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红旗 >

第224章

红旗-第224章

小说: 红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岭经营蓝莓种植,同时大规模的收购野生蓝莓,很快就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商和出口商,同时是旗珍集团最大的蓝莓供应商
朱家璧开了这个蓝莓、松子产业的头,并在呼伦贝尔市和当地市政府领导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在他的介绍下,陆续有六十多名旗州老板过去搞投资
96年,牟其中被抓之前曾经信誓旦旦要在满洲里投资几十亿搞开发·可他手里实际上连一个亿的资金都没有
旗州籍的老板显得要务实很多,大家都扎堆做赚钱的买卖,包煤矿的,搞修路的,搞地产的·搞酒店的,搞木材加工厂的,搞机械的··…··大家在呼伦贝尔又专门搞了一个旗州老板之间的联标,联系多的人到这里来扎堆投资
有的项目大,大家就联手一起搞,实在不行就打电话给宋方舟,让宋方舟这个旗州企业家协会理事长过来,旗珍集团也专门在满洲里批了一大片土地做蓝莓、松子和其他野生水果的生产加工
就这样子·旗州目前在呼伦贝尔的投资总额已经接近了一百多亿元·总计有一百六十多名旗州老板在那里做生意,大大小小的都有·朱家璧则是这里面发展最快的
刚去呼伦贝尔的时候,朱家璧只是一个刚开始创业的小老板,现在已经有了两亿的身价,每年光是出口蓝莓、松子的净收益就有六百多万美金
朱家璧只是这几年里比较杰出的一个典型
杨少宗在给《给旗州企业家的一封信》里正是如此建议,建议旗州人要爱学习、爱创业,要满怀旗的精神去创业,去寻找那些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机会
他建议旗州人要牢牢抓紧出口、地产、资源、科技四个方向去发展,到了一个的地方,要首先看这里有没有做出口的潜力,有没有合适的资产,有没有良好的地产业发展空间·有没有做科技产业的基础,如果有,别人还没有做大,那你就赶快去做
呼伦贝尔就是大家找到的一个天地,在这里,旗州简直像是找到了一个梦幻般的舞台,他们的资本在恣意的滚动着,做什么生意都可以赚钱
旗州的一二次股改基本就是放出去大量的资产分配给个人,鼓励个人自己去闯,不要继续依赖公社,而公社保留的资产继续保障其他人的基础需求
现在,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有|5843万名社员,商品房拥有率达到了,人均住宅面积8平方米,在将个人资产过0亿元的27、排除,且不计算旗州本地商品房价格,人均资产规模依然能达到27753万元,人均集体资产规模是|0213万元
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在8年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的四大项福利总支出为42.53亿元,其中,教育占总支出的,住房占总支出的31%,医疗占总支出的|,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基建总支出为||52亿元
在8年,合作社向未办理自营的|13万名集体社员发放年终红利82235亿元,平均每人0元,排除非劳动力的社员儿童、青少年,实际每人发放红利2元,退休社员每人发放年终红利补贴2385元
8年,集体社员在8年的人均年收入是513万元,将个人资产过0亿元的27、排除,自营社员同年的人均年收入是|833万元
同期,旗州市8年的财政总收入是21亿元,在没有大量土地可供出售转让的情况下,仍能高居江东省第一的水平
从数据上来看,旗州的两极差化的数据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旗州地区的基础保障力度是最高的·基本实现大学教育的完全免费,医疗保障的基础是每人每年元低保,过的部分由单位按照规定报销,或者由商业保险报销,大病重病则通过合作社医疗保险基金、单位、商业医疗保险等方式实现完全报销.殊的地方是医疗保障卡里的每年元是可以累计的你今年用不了可以累计到下一年·正常情况下根本不用个人单独买商业医疗保险,但凡是大病重病,合作社医疗保险基金肯定可以通过联保的方式全额报销,医疗保障卡的钱可以不动用
个人离开旗州户籍,或者是死亡,医疗保障卡的资金可以一次按照7%提取,余下自动转回合作社医疗社保基金o
旗州目前有233万人常住人口,除现有社员外,增的64万人口中有是在最近几年涌入旗州的大学大专生·余下的增人口是以其他的投资、婚嫁等方面转入旗州
增人口加入社员依然是按照原有的规定来评估,相比过去,旗州合作社增加了社工核算,按照规定担任社会义工,长期服务于社会的青年可以增加核定分·可以相比同期青年早的转为社员
通常来说,只要在旗州有工作,且拥有大中专及高中同等学历,满十五年工龄以后也可以自动转为社员,相应来说,按照规定尽早加强成人教育学习,早拿到中高级职称,从事社工服务工作都是加快申请日程的办法·如果比较顺利·一般都能在七年内获得审批
如果是专业比较好的大学生、研究生,这个过程则快一些·三四年内基本都能批下来
总的来讲,想要成为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的社员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关键是要努力一点,中专学历的多加强自学和成人教育,尽可能拥有大专在职成人学历,在岗位上多拿出一些成绩,尽早拿到中级技工之类的专业职称,努力七年,肯定可以批下来
现在比较困难的是中专学历很难在旗州拿到户籍,旗州的户籍管理一贯是相对比较松的,只要是旗州本地的企业都有名额,但是,这个名额相对来说是比较紧张的
如果是正规的大学生、大专生,只要你有本地单位提供的工作证明,或者是应届的接收证明,你就可以直接将户籍、档案挂靠在旗州人才管理中心,拿到旗州的集体户籍
中专生是挂不了的,单位有名额,你才能拿到,没有名额,你在旗州就只能是流动人口,外来人口要不然就是熬到拿了中级技工职称再来,这是可以挂靠的
旗州现在也不是很多东西就尽如人意,但也没有办法,旗州是一个城市,而且是一个并不打算向千万级人口扩张的追求高人居利税的城市,它在人口的吸收上是有选择性的,很多并不是特别需要高素质高知识水平的工作,它还是要尽量保证本地人口的就业
确实没有办法,全国的福利这么低,旗州的福利这么高·整个城市的所有居民都能保持这么高的福利,那当然是大家都想来,可旗州也不能都接收,它只要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它要国内相对来说最尖端的这些人,否则,每年来一千万人,旗河合作社就只能将社员申请彻底关停
现在来看,旗州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一次二次股改为旗州带来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家,而这些中小企业家也为旗州带来了兴的繁荣
旗州过去完全是靠中旗系的大企业,现在则不一样了,旗州本地利税的都是中小企业贡献的,旗州集体资产的增长也有一半来源于这些中小企业的成长,而这些中小企业中,大约有是受益于中旗公司的一二次股改
旗州在外地投资的企业家非常多,目前来看,旗州过|亿身家的老板有|人左右,这里面有是在外地发展,在整个宁海经济区则占了一半
他们不仅拥有财富,同时也为整个宁海经济带来了猛烈的增长势头
94年以前,淮海市基本是靠旗州一个县级市在支撑·到了8年,淮海市的GDP直逼淞州、首都、卫州三大直辖市,高于深州、重庆,在全国范围内稳居第四,按照这个度发展两年左右,基本就能排到第三
在食品、服装、电子、玩具这些产业领域·淮海市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化工、汽车、造船、钢铁都是迅崛起,淮海市的青浦港、南浦港、云海港加起来,包括从滨州吞入北滨县,增加一个的北滨港,总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淮海市的港口之所以发展迅猛,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徽、豫,江和鲁省西南地区,甚至加上陕、鄂地区都会选择从这一条欧亚大陆的铁道线过去,宁州是整个中原铁路的汇总中心·现在宁州去洛阳有三条铁路路径,去徽省有两条
所以说宁海经济一体化后,一个是中原地区的东部铁路交通中心,一个是铁路出海地和世界级的大港口,包括疆、宁夏的资源外出也是走淮海港去
淮海市现在有四个区和四个县级市·本来就不小,加上从滨州兼并了一个县,从淮州兼并了半个县纳入旗州,整个行政面积已经是江东省第二大的市,仅次于长江市
四区四县当中,以前是七个加起来不如旗州的一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旗州产业转移浪潮的扩张·七个加起来和旗州大致相当
这就不得了啦·除了三大直辖市,现在全国没有一个市的GDP总额和利税能够和淮海市对拼·比淮海市低的就是深州、广州、宁波
宁州现在的GD见模在省内排第四,仅次于淮海、长江市、吴州市,它的人口是一千两万,淮海市是一千四百万,这两个城市组成的大城市群是非常有带动效应的
一二次股改之后的四年,实际上就是宁海经济区发展最快的四年,中旗集团当时的三百亿分下去,立刻就等于给宁海两个市注入了三百亿RMB的投资,而且翻的非常迅猛
现在回头看看,94年一二次股改确实是非常正确的决定,杨少宗当时的理念很简单,集体资产只留下也足够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福利,多的钱分掉,大家拿出去自己投资经营,不要总是依靠集体
可以说,所有的集体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应该这样做,不这么做,社员就被死箍着,大家就抱着集体这棵大树吃白饭·出去自己拼一拼多好呢?
旗山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国内的阜山、南街、京西、长江村都是老大哥,除山因为政治危机被中旗接手后,后来就采取了和旗山同步的发展策略外,其余都发展不上去了,发展的很受限制杨少宗觉得他们就是没有打破原先的思路
搞集资发展的目标是要带领所有人致富,既然已经致富了,下一步是要富,富的这一步就得靠大家自己的努力
对杨少宗来说,他有义务让旗州人都成为十万、三十万>百万富翁,但是,从一百万到一个亿,从一个亿到一百亿,这需要你自己去打拼,我顶多给你一点帮助和集体扶持
创业可能失败,失败就回来嘛,集体照样给你安排工作,但如果你成功了,你自己受益,集体如果有入股,那也跟着受益
现在,旗州资产管理公司在六万多家中小企业中入股,光是外聘的会计事务所就有一百多家,靠着这么多的会计事务所才能逐年盯着大家完成资本核算和财报统计,确定每一家企业的盈利和亏损
应该来讲,成功是大多数,特别成功和特别失败的都比较少,投资回报率还是很可观的
当然,旗州资产管理公司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去控制风险,旗州这个环境也比较特殊,旗州老板之间互相帮忙,集体帮一帮,个人多学多看,耳濡目染,成功概率确实是比较高
借着这一次回旗州参加中国经济论坛的机会,杨少宗这一次在旗州逗留了十几天,和章华桥、程治中、徐建亮这一批老朋友都经常聚在一起谈这些问题
现在可以很肯定说·到年,旗州差不多能有三百万人口,人均集体资产维持在一百万是没有问题的,人均的补贴和关联福利等总开支控制在|5万元,这也是没有问题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旗州现在确实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
说到这些成绩,包括杨少宗在内的每个旗州人都还是蛮骄傲的,旗州有一百万人口,那就能保证一百万人有房子住,有三百万人口的时候,也能保证三百万人都有房子住
旗州各个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按人均密度来计算,旗州的绿化率、教师率、医生率都是国内最高的,旗州从小学到高中都采取小班教学制·平均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医护人员,平均每|58人拥有一辆公交,平均每22人中拥有一辆私家轿车
旗州现在采用的公交车在7年全部换,全部都是空调公交车,乘坐公交是30元包月·城市轻轨直通周边各个镇,正在建设的地铁直通淮海市,城际列车则直通宁、淮、海三市
旗州做为一个县级市,哪怕是和普通的地级市比,只要不是和长江市这种副省级城市比,旗州拥有最多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省重中,拥有最多的小学
如果比大学和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旗州预计在2年就能过长江市·仅次于首都、淞州、卫州·现在,旗州已经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在和南洋理工大学洽谈南洋理工大学分校区,也在重和斯坦福大学洽谈斯坦福大学中国分校区
旗州现在比较可怕的一点就在于这里,他的教育产业是扎堆效应,包括现在省教育厅忖论将在宁海地区继续筹办一家宁海大学,实际上也要将主校区放在旗州落户,分校区在宁州和淮海市
旗州现在搞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学院有两所,一所是旗州职业技术学院,另一所是旗州工程技术学院,这两所原先都是中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