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709章

官策-第709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你这次履新就是彻底失败,在关键时候,气势上不能弱,这些我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卫华摇摇头,窝在沙发里面一语不发。

    莞城的人事变动,尤其是省厅任命丁得均担任公安局代局长,这对他打击很大。

    作为政法委书记,下面公检法三条线的一把手都和他不是一条心。

    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他有心想贯彻自己的意志,可是哪里贯彻得下去?

    更严重的是,他过于相信自己和姜少坤之间的“感情”了。

    忘记了姜少坤在莞城的根基很不稳。

    在这个时候,姜少坤稳定住自己的位置自然比卫华的前途重要很多。

    卫华向他靠拢,因为得罪了岳云松,最后姜少坤不得不妥协,虽然这次丁得均上位姜少坤专门找卫华谈话,来用心的安抚他。

    可是这样的安抚就像是在卫华本来已经裸露出来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更让他难受!

    姜少坤放弃他,岳云松不待见他。

    现在市里两个主要领导都把他挂了起来,他此时心情可想而知。

    蒋铭仁说得好,他政治上不成熟,而这种不成熟造成的后果,就是他现在根本无法在夹缝中生存下去,他可以说是面临绝境。

    “砰!”一声,门被推开。

    蒋铭仁夫人卫佳美嚷嚷道:“你们两个大男人躲在书房干什么呢?有什么国家大事要谈?马上客人都要来了,你们倒是当起了老爷,我一个人在厨房忙得过来吗?”

    蒋铭仁一向风格廉洁,本来副部级领导家里可以配生活员,但是他考虑到老伴已经退休,身体还硬朗,便没有接受这样的配置。

    平常家里吃饭什么的,都是老伴做,他帮着打打下手。

    紧张工作之余,回来做做饭,一家人做点家常菜吃顿舒服的晚餐,这才是天伦之乐。

    卫佳美这样一嚷,卫华立刻站起来,道:“姐,我去帮你,你让姐夫休息休息嘛!他一天工作很忙!”

    蒋铭仁站起身来道:“咱们都去,都去忙活!”

    蒋夫人卫佳美抱怨道:“军军这孩子是咋回事?怎么还没回来?”

    蒋铭仁笑笑道:“今天他是不会按时回来喽,顶头上司来粤州了,早就屁颠屁颠的去接人了,什么时候咱们老两口能够享受咱儿子这样的热情?”

    ……

    陈京很吃惊。

    到了蒋铭仁家里他才发现卫华赫然也在。

    卫华在这里见到陈京也似乎很意外,两人握了握手,他道:“陈书记,我心中就纳闷,军军脾气可是了不得,什么人值得他屁颠屁颠的去接,原来是您!还是您有办法啊,我这个当舅舅的在他面前那常常都处于下风!”

    无疑,卫华在不经意间就表明了自己和蒋铭仁之间的关系。

    陈京才隐约想起蒋铭仁的夫人也姓卫。

    说来也有趣,蒋铭仁一家三口,三个姓。

    钟军既不跟老爸姓,也不跟老妈姓,这样的情况很少见。

    因为是家宴,所以很随意。

    钟军今天表现很好,专门搞服务工作,陈京酒杯一空,他就过来斟酒,热情得了不得。

    看得一旁的蒋铭仁夫妇还有卫华都有些妒忌。

    孩子在家逆反心理重,平常根本就和家人没什么话说。

    用卫佳美的话说,今天都沾了陈京的光,也让他养儿几十年,第一次享了儿子的福。

    蒋铭仁在家里也没有秘书长的威严,他很小意的劝陈京喝酒,扯上了卫华,三人推杯换盏,喝得挺来劲。

    气氛很融洽,似乎官场上那些起起伏伏,那些名利之争在此时都淡去了,唯有酒桌上大家称兄道弟,谈天说地才是真实。

    酒过三巡,卫佳美吃完饭下了桌,钟军便加入了战团。

    蒋铭仁又和陈京碰了一杯,忽然道:“小陈,卫华在莞城很不懂事,在工作方面缺乏办法,在人际关系方面尤其差强人意,这实在是让人揪心!”

    他顿了顿,道:“但是卫华这个人我了解,他本质是好的,思想比较单纯,就是一心想做点实事,干点成绩出来。凭他的能力,也是能出成绩的。就是性格啊……”

    他缓缓摇了摇头。

    卫华喝了酒,脸色的变化看不清楚。

    但是他的尴尬却掩饰不住。

    蒋铭仁的话说得很重,他作为堂堂的副厅级干部,市委常委被蒋铭仁如此评价,他脸上挂不住。

    陈京也很尴尬,他道:“秘书长,卫书记是很有思想的,我一直都很支持他工作。而且以后还要再继续支持,我一直都认为,咱们莞城的政法工作潜力很大,卫书记发挥的空间有的是,暂时的一点浮动,说明不了问题……”

    蒋铭仁指了指卫华道:“华子,你听到了吧!你们陈京书记就比你的眼光看得远得多,我一直都跟你说,不要被一时的成败扰乱了心情,你就是听不进去。一出点事儿,心里就承受不住压力。

    这样的心理素质,怎么能够担任党的高级领导?”

    卫华惭愧的点头道:“姐夫,您批评得对,我回去一定收拢心思,认真工作!”

    钟军忽然插言,道:“舅舅,我爸爸常说我是跟好人学好人,你也可以学学我的经验,多跟陈书记学习,我保证你在莞城官路亨通,霸气四方!”

    钟军毕竟年轻,说话不太经过大脑。

    他一晚辈这样一说,卫华哭笑不得。

    蒋铭仁皱眉道:“你这小子说什么呢!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钟军嘀咕道:“我就随便说说嘛!我就觉得莞城的姜市长太不靠谱,舅舅信任这样的人,方向就错了!”

    他顿了一下,道:“不是有个成语叫啥?南辕北辙,舅舅的做法就是南辕北辙!”

    卫华嘿嘿笑了笑,低头喝了一口闷酒。

    陈京道:“钟军,你这个嘴皮子越来越油了,有这样说舅舅的吗?”

    钟军连忙抿嘴,吐了吐舌头,乖乖低下头不再说话,刚才的锋芒都收敛了起来。

    在陈京面前,他乖得很,陈京一生气,他也怕得很。

    这都是在经合办留下的阴影,也是源于他对陈京的崇拜。

    他步入政坛,陈京是他的领路人,陈京本身的才华和本事,他都亲眼见过。

    年龄上面,陈京比他略大一点,都在一个年龄范围之内,无疑没有代沟的陈京,有理由成为他崇拜的对象。

    陈京端起酒杯道:“卫书记,来,我敬你一杯!我还是一句话,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政法工作要以你为主,以前是这样认为,现在也是这样认为,希望你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能够把这个大梁给挑起来!”

    卫华举杯和陈京碰了一个,道:“谢谢,谢谢陈书记!”

    他就杯中的酒喝干净,心中却苦涩不减。

    相比陈京来说,他还是觉得姜少坤影响更大一些。

    毕竟陈京是副职,而姜少坤却是正儿八经的市长。

    他靠拢姜少坤最后都落下了这个结果,真要是跟着陈京混,那可能还不如现在!

    所以,尽管今天姐夫给他创造了这样的条件,他还是不对陈京抱太多希望。

    陈京在莞城的底子很薄,工作还没有**性,在方方面面还得看岳云松的眼色行事。

    现在政法系统格局已经成这样了,陈京也是不能做依靠的。

    唯一能依靠的恐怕只有自己。

    一想到这里,卫华心中有了几分振奋。

    当年韩信还受了胯下之辱呢,自己不过是一时的不得志,能算得了什么?

    机会总是需要慢慢等待的,自己多用心,多扎根到莞城的一线,终究有机会的。

    现任的代局长丁得均不就是个例子吗?

    那家伙整整八年没怎么动,他就硬是忍耐八年,把所有的锋芒都收敛了起来,现在这一动,就一鸣惊人,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向他学习?

    一顿饭吃完,时间已然不早了。

    陈京告辞离开蒋铭仁家,蒋铭仁亲自相送。

    他摆手让钟军和卫华先回去,然后伸手和陈京握手道:“小陈,对你我一直是看好的,书记也很看好你!而你在莞城表现出来的稳重也让我们对你更有信心,你好好干!”

    他另一只手拍了拍陈京的肩膀道:“卫华是个好同志,你用好他工作上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是有这个能力的!”

    陈京点头道:“谢谢秘书长的鼓励,我会努力!”

正文 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革命,新问题!

    去粤州一趟。

    陈京趁机拜访了乔正清和周子兵。

    周子兵对陈京在莞城履新的表现很满意,他很高兴的对陈京道:“小陈,事实证明当初安排你去莞城是合适的。莞城的工作难度很大,现在看来,以后还会更有难度!但我对你们班子很有信心,觉得你们一定能做好!”

    周子兵的高兴是有理由的。

    陈京就莞城的工作向他做了汇报,整个汇报涉及到党群人事、经济建设、班子状态以及宏观规划等各个方面。

    目前莞城的前进方向还在周子兵设想的范围之内,还没偏离方向太远。

    更让他高兴的是,陈京通过这样的汇报,能给他信心。

    那就是莞城的局面陈京现在能够把握住,这对他来说是个喜讯。

    莞城是岭南政坛必争之地,现在省委层面博弈激烈,周子兵很多时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本来莞城他已经妥协放弃了,是关键时候黄宏远给他支招,让他安排陈京去,现在这个安排有了意外的收获,他怎能不高兴?

    两人聊了很久,周子兵叹道:“小陈,粤州和莞城不远,以后你可以常来。不瞒你说,自从你去粤州了,我们的牌局都停了很久了!”

    周子兵说这话,陈京心中还是颇为感动。

    周子兵的压力他清楚,最近娱乐少肯定不是因为自己去了莞城的原因。

    而是现在岭南面临的压力大,作为政府一把手。周子兵现在要忙着出成绩。

    但是周子兵能这样说话,这说明了他对陈京的重视,两人的关系自然就近了一层。

    陈京告辞的时候,周子兵还亲自送他。

    最后他握着陈京的手道:“小陈,在莞城你有想法可以大胆的去干,你是个胆大心细的人,现在咱们的发展缺的就是有开拓精神的人,太过因循守旧,那是绝对不行的!”

    陈京点头道:“省长,我一定努力去干。大刀阔斧。不辜负您的期望。”

    从周子兵那里吸收到了正能量,陈京回到莞城就自信了很多。

    现在莞城的局面就这样,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下层。

    上面的意志难以贯彻下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莞城长期以来干部制度有缺陷。据陈京了解。有一些乡镇一把手在原地十几年不挪窝。

    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官场之中滋生地头蛇。

    而区县很多局的一把手也是如此。

    这些人长期活跃在莞城一线,可以说是身处改革最前沿,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就把自己下面的一片天经营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这样的情况在莞城是常态。

    倒处都有保护伞,四面都是地头蛇,这是莞城比较深刻的问题。

    而在市一级层面上,无论是岳云松还是姜少坤,抑或是陈京自己,都是初来乍到。

    大家可能都能看到问题,但是在高层的决策上面却分歧严重。

    尤其是对各自职能的划分方面,都想贯彻自己的意志,这是很让人尴尬的地方。

    岳云松在莞城人事问题上面是下了大力气的,从他履新以来,各区县的一把手基本已经完成了调动,但是这样的做法还只是皮毛,并没有触及到根本的东西。

    莞城还要大改革,还要更深入的做工作。

    莞城市委,秘书长王其华像往常一样走进陈京的办公室。

    王其华现在学得乖了,以前他每天只去岳云松的办公室,也不知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有了每天到陈京办公室汇报工作的习惯。

    随着接触多了,王其华来得也更勤了,几乎每天都来问寒问暖一番。

    今天来他笑容满面,对陈京道:“陈书记,我们马上有个老干部座谈会,岳书记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参加,您看……”

    陈京抬头道:“老王,座谈会很重要啊,书记自己不亲自到场?”

    王其华不自然的道:“不瞒陈书记,莞城的老干部不好伺候。书记上任之初搞了一个座谈会,搞得不是很成功,所以这一次他想暂时放一放,有个别老同志啊,思想觉悟问题很严重,尤其希望对党委的工作胡乱指责。

    书记认为此事他不宜参会,还是希望您去能够替他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