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474章

官策-第474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伟一愣,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罗燕忙站起身来道:“行了,行了!我需要汇报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具体定夺需要你们领导来把关,我就先行告退了!”

    罗燕起身告辞,陈京道:“那行,你先下去吧,这次公选你们搞得有声有色,应该鼓励!”

    罗燕走了,房间里就剩姜伟和陈京两人,陈京从抽屉里拿出烟来给自己点上一支,深深的吸了一口,道:

    “老姜,你还别说,咱这有烟瘾的人,有时候连续几个小时不抽烟憋得难受,现在好了,罗部长走了,咱们两杆老烟枪可以敞开了抽了!”

    陈京边说边走到窗户边上把窗户拉开。

    他重新坐回来后,脸色渐渐变得严肃,他道:

    “老姜,我们这一次搞的干部公选,积极影响非常大。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公选本身的意义,在我看来,这说明我们在很多工作方法上面还是可以有创新的。

    我们的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可以更加高效,更加准确,这一次公选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姜伟吸了一口烟。点了点头。

    他早知道陈京不是省油的灯,但是他还是没料到,陈京做事情的方式会是如此的出其不意。

    通过一次公选,陈京走访人大、政协还有在邻角居住的离退休老干部,这些人一直都是党委政府很头疼的人,很多都是老同志、老资格,还有一些人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

    陈京主动和这些人接触,既扩大的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在挑战目前邻角固有的党政决策机制。

    在一个月以前,邻角还很少有人知道陈京的名字,但是现在,陈京书记的名字已经相当响亮了,他的影响力在渐渐的贯彻。

    党管人事,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府内部的人事问题都需要走人大流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京能够和人大保持良好关系,这无论是对他个人的权威还是对组织威信。都是一个相当大的促进。

    姜伟一直很警惕陈京会在党群方面削他的权。

    现在看来。陈京的视野要比他想的广阔得多,姜伟拥有的权利依旧不变,但实际上,陈京对整个局面的掌控却是大大加强了,这便是姜伟感到很无奈的地方。

    沉吟了很久,姜伟道:“这一次我们公选出来的廖永远和秦岚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干部,我个人建议。我们小范围内碰个头,能够有共识最好。如果意见不统一,我们还是得上常委会。”

    陈京笑笑。拿起手上的两份材料仔细的看,廖永远和秦岚都是邻角这几年培养出来的优秀干部。

    两人以前是同学,同一批进入邻角政坛,一直以来也都是竞争对手,这两人之间的一番角逐,暗地里双方都较着劲儿呢!

    “老姜,找个时间吧,我见见这两人,年轻干部嘛,我还是亲自跟他们谈谈,了解一些年轻干部的思想和观念!”陈京道。

    姜伟心中嘿嘿只笑,陈京自己也就是二十多岁,却说别人是年轻干部,这还真让人感叹。

    但是候选人由书记亲自谈话,这意义就不一样了,姜伟深谙其中的微妙,道:

    “书记,您亲自和我们的候选干部谈话,他们简直是太荣幸了!我已经跟他们说过了,不论成败,能够参与这一次选拔,对他们来说都是成功的。”

    三天之后,书记碰头会,陈京和李国伟还有姜伟三巨头碰头。

    李国伟先汇报白石镇的情况,他一脸惭愧的道:“书记,老姜,白石的问题说起来是我的失误,幸亏没有出大乱子,如不然后果还了不得。这件事情我们在继续调查,我已经跟童小离交代了,一定要让他查个水落石出,要搞清是谁在其中挑拨挑衅的。”

    他顿了顿,道:“还是书记做事果断利落,过去三下五除二就把事儿解决了,免了一场风波啊。”

    陈京摇头道:“老李,你就不要这样说了。现在有很多人对我有意见,说我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现在群众工作、土地工作很难做,别人都以白石的事情作为案例说事呢!”

    他顿了顿,道:“老李,在政府内部,这样的说法很多,政府工作可能是真遇到了相当的困难,我还是坚信同志们的思想觉悟的,你回去跟这些有牢骚的同志说,就说我陈京给他们致歉了!”

    李国伟愣了愣,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

    在他的领导下,政府自成体系,李国伟把权利把得很牢,这是他的优势。

    但是陈京很会避重就轻,陈京上来后在组织人事、宣传还有干部意识形态方面动脑筋,这没多久的功夫,李国伟渐渐感觉邻角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很多干部对组织部门对党委的态度上面。

    党委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决定着大局和方向,现在陈京有提出了加强干部监督职能,纠集一帮子人大、政协的老同志在给职能部门以及下级政府的工作制造难度,最近大家的怨言比较多,神经绷得有些紧。

    李国伟感受到了陈京给予的压力,他心里也隐隐不满,但是偏偏他没办法反对陈京,陈京行为做事都是堂堂正正的,按照规矩来的,你能说他做得不对?

    再说了,白石镇的那个事儿,有人就已经在说李国伟搞打击报复了,白石镇齐茂林和胡胜利不大听李国伟的招呼,是不是李国伟在暗中授意在搞事儿?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国伟不敢掉以轻心。

    他很了解自己的一帮下属,有些刺头,有些很有江湖气息的家伙,他李国伟没授意,谁能担保不是这些家伙在自作主张的挑事儿?

    所以,现在陈京和李国伟的关系颇为微妙……

    三个人一起讨论了关于黄公庙镇的镇长人选问题,然后又一同研究了目前邻角面临的几项所谓战略性决策问题,陈京话题一转对姜伟道:

    “你上次说的那个事儿是怎么回事?今天老李在,你再说说?”

    姜伟沉吟了一下,道:“是这样,市发改局有一个项目,项目主要是要在我们全市挑选几个试点区,请咱们中央经济研究所还有其他著名的经济专家为经济把脉,这是个增加知名度,扩大区域影响的好机会,所以这个项目我们应该争取争取。”

    陈京心中暗暗好笑,市发改局有这个项目,就是他搞出来的。

    现在夏朝南把这个项目策划成熟,然后开始在全市搞竞争、造影响,这都是陈京给予的建议,现在倒好,陈京没去琢磨这事,关于这件事的消息就已经流传开了。

    前两天姜伟知道了这个项目,他打电话向陈京汇报,看来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今天陈京借这个机会,也是借姜伟之口把项目的事儿说出来,和李国伟一起研究研究。

    陈京冲李国伟努努嘴道:“老李,这个事儿你知道吗?你怎么看?”

    李国伟触角很长,长袖善舞,他自然知道这事,他咳了咳道:“这个事儿我知道,是个机会,我看我们可以争取一下。我们邻角的经济发展刚刚开始腾飞,还很有可塑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认为很有用处。”

    他顿了顿,道:“更何况这一次活动,省发改委也备过案,我还听说已经有相当多的经济学家和学者对此事表示了关注和兴趣,我们邻角现在知名度低,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

    陈京道:“那行,老李!这个工作你负责去跟进,发改局你是熟悉的,如果能够跟进下来,这事一件大好事!”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道:“老姜,你要组织好宣传工作,要努力配合把这一次机会争取过来,我们党委和政府紧密协作,认真团结,我坚信,我们是能够脱颖而出的。”

    李国伟心中一喜,他最近一直就密切关注这事,他私下里已经让区发改局去跟进这件事了。

    但是区发改局那边反馈过来的信息是眼红这次机会的区县很多,别人都是主要领导出马跟进的,有好几个区还是书记亲自到发改局去搞公关,相比那些区县来说,邻角就显得重视不够了。

    李国伟听了这个消息后,心中很急,他有心想亲自出马,又斟酌他和陈京之间微妙的关系。

    如果他向陈京汇报这事,他又担心陈京会一脚插进去负责此事,好事让陈京给占走了。

    现在恰好,姜伟提出这事,陈京把这事交给李国伟全权负责。李国伟现在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搞这方面的公关工作了,如果能把这个机会争取过来,功劳是他的,这势必能够在班子中稳固地位,增加威信,而这一些又恰恰是李国伟很看重的。

    【推荐一本书《官窥》喜欢官场书的大大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五十五章 撞车风波!

    【第三更完毕,兄弟们,好久没上进了,今天求一次月票,希望兄弟们能够捧场】

    灯光旖旎,宽大豪华的酒店套房里面,春意盎然。

    金璐好不容易来一趟岭南,她特意抽了时间过海山,就是要见一见情郎陈京,两人好长时间没见面了。

    最近陈京很忙,脑子里面挂着工作的事情,和方婉琦还有金璐都疏于联系。

    但是他毕竟年轻,**压抑只是暂时的,今天和金璐一碰面,压抑已久的**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做|爱就是这样,食髓知味,一发不可收拾,今天对陈京和金璐两人来说,是一场恣意的狂欢。

    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说过,**是生活调节剂和润滑剂,经过一番抵死缠绵,陈京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这句话,他只觉得通体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感。

    金璐温情如水,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陈京的脸颊,道:“京子,你瘦了!岭南比内地的压力更大吧?”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那也不一定,只是现在我刚刚过来,各方面工作都才开始,需要一个过程。一切还好,将来比现在会更好!”

    金璐温柔的抿了抿嘴,她能够感受到陈京的自信,更能够感受到陈京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

    她又想起当年在澧河的日子,那时候的陈京还很青涩。

    在遇到困难,遭遇压力的时候,情绪常常会很低落。但现在,陈京已经彻底成熟了,和他谈话让人觉得很轻松。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金璐来去匆匆。

    她在海山只待十二个多小时,就匆匆的要离开了,陈京驾车送她到粤州,在粤州机场。两人依依挥别。

    临别时,金璐凑到陈京身边狠劲的吻了吻陈京的脸颊,眼中情谊浓浓。又捏了捏陈京的鼻子,道:“乖啊,过一段时间我又会来看你的。你要记住,工作别太卖命,压力别太大,这个世界缺了谁都照样转,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陈京伸手抚摸着金璐的头发点点头道:“行了吧,你也一样!”

    两人的告别很短暂,陈京目送金璐过安检,然后才转身离去。

    从机场通道出来,陈京心中便觉得有一种孤独和寂寞感席卷而来,他回到自己的车里面。情绪有些低落。

    他把玩着手机,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钟秀娟在电话中唠唠叨叨,叮嘱陈京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又问陈京在南边饮食习不习惯,需不需要从家里带点腊肉和辣椒过去。

    很快。她又扯到了外甥女灵儿和早早身上,说两小家伙天天嚷嚷着要上舅舅那儿玩儿去,说舅舅那儿是大城市。

    听着老妈的唠叨,陈京以前觉得特别的厌烦,但是今天却觉得心里非常的宁静。

    自始至终,母亲没有说过让他回去看看。陈京心中清楚,这不是母亲不想儿子回去,而是她知道自己在外面工作繁忙,没有可能有机会回家。

    一想到这些,陈京心中就沉甸甸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了心头。

    恰在这时,钟秀娟又道:“京子啊,我跟你说你表姨在岭南的事儿,你们联系了没有?你表姨是个苦命人,前面半辈子辛苦,老来才跟着子女过上好日子,当年你小的时候,你还喝过她的奶呢……”

    钟秀娟唠唠叨叨,陈京才猛然想起老妈叮嘱过自家在岭南还有亲戚。

    所谓表姨就是母亲的表妹,两人小的时候据说关系很好,年轻的时候表姨也教书,不过当时她担任的是乡下民办老师,后来民办老师搞一刀切,她就失去了那份工作了。

    表姨父姓柳,死得早,当年是地质局的工作人员,死在工作岗位上。

    表姨也没有再嫁,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

    陈京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听说表姨家的几个孩子都有出息,尤其是老大叫柳赛贵的,他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八十年代的时候十几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