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843章

官策-第843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九百七十章 岳云松式阳谋

    自从上次陈京和姜少坤两人在常委会上直接角逐以后。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两人之间再无交集,陈京依旧踏踏实实的谨守本分,姜少坤依旧还是霸道的脾气。

    据说姜少坤下各区视察,专心推进他的经济理念。

    为了把政策尽快落实,他下去放了很多狠话,发了不少脾气。

    这其中以他在走马河区大肆斥责区政府不作为最为引人关注。

    在他视察完走马河区之后的一个星期,走马河区副书记,区长李晓便被免职,这是一年之内,走马河区免去的第二个区长。

    无疑,姜少坤施展的是杀鸡儆猴的招式,他的动作之猛,风格之硬朗,让整个莞城为之震惊。

    拍手叫好者有之,对他工作质疑也很多。

    他的表现似乎印证了那句话,强势人物都饱受争议,但是姜少坤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些争议。

    他在政府内部开会的时候还特别强调,莞城政府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贯彻落实,为了把政策贯彻下去,大家做工作要少一些顾虑,多一些果断。

    不要在意那些七嘴八舌,莞城政府的政策贯彻得越彻底越好,在这其中,惹出的争议越大,也越说明政府工作的力度越强。

    姜少坤在政府内部开会如此强硬的表态,也成为了各路媒体追逐的重中之重。

    追根究底,媒体追逐的是有价值。有特点的新闻。

    姜少坤这个人就是有新闻特点的人,他的每一次讲话,每一个表态,都特别的带劲,都有极大的新闻价值。

    所以,姜少坤现在无疑是整个莞城的风云人物,莞城政坛乃至岭南政坛的明星。

    市委碰头会。

    市委书记副书记,市长,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六人与会。

    在会上大家讨论通过《关于整治全市社会风气及加强全市治安整治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整治社会风气当做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全市各级公安局、派出所,要组织警力,扩大警力编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治安专项整治工作。

    要把治安整治。综治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干部的绩效考评。要坚决贯彻落实“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考核责任,要把综治和治安工作纳入干部政绩一票否决的范围中来。

    另外,《通知》要决定建立全市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陈京担任组长,副组长由政法委书记卫华,市综治办主任江晓天,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丁得均担任。

    不得不说,这个《通知》的发布,陈京手上的权柄大增。

    尤其是干部综治维稳一票否决的杀伤力是极大的,这意味着一年的工作,最后陈京拥有完全否决权。

    岳云松给予陈京如此大的权利,这体现了他正在坚决的贯彻自己平衡的政治策略。

    姜少坤很强,他就得让陈京也强起来。

    一山不容二虎,莞城只能容许一个强力的干部存在,他现在这样的做派,似乎是在想把局面导向危险的方向……

    在讨论完《通知》之后。

    岳云松突然道:“各位,现在我们莞城的情况大家都能够看得见,一方面我们面临的局面很严峻,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政府这边,在姜市长的带领下,干得热火朝天,我认为这是很值得鼓励的。

    但是从效果来看,莞城的情况复杂,我们虽然努力工作,但是收效甚微。

    鉴于这个原因,我提议我们常委们也都要加担子。我们一共有十个区县,常委一共有十多名,我们每个常委负责一个区的工作,要坚决的推动区县工作往前走,要保证每个区县都和我们党委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大家觉得我这个提议如何?”

    陈京微微皱眉。

    联系干部制度这是多年就有的,在内地非常普遍。

    莞城以前也是这样做的,陈京也有联系的区。

    但是今天岳云松再专门提出这一点。

    显然,他是要加大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这是不是意味着要给每个区县安一个太上书记?

    陈京默默的观察其他几人的表情,大家普遍表现得很平静,似乎并没有争议。

    这让陈京意识到,岳云松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一点,可能在此前都放了风出去,说不定他和姜少坤之间是有一定默契的。

    果然,陈京判断得不错。

    岳云松提出这一点,姜少坤很支持,常务副市长简一国也表示支持,陈京略微沉吟了一下,也点头支持。陈京一点头自然就是全票通过了。

    岳云松道:“很好,既然大家都支持我这个提议,这件事我们就决定了,无须再讨论!”

    散会以后,岳云松迅速安排王其华逐一向其他常委知会会议内容。

    很快,加强常委联系制度的通知便由市委印发。

    通知印发以后,王其华拿着刚刚新鲜出炉的通知到陈京办公室,一进门他就开门见山的道:

    “陈书记,联系干部的细则已经整理出来了,书记让我让您过目!”

    他把通知放在陈京的桌面上,有给陈京递了一份细则。

    陈京拿着细则仔细看了看,突然看向王其华道:“秘书长,你这是不是搞错了?我怎么联系走马河区了?走马河张书记干什么去?”

    细则上明确了每位常委的联系单位。

    陈京赫然是负责联系走马河区。

    走马河区区委书记张平华是入常的,再安排一个常委联系该区,这是什么安排?

    王其华不慌不忙的道:“陈书记,书记的意思是说走马河区太重要。平华同志和几任区长的关系都搞不好,走马河班子的团结让人揪心。作为全市最核心的区,书记不太放心走马河的状况,所以他安排让您联系这里的工作!”

    陈京笑了笑,道:“走马河的人民可真是了不起啊,两个市委常委为他们服务,这可能是最强的安排了!”

    陈京嘴上开着玩笑,心中却反思。

    岳云松搞的这个加强联系工作的计划。

    明面上看似乎堂堂正正,但是让人忽略的地方是这个计划本身虽然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出台的。

    但是其中细则,却是他书记一个人安排的。

    作为书记,岳云松可以说是把自己的权利发挥到了极致。

    通过这样的安排,打散目前常委内部的一些小团体,平衡目前莞城的权利架构,不得不说,岳云松这一招很巧妙。

    陈京联系走马河区。

    先不说张平华本身是市委常委,他在走马河连续逼走了两位区长,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厉害。

    另外,张平华现在和姜少坤走得很近,姜少坤把他所谓的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重点放在了走马河。

    陈京在这个时候涉足走马河,这岂不是又要面临和姜少坤这一派的直面冲突?

    不仅如此,周国华联系虎山区,卫华联系桃林区。

    这两个区的情况都相当复杂,他们是否会陷入莞城低一级权利的争斗漩涡?

    陈京很清楚,莞城的复杂不止是市委和市政府内部的关系复杂,真正复杂的是基层政坛。

    莞城基层政坛多年不改革,地头蛇众多,各种小团体,小圈子尤其猖獗,在这样的情况下,岳云松让常委深入下去。

    这既能体现他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他可以借此机会削弱对手的力量。

    试想,如果陈京和姜少坤两个新来的领导都陷入进了基层的漩涡中,这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在这样的冲突中,陈京和姜少坤都是新人,肯定会处于不利的局面。

    这样的情况,有利于岳云松对全局的把控。

    王其华送来的材料,陈京没办法提出过多质疑。

    他送走王其华,自顾点燃一支烟,他不得不承认,这一次岳云松又给他上了一课。

    岳云松式阳谋,谋得堂堂正正,却又是极具杀伤力。

    现在的莞城的局面让陈京想起了一句话,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在莞城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干部,势必会在岳云松式阳谋中处于不利的位置,这对陈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而对姜少坤可能挑战更大……

    陈京在通知和细则上做了批示。

    市委正式将相关通知和细则下发,这份文件下发至各区县党委政府,市委还要组织专门的记者招待会,鼓励媒体广泛报道。

    而且按照岳云松的安排,不仅市内媒体要把这件事渲染起来。

    可能他还要邀请全省的知名媒体广泛报道。

    通过这样广泛的报道,岳云松是想把这件事当成全市政治改革的重要举措来定位。

    莞城改革备受关注,在改革过程中,所有的常委深入到基层主持工作,这是个很了不起的噱头。

    在市委的精心策划之下,这个噱头在几天之内就在全省炒热。

    省主流媒体都纷纷报道莞城改革的重要举措,各评论都对这样的举措给予积极的评价,岳云松通过这一手,似乎让全省人民对莞城的改革有了更多的希望。

    莞城以后的改革之路和发展之路,也似乎多了更多的看点……

正文 第九百七十一章 一个“滚”字

    陈京这几天情绪很低落。

    苏北沙书记终究没能创造医生所说的奇迹,在京城仁爱医院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旅程。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沙明德同志病逝的消息,陈京奔赴京城吊唁,送沙明德最后一程。

    在京城陈京碰到了楚江前来吊唁的干部,伍大鸣也亲临了追悼会。

    伍大鸣刚刚被确定为楚江省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从市委书记走到省长,伍大鸣的仕途步入了他政治生涯最黄金的时期。

    而他所取得的一切成绩,沙明德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所以在追悼会上,他眼眶发红,在和沙书记家属握手的时候,他甚至是老泪纵横。

    相比伍大鸣,陈京和沙明德的感情并没有那么深厚。

    但是陈京很感恩沙书记对自己的赏识。

    陈京在楚江工作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处干,沙明德作为省委书记,他能够在如此高位上给予陈京肯定,给予陈京赏识。

    这对陈京的鼓励和鼓舞是无法形容的。

    陈京最后瞻仰沙书记的遗容。

    沙书记样子很安详,很平静,一如他生前那般从容。

    在那一刻,陈京再也难以压抑内心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心情难受到了极点。

    由于这次参加追悼会的人太多,陈京只能匆匆的瞥一眼书记最后的样子,但是这匆匆的一眼,却让他心情极度激动,那一幕,也许他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在参加沙书记追悼会期间,陈京和伍大鸣有过一次短暂的接触。

    伍大鸣马上就是楚江省长了,陈京才蓦然意识到,自己离开楚江的日子已经很漫长了。

    楚江早已经物是人非。

    陈京以前熟悉的那帮子人,在官场沉浮中有人已经消身匿迹,有些人外调其他省市,只有极少数还活跃在楚江政坛了。

    而这其中,陈京最关注的马步平也越过了年龄的红线,进了省人大担任农村工作委员会担任主任,在正厅的位子上退休已然成了定局。

    而省里的常委班子,陈京现在认识的也仅仅只有伍大鸣还有徐自清了。

    徐自清在和伍大鸣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担任省委副书记。

    其他的常委,全部都是陌生面孔。

    这样的变化,让陈京在感叹物是人非的同时,也难以回答伍大鸣的问题。

    伍大鸣希望陈京能够回楚江工作,陈京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陈京断断续续听过一些传言,他心中很清楚伍大鸣现在面临的局面也很严峻。

    想来,他在巨大的压力下,也希望自己手下能够有更多能为自己排忧解难的可用之人。

    可是现在的陈京怎么能够帮到伍大鸣?他自己在莞城都有些进退失据,还处在极度的困难之中。

    ……

    很疲惫,陈京回到莞城,接到的第一个电话赫然是自己的远方表哥柳赛贵打过来的。

    在电话中,柳赛贵说话有些结巴,他支支吾吾的道:“京子表弟,你……你现在在莞城工作吧?我……我恰好来莞城了,想请您吃顿饭,不知道能不能行?”

    陈京接到柳赛贵的电话,立刻就想到了母亲经常叮嘱的自己的白表姨。

    他心中有些愧疚,自己自从去了粤州,和他们联系就疏淡了。

    远房的亲戚,感情胜于血缘,陈京能从白春娥一家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热情,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