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狐 >

第114章

官狐-第114章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张明却正是因为这件事难办,就特别想把这件事办好。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事情越难办,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他觉得自己刚刚到恒阳,最要紧的是迅速干出成绩。这样才能在恒阳站稳脚跟。才能让恒阳的干部刮目相看,才能迅速地在恒阳树立起威信。

他坐在办公室里,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要办好这件事,必须走好两步棋。一是迅速地筹措资金,二是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很显然,筹措资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必须迅速地和教师们达成谅解,让他们暂时不要采取罢课行动。一旦教师罢课了。这件事就算办砸了。

所以,他迅速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参会的有常委马小军,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雷军。财政局长向前进,教育局长何凯旋,办公室主任高强。

张明首先让何凯旋汇报情况。

何凯旋今年四十多岁了,刚刚由副局长转正不久,没想到一上任就碰到了教师闹罢课的事。

他哭丧着脸说:”张县长,形势相当严峻啊!据我了解,老师们已经串联好了,如果下周一县政府不将工资发放到位,他们就要罢课了。“

张明问:“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何凯旋说:“这当然是从有的老师那里打听到的。老师队伍不是铁板一块,要从里面找一两个眼线还是蛮容易的。我的一个远房表侄就在实验中学教书,他已经接到了通知,罢课的时间就定在下周一。这个消息我在另外几个教师那里也得到了证实、他们都接到了通知。”

张明问:“全县有多少老师?”

何凯旋说:“加高中在内大概有八千多人吧!”

张明说:“要想八千多人都动员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谁是他们的头?”

何凯旋说:“据说是一个叫关进喜的农村教师。当然,领头的也不只他一个。每个乡镇都有一两个牵头的人。”

张明觉得关进喜这个名字很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就说:“何局长,麻烦你把他的档案找出来,我看看!”

何局长就打电话回教育局,让人把关进喜的档案送过来。

张明接着就问财政局局长向前进:“目前县里累计欠教师多少钱?要兑现教师的工资还有多大的缺口?”

向前进说:“累计已经到了两千四百多万了。这笔钱被用来还银行的贷款了。有一笔钱,是向外地银行借的,担保的是省里的杨副省长。所以不能不还。压力太大了!所以最后没办法,才打起了老师们的主意。目前,财政没有能力支付这笔工资。”

张明说:“向银行贷款也不行吗?”

“不行了!您想想,我们县负债累累,旧债都没还完,哪家银行敢借钱我们?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了!”

张明说:“照你这么说,县里就拿不出办法来了?”

向前进说:“反正我这里已经是山穷水尽了。不说亏欠的工资,这个月的工资能否兑现,也要看本月的税费入库的情况。”

张明不高兴地说:“向局长,你这个财政局长当得够窝囊啊!简直就是穷庙一个!这样吧,明天我到财政局去一趟。看一看我们恒阳到底有多大的家底!钱到底都用到哪里去了?”

向前进听张明这么说,知道张明对他有了意见,以为他是故意哭穷,不支持张明的工作。

向前进也的确是打了一个埋伏,其实县里刚刚申请到了一笔水利建设款,有近两千多万。正在划拨之中,但是没有到账。这笔钱可以救救急,但是钟越已经吩咐过他,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张明。

夹在两个领导之中,向前进觉得很不好做。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听钟书记的,谁的官大就听谁的。

不过,话还是要说圆泛一点。他说:”张县长,您刚来,可能还不了解情况。也许在别的县市。财政局长是最吃香的。但是在恒阳,最不好当的就是财政局长。挨骂最多的也是财政局长。穷庙的方丈日子难过啊!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真心地欢迎您到财政局去指导工作,去了您就知道我不是有意在向您哭穷了!“

张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点火药味,就缓和道:“向局长,我只是有点焦急罢了。完全没有责备你个人的意思、你不要多心!不过,我作为一县之长。摸摸县里的家底也非常有必要。你说是不是?”

向前进想,反正那笔钱还没有到账,你去看也看不出什么来,就说:”是!是!其实我应该主动来向您汇报的。”

这时,教育局的人把关进喜的档案拿过来了。张明一看,原来这个关进喜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在师范时交的一个笔友。难怪听这个名字时有点耳熟。当时,他在《中师生作文报》上发表了一篇习作,同一版面上还有某师范学校关进喜发表的文章。

张明很欣赏这个名叫关进喜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犀利,颇有鲁迅之风。就开始和他交起笔友来。他们经常互相交流写作经验,请对方为自己的文章提建议,互相引为知己。

这种交往一直到师范毕业才结束。不过,他们交往的书信张明一直保存着。

这个发现让张明感到很兴奋。既然是笔友,就好商量了。可以先从关进喜入手,做好教师的稳定工作。擒贼先擒王嘛!

不过,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的问题是钱。没有钱,自己也不好意思向这个笔友交代啊!

所以他对向前进下了死命令:“从今天起,财政局的笼子只能进,不能出。无论是谁,都不准再调用一分钱。”

他又对教育局长何凯旋说:“你把关进喜的具体住址给我,我来亲自会会他!”

何凯旋说:“张县长,这个人虽说是一个老师,但是很不好对付。据说很偏激,话说得很难听。我建议你不要亲自和他接触。有什么事我们帮您办就行了!”

张明说:“他又不是三头六臂,有什么不好对付的。我告诉你,要解决这个人的思想问题,还必须我去!”

何凯旋之所以阻止张明去会关进喜,是担心关进喜说一些不利于教育局的话。既然张明执意要去,不如自己陪着去,也好了解情况。有自己在场,关进喜说话也有所顾忌。于是他说:“那我陪您去吧!”

张明说:“不用了!我要来一次微服私访,你是教育局长,老师们都认识你。”

第202章 结为盟友

张明按照何凯旋提供的地址,去找关进喜。

关进喜在恒阳县关家塘中学担任初三语文教师,住在关家塘中学的旁边。关家塘镇是距城关最近的一个乡镇。坐车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到。所以张明决定在吃过晚饭后去走访一下他。

去之前,他先回家去取回了以前和关进喜的通信。要不拿这做证明,关进喜凭什么就相信自己是他的笔友呢?

吃过晚饭,张明就让司机把自己送到了关家塘镇。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张明就下了车。交代司机在此等他后,张明一个人向关家塘中学走去。

来到中学门口后,他就找人打听关进喜的家在哪里。来到关进喜家门前,张明有点感伤。因为关进喜的房子实在是有点太过于简陋破旧了。他家的两边都是小洋楼,唯独他家是一间旧平房。房上有几株草在风中颤抖着,似乎在昭示着主人的清贫与落魄。

关进喜的日子过得不好啊!农村学校的老师是清贫的,由此可见一斑。

门开着,张明正准备进去,却听见里面一声惊惶的呼喊:“进喜,快去叫车!”

紧接着,从里面奔出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男人。张明问:“发生什么事了?”

那人说:“我老婆突然要生了,要送往医院!我要去叫车!”

张明说:“别慌!我的车就在后面不远,我马上调他过来!”

那男子也不问他是谁就焦急地说:“那请你快点!”

张明说:“你先进去把你老婆弄出来!”

张明一个电话,不到两分钟,车就到了。与此同时,那男人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扶着一个孕妇出来了。

张明让他们上车,对司机说:“小谢,迅速把他们送往县人民医院。回头再来接我。”

车子向城关疾驰而去。

二十几分钟后,车子就开回来了。小谢说:“张县长,幸亏送的及时啊!要不然母子性命难保。她不但是早产,而且还是难产。”

张明说:“那证明我们来得非常是时候。走,我们再去医院看看去。”如果没猜错的话,那男人就应该是关进喜。怎么搞的,到现在才想到要生孩子?

张明来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找到了关进喜他们。孩子已经通过剖腹生下来了。母子都平安。

张明向关进喜表示祝贺。那男子这个时候才想到问张明是谁,他说:“要不是您及时出现,我的老婆和孩子都会有危险啊!以前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救星,今天我相信了!谢谢你!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

张明也觉得这事很巧!世界充满偶然,人生充满巧合。要是关进喜不组织罢课,要是自己不到恒阳担任县长,要是自己和他不是笔友,那他今天就不会出现在关进喜的家门前,那么关进喜的老婆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他觉得今天这次走访是最有意义的一次。

他说:“谢什么?我又不是什么陌生人!”

关进喜诧异地问:“你是?”

张明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叠信件,递给关进喜,说:“你看了就知道我是谁了?”

关进喜接过去一看,高兴地握住张明的手说:“你是张明!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啊!故人来了,新的生命也降临了!”

张明说:“看来我不仅和你有缘,也和你的孩子有缘啊!”

关进喜说:“你来的可真是巧啊!对了,你怎么会在我们恒阳,又怎么会到了我家里?”

张明说:“不急!等你先把事情处理好了,我们慢慢细说。孩子刚出生,还有许多的事要办呢!”

他拿出500元钱递到关进喜手里,说:“添了侄子,我这个当叔叔的也高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买点奶粉。”

关进喜反复推辞,最后还是收下了。他说:“那就谢谢了!你等一会吧,我安排好之后,请你宵夜!”

张明说:“行!我在外面等你!我们好好聊聊!”

半个小时后,关进喜出来了,两人找了一个小摊,要了点吃的,边吃边聊起来。

关进喜毕业后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因为教师的待遇差,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所以拖到二十八岁才结婚。结婚后又有几年没怀上孩子。直到现在才添小孩。

当张明告诉他现在在恒阳担任县长,今天来找他的原因时,关进喜的脸色就由热情转为冷淡了。

他说:“张县长,看来我的儿子是沾了我组织罢课的光了!有许多人都劝我不要带这个头,说这样没有好处。谁说没有好处,好处大着呢!如果不是这样,你这个大县长会光临寒舍吗?会想起我这个十年前的笔友吗?我的老婆孩子会得救吗?”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明说:“你看你,说话还是那么尖刻。”

关进喜从兜里拿出张明给的那五百元钱,放到张明面前,说:“张县长,您的厚礼我领当不起。”

张明把钱推过去,说:“你这是怎么啦!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

关进喜又把钱推过来,说:“这钱我不能收。因为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不是专门来看我的,你是来招安的。”

张明又推了过去,说:“两码事。朋友是朋友,公事是公事。你不要搞混了。“

关进喜说:“那好!我事先声明,如果你是想要我放弃罢课,那你就免开尊口。我不会因为你对我的私恩就放弃我的原则。”

张明说:“可以!我也向你声明,今天我既要和你叙旧,又要和你谈工作。你可以不认我这个县长,但是必须要认我这个朋友。”

关进喜说:“既然这样,那你就说吧!”

张明先谈了一下他来恒阳的工作打算,表明了要建设好恒阳的决心和信心。然后他坦率地对关进喜说:“教师工资这个问题,是恒阳的历史遗留问题。把这个难题交给我,我知道是有些人要为难我,要给我一个下马威,要出我的洋相。但我还是把这个担子接过来了。为什么?因为我真心诚意地想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由我来解决会比让别人解决更有利于教师,会解决得更好。你相信我说的话吗?”

关进喜说:“话说得还是蛮动听的。半信半疑吧!”

张明说:“你也许以为我今天来,单纯的是要让你放弃罢课。不!我是来和你商量罢课的时间和方式的!”

关进喜揶揄地说:“我没有听错吧!猫会和老鼠打商量吗?”

张明说:“你怎么老是把我和你当作敌对的关系?这回你要相信我是站在教师这一边的。我是真心实意地要想帮老师解决问题。目前,县里有许多人并不支持这项工作,也有些人希望我把事情办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