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302章

工业霸主-第302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如果是这样,那和我这边恐怕没什么关系了。”林振huá失望地说道,要论废钢烂铁,他从德囯也进口了不少,还没打算再从苏联nòng旧坦囘克来回炉,毕竟他也不是开钢铁厂。吴杰说的这些事情,充其量也就是和陈天有点关系,这还要看陈天是否有兴趣参与。
    林振huá刚刚把话说完,陈天便摆了摆手,说道:“振huá,不是这样的,今天我请你过来,恰好是因为觉得吴总和你有可能进行合作。”
    林振huá道:“是吗?依陈哥看,我和吴总之间,能够怎么合作?”
    陈天转头对吴杰问道:“吴总,你刚才说到苏联jun囘队里的士bīng连武囘器都敢偷出来mài,那么我打听一下,他们敢不敢把jun工厂里的设备偷出来mài掉?”
    “当然敢了。”吴杰瞪着眼睛说道,“你还别说,我真碰上过问我要不要机器设备的。是在wū拉尔那里,那家工厂也不知道是造炮的,还是造坦囘克的,总之,老大的厂子了。
    他们那个厂里就有人来问我,想不想要设备。”
    “都有什么设备?”听到设备二字,林振huá来了情绪。前苏联的工业基础是非常扎实的,有不少非常好的设备。在苏联解囘体后,这些设备有一些liú囘到了西方,有一些则因为无人管理而逐渐报废了。如果现在能够提前下手,那么能拿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啊。
    吴杰是在钢铁厂当过工囘人的,对于机器设备也多少有些了解,听到林振huá问起来,他便掰着手指头给林振huá算开了:“有车床、铣床、锤床,都是那种大型设备,最大的锤床有能够锤五米深孔的。还有锻机、炼钢炉、自动焊机。就这么说吧,工厂里用得上的东西,人家都有,而且都能往外mài。”
    “没人管吗?”林振huá目瞪口dāi地问道。
    陈天叹了口气,说道:“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这两年,苏联搞新思维,戈尔巴乔夫大规模地裁jun,囯防投入也大幅缩减,所以许多jun工企业都已经停产了。工囘人们发不出工囘资,zhèng冇府也拿不出钱来救济,所以各家工厂只能是自己想办fǎ周转。把设备nòng出来mài掉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了。不过,据说我们有一些搞外贸的单位,从苏联nòng回来高精度机床之后,就是直接chāi解,当成废钢回炉了。”
    “不会吧?这多可惜啊!”林振huá道,“苏联的高精度机床啊,怎么也比咱们囯产的机床要强得多吧?”
    陈天说道:“现在搞中苏贸易的,基本上都是私人企业,很多人本身也不懂工业,搞不清楚这些设备的价值。此外,他们有些是通囘过走私渠道把设备nòng回来的,不敢公开交易,所以也只能把这些设备当成废铁处理了。”
    “你呢,吴总?”林振huá看着吴杰问道。
    吴杰支吾了一下,小声说道:“实不相瞒,其实我已经从苏联nòng回来一批机床了,正在琢磨着怎么出手呢。我倒是找了几个在厂子里工作的哥们,结果他们说他们的厂子也不景气,现在都恨不得把机床往外mài呢。”
    林振huá无语了,刚才他还在咸叹于苏联的衰败,其实此时的中囘囯,也正面囘临着非常严重的困难。不过,苏联的困境是全囯性的,整个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中囘囯囯内的困境是结构性的,主要矛盾在于大量传统囯企的改囘革步履维艰,经营十分困难。与囯企相反,大量的乡镇企业却处于异jun突起的状态,生命力非常旺囘盛。
    吴杰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东北,东北作为中囘囯的老工业基囘地,囯企众多,在80年代末期十分不景气,这也就难怪他倒腾回来的机床无fǎ出手了。
    “这些机床原则上我都要了。”林振huá说道,“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面,我到时候要派人去看机床的完好程度,以及性能指标,报废或者过时的机床我肯定是不要的。至于价囘格方面……”
    “价囘格方面,你看着给就行了,只要比废铁的价高一点就成。”吴杰连忙说道,他这话说得其实挺艺术的,他声明要比废铁的价囘格高一些,就暗示着林振huá不能把这些机床看成废铁。只要这些他用废铁价mǎi来的机床还能被视为机床,那么价钱上无论如何都不会太低的。
    “价囘格上,肯定不会让你吃亏就是了。”林振huá承诺道。他已经想好了,如果这些机床的确很好,他可以给吴杰一个像样的价囘格。他本来也不是一个黑心商人,他的信条是追qiú共赢
    “吴总,我觉得设备的生意,倒是值得做起来。”林振huá道,“怎么样,咱们商定一个合作方案,我回头安排几个专囘业人囘士,和你一起去苏联,如何?”
    “那当然好,你们看中什么,我就去跟苏联人谈。老囘máo子的工厂里好东西多得很,只要咱们肯给钱,他们什么都乐意mài。对了,苏联人现在最喜欢的不是卢布,也不是咱们的人囘民币,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元。”
    “美元我倒是可以想办fǎ筹到一些。”林振huá无所谓地说道。
    “真的?”吴杰眼睛一亮,“林总,如果你能nòng到美元的话,我知道从苏联还能nòng到另外一些东西,不知道你是不是感兴趣。这些东西,人家开的价钱可是比较高的。”
377 至宝
    林振华的心砰砰地跳了起来,他知道,吴杰现在要说的事情,才是今天这顿晚饭的核心。
    “吴总,只要东西好,价钱不是问题。”林振华学着陈天的淡定样子说道。
    吴杰把椅子向林振华这边拉了拉,凑近林振华身边,说道:“我听陈总说,你是一个特别在乎技术的人,每年花很多钱搞技术。现在我能够弄到苏联的技术资科,林总你感不感兴趣?”
    “都有什么样的技术资科?”林振华问道。
    吴杰道:“什么资科都有,乌拉尔那边,有一大批大学、研究所,还有大型工厂,这些单位里都有研究资料。这些资科全部都是保密的,但现在没人管了,技术人员就把它们弄出来,要往外卖呢。我听说现在美国人、欧洲人,还有日本人,都在拼命想弄到这些资科,就是咱们中国人还没有出手。”
    林振华问道:“你看过这些资科吗?”
    吴杰道:“我接触过几个苏联人,他们急于要向我推销这些资科,也拿过几份给我看,是关于特种钢材的配方资科。你也知道,我就是钢铁厂出来的,虽然技术上不懂啥,可也知道这种配方资科都是宝贝啊。炼钢的时候添什么微量元素,什么时候添,冶炼温度是多少,还有炼出来的钢材各项性能指标怎么样,写得一清二楚的。一种钢材的资科,给个100美元人家就卖了。”
    “100美元?”林振华倒抽了一口凉气。开发一稀特种钢,有时候要反复试验数百次,甚至数千次,花半上百万美元甚至更多。现在把实验结果以区区四美元卖掉,这真是败家败到极点了。
    特种钢材从定义上说,是指应用于特殊行业的钢材。比如说航母上用的甲板钢,要耐磨、耐冲击、耐飞机尾焰的高温,还要不易变形,这就是与普通的钢材大不相同了,属于特种钢的范畴。还有一些特种钢的性能要求更为奇特,使用范围也更窄,可能全世界一年的需求量也不过是几吨甚至更少,有些小企业就是靠一两个秘密配方活着,一年卖特种钢赚个几十万美元,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前苏联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非常慷慨的,而且也是非常粗放的。有些时候,领导人脑子一热、下一个指令,下面的人可能就会一口气开发出几百种稀奇古怪的技术。等到技术开发出来之后,领导人却又把这事给忘了,于是这些技术就静静地躺在档案室里,成了一堆废纸。
    如果真能够用买废纸的价格,买到这些前苏联花费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开发出来的技术,那可真是拣着宝了。和这些技术的价值相比,什么皮大衣、望远镜之类的,简直就是垃圾。
    “吴总,我再详细地了解一下,他们开价100美元,卖的是最终的配方,还是所有的实验资科?”林振华继续问道。
    吴杰想了想,说道:“这个倒是没谈过,不过,听他们那意思,最终的配方都卖了,实验资科之类的,应当也就是一个添头了吧?我听他们说起过,他们档案室里那些记录实验过程的文件,堆得都要发霉了,正在商量着拉到造纸厂去当纸浆原科呢。”
    “浪费啊!这些实验资科也都是宝贝啊!”林振华忍不住哀叹道。
    有一些人的心目中,最终的实验结果才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为了得到一个最理想的结果,技术人员们可能要进行数千次的实验,这些失败的实验记录本身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它可以告诉你哪条路是走不通的,这样永来你就没必要再去重蹈覆辙了。
    林振华曾经听人说起过一个故事,说某单位引进了一项国外的先进技术,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技术人员们提出了各种改进的方案,结果全都失败了。后来,对方的技术员过来了,告诉我们的技术员说,这些改进方案都是他们曾经试验过的,并且都被证明是无效的。
    如果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能够同时把对方的失败记录也引进过来,那么这样弯路就不至于出现了。
    此外,有时候失败的实验可能会包含着一些重大的启示,科学史上有过无数这样的先例,科学家们在实验一项技术的时候,由于失误或者其他原因,竟然无意中取得了更有价值的成果。
    “林总,现在苏联的情况就是这样,莫斯科那边多少还有人管,到了远东这边,就是天高皇帝远,根本没人管事了,你想要什么东西都能弄到。如果你对这些技术资料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去帮你全弄过来。”吴杰说道。
    “我当然感兴趣。”林振华道,“吴总,你提供的这个信息太重要了。这样,我这边会安排几个人,请你带他们过去和苏联的技术人员联系,他们能够判断哪些资料有价值,哪些资料没有价值。具体的交易过程,由你掌握,你该从中挣多少钱,我们都可以商量。”
    “老吴,林经理是个厚道人,你可不能黑他哟。”陈天皮笑肉不笑地点了一句。
    “这是不可能的!”吴杰像是被侮辱了一样,急赤白脸地说道:“我虽然是个倒爷,可是我也爱国啊。我知道,陈总、林总,你们都是给国家干大事的,我黑谁也不能黑你们啊。这些技术资料,有些人弄到手以后,就转手卖给日本人去了,我不干这种事,我要卖也是卖给咱们中国自己人,是不是?”
    “呵呵,吴总误会了。”林振华连忙打圆场,“陈哥也是关心我,我这个人倒是一向没什么经济头脑,对价钱什么的,不太了解。吴总的为人,我是充分相信的,技术资料方面的问题,我就拜托吴总了。我肯定也不能让吴总白跑腿的,该你拿的利润,怎么也得保证,这也是吴总的辛苦钱嘛。”
    “那是,那是。”吴杰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吃过饭,三个人离开了东来顺。吴杰打了一辆出租车,返回他自己所住的宾馆。林振华则上了陈天的吉普车,让陈天送他回宾馆。
    车一上路,林振华便对陈天感激地说道:“陈哥,今天可真谢谢你了,你给我引见的这个人,对我非常重要。”
    “呵呵,我就知道你对他会有兴趣的。”陈天道,“他是经人介绍找到我的,本来是想向我推销那些技术资料,可是我对技术了解不多,也没知道这些资料的价值何在,所以就把他引见给你了。”
    林振华笑道:“陈哥,你这话可就言不由衷了。就算你对技术了解不多,你们系统内各种能人可不少,不可能没人了解这些资料的价值?我看你找我来,分明是想让我当这个冤大头的。”
    “知我者,林总也。”陈天也哈哈笑了起来。
    原来,吴杰向陈天推销这些技术资料的时候,陈天已经敏感地察觉出了这些资料的价值。他本来就是在秘密战线上负责搜集技术情报以及技术装备的,即便是在专业上不太对口,便对于情报价值的敏感性是远高于林振华的。
    陈天自己没有与吴杰进行交易的原因,在于他手头没有足够的经费。他也曾去找过科工委的洪丰、宋定祥等人,他们对于苏联的技术资料也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但却只愿意为他们所需要的资料买单,能够拿出来的钱是非常有限的。
    苏联这些从各个研究所、高校、工厂里所流失出来的技术资料,本身是良莠混杂的。人家开价说100美元一份资料,也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资料可能根本就没什么价值。要想去芜存精,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