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国际银行家 >

第341章

国际银行家-第341章

小说: 国际银行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李恩馨看了一眼会议室的门,点了点头。
  会议室里,秦少游叹了口气负手走到窗前,他不否认山口惠子地提议是一个诱人地想法,但是美国金融霸主地位难道是这么容易取代的吗?论表明。太强和太弱一样。都会是不安全的。太强了,就会造成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成为其他国家的“敌人”。而太弱当然也是不行的,容易被其他国家欺负,失去安全。强大要有一个“度”,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失去安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的“兴衰”沉沦史就是最典型的范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制造业已迅速凌驾于美国制造业之上,日本经济正可谓是如日中天,独步天下而傲视群雄。日本乘冷战中地两大超级大国一个奄奄一息,一个遍体鳞伤之机,开始问鼎世界,向超级经济大国美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日本利用自由贸易原则,以经济进攻的方式不断侵吞美国市场。1985年广场会议后,日本趁日元升值之机加大了对美进攻的力度。日本的一些大地跨国企业集团利用它们地优势打头阵,率先在美国登陆,尾随而至的各企业军团也挟巨资如群蜂般纷纷登陆美国,向金融业,服务业,游乐业,制造业等领域大举进攻,劫城掠地,挥金如土,不仅让美国人惊恐万分,而且也使整个世界为之而震惊,世界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大地日本旋风。
  没用几年,日本就取得了赫赫“战绩”: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人偷袭过的珍珠港夏威夷,几乎已整个地被日本人用重金买下,1986、1987年两年,日本在夏威夷的房投资就达65亿美元以上。日本买下了珍珠港海滩区三分之二的豪华酒家、大批楼房、大餐厅、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畜牧场和种植园。每年到夏威夷的数以百万计的旅客中,日本人占五分之一。很多美国人对日本人再次袭击夏威夷深感忧虑。檀香山市市长疾呼:“檀香山市快变成东京的一个区了。”
  夏威夷俨然成了供日本人休假疗养的“乐园”,宛若一个“新殖民地”。美国大陆本土也四处告急,城池连连失守。三菱公司出资8。46亿美元收买了被称为美国“富有的标志”和“美利坚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索尼公司动用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公司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大厦失守;花旗银行总部大厦易帜;莫比尔石油公司总部大厦陷落
  日本通过投资来“收购美国”,逐步取得了对美国经济命脉的控制,而美国却无还手之力。据统计,1980年至1988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倍以上。日本人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资产(占美国银行业资产的14);控制了加利福里亚州银行业资产的25以上以及其未清偿贷款的30;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洲共同体的总和;购买了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50以上的机床以及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数十种商品和服务日本提供的。
  日本的“全球出击”,使日本的海外资产净额有1982年的250亿美元,上升到1986年的1800亿美元,1987年的2400亿美元。到1992年底,日本的海外资产总额为20352亿美元,负债总额为152亿美元,两者相减,其纯资产已高达5136亿美元,连续两年据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第二位的德国(3339亿美元)。从1986年到1991年,日本的海外投资达到了创记录的高峰;5年之间总数高达近4000亿美元。仅1989年一年日本的资本输出就达到了1794亿美元,其中证券投资1119亿美元,直接投资为675亿美元。
  其后,日本的猛烈攻势,不断勾起人们对昔日日本的回忆,在欧美“狼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在一场比珍珠港战役更持久战争里,日本打赢了经济战,把夏威夷变成了它的经济殖民地。1989年在美国国会传阅着一份《日本对美国经济侵略的文件》,言词激烈地指出,美国正面临着两种世界战争,即与苏联的军事斗争和与日本的经济、技术斗争。并警告说,如今与日本的斗争更加关键,因为这关系到美国的生存。认为日本已经开始威胁美国的存在,美日关系已处于战争状态。指出美国拥有核武器,有足够的能力阻止苏联的进攻,但却没有相当于核武器的经济手段足以阻止日本的经济、技术侵略。如果让日本乘胜前进,而美国又逐渐丧失与苏联抗争的能力,那么最后美国将全面沦为日本的经济殖民地。美国的某家杂志社,也在新出版的一份杂志的封面画上刊登了一张穿着日本和服的自由女神的画像,引起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震动和悲哀。
  在欧洲,法国的一位任期很短的总理伊迪斯…克勒松说,日本买下了美国,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欧洲。并告诫欧洲人说,日本人是蚂蚁,一心从事着征服世界的战略,日思夜想着如何向西方进行勒索。许多欧洲的政治家和官僚也都普遍地认为,美国是日本80年代的目标,欧洲是日本90年代的目标。日本人在欧洲的投资从1980年的数亿美元直线上升到1991年的540亿美元。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也引起了一阵阵“对日本的恐惧”。
  以秦少游目前的经济实力,也许能带领手下财团做到这样的程度,但是美国会屈服于这样的压力吗?想到这里,秦少游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苦笑。
第二二六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日本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咄咄逼人引发了西方社会的阵阵恐惧,同时也招徕了美国的猛烈“敲打”。美国一度将日本看成是苏联解体后的最大的威胁和敌人。美国舆论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危及美国安全保障的最大威胁,现在不是苏联的军事力量,而是日本的经济侵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在美国的战略家中,已有不少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一场经济战争。“日本异质论”“日本威胁论”“日本是继苏联后的又一个可怕的敌人”等种种舆论和论调劈天盖地般地向日本飞来。日本曾一度是冷战的最大“赢家”,现在却成了冷战后西方世界的“众矢之敌”。
  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说:“冷战结束了,冷战的赢家是日本。”可是日本真的是最后的赢家吗?1992年1月,当时的中央情报局罗伯特…盖茨局长在面向全美国的电视新闻中说:“到目前为止,中情局的活动重点是放在监视苏联上的,今后要尽全力将收集情报和开展谍报活动的目标转向与美国进行经济以及技术竞争的国家。”当时,谁都清楚,这番话是冲着日本说的。
  克林顿总统于1993年1月上任后不久就设置了国家经济会议接着又设立了国家情报会议(NIC)。后一会议的议长是来自于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负责东亚的也同样是来自于哈佛大学地教授艾兹拉…伯盖鲁。国家情报会议既是白宫的机构,也是中情局的下属机构。
  曾任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的罗纳鲁德…毛斯在1993年8月26日《产经新闻》上发表的文章中说:“所谓新战略是为了防止将来在经济上出现珍珠港事件,包括改善美国对日本秘密情报的收集在内。”总统对新情报部门的负责人约…奈说。要将中情局的活动目标从对付俄罗斯转向日本的财界和政界。克林顿总统还交给《日本是第一》一书地作者、哈佛大学的艾兹拉…伯肯鲁教授一个任务,命令他与约…奈一起,决不能让日本成为第一。
  为此,美国政府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决定动用1988年美国国会为对付不公正贸易而通过的以超级301条款为核心的“综合贸易法案”。1989年美国以不公正贸易为由正式向日本提出了“超级301条款”,对日进行制裁。同时,美国认为,它的商品不能打入日本市场还与日本地经济结构有关。1989年5月,布什总统指示与日本交涉有关经济结构问题。1989年9月。日美结构协议谈判开始举行。美国提出了200项以上的改善结构障碍的条款。改造协议实际上是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它从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批评开始,涉及到日本的经济政策,企业行为,商业习惯,甚至于日本地产业文化,最后归结到打击和改造日本的目的。
  接着。1993年7月,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日结构协议》中,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并为减少贸易顺差确定数字指标,日本拒绝。
  1994年初,日本宣布调整对美国零部件的采购政策。美国则以超级301条款相威胁。
  1995年日本在谈判中仍拒不接受美国市场开放地数字目标,并提出了5年过渡方案,受到美国强烈抨击。美国不失时机地抓住占对日贸易全部赤字60地汽车贸易(1004年达370亿美元)这一最大元凶进一步对日开
  当1995年5月5日的日美高层汽车贸易谈判中因各不相让而宣告破裂时,美国为逼使日本就范,根据超级301条款断然宣布了对日实行贸易报复的清单。即对日本向美国出口的五大汽车公司在日本本土生产的13种。20万辆高级轿车征收100的关税,惩罚金额达59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要求对日本封闭市场行为予以处分。日本对美国地压打,虽然曾毫不示弱进行反抗,但在最后关键时刻还是屈服了。
  不仅如此。而且美国还与西方各国联手。通过操纵国际外汇市场地走势促使日元升值来打击和制裁日本。如前所述,进入90年代后。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陷入衰退(也称平成萧条),股价、地价暴跌,消费萎缩,公司倒闭,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元出现了与其实际经济情况截然相反的变化。
  1993年初,美国财政部部长劳埃德…本森表示,强势日元有利于美国经济,于是美元便在美国政府地主导下一路贬值。1992年1月20日,日元兑美元由144。79急升到122:1,1993年8月17日再升到100:1。之后,在西方各国持续推促日元升值的情况下,1995年4月19日,日元更升到79。75:1的高价。
  对外部环境严重依赖,尤其对美欧操纵着的国际经济环境十分敏感的日本,由于同美欧经济上的对立和摩擦,自然失去了西方的特别照顾。日元的急剧升值,无疑使处于萧条、急待恢复的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破坏了日本国内的价格体系,使企业收益降低,资本纷纷外迁转移,国内投资不振;同时,产业空洞化加剧,失业率上升,收入增长停止,消费低迷,从而使日本经济的复苏更加举步艰难。
  于是,一种世纪末的悲哀如同迷雾阴云般弥漫覆盖在整个日本岛的上空,日本曾经是工业界中的明星,但如今已成为亚洲的经济病夫,成了一个没落的帝国。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是一个日本少女在流泪。旁边说明文字是:现在是北京,而不是东京,塑造亚洲的未来。这期刊物发表特稿《日本红日,冉冉西沉》。文章说日本现在失业率是战后最高,过去日本人讥笑菲律宾、印尼、泰国出口女佣,现在失业的日本技术人员排队到中国找工作。日本的100家大公司当中,有420家将生产基地搬到中国。日本银行坏账达1350亿美元,相当于台湾、香港所有外汇储备。
  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没几年就被打压下去,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想到这里,秦少游一声长叹。这几年他锋芒毕露,只是为了迅速积累原始资本。等到拿下日本,建立大秦,也时候韬光养晦一段时间了。想取代美国金融霸主的地位,不是不可能,但是这需要策略,需要时间,需要忍耐。
  大自然的守恒定律是永恒的,能够甘于柔弱就会回报刚强,甘于卑辱就会回报荣耀,在国际关系领域里甘于平淡和寂寞,就一定会回报你安全。现在的情况下,还是安全第一啊!
  此刻,秦少游紧紧的握住了拳头,仰望长空,总有一天,他会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正所谓:江山代有新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是万恶的分割线)
  三井一田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想要寻求美国人的支援是没有希望了。而且他一想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保罗…沃伯格那翻脸无情的样子,心底的怒气就不打一处来,难道自己堂堂三井财团的社长是给他耍的吗?
  一旁的三井真秀见自己的父亲脸色极度难看,小心翼翼的劝说道:“父亲,就算保罗…沃伯格不帮助我们,我们也未必会输给秦少游啊。再说了,日本政府绝对不会看着我倒下去的。”
  “日本政府?日本政府?”三井一田老脸一阵扭曲,怒气匆匆的反问道,“什么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