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943章

官策-第943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挨个约谈干部,下面的十几个市党政一把手他见了一个遍,在见面的过程中,他直接把这一次他们监察出的问题反馈了下去,勒令下面立刻纠正。我认为这样做效果不错。

    至少这几天下面各市领导到省委汇报多了起来,他们有了敬畏,也基本都红了脸,也出了汗,应该说这一次纠风室的工作对稳定楚江局面是起到了积极正面作用的!”

    米潜沉默了良久,道:“大鸣啊。以前我还没发现,现在才发现你做事挺有气魄的嘛!心态也保持得不错。楚江遇到了问题,这不可怕,你接手楚江的工作压力大,而且开局不利,这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被这些困难吓倒。

    现在看来,你脑子里面还是挺清醒的,关键的时候敢于放手一搏,说起来你这一点和陈京有点像啊!”

    伍大鸣嘿嘿一笑,道:“老领导,你这是夸奖我吧!不过现在您褒奖我还有些早了。楚江百废待兴,问题多,我现在是苦苦支撑!我是真希望陈京能够下放楚江,他能力强,用着顺手,我觉得他一定能够开辟一个局面出来!”

    米潜顿了顿,瓮声道:“大鸣,你不要拔苗助长!陈京刚刚履新纪委还没一年,当初他的提拔就算是有些破格了。按照规定,他需要再锻炼几年,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破坏组织规定吧!”

    伍大鸣道:“米部长,我可没想过违反组织规定。陈京现在可以下放担任市委书记嘛!老领导你听我说,现在陈京在纪委工作,明显就是荒废了。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大材小用。

    他应该在地方工作,应该在地方锻炼。

    一块好钢,我们除了要磨砺外,还要敢于使用。我相信如果沙书记还在,他肯定会支持我的意见的!”

    米潜沉默了很久没说话,良久他才道:“这个事让我再仔细斟酌斟酌。你不用太着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突然的讯息!

    转眼过了两个月。

    陈京亲率工作组到楚江监察,因所用方法灵活,处理问题收效良好,他获得纪委的通报嘉奖。

    不过对陈京来说,这过去的两个月并不轻松。

    他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军纪委对西北、东北、中原地区一共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军转企业进行全面彻查。

    这一次是军纪委领头,中纪委配合,一共彻查了军转地企业五十多家,针对这些企业转型存在的国资流失,暗箱操作,涉嫌违规违纪等问题,中央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弄清情况  。

    而彻查军转地企业的问题,也成为了今年军队反腐纠风的重头戏。

    两个月的工作,陈京和秋若寒的配合也从刚开始的生疏、抵触,到后来越来越默契。

    从两人关系来看,缓和了很多。

    秋若寒狂傲的脾气有所收敛,在关键问题的决策和处理方面,她还是以陈京为主,鲜少擅作主张。

    这一切都源于两个人各自面临的压力。

    对秋若寒来说,军委高层彻查军转企业的意志相当的强烈,这个任务落在军纪委纠风室的身上,秋若寒必须要拿出强势的一面,坚持把这件事办好,办得让领导满意。

    而对陈京来说,这个工作是周海东压下来的必须认真搞好的任务。

    周海东为了这项工作单独和陈京谈话多次,每一次谈话。他都把这项工作当做今年纠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明确的跟陈京讲,在今后几年,军队纠风和地方纠风联合行动,将会成为常态。

    军队是党政权的基石,如果军内**问题解决不了,军内的风气问题解决不了,其危害到的是国之根基,所以这件事情中央和军委都高度的重视,把这件事情当成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央和军委主要领导的共识。

    周海东的话讲到这个份儿上了。陈京岂敢懈怠?

    他只能和秋若寒密切配合。精诚合作,连续两个月,两人分率自己的团队,奔赴三个大区十几个省市。各种材料陆陆续续的向上面递交。而军企转地方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媒体的报道。这项工作由陈京负责。

    陈京先后对中央主流媒体《华夏日报》、《阳光日报》等报纸充分详细的介绍了这一次纪委和军纪委联合办案所取得的成绩。

    而党报也纷纷开始撰写评论性文章,中央领导和军队领导在视察中,对军企转地方问题也常有涉及。

    而这样的举动。也进一步向社会证明,纪委和军纪委彻查军企转地方相关案件,贯彻的是中央的意志。

    中央在贯彻意志方面,走的路子一方面是党内主流媒体吹风,然后是领导考察讲话,现在这两点都有了,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就掀起了一股彻查军企转地方,国企改革国资大量流失的热潮。

    国企改革,共和国经历过阵痛。

    当初中央为了让政府甩包袱,部队为了甩包袱,做出了很坚定的决策。

    但是中央的决策到了地方,一些地方政府和国企常年以来都紧密联系,在国企改革的时候,大量的党内干部下海。

    有很多地方,直接是干部下海买断企业,这无疑滋生了很多国资流失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当时中央疏于防范,而地方上企业拍卖、股份制改革机制又不完善。

    更重要的是,对于国资流失,很多地方政府误区很深,不把其当回事。

    现在中央彻查此类问题,一来是要彻底对此类行为说不,坚决要堵住国资流失已经决堤的口子。

    另外,这样的做法也是中央鼓励国企央企重整旗鼓,遭受重创的国企,重新合理的配置资源,引入新型现代化的管理,要重塑其市场竞争力,为共和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中央的策略深谋远虑,陈京在中央宏观策略的大环境下,他不过是把握其中小小的一个环节。

    只是他没料到,就在他对纠风室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时候,令他很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

    监察部周海东办公室。

    周海东在办公室静静的品着茶,陈京推门进来叫了一声:“周部长!”

    周海东指了指沙发,一语不发。

    陈京坐在周海东的对面,他倏然抬头盯着陈京,神色有些复杂。

    陈京忙道:“周部长,您这么急找我,究竟有何指示?”

    周海东淡淡的笑笑,道:“指示谈不上,你先坐,喝茶吧!”

    周海东给陈京斟了一杯茶递过去,陈京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一抹淡淡的清香滑吼而过,异常的惬意舒服。

    这段时间他忙于工作,已经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品过茶了。

    今天能够在周海东办公室喝到顶级的大红袍,也算是忙里偷闲,小资了一次。

    一杯茶喝完,周海东道:“最近感觉怎么样?”

    陈京咂咂嘴道:“感觉挺好的,就是有些忙。目前在工作上面,我基本适应了……”

    周海东道:“我没问你工作,我是问你生活。比如家庭啊,对京城的感觉和看法啊,等等一类的!”

    陈京微微一笑,道:“还可以吧!我觉得都还可以,京城很不错,家也在京城。以前在下面工作,长期和家人不在一起,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挺孤独的。不过现在一切都好,在家里感觉挺好的!”

    周海东冷冷的哼了一声,道:“可惜啊,在之前我就说过了,你在我这里就是个打短工的麦客。当时我把这个想法跟部长汇报,他还批评我。现在看来,我不仅是言中了,而且你这个工打得刚刚有一点感觉,现在就有人坐不住了!”

    “周部长,您这是什么意思?”陈京疑惑的道。

    周海东道:“我什么意思?我还能有什么意思?我的意思很简单,今天我收到消息,你可能又要下放。就在最近!”

    “我下放?”陈京倏然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我去哪里?”

    周海东皱皱眉头,压压手,道:“你冷静一些。这个事还没有最终决定。我也是通过自己的渠道掌握到的一点情况。我怎么知道你会去哪里?我刚才一直就琢磨这事。

    你到咱们纠风室工作还没满一年,纠风室有什么不好?

    尤其是对你这样的年轻干部,你成长挺快的,你这近一年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而本身的进步和对你的锻炼,也可以看得非常的清楚。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就有人想下放你?这不是拔苗助长吗?”

    陈京沉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他道:“周部长,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事的?我怎么毫无察觉呢?”

    周海东道:“中组部这一次在中央直属单位拟定了一批下放锻炼干部的名单,这一次下放规模比较大,涉及到一百多人呢。正局级干部有十几个,这份名单在中组部干部一局已经拟出来了。

    你在这个名单中,我打听这么一点事儿,难道还有难度吗?”

    陈京皱皱眉头,很奇怪,他一下子就想到了米潜。

    正局级干部,中组部一般都不会重点关注的,尤其是陈京这种刚刚在中央部委履新的干部,如果没有特殊的关注,短时间内,他没有太大的可能下放。

    更重要的是,陈京对这事没听三叔说过。

    这意味着,这个举动没有西北系的影子。

    那唯有一种可能,就是米潜……

    周海东盯着陈京,道:“陈京,今天这事我跟你说,你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能到外面乱传。这毕竟还没有公布名单,还是组织机密,组织纪律你是清楚的。说句心里话,最近我针对纠风工作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本来嘛,这个事我是要跟你通气商量,然后我们迅速实施的。

    可是现在这样以来,我的想法难以实施了。

    很可惜啊……”

    “我知道周部长,不管怎样,在纪委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得到了您最大的支持。我很感谢您!”陈京真诚的道。

    周海东摆手道:“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你能够在纠风室把工作做起来,主要还是你自己的能力。纠风室以前有些散,你上任以后,工作方法得当,团结同志的能力强,把这个摊子打造得很有凝聚力,这是你能力的体现。”

    他顿了顿,道:“好了,我不跟你多说了。你下去以后两手准备吧!不过你一刻没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你的工作都不能放松,明白吗?”

    “明白!”

    陈京从周海东办公室出来,脑子里一时没转过弯来。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他没有丝毫的准备。

    周海东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想来这件事情应该是**不离十了,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很快通知就会下来。

    陈京心中就想,这一次自己会回楚江吗?

    他忍不住想跟伍大鸣打个电话,但是犹豫了一下,这个电话他还是没打出去。

    现在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件事先和方婉琦通气,必须让她有个心理准备……(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奔赴楚江?

    陈京的工作调整比想象的来得更快。

    周海东跟他谈话第二天,中组部干部下放名单就出炉了,在正局级干部下放名单中,陈京的名字在第一位。

    紧接着,陈京便被要求到中组部接受组织谈话。

    就这样急匆匆,陈京直奔中组部。

    在这里,他意外的获得了米潜的接见。

    米潜的办公室在中组部办公大楼十楼的最东边,办公室很大,正东方向透明的玻璃幕墙可以看到京城的第一抹阳光。

    办公室的布局比较古典。

    主色调是深红,在办公桌后面的书架旁边,挂着一幅“清廉为民”的题字,陈京进办公室便被这幅字所吸引。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这是沙明德的笔迹。

    米潜盯着陈京,嘴角弯起一个弧度,道:“怎么了?这幅字你似曾相识?”

    陈京道:“当然,这是沙书记的题字。他平常最讨厌题字,您能获得他以字相赠,我很佩服!”

    米潜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道:“坐吧!怎么?对这次下放有些意外吧?”

    陈京点头道:“很意外,我没料到这么快!”

    米潜轻叹一口气,道:“是啊,你的工作变换速度的确快了一些。不过关于你的工作变动,是楚江大鸣书记一再要求的。你可能不知道,就在昨天,纪委双规了一名重要的领导,你也认识,郝国民,认识吗?”

    “郝书记?”陈京一惊,郝国民是楚江前任记位子上卸任以后,调任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他竟然……

    米潜神色变得严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