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172章

工业霸主-第172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的地方,也掐了一下。只不过她下手的力度比林芳华要小得多,更像是给林振华挠痒痒一般。
    林振华对何海峰道:“老何,其实这件事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他们学生里互相吓唬,说这么大的错误,轻辄开除,重辄半刑,把小芳给吓坏了。”
    “何叔叔,你说我们这么大的政治错误会怎么处理啊?”林芳华问道。
    何海峰沉吟了一会,说道:“这件事,不太好说。就我和我们几个同事的观点来说,我们认为这个条幅非常好。上午看完电视以后,有几个司事给我打电话,还在夸奖说这一次游龘行的组织者实在是太有头脑了,思想很开放。没想到这居然是你们自发的举动,这就不太好说了。”
    “我觉得没什么。”林振华道,“中央提倡消除个人崇拜,领袖也是人,同样可以以名字相称,有什么可忌讳的?那种污损一张领袖画像就是政治错误的事情,在中国永远也不该发生了。”
    何海峰想了想,说道:“原则上,的确是如此。我们在单位的时候,谈论中龘央领导也是直接以名字相称的。不过,这毕竟是一次公开的游龘行活动,上面会如何定性这一事件,很难说。这样吧,小芳,你别急,我给你打个电话问一问。”
    说罢,他站起身走到电话机前,拨通了一个号码:“主任吗?您还忙着呢?那个报告我们又改了一稿,明天我会送给您看。主任,有件私人的事情想向您打听一下,今天上午群众游龘行的时候,华青大学的几个学生打出了一个‘小平您好’的条幅……对对,您也看到了吧?我丙丙才知道,这个行动不是游龘行指挥部安排的,而是他们几个人自发的。对对,其中有一个同学,是我的亲戚,我想替她问一下,对这件事情,中龘央领导有没有什么指示?”
    大家都屏住呼吸听着何海峰打电话,他们都知道,何海峰的主任是与中龘央领导联系非常密切的人,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中龘央领导的意图的。一般情况下,何海峰不会这样去打听有关领导的事情,这一次,为了林芳华,他也算是破倒了。
    “哦,中龘央领导知道是自发的行动了?嗯嗯,是这样?对对,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嗯,那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谢谢主任。”何海峰对着听筒连连点头,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轻松了。
    “好?”林芳华诧异地望着林振华,不知道何海峰为什么会突然面露喜色,难道,事情有子转机?
    林振华胸有成竹,现在听到何海峰这些断断续续的话,心里更是踏实了。他伸乎胡撸了一下妹妹的头发,说道:“我早就跟你说了,放心吧,这是一件小事。”
    林芳华一向对哥哥的话有几分相信,现在又多了分希望。看到何海峰放下电话,她等急地问道:“何叔叔,中龘央领导是怎么说的?”
    何海峰呵呵地笑道:“小芳,你放心吧。我们主任说,他丙丙已经见过中龘央领导了,中龘央领导也和他谈起了这个条幅的事情。主任说,中龘央领导对于这件事情的评价,非常高!”
    “真的!”林芳华欢喜地跳了起来,她喜不自禁地在林振华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喊道:“林振华,你真捧!”
    没等林振华说什么,他的另一边脸颊上也被一个柔软的嘴唇碰了一下,另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喊道:“小华哥,你真捧!”
    “呃”六林振华扭头看着满脸喜色的何岚,想说点诸如男女授受不亲一类的话,转念一样,人家小姑娘心里没什么想,自己刻意去点出来,反而不妥当了。
    于是,他便一边擦着脸一边说道:“喂,你们俩差不多就行了,掐也就罢了,弄我一脸唾沫星子算怎么回事。”
    “什么唾沫星子!”何岚可不干了,“这是人家的初吻好不好,你还不知足!”
    “咳咳,小丫头片子,谁教你这些的?”林振华尴尬地说道,他发现何海峰的脸上似乎也满是尴尬之色。姑娘半大不大,懵懵懂懂的,弄出这样一出,还真让当爹的不知道说啥合适。
    “何叔叔,我用下您家里的电话可以吗?”林芳华问道,“我要给马杰和杜向阳打个电话,向他们报喜。”
    “当然可以。”何海峰说道,“不过,你告诉他们不要声张,中龘央领导是在内部做的指示,不要轻易外传。当然,他们也不用保密太久,我估计,过几天对于这件事情就会有明确的指示了,我想,现在团中央、教育部可能都在等着消息呢。“
    “我知道,我知道。”林芳华连声说道。她扑到电话机前,拨通了一个号码,对着里面说道:“阿姨,麻烦您呼一下引6宿舍的杜向阳,叫他接电话,您多说一句,是好消息!”
    林振华微微点了一下头,从妹妹先给谁打电话,他似乎多少能够猜出一些什么了。
    楼管员在值班室按了一下引6的对讲开关,对着里面喊道:“3旧的杜向阳,有电话,是好消息。引6的杜向阳……”
    杜向阳从宿舍一路小跑地来到值班室接起了电话,林芳华把何海峰说的事情向他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通。杜向阳喜出望外,哈哈狂笑的声音通过电话听筒传过来,震得这边一个屋子都在颤动。
    “杜向阳,你马上去把这个消息通知马杰,告诉他不用担心了。什么?他在写遗书?太夸张了吧!对了对了,我叔叔说了,这个消息是内部消息,绝对不能外传,知道吗?如果传出去,就真的是政治错误了。”
    “不会吧?”林振华看着何海峰,“老何,看你们这些官员造的孽,把人家那些孩子吓成啥样?”
    何海峰点点头道:“小林,你说得对,那种污损一张领袖画像就要上纲上线的时代,的确不应当再出现了。”
    “这两个孬种,回了学校以后就一直躲在宿舍里不敢出门,连中午饭都是让同学给打回去的,而且到现在还一口都没吃呢。早知道这两个人这么没出息,就不该和他们一起行动了。”林芳华挂断电话的时候,对众人这样说道。她似乎是忘记了自己丙才是什么样的表情,当然,犬家也懒得去提醒她了,就让这惊魂初定的姑娘找点心理平衡吧。
    打完杜向阳的电话,林芳华又给系团总支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正是总支书记金亚东。
    听到是林芳华的声音,金亚东忙不迭地说道:“林芳华,你是来问条幅的事情吧?我跟你说,你们千万不要有思想包袱,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好。系里几个领导已经讨论过这件事情了,系里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护你们。我正在给校办写报告,承认这件事情是我们总支在安排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我们只强调了活泼,没有强调严肃,责任主要是我们总支的。你们几个同学只要深刻地反省一下这一次的错误,交一份深刻的检讨,我想,学校的处分不会太重的。你要相信,学校是爱护同学们的。”
    “金老师,我打电话是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的。”林芳华笑嘻嘻地说道。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金老师,我告诉您,您可千万不能外传。我有一个叔叔,是在中央机关工作的,他已经帮我打听过了,他说,中龘央领导对于我们的事情,评价非常高!”林芳华的话里充满了得意之色。
    “什么什么?你叔叔是什么单位的干部,他的消息可靠吗?”
    “何叔叔,我们老师问,你的消息可靠吗?”林芳华扭头看着何海峰道。
    何海峰从林芳华手里接过听筒,对里面说道:“是小芳的老师吧?你好,我是体改委的何海峰,是企业室的哥主任。关于条幅的事情,我已经打听过了,中龘央领导的看是,这种自发的行为,反映出了青年学生对于领导同志的爱戴之情,这是值得鼓励的。中龘央领导还说,年轻人就应当这样朝气蓬勃,敢于打破陈规。你放心吧,领导的指示很快就会传达到你们学校的。”
    说完这些,他又把听筒还给林芳华。林芳华接过来一听,里面金亚东的声音已经完全不同了,换成了一种轻松甚至于喜悦的语调:“林芳华同学,恭喜你,你为我们华青大学争了光。你们几个人要好好地总结一下你们当时的想,交一份思想汇报到总支来。对对,在思想上要拔高一点,要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入手。什么,不会写?你可以这样写嘛,你说你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牛,哦,对对对,那是雷锋已经写过的……”
    “林振华,你害死我了!”林芳华放下电话,又扑过来要掐林振华。
    “又怎么啦?”林振华这回是真的郁刚了。
    “我们金老师说,要让我们给全系同学做报告!”
219 会议文件
    解决了政治错误的问题,林芳华一身轻松,和何岚又打闹起来了。何海峰把林振华叫进自己的书房,和他聊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老何,最近忙什么呢?我听阿嬉说,你已经好几个月没休息过了。”林振华看着何海峰满桌子的书籍和稿纸,好奇地问道。他知道何海峰的东西都是有一定密级的,所以也不会随便去翻阅。
    何海峰道:“在写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一份稿子改了有上百遍了。不过,现在差不多接近尾声了。到丹底的时候,你们就能够看到了。
    “上会的文件?”林振华猜测道。
    “没错,十二届三中全会要审议的一个文件。文件的调子是中龘央领导亲自确定的,非常大的手笔啊。这个文件如果通过了,那么这一次三中全会的意义,完全可以和上一次三中全会相媲美。”何海峰说道。虽然有纪律的约束,他不能向林振华透露相关内容,但他仍然需要与林振华分享心中的激动之情。
    林振华隐隐地记得,在历史上,这一次三中全会将会通过一部有关经济体质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并正式确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的提。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从而在计划经济的坚冰上撬开了第一道裂缝。
    当然,与后来市场经济的提相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在是太初级了,但在当时,跨出这一步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正因为跨出了这一步,在这一次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便进入了快行线,许多变化将会令人眼花缭乱。
    “你看我这一桌子书。”何海峰苦笑着对林振华说道,“文件中的每一个提,都要在马恩列斯的原著中找到依据。如果没有依据”那么就麻烦了。”
    “轻轨开除,重辄判刑啊。”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
    “差不多吧。”何海峰可没有林振华那样轻松。他与林振华不同,林振华有着后世的经验,知道这一切将会如何发展。而何海峰是经历过无数政治风浪的,他脑子里只有路线斗争的残酷记忆。
    “改革的步子还是太小了,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到1870年的著作里去找依据,我们怎么可能追上1984年的时代列车?”林振华说道。
    何海峰道:“小林,你不要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大家接受了这么多年经典著作的熏陶”你一下子要把这些经典给抽掉,难免会有人不适应。一旦他们思想上想不通,变成改革的阻力,这不是更耽误时间吗?”
    “这就是中国特色吧。”林振华无奈地说道,“就像我们公司和汉华机械厂合作搞化工设备基地”明明就是股份制经营,非要说是联营,什么都不敢明确下来。现在这样做倒是无所谓,将来时间长了,挣的钱多了,肯定会出矛盾的。产权不清,日后必定是一摊子烂账。”
    “说起你们那个化工设备基地的事情,我倒要跟你说说。”何海峰道,“这件事情,我们休改委内部也讨论过了,大家觉得,你们这种尝试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利用国际市场盘活国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我们当前非常有现实意义。中龘央领导的看,和你还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也认为你们的步子迈得太谨慎了,为什么不能直接一步就搞成股份制企业呢?”
    “老何,你说什么?你说中龘央领导支持我们搞股份制企业?”林振华眼前一亮。
    何海峰点点头道:“当初你搞汉华实业公司的时候,搞股份制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你们当时那样搞,多少还有点瞒天过海的意思。但现在”股份制经营这种方式,已经被认可了。几个月前,北京已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天桥百货。我们还去参加了他们的开业典礼呢。”
    “国家能够容许的政策尺度,大概有多大?”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摇摇头:“目前我还不能明确答复你。不过”你回去以后,尽快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拿出一个思路来,报到我这里,我从上面给你了解一下政策尺度。我估计,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步伐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