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策 >

第1039章

官策-第1039章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的境地。你要明白这个责任!”

    经历了一个小插曲,陈京从纺织厂出来,情绪变得很低落。

    作为一市书记,陈京平常高来高去,是很难体会到作为荆江普通一员他们的生活状态的。

    现在全国的经济都上去了,中央更是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说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生活状态改善了。

    可是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陈京觉得自己这个楚江最有前途的市委书记的头衔很可笑。

    因为现在荆江人民的生活明显还处在全国水平线以下,这个一个市的市委书记,竟然是全省最有前途的书记?(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表面的和气!

    陈京下一个视察的目标是市工业园暨下岗职工创业产业园。

    这个产业园以前就有,这是荆江上一届班子花了很大力气才把这个产业园弄起来,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陈京上台以后,由于考虑到下岗职工的群体,把鼓励下岗职工创业纳入了产业园的布局之中,产业园重新挂牌,就有了现在新的名字。

    产业园管委会是正处的架子,管委会主任周进强是从区委书记调过来的,有招商背景。

    老实说,陈京对产业园没有寄予多大的期望,因为当时荆江的头号问题是国企问题。

    国企问题就像一座山,压得荆江财政喘不过气来,陈京给自己定的方针是所有的精力都要投入到这个问题上,所以,其他的工作,他都能放就放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荆江内燃机厂找到了婆家,荆江船厂的问题解决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一些中小型国企,有了大厂的榜样在前,这个工作交给柳新林,陈京也可以放心。

    情况发生的这样的变化,陈京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理所当然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要提上日程了。

    陈京这一路就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荆江缺乏真正抓经济的干部,柳新林算有能力,但是他肩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没有精力去专门抓经济。抓第三产业。

    荆江政府徐兵要总揽大局,而且徐兵这个人搞守成可以,搞开拓创业,锐气差了一些,办法少了一些。

    至于常务副市长刘德才,最近这个人很不稳定,暗地里搞了不少事,最近班子内部整体和谐,唯一有不和谐的就是刘德才在暗中在使坏,陈京现在还没抽出手来对付他。

    第二个问题。现在荆江缺乏正确的发展经济和抓第三产业的路子。人要致富。需要找到路子,地方的发展,老百姓要致富,也要找到路子。

    陈京最近一直在分析荆江的优势。如何发挥荆江的优势。找到一条适合荆江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路子。这是他亟需考虑的问题!

    微闭双目,陈京脑子飞快的转着,想得有些头疼。

    而刚才在纺织厂食堂的那一幕场景。在他脑子里久久挥散不去。

    一个五岁不到的小孩,这个年龄应该是上学的年龄,奈何家里如此条件,却只能整天像放羊一样放在一家污染极重,环境条件极差的厂房区玩耍。

    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因为有一顿肉吃,那么一个羞涩的丫头,却不顾形象,狼吞虎咽。

    这就是荆江人民的生活!

    陈京在荆江执政的时间刚刚一年,可是这一年,他想的问题,做出的各种努力,超过了他以往任何一个岗位。

    而不知不觉,他的心已经紧紧的和荆江这块土地联系起来了。

    在工作方面,他从未有过的投入,在做事方面,他从未有过的认真。

    他不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只是他看到荆江人民的生活,他就想到了儿时的自己。

    那个时候还是计划体制经济,母亲还是民办教师,还吃不上商品粮,一家人的口粮基本都是靠父亲商品里粮的那个红本本来解决。

    那时候陈京一家五口人,一月商品粮只有二十多斤大米,其他的父母工资加起来,只够买二十斤额外份额的粮食。

    而且那个二十斤,很难有大米供应,有时候就是玉米、小米一类的。

    有时候粮食供应紧张,家里还买红薯。

    陈京记得那个时候他最不爱吃红薯,一锅子大米和红薯煮一块儿,大米都在下面,红薯全在上面。

    陈京总是把红薯翻出来,只吃下面的白米饭,搞得和妹妹经常为争东西吃打架。

    现在晃眼过了这么多年,那样的岁月似乎渐渐的在陈京的记忆中淡去了。

    可是在荆江这个地方,陈京的所见所闻,陈京真正的零距离和老百姓接触,竟然又让他想到那曾经的艰苦岁月。

    那个时候,家里的父母亲戚聊天,他们是多么渴望当官的人能够有好的决策,他们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孩子们能吃饱肚子,这个要求过分吗?

    陈京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年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的政策下来。

    当时他住郊区那些农民一个个兴致勃勃,喜极而泣的情形。他们一起找到自己的父亲,请知识分子帮他们丈量田土,给他们算每户每家分的土地,山林,还有水田。

    那个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对党和国家领导感恩戴德?

    现在,多少年以后,陈京自己走上了领导岗位,领导了荆江数百万人。

    他脑子里经常就想,这几百万人中,有多少人在期盼着当官的能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的生活。

    他们的要求高吗?

    对老夏一家来说,他们的要求也许只是住一个雨天不漏水,夏天不暴晒,然后家里有厕所的房子。

    对刚才的那个小女孩来说,他可能只是希望,每天都能吃到一个苹果。

    而对那个狼吞虎咽的女孩子来说,他可能只是希望,一月能够多吃几顿肉而已。

    陈京现在竟然无法做到!

    这样的感觉对他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也是他在工作上如此卖力,如此拼命的原因,而对荆江的感情变得如此不可分割,也就是这个原因……

    “叮,叮!”手机响起。

    副驾驶座方刚接听电话,他脸色一变,扭头道:“书记,您的电话……”

    陈京漫不经心的把电话拿在手中,道:“我是陈京,您……”

    “陈京!”一个低沉的声音,很熟悉,赫然是汪鸣风!

    “你太客气了,点清先生的画作这么贵重,你说送人就送人,也不怕弟妹知道了,让你跪搓衣板?”汪鸣风笑道。

    陈京淡淡一笑,道:“汪省,老爷子喜欢就好!这东西放在我那里是明珠暗投,也只有您家老爷子能够懂得画中的韵味。对了,老人家还喜欢吧!”

    汪鸣风一笑,道:“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反正我给了他,他就在书房关了一上午。下午我去他的书房,画就挂在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说句实在话,你很让我惭愧啊,老爷子把我养这么大,我竟然还没你了解他的喜好。

    我这个当儿子的,不称职啊!”

    陈京道:“汪省,你不要尽说客气话。说得我不好意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汪老爷子是楚江的学术大师,我一直很敬重。你我二人这辈子是难以企及到他的高度了。

    说句实在话,你我现在都在红尘中,沾尽尘垢,俗不可耐。

    所以,我这次也就没敢亲自来拜访他老人家,怕他看到了不高兴,也怕污了他的书房。”

    汪鸣风哈哈一笑,道:“陈京,你还行,你还是楚江才子。我就不行,如果不是今天日子特殊,老爷子连书房都不让我进的。他说我进了他的书房,他三天都写不好字!”

    陈京会心一笑,简短的几句聊天,虽然聊老爷子,其实哪里那么简单?

    聊老人是假,彼此找个话题冰释前嫌是真,陈京说俗,还真的俗。

    官场之上,往往就是这般虚假,明明聊的是好的东西,但是包含的含义却十分的俗气,名和利,面子和矫情,都深藏其中了。

    很快,两人聊了几句,很自然就扯到了荆江船厂的事情上来了。

    陈京在这个问题上,自然又免不了“汇报”一番。

    汪鸣风不断的提出问题,陈京自然也是对答如流。

    两个人对这个项目熟悉得很,所谓汇报和提问,更像是一场演练,但是这个过程必须有,要不然怎么体现谁是领导,谁是下属?

    本来,陈京还想跟汪鸣风谈朗州开发问题的。

    他都已经想好了,从哪个地方还是切入谈话,但是忽然之间,他就没多少心情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陈京以前和汪鸣风是无话不谈,陈京工作的事儿,私人上的事儿,只要有烦恼,或者有想法,他都愿意和汪鸣风交流。

    但是,现在,这一刻,他却很下意识的选择了保留。

    这个原因他自己也难以说清楚。

    就因为两人的一次矛盾,让陈京和汪鸣风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了吗?

    这可能不尽然。

    两人都是高级干部,心胸不比常人,一点小小的矛盾,最后能冰释前嫌,根本不会在彼此心中留下太多的痕迹。

    要说原因,可能和陈京此时此刻的心情有关。

    陈京的情绪有些低落,因为他想老百姓天天希望当官的能够做实事,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生活。而当官的人,哪怕是亲密的政治伙伴之间谈话,却是处处机锋,处处用心。

    时时刻刻都在维系彼此的身份,都在向对方通过某些言辞传达和本身言语完全无关的意思。

    这究竟有多大的意思?

    陈京一时只觉得索然无味,也没有多少心思和汪鸣风继续沟通下去了。

    而汪鸣风自然不会体会到陈京现在所想,在电话中陈京感觉得出来,他很高兴,心情可以说是极度愉悦。

    【满地打滚求月票,感谢乱世侠盗111双万赏,感谢三月无花lynn万赏,谢谢你们,鞠躬感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市委机关的暗战

    荆江市委,肖涵从陈京办公室出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色有些凝重。

    他正要迈步离开,犹豫了一下,却走向了方刚的秘书室。

    方刚正在电脑前面忙活,肖涵凑过去,他一点都没察觉。

    “小方啊……”

    方刚全身一僵,慌忙站起身来,满脸通红的看着肖涵,道:“秘……秘书长,我……我……”

    肖涵和蔼的一笑,压压手道:“不要紧张,多大一点事儿嘛!”他凑到方刚电脑屏幕正面,眯眼瞅着电脑上方刚刚在正专心休整的图片,道:“这是你们家小家伙?很可爱啊,长得像你!”

    方刚讪讪一笑,道:“还太小了,看不大出来。我们家里人也说像我!”

    “哈哈!”肖涵一笑,拍了拍方刚的肩膀道:“我看你啊,是真长大了,成熟了。有了小孩子,就是不一样啊!”

    他话锋一转,道:“对了,书记见过督查室张主任没有?”

    方刚愣了一下,道:“还没有,昨天本来是要见的,可是先前耽搁的时间太长了,书记说今天安排一个时间见见他,我还来不及安排呢!”

    肖涵点点头,道:“小方啊,你处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找你加塞的人多,书记一天忙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对有些人和事,你要把关一下,不要想着事事都如意。

    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嘛,对不对?”

    方刚连连点头,道:“秘书长您说得对,但是张主任是书记要求见的,我……我没有及时向您汇报。”

    肖涵瞪了方刚一眼,嗔怒道:“你这是什么话?书记要见谁还要跟我汇报?”

    他凑近方刚,道:“只是我刚才和书记谈话,感觉他很疲惫,心有所感。过来跟你随便谈谈,我就怕你有时候碍不过面子,让书记太劳累。你做得很好,你忙吧!忙吧!”

    肖涵慢慢的转身离去,方刚连忙把作图软件关掉。

    凭他对肖涵的了解,他知道肖涵心里可能是生气了。

    市委副秘书长洪鑫去职以后,市委一直缺一个副秘书长,上一次常委会单家强书记推荐岑林担任副秘书长。常委会顺利通过。后来陈京和岑林单独谈话后,又让他兼任了办公室主任,这可能让肖涵有些压力。

    岑副秘书长是从发改局书记提拔上来的,市委内部有人传说这个人和柳副市长关系很近。而又有人说是单书记在给肖涵掺沙子。

    方刚偶尔中午吃饭,听到其他秘书议论,他心里也犯迷糊。

    现在看来,肖秘书长对市委内部的一些情况,还是挺紧张的。

    肖涵满腹心思回到自己办公室,心情有些起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