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狐 >

第51章

官狐-第51章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县长道:“这个我知道,他们也跟我反应过多次了。我何尝不想兑现承诺呢?可是,县里今年的财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紧张。现在就靠东挪西借过日子。我也难哪!”

张明说:“我理解!但是,老师们都知道这笔钱是上面拨下来的,用财政困难来向老师们做解释行不通啊!老师们是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但是他们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啊!据说,已经有人在蠢蠢欲动,酝酿着在春节期间到省里去上访了!也许你会说我危言耸听,但我说的全是事实。”

常县长说:“我这破庙的方丈真不好当啊!僧多粥少啊!张明,不是我不想把钱拨给你们,我担心的是,就算是我写了条子,财政局也不一定有钱啊!”

张明说:“那就请你先写批条,我到财政局去等,去讨!讨不着干饭吃,讨些稀粥喝,也可以对付对付啊!”

常县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说:“既然你这样说,我就给你写个批条吧!你去碰碰运气!”

原来,常县长经常会遇到下级来要钱的事;常常被缠得没办法脱身,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和财政局长约定,如果末尾的签字是正楷,就是批准,如果是行书,那就是不批准。财政局长就会想方设法地推脱。

张明不知其中奥妙,看到常县长龙飞凤舞的签名,还奉承道:“常县长,您的签名很有艺术性啊!”

常县长笑道:“惭愧!惭愧!”

他不是在为自己的字写的不好惭愧,是为又欺骗了一个人而惭愧。

第九十六章  满载而归

张明来到财政局,财政局老万一看张明拿来的条子,见是行书签名,知道县长这是在敷衍来人。

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好意思!没钱!等有钱了再说!”

张明道:“老万,常县长都签字了,难道你连常县长的话都不听!”

财政局长是县长的管家,肯定会听县长的话。正是因为听县长的话,才不给你钱!万局长这种话听得多了,他冷冷地说:“我不管是谁签的字,我只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张明说:“万局长,今天你不给钱,我就住在你们财政局不走了。我马上打电话来叫人把铺盖拿来!”

万局长笑了起来:“年轻人,稍安勿燥!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个秀才在家里做诗,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出一句来。他的老婆挖苦到:‘相公,你写诗比我们生孩子都难吗?’,你知道秀才怎么说吗?秀才说:‘娘子,你错了!生孩子虽然难,但你们毕竟肚子里面有孩子,我肚子里面可是什么都没有啊!”

说吧,他自己哈哈大笑道:“我们财政局现在就像那个秀才的肚子,什么也没有。能发出去的钱都发出去了!”

张明没办法,只好打道回府。

在路上的时候,他就疑心常县长和万局长在唱双簧,一个当好人,一个充恶人。但是却又看不出其中的玄机。只是觉得万局长敢驳常县长的条子,似乎有点反常。

回教育局后,他把林彤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把今天的事给她讲了一边。

林彤这段时间和常春藤十分亲昵,常春藤和她无话不谈。她听常春藤说起过他父亲签条子的奥密,就说:“你把条子给我看看吧!”

张明把条子给她看,林彤见常新宇三个字是行书,就笑着说:“你被常县长愚弄了!”

于是他把常县长签字的玄机告诉了张明。

张明骂道:“好你个老奸巨滑的常新宇!”

他握了握林彤的手,既是亲昵,也是感谢。林彤心里一颤,很想扑到他的怀里,但还是忍住了。

第二天,他又跑到了常县长的办公室。常新宇知道他碰了壁,就说:“张明,是不是没钱啊?那你只好等等看了!”

张明委婉地说:“常县长,不是没钱,万局长说这个签名太潦草了,他不敢确认这是不是你的字。我想请您工整地为我们签一次名。”

常县长知道张明已弄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他丝毫也不尴尬,打了两个哈哈后,说:“小张啊,不是我要敷衍你,确实是因为财政已是一个空架子了。我给你打个比方吧,你们部门好比是一个一个的桶,财政经费就好比桶的盖子,现在的情况是有十个桶,却只有两三个盖子,把这个盖住了,那个又空了。你叫我怎么办?”

张明说:“我们教育局这个桶已经空了好久了,你也该把他盖一下了。不能老让它空着啊!”

常县长被他缠得没办法,说:“你们教育局这个桶太大了,目前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盖子。主要是还有一些税款还没有入库,我真的没办法。”

说到这里,他心生一计,说:“仅柳全一家公司就欠着我们一千万的税款,企业有困难,我们也不好硬逼。杀鸡取蛋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柳全不是和你关系很好吗?如果,你能游说柳总把钱及时地交上来,我就把这笔钱直接拨给你,怎么样?”

张明哭笑不得,只得说:“我试试看吧!您说话得算话啊!”

“你连都不相信吗?”常县长说。

出来后他就知道上当了。柳全的钱,哪有这么容易好要?

商人重利,企业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自己虽然和他有交情,但他也不至于卖自己这么大的人情。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去试一试了。

这么大的事,电话里谈不好。张明就带了一份厚礼去拜访柳全。

道明来意后,柳全说:“怎么搞的?堂堂的教育局长成了讨帐员了!常县长真不够意思!好像我柳全会赖国家的帐似的。依法交税是企业的应尽义务,前段时间我们之所以没交,是因为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一点小问题。现在危机刚刚解除,我正准备上交的。正好,可以把这份人情送给你!”

张明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就说:“那我就代表全县教师谢谢你了!有了你这个答复,他们在年底就能够领到追补的工资了,过一个比较宽裕的年了。”

柳全见张明为了老师的福利到处奔走,感觉到他的确是一个好官。和有些只为自己的事钻营奔走的人相比,张明在官品上明显的高他们一筹。当初自己推荐他当教育局长看来是正确的。

柳全正准备在中江做点善事,来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在开人大会的时候,经常听一些企业家谈自己做善事的事,心里十分羡慕,也十分惭愧。也想学着做一做,今后再出去时也好显摆显摆。

他一直犹豫不决,在投资养老事业和投资教育两个方面左右摇摆,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今天见了张明,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决定还是投资教育事业。

另外,也是想捧一下张明的场,让他这个教育局长当的风光一些。

他说:“张局长,我想在教育上做点捐助,你看通过什么形式好一些?”

张明高兴地说:“柳总好眼光啊!我建议成立一个‘柳全教育基金”,用于表彰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辅助贫困教师和贫困学生。每年举行一次。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啊!”

“这个主意好!”柳全兴奋地说。柳全教育基金,多么响亮啊!全县的老师那么多,学生那么多,家长那么多,这个广告做的值啊!。既可以让个人扬名,又能改善企业形象,每年出几十万元,是非常划算的。

他当即拍板,从今年起,每年拿出五十万来,用于奖励教师和学生。基金的具体事宜就交给张明去办。

张明这一趟柳镇之行真是满载而归。

常县长本来是想玩一下踢皮球的游戏,但没想到张明真的把钱要来了。只好兑现承诺。

柳全教育基金也在年底发放了。

中江的老师们第一次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第九十七章  为了老子,委屈儿子

春节快到的时候,有一件重要的事摆上了张明的工作日程。

那就是给领导拜年。

在官场,拜年是一件大事。年拜的好,四季平安,升职有望。不拜或者拜得不到位,那就麻烦不断,更谈不上升官了。

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

对官场的人来说,拜年,正从一种风俗演变成一种潜规则。

张明必须考虑好两个层次的拜年活动。

一个是代表单位拜年。这笔钱可以由单位的小金库里拿出来。上级各部门的领导,都要去应付应付。

一般的副职干部那里,不必要自己亲自去,派副局长或办公室主任去一下就可以了。礼物也是意思意思就成,表示的是一份尊重。一般情况下,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份量,不会对你送礼的多少说三道四

但是几个主要领导那里不能马虎。人必须亲自到,不亲自去不为敬。礼必须要厚重,不厚重不为敬。

送礼不说,主要是要去表一下忠心。

县委书记、县长、地区教育局的局长和副局长,他都一一拜到。

这些拜年的费用自然都是公款报销,所以大多数单位的领导都是乘这个机会向领导大献殷勤。这是跑官要官的好时候,也是封官许愿的好时候。

张明任教育局长只有半年;还没有到届满挪位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向领导提什么个人要求。

张明到是第一次到马书记家。

马书记家在县委大院一号楼。说是一号楼,其实也并没有编号。只是因为马书记搬到了这个别墅式的小搂,这栋楼楼以人贵,就自动被大家称为了“一号楼”。

一号楼外观朴素,但内部装修却很精致。既显示出了主人的低调,又不失主人的身份。

张明准备的年礼是一个红包,里面是五千元钱。多了送不起,少了拿不出手。买东西太显山露水,不如送钱最实惠。

张明去的时候,水利局的王局长刚出来,见张明来了,说:“等一会吧,里面还有一个人。不好操作。我幸亏出手早,不然就尴尬了!”

王局长因为找张明办过几回事,所以说话毫不隐晦。他说的也是实情,送礼和谈恋爱一样,不宜有第三者。当着几个下级的面,领导也不好意思收礼。

张明只好叫小李把车停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坐在车里等。

等了一会,却听见里面嚷嚷了起来。张明往窗外一看,发现马书记正站在门口骂一个人。

“你给我滚!”

被马书记往外赶的人一边后退,一边说:“马书记,我只不过想表达一下心意而已。您何必大动干戈呢?”

马书记怒斥道:“你少废话,再不走,我就叫纪委处分你!”说完走了进去。

那人只得从地下捡起一个档案袋,红着脸离开了。张明看了看那个档案袋,好家伙,里面少说也有五万。

走过张明的小车时,那人还小声地自言自语了一句:“傻逼!这么好赚的钱都不知道赚?假正经!”

张明看了看来人,原来是马道远。前任教育局常务副局长马道远。

他来干什么?莫非是想东山再起?

张明想;马书记刚发过脾气,此时再去送红包,马书记会不会也把它丢出来,把自己推出来。

不管他,进去再说,相机而动。

这几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今天不去,计划就被打乱了。按他的打算,到马书记这里后,还要赶回省城。老父亲拿了两袋米来,说是没打过农药的,专门给怀孕了的盈盈吃。老人家说:“咱们家的孙子,要吃最好的米。我用两分地,专门为他们种没有污染过的大米。一定可以生一个健康的胖小子!”

他想当然地以为盈盈怀的一定是儿子。

张明敲开门,马书记见是张明,一脸的怒色立即转化成一团和气。领导就是领导,脸色的转换非常快,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过渡。

“张明,你可是我们家的稀客啊!快请坐!”马书记热情地说。

“惭愧惭愧!”张明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因为他不明白马书记说他稀客的真正意义。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还是在埋怨他来的次数太少。只好含糊其词得说“惭愧”

马书记说:“你可能也看到了,刚才肺都快气炸了!有的人想当官,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他公开地要和我做生意,赤裸裸地提出要出钱买官当。”

张明说:“是马道远吗?刚才我看到了。他的处分还没有撤消呢!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马书记说:“上次如果不是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他早就进了班房了。居然还敢到我跟前来要官。以为我是那种没见过钱的主,他真是瞎了狗眼了!”

张明听他这么说,知道今天这个红包拿不出手了。不然就成了“瞎了眼“的人了。

但是今天既为拜年而来,不表示一下绝对不行。

与是张明说:“马书记,今天专程是来给您拜年的。感谢您一年来对我的关心。我也没准备什么厚礼,就带了两袋大米,长起来是没打过一次农药的,纯天然的,吃起来绝对放心。等会我叫司机给您送上来,希望你能笑纳!”

马书记说:“这东西好!现在有些东西我都不敢吃了。既然你有这份心,我就收下。”

张明就打电话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