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公务员 >

第408章

超级公务员-第408章

小说: 超级公务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面辟谣,政法部门严惩了造谣惑众的违法分子,才把事态平息下去。

    我省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经常有人在网上散布这种骇人听闻的帖子,谣传某地发生了异常现象,什么大冬天看见蛇了,水塘里的鱼往外蹦了,就说是地震前兆,要发生大地震。但总的来看,影响不大,还没有达到干扰社会正常秩序的地步,我们地震主管部门也就没有向上级报告。”

    听着这位副局长的汇报,韩秦抬眼看看这位侃侃而谈的官员,非常佩服他的水平,给出了这么一大篇万金油回答。

    李志华不动神色地微微颌首,他总算听明白了,东海省地震局注意到了这些传言,但是仅仅认为是谣传,是别有用心的人吃饱没事干,而没有给予理会,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复核,更没有向有关方面汇报总结。

    稍一沉思,李志华问道:“从你们专业角度来看,庆州在最近是不是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或者说,在你们地震台网的日常监测中,是不是注意到了庆州各方面的数据有什么异常,有需要值得警惕的地方?”

    省委〖书〗记的问题涉及到了专业问题,张怀成看了看他的同伴,见他的总工没有什么反应,盯着会议室里的油画出神,只好还是由他来回答。

    张怀成想了想,说道:“庆州市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处在东西和南北两条断裂带的交叉点上,属于地震多发危险区域,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强烈地震。

    庆州最近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在明朝末年,虽然当时没有震级这个概念,从史书和地方志记载的当时情况,不乏山崩地裂,喷砂涌水,民房尽毁这样的词汇,我们按照这个能量推算,当时的地震应该在七级以上。鉴于庆州的特殊情况,我们地震局一直把庆州作为重点监测区域,这也是国家局在东海的一个重点项目。

    在这个地区我们有一个中长期预警,主要是针对大型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进行的。根据地质活动规律和地震形成周期,按照国家局专家会商情况,在五十到八十年之内,庆州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的几率比较大!

    至于庆州近期的监测情况,的确有些异常,我们也就此进行了会商,并且上报给了国家局,但大家比较一直的意见”这一地区还是处于平稳期,不排除发生小震群的可能,但是发生强烈地震的几率非常小,还没有达到警械级别!”地震局官员的论断一出,韩秦禁不住摇了摇头,他们的分析判断水平真是落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震迫在眉睫”他们竟然预测在五十年以后有发生大震的可能!如果政府按照他们这个研究结果”又一场人间悲剧马上就要发生!

    韩秦非常着急,却不能出面质问这位官员。现在是省委〖书〗记在听取工作汇报,省委秘书长也没有随便插嘴的资格,更别说他这个秘书了!原本想通过紧急召见地震局专家会商,让他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能够给省委〖书〗记提供决策依据。没有想到这些官员竟然这么麻木,看来只好另想办法了!

    听了地震局负责人的汇报,李志华心中有数了”他们毕竟是这一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具有权威性,肯定要比民间业余人员的论断更准确。韩秦把一位民间人士的预报那么敏感,有点过于谨慎了吧!

    张怀成发现省委〖书〗记沉思不语,省委秘书把他的汇报认真地记录下来”下意识地弃了一丝不安。省委〖书〗记在除夕下午紧急召见地震局官员,不会是仅仅听到了一点传言,肯定是听到了非常有冲击力的风声,或者是从国家局得到了绝密资料!

    自己把事情说的这么死,断定庆州在最近不会发生强烈地震。他现在是代表东海省地震局向省委〖书〗记汇报工作,他的结论就是目前最权威的论断”肯定被记录在案,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依据,而不在庆州设防。万一老天爷给开个玩笑”在近期真的在庆州给抖一下,他张怀成就成了千古罪人。

    张怀成对自己在这领域的水平很清楚,根本就没有什么过硬的理论指导,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理论都是假说,完全就是瞎子摸象。在这个领域,说起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威专家,大家都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任何结论前面前有一个定语,那就是可能,说的难听一点,说了等于白说!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张怀成脑子紧急转了转,马上来了一今后手,及时下了一个补丁。

    抬头看看省委〖书〗记,张怀成诺诺地说道:“李〖书〗记,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还非常肤浅,突发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对于庆州的情况,我们目前虽然没有监测到特别异常的数据,但也不应该掉以轻心,我们回去之后马上加强力量,抽调市县两级工作人员,在长假期间加大对庆州的监测力度,注意一切异常情况,随时向省委和上级部门汇报最新状态!”,李志华见这位地震局的官员穿靴戴帽,把自己的报告弄得滴水不漏,禁不住微微一笑。你给我汇报了半天,没有一点可操作的东西,等于让领导做选择题,这不是等于白说吗,让我如何决策!

    扭头看看韩秦,李志华发现他的助手微微皱着眉头,就知道韩秦对地震局官员的汇报非常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说到点子上!

    李志华不再理会地震局的官员,对韩秦说道:“小韩,你去把客人请来,让他跟两位专家交流一下,真理越辩越明吗!”,听省委〖书〗记这么一说,地震局的两位官员顿时面面相觑,难道省委〖书〗记还请了别的专家,要与他们华山论剑?

    韩秦马上明白了省委〖书〗记的意思,轻轻答应一声,起身离弄小会议室,到休息室去请张庆川,让他来会会两位东海地震权威。

    张庆川已经在休息室里坐了一个多小时,早已等的心焦气燥。看见省委一秘过来,连忙焦急地说道:“韩处长,省委〖书〗记下命令了吗?大地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防震预警命令下得晚了,一切就来不及了!”,韩秦无奈地一笑,这位老先生真是天真,大范围的地震预报非同小可,省委〖书〗记虽然权利很大,在没有得到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怎么会贸然发布命令。即便是发布动员令,也要上报〖中〗央,召开紧急省委常委会,让省政府来执行!

    韩秦郑重地说道:“张老师,省委〖书〗记已经听取了省地震局专家的汇报,他们的观点是庆州最近不会发生大地震。

    省委〖书〗记请你过去和他们切磋切磋,希望你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把自己的真本事拿出来。只有让地震局的官员心服口服,给省委省政府打报告,省委领导才能据此作出决策!”,!~!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百一十八章:难以决断
    第四百一十八章:难以决断

    韩秦把张庆川领进小会议室,向省委和秘书长做了介绍。李志华紧紧握住张庆川的手,真诚地说道:“张老师,辛苦了!”

    省委这么平易近人,张庆川一时有点百感交集,局促地点头道:“谢谢李,应该的,应该的。”魏先锋看见韩秦把张庆川带进会议室,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省委一秘刚才向他汇报的庆州地震传言,看来大有来头。省委直接会见一位民间地震观测爱好者,让秘书长摸不清李志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志华扫了一眼地震局的两位官员,介绍道:“这位老先生是庆州的一位退休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业余地震观测家。张老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发现最近庆州各种监测数据极度异常,张老师据此大胆预报,庆州在一个星期之内会发生强烈地震。”

    一个星期之内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局的两位官员顿时面面相觑,禁不住惊奇地打量张庆川几眼,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其貌不扬。短暂的惊诧之后,两位地震局的官员随之变成了不屑和嘲讽的神色。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一个业余人士,如果能够准确预报大地震,他们这些吃皇粮的专家真该去跳河了!

    李志华见地震局两位官员的表情急剧变化,微微一笑,用手一指两位官员,对张庆川说道:“张老师,这两位是省地震局的权威专家,两位专家根据地震台网监测的数据分析,庆州在最近发生大地震的几率很小!张老师却断定庆州在一个星期内就要发生大地震,这两种观点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同一个地方,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正好大家都在,你们就各自的分析方法,交流一下。学术观点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取长补短对你们今后的研究工作都有裨益。如果大家通过交流能够达到一个共识,也能给省委提供一个决策依据。”

    听省委这么一说,地震局总工程师兼分析预报室主任秦守华顿时涨红了脸!省委让他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堂堂副厅级干部与一个民间业余人士同台竞技,简直就是打脸啊!秦守华恨恨地咬咬牙,一定要给这个老头一点颜色看看,把他批得体无完肤无法下台,也就等于给了省委一记耳光,让他知道科学是不容亵渎的!

    韩秦已经给张庆川打过预防针,张庆川见省委让他直接与两位地震专家交流切磋,又扭头看看韩秦,韩秦冲张庆川点点头,鼓励他不要迷信什么专家!张庆川精神一振,坐在两位地震局专家的对面,把自己分析判断的依据详细讲述一遍。

    张庆川刚进到会议室的时候,还非常拘谨,一说到地震观测方法数据,顿时判若两人,思维敏捷,口若悬河。

    在张庆川讲述他的分析依据的时候,秦守华拿着张庆川的书面材料仔细地审视着。从张庆川提供的数据资料上,秦守华明显地看出来,这位业余爱好者的观测设备非常简陋,象土电仪这类仪器,地震局基本上已经淘汰。张庆川在临阵前兆上下了一番功夫,收集了大量气象、水文、动物的异常情况,别且与唐山大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种预兆做了详细对比。

    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秦守华不得不佩服张庆川的工作非常扎实,这些数据都需要实地观测记录,一个业余人士在严寒的冬天奔波在外,难能可贵。但是,仅仅凭着这些阵前预兆和地磁波的异常就判定一个地区要发生强烈地震,这也太轻率了吧!如果地震预报就这么简单,根本就用不着他们这些地震科学工作者了!

    秦守华曾经查阅过唐山地震的大量资料,其中不乏一些机密资料。邢台大地震之后,国家在地震预报方面下了大力气,尤其是在群治群防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国家确定的几个地震重点区域,每一个乡村、每一个中学都建立了地震观测点,重点观测收集各种异常数据和震前预兆。

    地震科技工作者早就注意到了京津唐地区,进行重点监视,并且制定了中短期预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只是在进行临震预报的时候,与这次大地震失之交臂!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各观察点都注意到了一些异常现象,有的甚至非常明显。专家们根据汇总上去的资料进行了会商,却难以下结论!

    专家们分析,按照这些震前预兆,极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但也只是有可能!根据全国的情况来看,很多地区都汇报过类似的问题,震前预兆非常明显,但是,最终却没有发生地震,只是虚惊一场!在京津唐这样一个政治经济中心,专家和官员们更是慎之又慎,不敢妄下结论,发布预警。

    秦守华的博士生导师当时负责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工作,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导师叮嘱工作人员,对于地震预报一定要慎重!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把秦守华的导师推上了风口浪尖之上!一个星期之后,唐山大地震不期而至,几十万人遭到灭顶之灾!

    地震预报失之交臂,国家多年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公共把怒气全部发到了国家地震局身上,万人签名要求枪毙局长和预报室主任。直至今日,只要在网络上查找唐山大地震千古罪人,秦守华导师的名字赫然在列!

    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之后,或许是出于对死难者的愧疚,秦守华的导师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开始非常重视震前征兆的研究。然而,大自然一再和这位地震科技工作者开玩笑,根据震前数据和一系列反常现象做出的地震预警,却屡屡误报。

    在这位导师主持的一次地震会商中,震前数据与唐山大地震极其相似,导师力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