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205章

重生寡头1991-第205章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守云、郭守成、里尔克,三个人俨然就是一个最佳的商业组合,年轻的郭守云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决策,除了吃亏的事,这个世界上就没他不敢做的事情,什么破产倒闭、什么金融风险,他都不关心,以一搏十、空手套白狼是他的拿手绝活;同样年轻的郭守成则是一个最坚定的决策执行,正想那些对郭氏集团心存阴谋的人所说,这位性格内敛甚至看上去有几分羞涩的年轻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要想利诱他站到郭守云敌对的方向上去,那无异于说服上帝去给撒旦洗裤头。这个人才干称不上多么出众,但有一点却是别人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忠实笃行;里尔克,一个老成持重、眼光独到的商业决策制定,他在郭氏集团的地位然,而在未来,他则被国际众多商家视为魔鬼,他对某一家企业集团的关注,立刻就能引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为那对该企业集团的领导来说,一场无所不用其极的收购,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临到自己头上了。



………【第二二二章 王安公司】………

    列车在广袤的平原上急行驶,厚实的车窗上,因为内外温度的差异,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雾水。

    郭守云依靠在床头上,用刚刚熄灭的烟头,在车窗上画了画,写出一行字:“走出去,融进去。”当写完这一段话之后,他沉默片刻,又写了一行:“王安公司。”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许大家都知道IBm,但是却不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的世界计算机市场上,曾经有一个中国人创造的公司,一度向当时的IBm起过冲击,而这家公司,就是上海人王安所打造的王安公司。八六年,该家公司以年收入过三十亿美元的势力,挺进了全美大型企业一百五十强,作为计算机博士的王安本人,也以二十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美十大富豪之列。除此之外,王安本人还荣获过里根亲自颁的“自由奖章”,他的名字还被列入美国明家名人堂,而这个创立于190年的名人堂,只收纳了包括爱迪生在内的六十八个人。

    老实说,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郭守云都对这个王安公司没有丝毫的了解,在他的脑子里,甚至没有半点对这个公司的认知,而作为深具眼光的里尔克,却建议他在迈出的第一步上,就选择这个濒临绝境的企业。

    里尔克现在事先就有了这方面的打算,他对王安公司目前的状况做了很深入的了解,按他的说法,郭氏集团选择王安公司作为进军美国地第一步棋,有着至少六个方面的优势:第一。王安公司目前正在遭受来自美国同类行业的联合打压,他们资金状况陷入了真正的窘境,而郭氏集团现在没别的,就是有钱,有炒汇市场上的上千亿卢布做后盾,即便是用钱砸也能把王安公司砸胖一圈了;第二,王安公司的财务危机,直接影响到了它在股市上的市值。说白了,股民已经把这家公司地股票看做垃圾股了,而郭氏集团在这个时候选择入场,一方面容易和王安公司方面达成妥协,另一方面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打开郭氏集团的知名度。本来嘛。股市的是经济消息流传最快的一个地方,王安公司在面临破产倒闭的关头,突然有一笔强大地外来资金注入,那么股市先做出的反应,就是调查这笔资金的来路背景。在那种情况下,郭氏集团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美国人的视线。从这方面考虑,即便王安公司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郭氏集团也能通过这一步。实现进入美国市场的要目的;第三,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具有排外地性质,而王安公司作为一家立足美国的大型企业,其本身肯定具备雄厚的社会资源,以它为跳板,郭氏集团将以最快的度、最简单的方式,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现实机会;第四。王安公司作为一家老牌的计算机生产开企业,其本身在这一领域内有着很完备地从业体系,该公司的技术研机构,也就是王安实验室。容扩了计算机领域内软体、硬体技术专家数百人,同时,企业手上还握有计算机领域内的三十余项专利。目前,美国几家实力雄厚的计算机企业,正虎视眈眈地静候王安破产。以便在最后时刻将他们所觊觎的东西搞到手。从这一点上看。王安公司的问题主要出在售后、展思路、高层决策几个方面,与真正的公司技术没有任何联系。里尔克认为。收购这样的一家企业,对郭氏集团地未来盈利必将大有助益;第五,计算机领域这几年展地度相当快,而苏联本身也有一大批相关方面的专家,但是目前呢,国内因为政局地动荡以及市场的萎缩,计算机行业并没有形成任何规模,不说别的,就连莫斯科的国家计算机中心都在大幅裁员。而国内各方巨头,都对这方面的东西不感兴趣,因此,郭氏集团大可以趁此时机两面出手,一方面搜罗本国的相关人才,一方面收购王安,并最终将两方面的因素统合一体。到那时,东西结合起来的技术力量,未必不能在国际计算机市场上抢夺一席之地;第六点,也就是最后一点,在里尔克看来,王安公司是一家华人公司,郭氏集团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家华人公司,所以,从这方面看,两家实业更具备先天上的并购条件。

    里尔克的分析很全面,也很到位,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郭守云还不动心,那他就是棒槌了。作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郭守云知道,未来的计算机市场有多大,其中参杂的利润有多高,不说别的,就单是前世所看的那些小说里,世人就几乎把美国的几大相关集团意淫了个遍。当然啦,那些东西只是无稽之谈,什么收购微软、IBm的股份,纯粹扯淡,要是有钱就能收购的话,那以中国的外汇储备,什么空客、微软之类的,不早就改名换姓了?像这种美国的大型技术类企业集团,别说收购他们半数的股票,谁要能收购百分之一二,估计来自美国政府的干预马上就追过来了。另外,你有个收购股份,人家还有稀释股票、多渠道增持这一说呢,一股外国的资本,如果和企业上层达不成妥协,没有企业所在国政府的默许,就贸贸然跑过来大肆收购,那纯粹是钱多了烧手,自己上门送死来了。

    但是现在郭守云所面临的局面不同,里尔克的分析很具体,王安公司破产在即,同时还面临国内同行业的压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需外来资本的注入,如果没有来自美国政府方面的干预,这一笔生意大有可为。如今要是说还有什么困难,那就是如何避开美国政府的干预,让他们给郭氏集团的资本让出一条路来。

    避开?郭守云知道,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可以避开的干预,只有可以通过交易达成的妥协,这笔交易和谁做?在哪方面取得妥协?太不幸了,郭守云这个奸人现在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机会——摩根斯坦利在与他寻求合作,这是一个足以利用的因素,但是郭守云现在不想去碰。而除了这方面的考虑之外,他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古辛斯基,这个犹太老鬼的背后,密密麻麻都是美国人的影子,鼻子稍稍敏感一点的人,甚至能从他身上嗅到美联储的味道。老小子前段时间炸了远东商业银行的新主体大楼,还险些把他郭守云置于死地,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原来的下家说话了,怎么地,在收购王安公司的事上帮点小忙还做不到?

    看着郭守云在车窗上写下的那两行字,里尔克心中暗喜,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已经下定了决心,也许从莫斯科回来之后,收购王安公司的计划,就会立刻提上日程了。

    无怪乎里尔克对集团的事如此上心,虽然说他不是集团的一把手,但是对于一个多半生都郁郁不得志的犹太人来说,里尔克这段时间的生活,可以说是他之前从来都不敢想像的。他从未觉得自己精力如此充沛过,也从未觉的自己如此年轻过,就像他时常告诫女儿的那番话一样——“这个世界上,只有有了郭氏集团之后,才有了真正的里尔克,而我的心血,我的生命,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在集团的事业上。”

    巨人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相当缓慢的,但是当脚步落地的那一刻,往往也能带来剧烈的震颤,如今的郭氏集团还算不上真正的商业巨人,它充其量是一个体积庞大、充满脓水的**联合体。但幸好的是,作为集团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集团的第一代领导人,郭守云以及他的幕僚们,都深刻认识到了“骨架”的重要性:以**的血液侵蚀为先导,以侵蚀后收获的地方势力、雄厚资本为**,以鲜活而正面的舆论宣传为皮肤,再加以实业性的骨架作支撑,只有当这一切都做到位之后,一个拼装起来的巨人,才算是真正的站起来了。到那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不再是一个**的团体,也不再是一个以投机倒把家的黑色团伙,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令人感觉实力雄厚,同时又与世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商业联合。

    既然决定要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决定要收购濒临破产的王安公司,那么郭守云认为,这次的莫斯科之行就有必要调整一下计划了。原本他的打算,只是在莫斯科停留一天,参加完经济改革论坛的主要会议之后,就打道回府,但是现在看样子需要多停留两天了。一方面,他要与古辛斯基达成一个妥协,让这个老东西替他安排好进军美国市场的路子,另一方面呢,他还要与经费紧缺的国家计算机中心联系一下,那里不是裁员吗?没关系,裁的越多越好,郭氏集团需要这些人,你裁我收,大家是皆大欢喜。

    哎呀,郭守云这个愁啊,目前集团是越做越大了,可是他手上可以用的人,却还是那么几个,也许也许从莫斯科回来之后,是到了出去转一转的时候了。



………【第二二三章 李圣研】………

    因为重感冒还没有痊愈的缘故,郭守云在结束了与里尔克的商谈之后,躲在自己的车厢里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觉,当他再一次醒过来的时候,列车正好变道,听那“吭噔、吭噔”的声音,显然是正在准备着进站呢。

    从床上爬起来,郭守云揉了揉兀自酸涩不堪的鼻子,在捶打两下偏痛的小脑袋,而后取了床边小桌上的一块毛巾,在布满水痕的窗户上擦了擦,放眼朝外面看去。

    郭守云猜得没错,此时他所乘坐的列车的确正在进站,车窗外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城市,正在迅朝眼前移动着——马格达加奇,郭守云记得这个地方,前一次他坐火车同样经过这里。他知道,过了这个城市之后,列车就要进入外兴安岭的地域了,而过了山区,也就到了广袤西伯利亚平原。

    “嗯,这一觉睡得可真舒服,”郭守云从床上挣扎着趴下来,而后瞅瞅自己手上的腕表,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他这一觉足足睡了将近六个钟头。

    “先生,要吃点东西吗?”看到郭守云从床上爬起来,一直静静守在车厢里的两名保镖挺直了身子,其中一个上前一步问道。

    “我就不用啦,”郭守云笑了笑说道,“你们中午也还没吃饭呢吧?换换班,都去吃饭休息吧。”

    “谢谢先生,”两位保镖已经在这儿站了六七个小时,要说不累那是假的。按照郭守云地规矩,他身边的保镖都是四小时一岗的,比安全委员会的内卫正常值岗标准要短了一小时。不过今天情况有些特殊,郭守云在睡觉,两个保镖担心换岗会惊动他,因此一直没动地方。

    现在郭守云身边常带的保镖是十二个,四女八男。他们以前都是安全委员会的特工精英,只不过前一阶段都退了下来,随后经由维克托安排,他们才到的远东。老实说,从待遇上来看,这些人现在地生活与原来根本不能放在一起作比较,郭守云或许心狠手辣,但是有一点。他对自己身边的照顾相当到位。别说是紧身的保镖,即便是别墅区的门卫,郭守云也一直是笑脸相对,从不让对方感受到自己高高在上的那一种姿态——这或许就是他为人处世最精明的地方了。

    按照郭守云的吩咐,两名保镖退出车厢,不到片刻工夫,又有两个身穿黑色夹克的大汉走进来,悄无声息地站到了门口。

    “老爷子呢?睡下了?”郭守云从对面地床上取了自己的外套。随手披在身上,而后拿出一包烟,给门口的两个保镖每人分上一根,这才叼着一支烟卷问道。

    “是的先生。里尔克先生两点钟睡下的,您需要叫他过来吗?”一个保镖回答道。

    摇摇头,郭守云说道:“不用了,我也没什么事。嗯,守成呢?他也睡下了?”

    “没有。守成先生去了前面的四号车厢。”保镖回答道,“一点二十分过去的。到现在已经近三个小时了。”

    “哦,他去那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