在等待机会,这奈何桥为生死沟通之桥,意味深长,这些站在桥上地阴魂,都是等待机会为自己寻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够托生而转世。

    在幽冥界,奈何桥既是死者的鬼魂脱离阴间,转生到阳世的场所,也是新的死者不断续出,由阳间去冥途地所在。生命与死亡的交替和转化,就是所谓的生死轮回。孟姜女毕竟是洪荒之妖,以前没亲身经历此境,却是听过。这些阴魂,倒是不足为虑,根本够不成什么威胁。

    她故意散发出一点神通,灵力一散,立刻将那些阴魂逼退开了。阴魂最怕灵力灼烧,立刻知道业者不是那种可以拉作替身之人。想也不想,马上退开。眼巴巴看着孟姜女走远。

    终于走到奈何桥的尽头,前面有一处高台,上书“望乡”二字,正是那鼎鼎有名的望乡台。站在高台,死者还可以最后回头看一看故园家乡,一过望乡台,因缘全了断。

    一个老妇人颤颤巍巍地端出两碗毫无热气的汤水:“客人来了,喝一碗忘川之水,前世的因,今世的果,都随他去吧。”

    “孟婆汤?”李进灵台一阵清明,听出了些名堂出来,听这老妇人说什么忘川之水,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孟姜女却不去接那孟婆汤,只是盯着那两碗浑浊地汤水,无形中一道妖力传了过去,将这两碗忘川之水全部化解干了。

    那老婆子像是个白内障的患者一样,茫然瞪着毫无光彩地双眼:“客人不是来赶这轮回的吗”

    孟姜女冷冷道:“老婆子,这孟婆汤喝下去,可有什么解药,能够让人恢复前世记忆?”

    那老婆子喃喃道:“不是轮回客,不渡奈何桥,一碗孟婆汤,三生石前忘。既然过了这奈何桥,喝下这孟婆汤,已经了断了前缘,想要恢复前世记忆,难,难,难啊!”

    孟姜女冷哼道:“就是难,我也要问来。只要有药可解,跑遍三十三天,我也求得来。”

    那老婆子浑身一震:“三十三天,也能求来,那么两位客人果然不是轮回之客了?既然有这样的神通,怎不知天数所定,莫非前缘。强求什么呢?”

    李进也是心头荡漾,这老婆子居然如此厉害,看她是个瞎子,居然能感觉到自己来的是两个人,难道连八卦紫绶衣也瞒她不过?牛头马面更是惭愧的要死,这瞎老太婆,他们一向瞧不起,没想到人家一个瞎子,居然知道来客有两个人,自己兄弟二人居然毫无反应就着了别人的道,差距啊。

    他们哪知道,老太婆掌管这望乡台,那旁边的三生石上,各人三世因缘早已记录在了上面,来一个人,就会在她心头敲击一次,而非她自己的神通察觉到了李进的存在。

    老太婆此时心里也是隐约觉得不对劲,这所来的两人,三生石上居然也出差错。李进的前世今生在那三生石上,居然毫无显现;而孟姜女的洪荒身份,更早在这幽冥建立之前,自然也反应不了。

    “这人竟有一千多岁了?”老太婆心里念叨着孟姜女的今生,已经知道她的来意,只是其他一个客人,无论她怎么解读那三生石,始终不得任何端倪。

    老太婆暗叹一声,将两只碗放了回去,喃喃道:“一个来这幽冥是有因果的,一个是算不得三世因缘的,两位都是高人,老太婆留不住你们,这就请吧。”

    孟姜女没想到这老太婆居然如此好说话,本还以为要战一场呢,不过听她如此说,反倒好奇,看了看那三生石,问道:“老婆婆,你刚才说一个有因果,一个算不出三世因缘,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太婆抬起颤巍巍的脚步,已经往芧缝里边走去,口中含糊不清地道:“此是天机,不敢泄露。你是有因果的,他是算不出三世因缘的。”

    连三生石都算不出因缘的,最少也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的客人,这孟婆子也只不过是幽冥界的一个神灵,自然不敢撩拨,只能放行。更何况她还从孟姜女身上感觉到了一股股妖性,跟那一千多年前闹幽冥的猴子十分相似。自然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第238章 阎王好见
    离开望乡台,再回头看时,已经是一片阴森鬼域,全然的幽冥风光了。李进领教了这孟婆的高明,对幽冥界的轻视之心,立刻收了三分。本来见到那牛头马面的德性,李进多少有些骄气。

    再往前时就到了那酆都鬼域,也就是传说中的幽冥地府了。一排排青衣鬼卒在鬼将的带领下,把守着幽冥城池。

    李进心叹古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当。这一路过来,一层一层的守卫,还真是够罗索。不过已经到了这份上,也只能迎难而上了。

    孟姜女忽然道:“我看他们还要罗索,不如你将身隐去,我化回蚊子,躲在你的身上,如此一直可达森罗殿,也不必担心这些小鬼一路纠缠,总要坏事。”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两人果然一路通行,直达森罗殿来。

    孟姜女现出法身,在那大殿门口的金钟上撞了几下,将妖力散出,传音道:“十殿阎君可在,有朋友来访。”

    李进此时也收了八卦紫绶衣的隐身功能,两人在那大殿里一站,立刻引来四面八方的鬼卒阴神,纷纷大叫:“有刺客啊,有刺客。”

    刺客?李进觉得这个词太怀旧了,这酆都地府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人才结构阿?怎么还用这么古老的称呼?

    慌得那十殿阎君心惊,判官小鬼逃跑,还以为是第二个孙猴子杀过来了。这地府冷不丁来人,基本上就没好事。

    早有一名阎王带着大部队走来,将大殿团团围住,躲在人群外围,小心翼翼问道:“敢问上仙是哪里来的高人,大家光临有何贵干?”

    李进听不得这文绉绉的话,叫道:“你是阎王吗?”

    那阎王道:“小王是第五殿阎罗王,不知上仙有何指教?”

    这酆都地府如今还真是草木皆兵。这阎罗王甚至连分清来人实力的勇气都没有,只躲在外围答话,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窜出一个猴子一样的人物,将他打杀。到现在他还记得,猴子那根哭丧棒,轻轻擦了吓皮,就让他躺了半年的床。一句话,煞气太重,惹不起。

    就是日后报上天庭,日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天庭收服不了,还是得招安,招安后,官职比阎王大,照样欺负上门。那猴子就没少干过这样的事,有事没事就跑来捣乱,阎王简直就是过的噩梦般的生活。

    李进和孟姜女面面相觑。怎么这阎王如此好说话,比那牛头马面客气多了呀,难道还真应了那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当。这是哪位大仙总结出来的心得阿?

    “指教倒是没有,只是路过这里,顺便向问阎王老爷讨个人情。”李进扯起了顺风船。

    那阎王就知道又是来讨人的,不过这反而好,不要打闹就成。讨人,能给就给,给不了,好好解释。作为阎王,掌管幽冥,一年几个作弊的名额还是有的,也不必什么都报上天庭。再者,天庭也会做顺水人情,一点潜规则,大家也心照不宣。毕竟这年头,阎王不好当。太严格了,谁还敢去掌管这九幽之地啊。

    “不知道上仙要讨什么人啊?”阎王听说讨人,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口气也顺了,叫道:“判官,拿生死簿来给上仙过目。”

    判官战战兢兢从桌案底下钻了出来,捧出一本生死簿出来。这是幽冥之书,说的是生死之事,与那天书、地书同为宝贝。

    李进见阎王这么好说话,几乎怀疑这是不是圈套阿?也不急着接过来,只是道:“我懒得去翻。你们对业务比较熟悉,还是你们来翻查比较好一些。”

    “要得,要得,上仙请报名字。”阎王心里嘀咕着,只要你报了名字,日后就好办了,你真要在这闹事,我去天庭告状也有凭据。不过他心里还是希望不要闹事,闹不得啊,上次被猴子那么一闹,酆都重建就耗资无数,搞得地府里财政赤字有了好几百年,总算好转。

    孟姜女道:“我们要找的自然不是自己,想我等修炼之人,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入五行中的,有什么名字报给你?你们且帮我查查范杞梁这个名字,看看如今他的因果如何。”

    判官在幽冥界干了这么多年,业务方面自称第二,没人敢应第一。三两下就把这个名字输入,查出一大堆来。

    “这范杞梁的名字,从幽冥建府以来,总共有九十八人。其中十三人,是近百年死的,大多已经去了轮回池,投胎转世去了。”判官十分熟练的报出了结果,“请问上仙要找的这个人,是在什么年底,祖籍何处,

    死于何处?”

    孟姜女道:“祖籍苏州,死于秦始皇建造长城之时,那长城中的万千枯骨中,就有他一个。请判官帮忙查一查此人的下落。”

    说到这里,孟姜女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显然是关心则乱,这结果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判官闻言,进一步深化搜索,话说幽冥界的搜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