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小小衙内 >

第26章

小小衙内-第26章

小说: 小小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非说不清楚自己应该是高兴还是应该痛心,一个搞投机倒把的生产队长,其动机无论他如何狡辩,这一点总算证据确凿已经坐实了,也好歹能给上级下级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只是,一个三代贫农的生产队长,怎么就堕落到了这个地步了呢?难道说,我们的人民,真的就那么向往ZC阶级生活方式,就连dang员干部都抵挡不住这份诱惑了?

罗海刚在电话里显然还有话要说。

“柳主任……”

“嗯,老罗,你说……”

“是这样的,我们工作队发现了一个问题,《江南日报》文章的署名作者之一,就是那个合力三队前社员丁三坡,他在上大学之前还不是入dang积极分子,连gong青团员都不是,但现在,他已经是预备dang员了……听说,进入预备期还是在今年的一月……”

“等等,你的意思是说……”柳非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事情看来没那么简单啊……柳非如是想道。

在zheng治生活极不正常的年月,入dang组织程序曾经被完全漠视,入dang的主要条件只剩下一条,即“lu线斗争觉悟高”,只要符合此条件,便可以无原则发展dang员。当时的口号,“突击发展一批dang员,突击提拔一批干部”,是为双突dang员。荃城地区乃至整个江南省,各县或多或少都有相当一批数量的双突dang员。对于当时这样子的情况,县委也很无奈,只能事后发通知要求双突dang员要经过一年培养、教育、考察期,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这种不正常的情况直到前年才开始扭转,是年,一大批双突dang员被清理出dang员队伍,而最终获得承认dang员政治面貌的双突dang员不足三分之一。

应该说,清理双突dang员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只是复查工作千头万绪,不是短时期内就能调查得一清二楚。哪怕是所谓的双突dang员,至今仍有近半数在复查尚未处理。

罗海刚的话虽然还没有说完,其中的意思,柳非却是听明白了。

“柳主任,丁三坡这位同志就算一进了大学马上进入考察期,这时间也只有半年不到啊,肯定是突击入dang份子,我看,县委完全可以把他定性为新形势下冒出的‘双突’份子,发函至江南师院,要求师院开除学籍发还回沈南,县委再择机复查、并将其清理出党员队伍……”

柳非沉吟良久,最后还是他的dang性占了上风,他说道:“老罗,我们(和谐)党人,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你可以派工作队员去丁三坡同志就读的大学调查,看看该同志从申请到进入预备期,期间有无违反组织原则的情况……老罗,咱们两位老伙计,当年可都吃过‘逼、供、信’的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慎重啊……”

罗海刚倒是小小失落了一会儿,无奈应了。

柳非随即语气转为严厉,说道:“至于那位生产队长,投机倒把、心术不正、不务正业,正是我县ZB主义势力逐渐死灰复燃苗头的典型,对此现象,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你跟工作队的同志们说一下,工作队暂不撤回,县委正在酝酿‘打击城乡ZB主义势力’运动,工作队一定要趁胜追击、深挖细查,争取为这一次运动打响第一炮。”

“是,保证完成任务!”罗海刚大声应道。

“还有,就此事件的调查报告,你连夜赶出来,地委领导也很关心,文彬书记甚至问我,要不要地委派工作队帮助沈南县委调查……我的压力也很大啊……”

与柳非通完电话,罗海刚不敢怠慢,连忙组织工作队的笔杆子,连夜赶稿,完稿了之后又仔细审阅,确信没有问题了,亲自拿着报告送往县城。此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柳非清早来到县委大院的时候,正巧碰见已经等候多时的罗海刚。柳非很感动,正是由于我们的大多数干部有感于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才会忘我的工作,也因此,县里的工作正在一步步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送别罗海刚之后,柳非一边发着感慨,一边翻阅调查报告,脚下并不停留,直接找到了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薛国祥。县委书记很重视这件事,压力并不是柳非这位副主任才有,作为沈南县一把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国祥的压力更大。

“这条鱼不够大啊……”薛国祥很头疼,一个生产队长,就敢于走ZB主义道路,报到上级恐怕要通不过啊。

柳非苦笑着说:“先别管大鱼小鱼,地委逼得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散架了,先开常委会,把此次事件的处理意见统一起来,开完会我马上带报告去地委接受批评……”

薛国祥也苦笑,打电话让县委办通知在家的常委召开常委会,常委会的议题早就已经确定,就二个:一、该如何处置犯错误的生产队及其队长;二、该如何向地委汇报就此事件县委的态度及今后预防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有感于合力三队事件给沈南县所带来的沉沉黑云,薛国祥早就向常委们吹了风,若非突发恶性事件,否则全体留在县城不得外出,一旦下派工作队有了调查结论,马上召开常委会解决合力三队问题。

所以,这一次临时常委会,县委办通知之后,不多会儿时间,常委们就一个个来到会议室。而且,人到得特别整齐,也绝无往常参差状态。

第五十一章 常委会决定

常委集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薛国祥与柳非自然挺满意。只不过,好心情持续了没有多久,就又开始变得恶劣了。

常委会开得很有意思,与会的常委喊打喊杀好不热闹。实际上这也就是表面功夫,沈南县城乡的ZB主义苗头,在座的各位常委会不知道?一个生产队,耕牛死了,农户把牛肉一分,剩下的拿到黑市上去卖。后来东窗事发,因为牛肉卖得比市场价高了,被人告发,处罚结果是“没收非法所得”,金额大约是十一元……

这种事情经常在发生,当领导的也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能不知道就尽量别去知道,只要不影响县里正常的zheng治生活,当官的也不会存心要和老百姓过不去。可这种事一旦被曝光了,那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领域问题,而是非常严重的zheng治问题,涉及到你的zheng治立场问题,所以,轮到要表态的时候,都恨不得把一颗红心剖成两半,让组织上看看自己的心有多红。

薛国祥不得不定下主基调,说道:“中yang有精神,今后凡是处理此类问题,一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这是quan+hui公报精神,相信我不用多说了……还有,涉及到dang员的,也一律按组织程序处理……好了,请同志们畅所欲言。”

这样一来的话,一开始恶狠狠说要批斗、游街等非正常手段的常委马上就噤声了,只不过,闭口不言的同时,脸上表情都怪怪的,好像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似的。

但不管怎么说,薛国祥的表态,对于犯错误的同志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柳非实在忍不住了,他率先发言,大致意思有:首先,县委接受调查报告所说,合力三队“走ZB主义道路”的结论;同时,县委应在报告上批语,下发到县直志机关以及公社党委一级,督促县级机关及各公社自查自纠,查一查本单位有无类似现象;第三,拟以明日在立荣公社召开专题现场会,全县各公社一、二把手及分管生产指挥的脱产干部无特殊理由必须全程参加……

常委又陆陆续续发言,有补充,有展开,而总的精髓却完全依附于柳非归结起来的以上三点。常委会最后,轮到县委书记薛国祥拍板的时候,薛国祥提出,县委应当乘势开展‘打击城乡ZB主义势力’yun动,这次yun动举国一致、省委强调、地委统一布置、县委酝酿已久,就等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全面展开,而现在,正当时也。

表决的时候,全体常委一致通过薛国祥与柳非的提议,然后常委会的决定马上核稿、登记、审核、签发,送印刷厂印刷,以罕见的高效送到柳非手上。柳非不敢耽搁,拿着成文的县委决议立即动身前往地委汇报,此外,印刷完毕、加上了批语的调查报告则分发至县直单位及各公社。

县委的决议在沈南县刮起了一阵风暴,早在江南日报刊登所谓合力三队情况调查的那一期报纸之后,全县上下各级干部,脑子里的弦就已经绷得紧紧地,似乎县以下每一级党委都在等待县委的决议。

加了批语的工作队调查报告下发以后,各县直单位与公社全都忙碌起来,有意思的是,有的公社上午收到调查报告,下午就把本单位(公社)的自查自纠情况调查反馈回县委办,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至少十个以上小队都有自发包干、包产的行为,这一数字把县委书记薛国祥的嘴都气歪了。当然,数字本身还不算什么,最可气的是公社一级党委的反应神速,说明了大部分公社干部,对于本公社此种“走ZB主义道路”的情况是了解的——可他们就是不说。

与薛国祥相比,柳非的日子更不好过。柳非拿了调查报告与县委决议,到了地委,还要面对全体常委的壹壹质询,焦头烂额自不必说。所幸县委常委会的决定,其路线尚属正确,地委也没有要穷追猛打的意思,只是严令沈南县限期开展“打击城乡ZB主义运动”,要出成果、出大成果,到时候以数据说话。

挨了板子的柳非窝了一肚子火,回到沈南县,又听说了下属公社党委神速反馈,真的是怒从心头起,这种事发之前的观望气氛,又何尝不是下级干部的投机心理的具体表现呢?

柳非很无奈,为今之计也只能加强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现在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打击城乡ZB主义运动”,到了“运动”后期,再组织学习班,对犯错误的生产队干部进行统一的再教育。

丁大力连夜赶往省城,到了费要强家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意外的是费要强家灯火通明,屋子里还有四个学生摸样的青年男子正在和费要强激烈地辩论着。

“臭小子,今天怎么就空手来了。”在开门的时候,费要强满是疲惫的脸上总算露出了几分笑容,还和丁大力开了一句玩笑。

“我的私房钱都花光了。”还能开玩笑,说明费要强的状况还没到很糟糕的地步。丁大力很乖巧,得知费要强还没吃晚饭,自己跑到厨房里,然后煮了两碗清水汤面。

煮好面,在费要强屋里的学生也被他劝了回去,约好有事明天再谈。

吃面的时候,丁大力感觉到费要强的情绪有点低落,于是把话题扯到了李阿姨和彤彤身上。费要强的由衷地笑了,说道:“先吃面,吃完了咱爷儿俩好好聊聊。”

费要强的这种状况,丁大力勉强能猜得到大概。果然,饭后,费要强就说起了这些学生就是专程来和他辩论的,而辩论的焦点,当然就是《江南日报》的署名文章。现在,学校里暑假留校的学生已经陆陆续续在校园内张贴D字报,其内容也就是老生常谈,报纸上怎么批判,D字报上就写什么,新鲜的东西不多,张贴者的情绪倒是非常高昂。费要强自己无所谓,还能够坦然面对,就是担心老婆孩子受不了,这几天已经把李阿姨和彤彤送到老爷子那里去了。

第五十二章 开解小彤彤

听完费要强所说的,丁大力当即义愤填膺,仔细回味,又觉得可笑之极。

“跳梁小丑……我新学的成语,送给他们正合适。”丁大力笑着说。

“哦?为什么这么说?”费要强饶有兴趣地点起一支烟,笑看丁大力忙前忙后收拾碗筷。

“都知道费伯伯要到京城念研究生了,这时候出面对你进行批判是最没风险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投机分子嘛,反正我是看不起他们的。”

费要强哈哈大笑,赞同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老爷子让我早点去京城,我还偏留在临海,还就在师院新村,就是为了看看师院里有多少跳梁小丑。”费要强虽然在笑,可语气却寒意森森,根本就听不出有哪里可笑的地方。

“不过费伯伯您也犯不着和他们动气,您毕竟是实地调查过了的,和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学生辩论,不觉得掉份儿吗?”

费要强又笑,这一回笑得倒是极其畅快,一方面觉得丁大力说得有道理,另一方面,丁大力作为一名学龄前儿童,却大言炎炎指责起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什么都不懂”,这种反差的喜剧效果强烈之极,忍不住就要笑。

“怎么样,三坡他还撑不撑得住?”费要强问起了最关心的事。

“还行……就是担心连累生产队的徐队长,相比之下,我爸能够吃点苦也是好事,人生哪能一辈子都顺顺利利的,是不是,费伯伯?”

“喝……”费要强失笑,道理是这个道理,就是从丁大力嘴里冒出来,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这么说,这一次你来省城,不是来搬救兵的?”费要强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