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旗 >

第49章

红旗-第49章

小说: 红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杨少宗的大喊声中,整个场地里忽然间变得格外寂静。
信还是不信?
旗山的社员们在心里琢磨着,想着,也激动着,如果这个梦想真能变成现实,旗山会变成多么美好的地方啊!
第六十章 省畜牧所的新项目
杨少宗在杨柳坡上的那一阵呐喊很快就给他带来了一个绰号——杨大胆,而他也迅速成了旗山人这些日子里津津乐道的新人物。
徐保山书记要走了,经济办新主任杨少宗来了,这就是大家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即便是对杨少宗鼎力支持的宋长明、秦大驰也说不清杨少宗的梦想能否在旗山实现,因为他们多多少少还清楚要实现这个梦想的难度,可旗山公社的社员们却觉得真有可能,而且希望很大。
中国早已改变,在这个不知名的山区角落里还残留着过去的时代背影,社员们并没有因为外面的大改革而感到孤单和落寞,旗山这些日子明显有着很多新的大变化,正在慢慢的变富裕,大家似乎觉得自己还在坚持的道路并不是盲肠小道。
中国终究还是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只不过,旗山人似乎走在了前面,特别是当他们的养猪梦实现的时候。
这些天,杨少宗每天都要去杨柳坡的工地上看看进度,等到省畜牧研究所的周所长带队来旗山实地考察,旗山养猪场一期工程恰好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工地上的杂料、砖瓦和水泥被运到了坡西,建筑队马不停蹄的又要开始进行二期工程的筹备。
周所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畜牧业专家,毕业于首都农业大学,在省畜牧研究所也干了二十年。
他是个身体高大健朗的北方人,性格豪爽,很容易打交道,杨少宗在省里和他打过两次交道,也喝过两次酒,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见面就算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在招待所吃了一顿饭后,杨少宗就带着周所长去杨柳坡看看实地的情况。
在大坡地上一眼看到那崭新的猪舍棚和整个新场区,周所长显得特别高兴,按耐不住兴奋之情的和杨少宗赞道:“啊呀,你们公社的这个效率真是太快了,9月才说要建养猪场,这就已经建好啦,真快啊!”
杨少宗仿佛是胸藏千军,颇有自信的答道:“周所长,咱们公社的优点就在这里,能够发动和集合群众干大事,越大的事,咱们越能办好。您看看,这个条件还符合你们最初给咱们的要求吗?”
周所长笑道:“肯定是符合的,这个条件还不够好啊。行啊,既然你们都已经建好了养猪场,咱们月中就往这里运送种猪和猪崽。小杨,你们这里的效率真是快啊,真快……咱们研究所今年刚从省农业厅拿了一个新项目,要用美国的波中猪改良本地的淮黑猪,现在已经从美国那边引入了六百多头猪苗和二十多头优良种猪,我看你们这里确实是能干大事的地方,如果你们也有意合作的话,咱们是不是谈谈这个事啊?”
杨少宗想了一下,问道:“那有什么条件吗?”
周所长憨厚的笑了笑,道:“条件还是有的,农业厅和咱们所里关于这个项目的经费都不是很充足啊,你们旗山公社的养猪场能不能每年按计划补充五十多万的研究款?”
不等杨少宗回答,他又急忙补充道:“当然,我们是绝对不会让你们公社吃亏的,只要你们愿意出钱,我们就在公社增设一个分所,将你们养猪场设为所里的种猪培育改良基地。到时候,我们会派一些技术员常驻在这里搞研究工作,如果你们在养殖过程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咱们也可以就地解决!”
杨少宗笑道:“那倒是挺好啊!周所长,钱不是问题,可我有一个要求,你们在公社建一个分所的时候能不能单独给咱们开一个培训班,给咱们旗山培训一些土专家?”
周所长哈哈笑道:“这当然是更没有问题。小杨,其实我也不瞒你说,我们所这些天也和很多乡镇单位谈过,目前谈的最顺利的是京西村和六安县的长清镇,京西村的情况你也知道,他们是真的有钱,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可他们现在在工业上搞的热火朝天,钱不是在乎,却没有真正要大力投资畜牧业的打算。长清镇既有钱,也有这个想法,可那边的乡镇领导也是三分钟的热度,急着要成绩。你和他们不同,你是实在人,旗山这里的情况也确实适合搞养猪业,干大事的效率又高,只要你们同意一起合作,我今天就可以直接将事情定下来。”
杨少宗呵呵一笑,道:“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了!”
周所长掷地有声的笑道:“一言为定!”
……
杨少宗的办事效率一直是非常快,这天晚上,他就和周所长将合作项目的各种问题都推敲了一下,特别是在旗山开设一个长期的两年制进修班的问题,只要旗山公社这边愿意另外出钱,省畜牧研究所那边是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双方在这件事上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杨少宗在办养猪场的事上是很急切的,随着88年物价管制松动,国内猪肉供应价格在明年8月就会增涨到每斤4元,也就是说三十万生猪存栏量的养猪场一年的产值就不会低于4个亿。
随着全国猪肉的价格增长,优良猪苗和种猪市场的争夺就会迅速加剧,那时候再想大建养猪场的成本就太高了。从87年到88年受物价管制松动的影响,国内有一个非常强烈的通货膨胀危机,杨少宗的想法就是现在将所有钱都投入到生产建设中,而这就是让公社财产保值增值的最佳之路。
简单的说,如果公社现在有100万RMB资金,一直压在手里不用,到了明年10月左右就仅能相当于目前的50万RMB,中间贬值了一倍。
杨少宗要做的事情就这么简单,但也绝对不简单。
旗山的经济建设已经上了一个快通道,旗山肉联厂这个月已经要将整个销售市场铺设开,在宁州、淮山、淮中、祁州、淮海五个城市同时推广,按照宁州的销售额计算,每个月的稳定销售额完全有可能增长到200万元,净利润不会低于30万元。
一个月30万元的利润累积,加上从鸿远公司那里借过来的暂时也不急着还的五百万贷款,适当的时候再找一些途径和银行那边借些钱,基本可以支撑旗山肉联厂的转型。
杨建林这些天正在和省农垦总公司谈合同,愿意按照每斤1。6块的价格收购毛猪,价格比市场价要高出2毛钱,条件是每一笔合同都按照分期三个月的方式结帐,交易日首付30%,余下三个月的月底分别支付20%、30%、20%。
之所以要用这样的方式的付款,杨少宗的目标还是为了保持整个现金流的稳定性,用一角钱就能撬动一块钱的市场份额。
旗山煤矿厂的月产能在年底就能逐步达到3万吨,明年大约会维持在60万吨的产能,即便煤炭价格不继续上涨的年产值也有3000万元,偿还掉冰箱总厂的贷款是绰绰有余。
只要利用好这些资金,维持住旗山煤矿厂、肉联厂和养猪场在现金流上的问题,保证每一家厂都能在不缺现金的情况下运转,杨少宗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将每一分钱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而这就要求每一笔账的进出和每一笔收购款都要经过计算。
所以,杨少宗才会将赵琪这个会计调到经济办工作,就是要帮他一起将帐目算准,控制好整个现金流的波动期上下线的幅度,小心的调整开每一笔日常支出和大额支出的峰值,绝对不能挤压在一起。
比如说两厂一场的发薪日绝对不能在同一周,同时最好和公社的结算期分布开,一周一个。
什么叫财务总监,这就是财务总监的工作。
同样的一千万RMB在不同的企业家手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投入、产业、市场,在同样的现金危机中有些企业可以度过难关,有些企业就不能,这里面的差别就在于企业财务的风险和流量监管上。
杨少宗虽然不是专业的财务专家,但这样的能力还是具备的。
在他的小心控制下,旗山的经济基础正在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事情发展,为了尽早做好企业转型,旗山肉联厂的郑树桐正在加紧进行基层职工培训,汪友涵同意担任旗山煤矿厂的新厂长,也和魏国光老工段长的帮下一起进行职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学习,养猪场正在招人,还会在省畜牧所的帮助下办一个饲养员短期培训班。
好项目、资金、人才。
缺一不可。
旗山的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天早晨起来的杨少宗都会看到新的发展,面对新的问题,当他每一次面对着朝晨的阳光,光着上身站在肉联厂宿舍区的大走廊上刷着牙,看着那耀眼的金光,他心里就总觉得特别的温暖。
第六十一章 徐书记的退休日
徐保山终于要退休了……!
在徐保山退休的最后一天,管委会召开了一次党委全体会议,会议上,徐保山以公社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的身份做了最后一次的发言和总结,他站在一个非常高的角度热烈的赞扬了旗山这几月的经济建设工作,并将这些成绩都归功于社长宋长明和经济办主任杨少宗。{zzz。首发}
对于县委任命的两名新干部——副书记秦大驰和副社长罗孚,他也是很欣赏和赞同的。
在他就要抽身离去的这一天,他是多么希望以老书记的身份为公社继续出点力,帮助新一批的公社管委会党委稳定住公社的局面,有力的在旗山公社继续开展新的工作。
这天晚上,大家在招待所开了一桌酒席庆祝徐保山光荣退休,恩恩怨怨、喜喜怒怒……所有能跟随时间流逝的一切都在这一天消散而去,在徐保山这一生中,他所有的过错和成绩都在这一天里成为了过去,再也不用带到明天去。
徐保山没有喝醉,宋长明倒是喝的酩酊大醉,他们俩人在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这份感情自然是沉甸甸的。
酒宴散去后,杨少宗就陪着徐保山一起继续顺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石子路走回去。
深秋月色是这样的清冷,青茫茫的石子路上也泛起了一层冷冷的寒气,杨少宗就这么陪着徐保山一起走着。
快要到家的时候,徐保山忍不住的停了下来,回头看看了远处的徐家集和那隐匿在黑暗中的管委会小楼,许多话都纠结在胸口难以吐露。
顿了顿,他终究还是一声感叹的和杨少宗说道:“少宗啊,书记的路走到底啦,你才刚上路,以后要多多注意。机关这条路是一步错就步步错,没有后悔药!”
杨少宗沉默无声的微微点头,目光坚定。
徐保山不由得又笑着,道:“现在想一想啊,当初硬着头皮让彭书记调你回来真是对啦,看看旗山现在的发展势头,书记心里已经是非常知足了,适可而止,在这个时刻退休也是非常好的事。”
杨少宗平静的抬起眼帘看着徐保山,其实他知道徐保山心里还有更多的话,可他只有一句话。
他愈发是更为坚定和冷静的对徐保山说道:“书记,你放心吧,我会在旗山带领乡亲们干出一番大事的!”
“嗯……有你这个话啊,书记就真的放心了,你也不用继续送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想找书记商量,或者只是想到书记家里喝个酒,那就随时过来,不要和书记客气!”
徐保山笑呵呵的似乎真将这一页翻了过去,他转过身向着小道走去,一边和杨少宗甩了甩手,示意杨少宗真的不用再送了。
秋月之下,他依旧是那么特别的一瘸一拐的走向黑暗深处,仿佛是要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杨少宗就这么目送着他,直到一丝影子也看不到,直到最后一些的脚步声也听不到。
……
那一页终究是翻了过去,徐保山的退休通知和宋长明、萧薇的任命通知是同一天抵达,旗山人民公社从第二天开始翻开崭新的一页,宋长明正式成了旗山人民公社书记兼公社管委会主任,从省里调下来的萧薇同志将会出任旗山人民公社社长兼第一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再加上原先已经上任的公社副书记秦大驰和副社长罗孚,公社的新班底基本成型。{首发}
徐建亮同志出任新的管委会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公社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秦大驰兼任党委纪委书记,潘育新担任纪委专职委员,但不列入党委内,经济办主任杨少宗被任命为政协联络办副主任。
旗山公社管委会以前没有政协联络办这个设置,在此次换届中临时按照县党委的要求增设,但不另设单独的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公社书记宋长明负责,杨少宗则挂一个名字被宋长明和秦大驰提入了公社管委会党委成员中。
管委会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只有一个副社长的设置安排,社长负责主要生产经济工作,副社长负责其他事项。
在此次换届的阶段,县委方面也和管委会“讨论”过是否应该增设一两个副社长的问题,只不过是徐保山顶住了压力,没有让县委另外多安插几个魏大中下来。
旗山公社的新领导班子在这个时期就真的成型了,也很稳定。
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少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