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529章

工业霸主-第529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胡妫把目光投向自己,岑右军按开自己面前的麦克风,说道:“胡部长说的这个情况,的确存在不过,振华对此早有准备了,我们机床公司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放松配件国产化的努力前年,振华从法兰克福展会回来之后,传达说那个赫迪拉在游说其他厂商共同遏制汉华,这让我们又多了几分的紧迫感
    这两年,我们机床公司除了自己加紧关键配件的研发之外,还向国内的配件厂商、高校、科研院所等发出了大量的专项研究课题,目的就是想抢在西方厂商动手之前,解决大多数的配件国产化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岑右军说的这些准备工作,胡妫也是知道的只是不太了解细节而已他问道:“岑总,你估计如果西方厂商彻底切断你们的配件供应你们的生产和销售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岑右军道:“影响还是挺大的,主要是一些高、精密的数控机床,有可能会因为配件供应的问题而停产,具体的影响程度,我现在一时还无法估计其实,最重要的还不在于丢掉一些眼前的订单,而是有可能会损害到我们的品牌形象”
    项哲道:“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你们要尽量和欧洲的配件供应商进行沟通说服他们放弃这种极端的手段,必要时,可以考虑提高一些采购价格,至少先争取到一些缓冲的时间其次就是要加快配件国产化的进程俗话说不遭人妒是庸才,咱们要发展,肯定会遭人嫉妒的关键的技术环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才能有主动权”
    甄子飞不愤地说道:“这些欧洲企业,未免太不把世贸规则放在眼里了?利用配件的垄断来进行不正当竞争,这是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如果大家都这样干,全世界的产业分工就根本无法维持下去了”
    “呵呵,子飞又愤青了?”林振华笑着说道甄子飞这个人虽然是个海归,但身上的草莽气还挺足的时不时就口出狂言,颇有一些愤青味道
    “我怎么愤青了?”愤青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愤青,甄子飞也是如此,他瞪着眼睛说道:“我说的都是实情美国企业就不用像我们这样成天担心被人封杀,谁如果敢拿配件这样的事情来刁难一家美国企业,它肯定会把对方告上法庭的,这就是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了”
    林振华道:“那是在美国,而我们说的是中国的事情你要知道,在欧洲人的眼里,中国是有原罪的,这个原罪就是人口太多、历史太悠久拿破仑不是说过吗,中国是一头睡着的狮子,一旦醒来将会震惊世界现在咱们就是大梦方醒的时候,谁都拿咱们当成一个值得关注的对手至于什么世贸规则之类的,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真到利益攸关的时候,西方国家才不会管什么规则不规则呢”
    “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告上法庭啊,或者向世贸组织投诉也可以的”甄子飞建议道
    何飞道:“子飞,你的想法没错,但在现实中,恐怕不具有可操作性对方可以找各种借口来拖延向我们供货,如果我们诸诉世贸规则,那必然是一番旷日持久的口水战等世贸组织裁决下来,恐怕我们的机床公司都已经关门了”
    “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办?”甄子飞问道
    何飞一摊手:“这我可就是外行了刚才项总已经说了,求人不如求已,要打破西方的封锁,只能是靠我们自己,那就加快配件的国产化我们自己能造了,别人也就奈何我们不得了”
    “可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咱们一个国家,去和整个西方阵营竞争,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甄子飞说道
    林振华道:“有什么办法呢?这不是能够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西方国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从这次圣特罗佩会议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了,即便是欧洲企业之间,也是互相推诿的,很难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同盟而我们呢,也还有我们的优势,那就是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甄子飞撇着嘴道,“这是计划经济的残留啊咱们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还搞这种举国体制,实在是太落伍了”
    林振华道:“你管它是什么残留呢?只要能够发挥好的作用,它就是一个好体制你以为欧洲国家就不搞举国体制吗?哼哼,他们搞的岂止是举国体制,简直就是举世体制了你想想看,西方国家联合对华实施高技术限制,这算不算是一种举世体制?”
    “呃……”甄子飞被林振华给说哑了可不是吗,在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方面,西方国家就是采取一致行动的它们总是说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难道以法律形式进行对华高技术禁运,就是市场经济的表现?
    “林总,关于机床配件的问题,恐怕还真得动用这个举国体制才行”胡妫插进话来,“以咱们汉华一家的力量,很难完全解决这么多配件的研发,必须有其他单位的配合才行我考虑,你是不是还得再辛苦一下,跑一跑那些能够用得上的协作单位,把大家的力量一起动员起来?”
    “唉,我真是苦命啊”林振华夸张地抱怨着其实,他也知道,像这种与其他单位,尤其是中央部委协调工作的事情,整个汉华只有他是最合适去做的,别人根本就不够格
    “林总,你就勉为其难地跑一趟”胡妫丝毫没有一点当下属的觉悟,直接就给董事长派上活了,“华青大学那边,是你的老关系,他们只认你的账我们有不少配件的研究,就着落在他们身上还有,科工委手里应当有一些尖端技术,如果他们能够伸出援手,我估计我们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一大半了”
    “还有星北重机,我们遇到的问题,他们也同样会有,我们两家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床企业,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应对欧洲厂商的封杀星北重机那边的顾总,可是只看你一个人的面子的”项哲也补充道
    “好,明天我就去京城,一家一家地拜庙门去”林振华笑着应承道
    “嗯,有林总出马,所有的事情就都迎刃而解了”胡妫轻轻地拍了一下林振华的马屁,随后又把目光投向面前的笔记本,“对方提出的第三个手段,是关于技术专利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在欧洲厂商全面提高专利授权费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优势……”
675 家庭便宴
    汉华的集团办公会议开了一整天时间,参会的汉华高管们逐项地分析了欧洲企业的封杀行动会对汉华带来的威胁,以及汉华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根据大家的分析,欧洲企业的行动充其量只能给汉华带来一些麻烦,并不足以给汉华带来灭顶之灾。汉华是一家自身拥有大量核心技术的企业,大多数的产品对国外配件以及专利的依赖性并不强,有些进口配件是可以利用国产配件来替代的,有些国外专利则可以设法绕过。
    对于那些实在无法替代以及无法绕过的配件和专利,大家也都想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短期内,这些障碍的存在会导致汉华的产品成本提高,影响到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但从长期来说,这是逼着汉华自己去创新,一旦汉华自己的创新完成,实力将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届时欧洲企业就无法与汉华对垒了。
    在开会之前,林振华和项哲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担心来自于欧洲的这套组合拳会打得汉华措手不及,尤其是会影响到管理层的士气。但在会议结束之后,两个人心里都踏实了,汉华的管理层都是跟着林振华一起打拼出来的,有点愈挫愈奋的精神。对方越是凶猛,他们越有斗志,赫迪拉选择汉华作为对手,实在是一件失策的事情。
    会议结束后,林振华和项哲一起走出会议室,项哲笑着对林振华说道:“振华,看起来,大家对于战胜欧洲企业,都非常有信心啊。”
    林振华道:“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嘛,毕竟我们的实力和20年前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如果20年前欧洲企业来这样一手,我们还真没什么底气和他们叫板呢。”
    项哲颇具八卦之心地问道:“振华,你说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一次,欧洲企业在20年前会不会选择对中国完全封锁技术?”
    林振华笑了:“除非让赫迪拉穿越回去吧。否则,20年前的欧洲人哪里能够预料到中国会这么快就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过,我估计就算赫迪拉穿回去,也不会有人愿意听他的。”
    “穿越?”项哲摇了摇头,“振华,你怎么也信这种事情?”
    “我……呵呵,你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春天来了……”林振华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没有亲自穿越过一次的人,是不可能相信存在穿越这样的事情的。
    一周后,林振华乘上飞机,离开了浔阳,前往京城去展开他的寻求外援之旅。在企业内部挖潜革新的事情,自有项哲他们去处理,不需要林振华过多操心了。他的长处在于人脉广泛,所以集团办公会议给他分配的工作就是去联系各家单位的协作,用褚红阳的话说,董事长就是去游山玩水、吃吃喝喝,顺便帮公司办点事情。林振华到的第一站是华青大学,妹妹林芳华和妹夫马杰在华青大学东门外的一家私房菜馆摆下宴席为他接风。这算是一场家庭小宴,不过,席间大家谈论的话题,主要还是汉华当前面临的这场挑战。
    “哥,技术情报方面,集团尽可放心。这两年我们针对性地加强了对欧洲几家大型装备企业专利技术的研究,可以说是充分地掌握了他们的技术诀窍。如果岑总、小甄他们需要自主开发相应技术的话,我们可以随时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技术资料。”马杰首先表态道。林振华是他的大舅哥,所以他对林振华的称呼也就由过去的“林哥”简化成了只称一个哥字了。
    马杰现在的身份是汉华技术情报研究院的院长,这个研究院就建在香山脚下,最早是为翻译整理林振华从前苏联弄回来的技术资料而建立的,后来又扩展到分析西方的技术情报,成为汉华的技术情报中心。汉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各国的技术资料,这使得汉华技术情报研究院所掌握的资料甚至比许多高校、科研院所的图书馆还要丰富。
    顺便说一句,当年那些前苏联的资料至今仍然是技术情报研究院的镇宅之宝。与那些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得的资料不同,这些前苏联资料很多是从未公之于众的,由于苏联解体,科研团队土崩瓦解,如今掌握这些资料的只有汉华一家。
    早在两年前,集团就向技术情报研究院下达了搜集和整理欧洲主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情报的要求,目的在于做到知彼知己。两年来,马杰带着自己的手下对这些目标企业的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搜集,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现在几乎可以这样说,马杰他们对这些欧洲企业的了解,也仅仅是比这些企业自己的总工程师稍微少一点点而已。
    “小马,你们的工作干得不错,上星期集团开办公会议的时候,老岑还专门表扬过你们呢。”林振华笑着对妹夫说道。
    马杰摇摇头,谦虚道:“我们做的还是太少了。就我个人来说,这几年一直做的都是情报搜集和整理的工作,没有扎扎实实地搞产品开发,实在是愧对集团的培养啊。”
    林振华道:“情报工作也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像你这样技术全面的人来负责情报工作,换个外行一点的人,恐怕就很难把情报搜集得如此全面了。现在设计院那边搞新产品开发,都离不开你们的情报支持。套用一句老话,叫做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啊。”
    “呵呵,大哥真是过奖了。”得到林振华的肯定,马杰的心里喜滋滋的。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情报是研发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技术的前沿动态,研究工作才能避免走弯路。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集团的产品开发设计,但每一件新产品、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有他的功劳。
    说罢马杰的事情,林振华又把目光转向了妹妹林芳华,他笑呵呵地问道:“小芳,你们这边承担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现在你哥可是处于大敌当前的状态,就指望你们这样一支生力军给我们提供支持呢。”
    林振华和马杰之间,算是上下级关系,和林芳华之间,就是协作关系了。林芳华现在在华青大学机械学院当副院长,兼材料研究所的所长,她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八成以上都来自于汉华的委托。
    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通过合作,汉华获得了华青大学庞大的科研团队的支持,而华青大学则得到了充裕的科研资金。这种合作模式,早在林振华第一次送妹妹来华青上学的时候,就已经与姚鹤良教授探讨过了,这是一种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最终必然同时促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
    林芳华正在给儿子剥着虾,听到哥哥的问话,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