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妖魔录-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嗦见过不少神仙妖魔的内世界,更是生活在魔教圣人摩罗的内世界中亿万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
摩罗的内世界虽然可以与李浩然的内世界媲美,但却失了这一丝自然纯真的味道。完全依照创造者的意愿演化的内世界,同样反映了一个人一生对道的感悟,和心中想要表现的样子。
摩罗贵为魔教圣人,内世界的大小足以媲美李浩然,但却是一片血海魔宫,血色的天空,赤红的大地,到处是魔焰和杀气。
而罗嗦见过的修者的内世界,更是没有一个能与李浩然相比,无论是大小,还是这天地的完美程度,或者是这份清新自然的味道,都相差甚远。
寻了一处幽静的山谷,罗嗦一头扎进一处温泉中,美美的泡了起来,舒舒服服的睡了起来。
而此时李浩然元神站在内世界一处最高的山峰上,俯览着自己辛苦开辟的世界,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真的是我开辟的内世界吗?这种感觉简直太神奇了。”李浩然欣喜的发现,自己不需要看到,便能感应到这片世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更能从这世界中获得无穷的能量,这种纯粹的能量,不需要修炼便能轻松转化成法力。
而这内世界还不仅如此,除了源源不断的提供着能量,更让李浩然有种主宰一切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来自对世界事物的控制,更能有种掌控时间空间的感觉。
这中感觉虽然很淡,但仿佛一种本能,只要李浩然心中所想便能做到,就好象这片世界本就是李浩然身体一部分。
沉浸在这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天地任主宰的感觉,让李浩然无比的舒服。不知不觉中元神慢慢的恢复着,开辟内世界所损耗的一切,很快便补了回来。
而且使得元神更加的凝实,几乎可以媲美~肉身。这不同于之前的感官上的凝实,而是彻彻底底的凝实。元神不再只是虚幻的东西,已经发生的质变。
李浩然突然心中一动,元神尽然脱离内世界,飞出了李浩然的体外。感受着来自天空日头射出的热和光,大地上轻轻吹过的风,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第一次离体而出,李浩然心中一动,便瞬间挪移出去很远。从空中看着自己端坐在地上的肉身,这种奇妙的感觉更加的深刻了。
“这就是神游物外吗?七阶,我李浩然终于踏入七阶境界,离八阶雷劫境界又近了一步。”此时元神离体的李浩然,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自己修为的巨大提升。
天下无数修者,能够达到七阶境界的少之又少。而像李浩然这样不足百年便能踏足七阶境界的,更是万年不出一人。
这源自无数次在身死边缘的徘徊,和敢于与天斗的自信。不懈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心态,使得李浩然有了今天的成就。
此刻李浩然元神透出傲视天下的气势,整个人倍感自豪,心中涌现万丈豪情。
渐渐李浩然适应了元神离体后,对法力的运用,越是感觉到元神离体的强大,越是明白七阶神游境界的修者,为什么与人比斗时候不选择元神离体了。
这元神离体固然威力惊人,能够与天地切合,运用起法力来更能随心所欲。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肉身失去元神和意识的控制,将失去一切抵抗力。
只要攻击毫无保护的肉身,一但肉身被毁,元神再强大也将成为无根之水。如果不能再短时间内夺舍,或者入地府轮回,将永远消失在天地间。
明白过来的李浩然,心中一动元神便回归了身体,再次回到内世界中。
回到内世界的李浩然心中一动,眼前一座仙山拔地而起,随着李浩然心中所想,很快一座神仙洞府便瞬息建立在了仙山之上。
李浩然一步踏入仙山洞府,心中再次一动,便出现在洞府深处一青色的蒲团之上。浮空慢慢坐下,闭目而坐的元神开始吞吐起空气中的灵气,很快整个人被灵气所包围,源源不断的能量被元神吸收转化,很快沉积下来。
意识回归肉身,李浩然心中微喜,从灵泉中一步踏出,望了眼这陪伴自己月余的灵泉,心中有感而发。隔空运来巨大的山石,很快一座简陋的洞府便搭建在了灵泉之上。
心中一动,随手在搭建洞府的山石上,用法力镌刻了一套,修道的入门心法。李浩然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我李浩然在此成就七阶神游境界,也算与此处有缘。便在此立座洞府,送与有后世有缘人吧,也算我李浩然为后来人做点事情。”拍拍身上的尘土,李浩然望了一眼亲手搭建的洞府,呵呵一笑,便离开了这处幽静的峡谷。
李浩然那里知道今日的无心之举,将来造就了另一段传奇。
走出峡谷,李浩然举手投足间已经与之前大不一样,那种随意驾驭体内源源不断法力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以至于刚刚获得这种力量的李浩然有些无法驾驭。
好在这法力都源自自己幸苦开辟的内世界,通过元神的御使,很快便能熟练掌握。
走走停停,欣赏着沿途的风光,与凡人间的交集是在所难免的。
这一日,李浩然来到了大唐国岭南道泉州地界,李浩然一身打扮虽然昆仑派二阶弟子的服饰,但毕竟不做道士打扮,有些个不伦不类。
再加上一身的赤衣,一路上倒也引的凡人指指点点。不过李浩然倒也坦然,此时李浩然心中无喜无忧,虽身在世俗中,心却游历世俗之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打量着世俗中的一切。
随意寻了家酒家,叫了几个下酒的小菜,上了一壶美酒,李浩然微微一笑,独自喝了起来。
开辟内世界以后的修者,因为内世界的形成,体内已经不在需要外在能量的补充,所以吃饭喝水对于七阶的修者来说,完全成为一种习惯。
李浩然喝酒只是为了不显得过于特殊,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烦。既然选择进入凡俗中感悟一番,就要更加贴近世俗。
酒过三巡,正要离开酒楼,朝南赤神州赶去,突然酒店门口传来一声不和谐的腔调。
“和尚,这里不化缘,你赶紧给我出去,别耽误了我做生意。”酒家门外不知何时来了一上了年纪的和尚,右手持了一钵盂,正在问酒家化缘。
此处地处大唐国与大梁的交汇处,虽然还算是大唐国境内,但已经远离都城,此处民风更加贴近大梁国。
而大梁国信奉妖族的是娲皇女娲娘娘、与天下妖修的教主通天,佛、道、魔三教传播在大梁是被绝对禁止的。
这也连带着靠近大梁的边境城市,对异教徒非常不待见,即便没有大梁国那样驱逐异教徒,但也不会帮助这些异教徒。
这也是李浩然身穿道袍却又不做道士打扮,引起路人猜疑的原因。
“店家,我师徒已经几日未化到缘了,你就发发善心施舍点吧。”老和尚见掌柜的不肯布施,只得拉下脸面苦苦哀求。
“去去去~此处不欢迎你们这些异教之人,快点离开,别在这影响我做生意。”掌柜的厌恶的望着老和尚,连忙走上前去,把这老和尚撵了出去。
望着黯然离去的老和尚,李浩然心中微微一动,使了个障眼法,便卷起一些吃食,随着老和尚的后面一路走去。
这老和尚心许是多处化缘未果,也不在四处化缘,径直朝城外走去。
走了大约盏茶功夫,来到一处破旧的屋舍外。和尚摇摇头,叹了口去,望着空空如也的钵盂,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朝屋中走去。
“师傅你回来啦,今天是不是又没化到缘呀?没事的,咱们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开春了朝北方赶,日子会好起来的。”屋中走出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和尚,见老和尚空空的钵盂,和愁眉不展的脸庞,连忙安慰道。
“普因,我担心,你我拗不过这个冬天了。当初要不是我执意来此寻找菩萨的紫金钵盂,也不会连累你。”老和尚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后悔的表情。
“师傅,事已至此你也别在埋怨自己了。当初如果不是我听说这泉州有此宝贝的消息。也不会告诉师傅,如若说连累,应该是我连累了师傅呀。”小和尚普因连忙辩解道。
“只能说,你我与这佛宝无缘,活该身死在这泉州城。”老和尚越说越悲观,完全没了一点佛家讲究的心境平和,坦然面对生老病死的心态。
第三十章 佛缘
“师傅,你着相了。着相既是当真,谁当真谁痛苦。佛为了让众生离苦,所以告诉众生不要着相。一切相都是缘起不实在,如水中月般虚无飘渺。佛怜悯众生不要做这些徒劳的傻事,所以劝众生不要着相。二者都是佛告戒我们不要着相,难道师傅还看不透吗?”普因双手合什,眼露神光,此时那里还有一点孩童的样子。
“普因,我那里配做你师傅呀,我慧然能教你的越来越少了。反倒要你来点醒我,为师汗颜呀。”慧然面露羞愧之色,心中对自己这徒儿越发的佩服了。
师徒二人的关系说来微妙,慧然本是河南宗山寺的主持,一日心中有感,出门百里发现一幼童,此童子非同寻常,全身上下透着佛光。得知此子与佛必定有缘,便把这幼童带回寺中收养。
这一养便是十年,幼童长大后越发透出慧根和佛性,渐渐在佛法上的理解甚至超过了寺中所有人。慧然遂给幼童起了个佛号普因,意喻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因果。
慧然自愧做不得普因的师傅,但怎奈何普因坚持,便挂着这师傅的名头,这让慧然每每想起越发觉得羞愧。
“师傅,不可这么说,你待我有养育之恩。佛说世有三报,谓之现报、生报、后报。此生作恶、行善,今生得报,乃为现报。此生作恶、行善,来生再报,是为生报。而前生作恶、行善,此生得报,此为后报。你我师徒缘分终究脱不开这三报之因,又何来配不配做我师傅之言。”普因句句禅机,透出深厚的佛法根底和慧根。
慧然还不觉得什么,毕竟耳濡目染倒也见怪不怪了,可这到让屋外的李浩然惊的合不拢嘴。
李浩然虽是道修,但来自契慈和尚的记忆尤在,这么深厚的佛法~功底,和对佛法的悟性、理解,无一不说明普因在佛法上的造诣,已经超越大多数修佛者。
李浩然心中一动,便逐渐隐没在光影中,从光影中再次走出已经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和尚。
手持一只金钹,背后背着一大口袋的契慈,笑呵呵的走进了屋舍中。
“呵呵~~小和尚好深的佛法造诣,贫僧佩服。”契慈微微一笑,走到二人面前,随便找了处地方,便坐了下来。
“这位大师,赞誉了,小徒对佛法的理解只是略知一二,谈不上高深。”慧然谦虚的说道。
“大师,在下河南宗山寺普因,敢问大师,路在何方?”普因望着契慈的眼中突然灵光一现,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路在脚下,你走过的地方便是路。路也在你我心中,你心中想得到,才会有路,你若不去想,即便有路,你也不知路往何方。条条大路通佛国,只要你我心中有向佛之心,这条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便在你我心中。”契慈略一思索,心中便知道普因问这句话的意思。普因不是真的问路,而是在问契慈如何通往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成佛。
“大师,普因受教了,可还有一事不明,还望大师指点。”普因面露喜色知道遇到了高僧,一直困惑着自己的疑问,朝契慈倒了出来。
“呵呵,小和尚你客气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贫僧知无不言。”契慈满意的望着已经两眼放光,略微有些兴奋的普因。
“大师,你我修佛之人,如何才能大智慧,大觉悟,大能,如何脱得轮回,跳出三界。”一时间,普因背后散发出金色的佛光,能提出这等问题,已经说明普因并没有表面这样简单。至少对于佛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不是寻常僧人可以比拟,甚至有些佛法精深的佛修在此方面的造诣,也不一定高过普因。
“你我修佛之辈,数世修佛,讲究本心一体,心中永保一丝清明,佛在心中留,自然可以来生继续踏上修佛之路。数世修佛,自然可以寻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终能在漫长的岁月中感悟到佛之真谛。一旦明白一切,便可胸怀大智慧,自然可以大觉悟,一旦大觉悟自然可以一法通万法通,拥有通天彻地的大能。既然拥有大能跳出三界不在轮回中,也将变得轻而易举。”契慈必究是九世修佛,佛法上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佛者境界,缺的只是量的积累。
普因望着契慈顿时陷入了沉思,胸中无数念头闪过,一时间有如怒海狂涛中苦苦挣扎的小舟,极力想要摆脱苦海的侵袭,寻找到彼岸。
“阿弥陀佛~~”契慈一声佛号及时在普因耳边响起,有如醍醐灌顶,为普因指明一条康庄大道直指彼岸。
此时幡然醒悟的普因,小小年纪,已经身怀无边佛法,对佛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