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165章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165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明回到住处,已是凌晨三点钟了。
曾智是提前一周时间赶回来的,李思明在门外就能听到他打呼噜的声音,那声音跟缩小版的坦克差不多。
李思明洗洗就睡了,这一睡就睡到了上午十点多钟。起床时,他发现曾智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瞪着他。
“干嘛这么看着我?”李思明道。
“我是在想,为什么有的人想出风头却没机会,有的人不想出风头却总上电视?”曾智道。
“你犯什么病呐,大白天的将窗户关这么紧,窗帘也不拉开,怕你的春光外泄啊?”李思明从到窗户前,将窗帘拉开,让初春的阳光照进来,可是外面的情景让他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个寓所前院草坪之外,密密麻麻地站着一群人,都是记者,有的人李思明还能叫出名字。见到李思明在窗前露面,都迅速地按着相机快门,比上午的阳光还要刺眼。整个街道都挤满了记者,而附近的居民闲着没事也看热闹,瞧热闹不只是中国老百姓的专利,那些记者也是这些美国老百姓“观赏”的目标,特别是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看到的记者兼主持人。
客厅里的电视机上还在反复播放着昨日深夜那个抢劫未遂案件。
“中国导演又回来了。著名导演李思明在昨天深夜从香港转机回到了洛杉矶,但是这位本身就具有传奇色彩的年轻导演,又一次让我们惊叹,不过这一次可不是电影,却像是一部电影。他在回到住处时,遇上了一个警察局通缉很久的持枪抢劫犯,这位劫匪的运气显然太差。遇到了据称会中国功夫的李思明。下面就是当时我们在现场抓拍到的画面。我可以负责任地讲,这是真实的画面,而且是警察办案地征据……”洛杉矶电视台地约翰怀尔德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活灵活现地讲着,就差跳到台上指着上帝证明这是他的独家新闻。而那位“好人”司机这次充当了嘉宾。这位黑人司机这次没有喋喋不休。而是语无伦次,将李思明描述成了好像是惩奸除恶的会飞的“超人”。
而那位警察局长声称,这是一个警民合作地典范,让坏人得到惩处。还市民一个安宁详和地环境,还要发给李思明一个“荣誉市民”的奖章。看过那段新闻短片的人都知道,警察只是个打扫残局的角色。
所有地电视台都在谈论这件事。约翰怀尔德这次大出了风头,李思明怀疑他一夜未合眼,因为他刚才看到怀尔德也再屋外呢!
“你说说看,现在怎么办?”曾智问道。
“这不简单,满足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不就行了?”李思明轻笑道,“反正通过这一次,大卫交待的任务算是提前完成了,想不让人加深印象都不行。”
“那好吧。”曾智摸了摸下巴。“嗯,我先去刮一下胡子,我这么帅可不能让摄影机给糟蹋了。”
“得了吧,你这造型,放哪都是第一。”李思明笑着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准备妥当,李思明打开门,冲着记者挥手一指。机灵的记者立刻会意地如潮水般冲了过去。可是门口太小,挤不进去。
“摄影记者就不要进来了。不要把我的房子给挤破了,除非美国联邦保险公司能够加倍赔偿我的损失,否则我拒绝接受采访!”李思明威胁道。记者们乖乖照办。
李思明和曾智做在沙发椅上,刚坐下,约翰怀尔德动作最麻利,找到一个最佳位置,这家伙顶着两个熊猫眼,李思明估计做节目的时候一定是化了妆。能进来的有二十多个人,都是各家媒体的代表,那些扛着家伙的摄影师一个也没能进来,要不然连站地地方也没有。
“你们是客人,按理说应该给你们准备一些饮料。”李思明看着曾智,“可是我们这里一向是自己动手,曾先生是我的老板,他可不充当招待。当然,如果他愿意展示一下我们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我想各位也不会太反对吧?”
记者看着曾智遭李思明开玩笑,会意地笑了笑,而曾智不得不乖乖到去厨房为各位记者客人人手一杯中国茶。
“李先生……”怀尔德近水搂台先得月,抢先提问,李思明却打住了他的提问。
“关于昨天深夜发生的事情,警察局那里有详细的记录,而且你也是目击者,问其它的吧?”李思明真不知道应该恨他,还是应该感谢他。
“那好吧。李先生,我能不能请您预测一下本届奥斯卡的最终评选结果?”怀尔德问道。
“说实话,如果我说我地电影这次很难得奖,我想这一定是谦虚过份,但是一定保证说我的电影会拿奖,那也是骄傲自大。因为你很难用一个人去评价一部电影。比如《现代启示录》就没得到奖赏,科波拉导演用‘哲学’地观点来叙述以战争为代表的暴力如何使人异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军方不满,拒绝合作,评论界对充斥着血腥与黑暗的画面也不满,但是从艺术上来讲,这是一部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大片’。”李思明打着太极。这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李思明不会,但是嘴上功夫还是很不错的。
“可是你的这一部《阿甘正传》,却是听好又叫座,而且深得美国人心,无论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值得称道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有评价说你的这部电影如果不拿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那真是一个笑话。对此你有何看法?”怀尔德还不想放过。
“如果我的演员汉克斯能拿最佳男主角奖。是最好不过了。其他的无所谓。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大家都有目共睹。”李思明为汉克斯拉选票道。
“那您对其它几部参加角逐地电影如何评价?”梅丽尔惠勒问道,李思明认识这位女记者。
“我认为《母女情深》将是今年地黑马。”李思明肯定地说道,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他根本就没看过这部电影。
“我有另一个跟电影无关的问题。”梅丽尔惠勒问道。“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传统新年春节之前,您和曾先生出现在跟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并且还和贵国政界首脑会面,这让我们美国各界感到惊讶。请问你能透露点什么吗?”
中央首长视察深圳等特区,早就在香港及海外引起高度重视,而李思明在深圳地公开亮相,更是让美国人感到意外。
“对,我也很有疑问。据我所知,你早年曾当过知青,嗯,这个词对美国人来说很新奇,你还因为被当作政治犯关押,可是后来你却无罪释放。并且21岁不到地年纪做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这不得不让我们吃惊,而且你现在却在好莱坞用美国演员拍美国电影,这跟你在深圳有什么联系吗?这就像是一部好莱坞传奇大片。”怀尔德一口气将李思明的底全抖了出来。
所以说,李思明的新闻价值可不是一般地大,怀尔德暗想如果将李思明的个人经历来一个专访,收视率一定不错,至少老板一定会主动为自己加薪。
李思明有些目瞪口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只要他在
众面前露面。他的过去历史总有一天会曝光,这是真理。
“当然有联系。我和我的老板不仅是雇佣关系,而且是朋友。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曾先生想从事科技事业,而这是我的专业,他喜欢电影,我也喜欢,所以我们就来到好莱坞。
“那您拿多少片酬?”有人置疑道。
“当然是他满意的。”曾智接过话题,“虽然他是我的雇员,他也是我地朋友,我绝对信任他,我会让他放手去寻找剧本和演员,拍他想拍的,投资不上限,亏了我担着。”
曾智的话让李思明听上去感觉曾智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自己是个空有才智却走投无路的穷小子。
“那是否说明,有一天你会离开好莱坞?”《时代》周刊的记者杰克尼克尔森好不容易插上一句,今天早新闻的风光被洛杉矶电视台的怀尔德占尽了先机,让他耿耿于怀。
“是的,不过我希望你们一定不要舍不得我!”李思明开玩笑道。这让大家都笑了。
“那你计划什么时候离开?”有记者问道。
“该离开地时候离开。”李思明用外交词汇搪塞道。
“能否谈谈一下你个人的经历吗?比如家庭?”这是个很好地问题,媒体对李思明的过去也只是道听途说,没人能够深入中国去采访。
“跟大家一样,我也父母生养的。并且,我郑重地宣布,我已经有老婆了,美国的美女们,就不要想着我了。”李思明开玩笑道。这让众人哄堂大笑。
这种玩笑平常中国人是不会开的,而李思明却不同。这就给美国人了一种错觉,中国人都是像李思明那样的:勤奋,聪明,幽默。总之形象很高大,很完美。李思明用他的表现,让美国人对中国这个目前还很神秘的共产党国家,日益感到兴趣,随着李思明在电影以及后来他在科技事业上的成功,如果再要美国人评价一下中国人的话,美国人往往在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思明。
等中美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才发现,中国人不是都像李思明那样爱开玩笑,“国际玩笑”是不能随便开的,弄不好会付出代价的。
 
   
第八十四章 主旋律


吃过午饭,李思明和曾智一起到了公司。
公司里每一位的雇员,见到李思明都会大叫:“嗨,李,你真的会中国功夫吗?教教我怎么样?”
天知道,中国功夫是什么样的?李思明不得不一再地撒谎说:“这是我家租传的,无血缘关系不得外传。你若改姓李,我可以教你。”
大卫弗兰克尔最近很高兴,《阿甘正传》还在持续上映,海外市场已经全面铺开,票房分成一天天地高涨,这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雇员们也很满意,不仅努力有成绩,薪水又长了一次,老板在这方面从不吝啬。唯一有些麻烦的是,公司一天天地扩大,这座大楼不久就装不下那么多人。总之,公司蒸蒸日上,也许某一天能济身一流电影公司也说不定呢。
不过到目前为止,公司只投拍李思明一个人的电影,弗兰克尔知道这不是一个电影公司正常逻辑。在好莱坞,通常是电影公司手中有剧本,然后找导演拍,或者是导演手中有剧本,找电影公司投资。弗兰尔见过不少导演,这些导演中,有不少还是颇有名气,他们想让麦克肯纳公司投资他们的电影。李思明已经在媒体面前透露,将来他会离开好莱坞的,弗兰克尔只好未雨绸缪,找一些好的本子。
“李,听说你将来要离开好莱坞?”弗兰克尔一见面就问道,语气不善。
“听着,大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对你来说拍电影就是全部。而我却不是这样认为。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李思明道。
“可是公司怎么办?”弗兰克尔有些担忧。
“我本来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李思明话有所指,但弗兰克尔却以为他只是谦虚,“好莱坞是个丰富多影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人加入到这个圈子里,只要我们地眼光有足够的敏锐,就少不了会制作出好的电影。麦克肯纳公司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找更多的剧本,更多的有才华的导演。不断地推陈出新,这才是公司持续发展壮大之路,而我目前不还是在这里吗?”
“我不得不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真的感到遗憾。”弗兰克尔情绪不高。
“大卫,放心吧。我虽然将来会离开,但我会一直关注这方面的,至少我会对你找到地剧本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到目前为止,我的眼光还不错!”李思明开导道。拍电影实在是赚钱。李思明没有理由放弃赚美国人的钱。只不过,是别人替他赚钱而已,只要看到剧本,他就能知道这部电影有没有投资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我们谈一下下一部电影吧?”弗兰克尔似乎忘记了刚才的失望,他对李思明的下一部电影有些迫不及待了,“你准备做些么?”
“这一次,我准备再换个口味,拍一部战争片!”李思明道。
“哦。越战片吗?自从《猎鹿人》成功之后,这类型的颇更欢迎。不过此片也很有争议,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是对战争的歪曲。另外,你地国家正在打仗呢,在我们美国人看来,都是一回事,你得考虑清楚。”弗兰克尔有些担心,“而且科波拉地《现代启示录》让人失望,听说现在科波拉现在到处替别人拍片还债呢。”
科波拉是刀年代中期崛起的一名导演,1974年先后执导经典之作《教父》,《教父续集》而名闻世界。两部影片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父续集》还使科波拉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还再以《对话》获得葛纳电影节的金棕桐奖,名震世界影坛。
《教父》和《对话》获得的荣誉与巨大的商业成就使科波拉从“才子”一跃而成为“影业巨子”和百万富翁。取得了成功的科波拉开始方雄心勃勃。他想在美国电影界当真正的巨子,他要超过好莱坞历史上那些威名赫赫的电影巨头。在他看来,米高梅,华纳,派拉蒙公司的头头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