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六合大拳师 >

第51章

六合大拳师-第51章

小说: 六合大拳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提快护住中门,借力就能翻,走弧线撩挂,一翻手就回刀砍杀,再回就是拧刀旋刺,运用起来连绵不绝。中定之式就是走周全,以御起手,但运用起来,道理相当。”

    老滕取个骑马式,道:“要力大势沉,需人借马力,此时刀越重越猛烈,也越容易杀出血路。看,我出刀这线路,出刀之时以护住周身,只要我不被拨打,一击必中。但大枪等借有弹性,一抖一圈可能震裂虎口,把持不住就被他捆住刀身,抢了中门。你看,这刀体扁宽,又有护手盘。两马对冲,生死只是一击,我在两兵相交之时,以腰力合两把,压住刀身,以刀背拍他杆子,合于护手盘下捆住,让他回杆受阻,一刀可将其搠于马下,这是右式。

    而关键就在于,接触那一瞬间需要向后一拨,这一拨就是四两拨千斤,化解他弹抖之力,也不伤虎口,而关键就是谁把握住了这一瞬间。

    若出左式亦同,反扣起杆,一挂封喉。若对千字劈式,他以势沉杆长,自上而下,泰山压卵,我依然以护手盘与刀身相搬拦,顺着他杆子滑动掉尾而上,一翻中其咽喉。关键在于撑得住,若撑得住,后边自有那胯下战马为你走出攻击。

    而朴刀又有好处,这几刀都可顺势杀出回马刀,只要两马错蹬,欺他杆子长掉头困难,而朴刀长短正相宜,反手一刀伤其后颈,暗算无常死不知。”

    刘梁大喜,跟着努力学着,一丝一毫,高兴着细问:“若他兵刃比我轻巧如何?”

    “通用无妨,以长制短,以势压人,只要守住我中杀他中,中就是中轴要害。”

    刘梁有杀伐经验,不一阵就掌握了要领,对老滕很是感激,但又继续询问底细道:“滕老师,若步下对阵又如何?”

    老滕开始喜欢起这个后生的细致周到,便详细道:“步下更是方便,步下多了步法周旋,可以借走步运刀,而且路线相对更长远,因无战马庇护,下可抹裆,上可封杀。至于刀不出窍之法,也是用这刀鍔周旋,倒掐天地,同出一理。长制短在器,其故易知。短之降长在人,其故难知。一寸短就一寸险,愈险敌愈难料,一招失手,回天乏术,我胜算越大。刀刃叫天;刀背叫地;刀锷叫君;刀把叫亲;所谓人不亲刀把还亲,刀把不亲祖师爷还亲,一笔写不出俩武林,合五一声平安归。”

    老滕又演示了几个动作,与刚才压刀翻手类似,只是身子一上步,锁住了对方兵刃刀却拉到对方裆下了,甚是刁钻,又不可挡。

    刘梁道:“我杀人无数,却未总结出此法。妙!”又问,“若势力相当,当如何。”

    老滕呵呵一笑,走步起刀,刀法不变,却走远压短,走斜打正,直拉那刘梁腕子,刘梁多聪明,马上明白了,提刀道谢。

    老滕见他掌握,嘱咐道:“刀走缠裹,此一取得是二次开门,就是先拦后杀,而非一击而中,所以第一手一定要快准无误,令他回天乏术,因取后先至,必然狠毒,一击必死,你不杀他他杀你。若两法相当,则去其直接,直取中路,封住线路两刀合一刀,一气呵成,一步到位,这就是后来的功夫了。”

    刘梁很是高兴,看着老滕的刀问道:“滕老师的刀为何这般模样,是否华而不实。”

    老滕哈哈一笑:“我这是大雁翎刀,一取其气势,再是这冷锯正是巧妙机关,以此锁扣敌兵,不需到护手圆盘,可走捷径,而靠这一枝又能锁死,对方只能待毙。如此灵活多变,可以一当十。”

    刘梁大惊,道:“我也当依样打造一柄。”

    老滕道:“不可,我这刀自由习练娴熟,又因自身膂力有长,所以才敢取此法,因短柄定势之时难以借周身之力,兵器长不离身,短不沾身。所以运用起来已有难度又需拿捏到位,此刀非一般好汉可以驾驭。此已是走险,恐我再年长时也有心无力了。”

    刘梁道:“真是可惜了。”又道:“如此何以破解?”

    老滕道:“功大无解无不解。若取生克,可使步战花枪对骑兵,自下乱舞,他在上借不得劲,可乘势刺杀。你日后见到步战枪也当小心。”

    刘梁感谢,周围兄弟也跟过来,一起舞弄,都掌握了个大概。

    不觉已天明,众人不觉困乏却感觉饥饿,却心照不宣,准备上路。

    双方人马都很默契,也没打什么招呼,就开始各自收拾营帐,拔寨骑兵。

    老滕的人重新检查捆绑了车马,刘梁也唤了捻勇将那半坛榨菜驮了。

    两队人马背着太阳上路。

    地上被露水打湿,阳光一照虽然微微冷但依然感觉到天高地远一阵暖意。

    刘梁让兄弟牵了马,一路步行,边走边舞。

    影子渐渐清晰起来,瘦长扭曲,车马就轧着自己斑驳跳跃的影子一路向西。

    路上无话,果然就看到几处营帐,刘梁车也不停,稍加暗示便可过路。

    拐了弯向南,刘梁一直护送着车队朝赊店走。

    凤吟也跟随步行,在太阳下看到这些捻勇坚强又苦涩憨厚的脸,心里生出一阵难过。

    这个可爱的兄弟还不知道,车上那另外的坛子,装得却是要打死他们的黑火药。

    孰是孰非,似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晚上,大家如此尽兴。

    造化弄人,人生能有此节已经足够,今宵酒醒何处,枯柳畔。

    凤吟一路看着刘梁欢喜地舞动着大刀,不知道他是为了学了一套可以冲锋陷阵建功立业或又杀尽不平的刀法而高兴呢,还是纯属因为这套刀法本身的趣味而高兴。

    凤吟突然就明白了祖训上说那句,不得为官,不得入伍。那不是因为其中的无奈与黑暗,更是这人性本身。在那种条件下,人心里的许多力量会被勾引出来,而不可控制。

    凤吟在心里深深一跪,如果没有这些人,如果不是要赶路,他定要跪伏在这大地上,拜谢祖先。

    他深深感受到了祖宗那种穿越时空的力量,禁不住眼眶有点湿润。

    刘梁收了刀,他并着凤吟,大踏步走着,道:“若天下太平,你我兄弟能日日如此多好啊。”

    然后留了个地址,说有空去家里玩,又说捻军很有纪律的,又讲义气,那些村寨与这边无异,并没传说中那般惊骇,只是更快乐更有盼头罢了。

    刘梁突然又看到了凤吟的兵器,惊喜道:“弟弟,这是什么兵刃?”

    凤吟就给他讲,这就是盘龙棍了。

    刘梁道:“弟弟果然霸气,说书的讲那大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靠着这个打得天下哩。叫做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凤吟本想跟他说赵太祖是靠着民心所向之类,后来又一想,自己还有点想不通呢,而这个汉子也只为吃顿好饭,报销头领,根本没考虑那么多,也就罢了,不扫他兴致。

    行一路已见赊旗,凤吟突然难过起来,他看着地面几个人影影绰绰的身影,却怎么也看不到刘梁的影子。

    凤吟看着那一张笑容满面而又毫无生气的脸,心里眼里满是酸楚。

    竟然问了句:“哥哥家里还有什么人?”

    刘梁被问得很奇怪,当时竟没回答上来。

    再之后凤吟就看着刘梁在兴致勃勃地比划着,自己竟真的成了聋子,哑巴,听不见,说不出,根本不记得刘梁都讲了些什么。



………【第六十七章 残星落月坠江心】………

    第六十七章残星落月坠江心

    此时赊旗,春秋楼已经化为框架,一把桐油生就的大火将能燃的都燃烧殆尽。:ap;那巧夺天工的精细雕琢瞬间便为火舌吞没。

    大街依然萧条,显得空荡荡的,早已没了那繁华喧嚣,夸张一点说来倒有点像人间地狱。

    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在这季节总透着那么一股沉沉闷闷的死气。

    豪绅或走或躲,戴氏率众支撑着最后的山陕商人离开。

    大街上那条霄汉铁幡杆就额外醒目,指天插地,坚韧不拔,那镂空铁幡在麒麟神兽图的衬托下书有“大义,参天”。

    这两对字有点格格不入地刺进行人的眼睛,好在此时行人不多。

    凤吟站在街上望去,仿佛只是看到无尽的天与地,这辉煌壮丽的景象瞬间化为乌有,不禁让人重新定义一切,定义自身。

    凤吟的脸只感觉烫,似乎能感受到那些日夜那强大的火焰是如何吞噬这一切繁华的,面对那熊熊的烈火,我们是那么多脆弱无助,一切是那么的不可靠不踏实。

    那火舌如蛇般盘绕延伸,瞬间吞噬了辉煌,也舔食了浮华的表面,还不满足,继续烧了七天七夜。而后,尘归尘土归图,让一切又如最初一般真实起来,那基石依然坚固,生命依然坚强。

    那被血与火洗礼过的石兽神虫少了一丝精灵古怪,多了些许沧桑与正气。

    宛如大梦初醒。

    凤吟没有与他们一样感叹荣华的消逝,他感觉一切竟真实美好起来,火焰无情,残酷地揭开了那富丽堂皇的表象,还原了原本的残酷与忍耐,如同我们平常的生活,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

    凤吟目空四街,无心游览名胜,竟生出一个想顺着这里随着太阳一直往西的想法。

    他在归化的时候见过一些蕃商,他们告诉他,回回的祖先就是在一直往西的地方。穿越死亡之海无尽的流沙山丘,一直往西。那里是另一个世界,有奇花异草,国色天香。

    那些蕃商非常精明,而又有一种别样的思想,他们看中实质的约定。

    在他们心中,只有凤吟这类从内心讲信义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一个蕃商送给凤吟一本古怪的书,是人与神的约定被四下流传,唤作福音。

    那里说,人介于神与魔鬼之间,于是有了选择,而有选择在很多时候往往比无选择更让人难以选择,而正是在大抉择的时候,我们才更能看清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个畜生。

    那书的前卷里提到一个故事,就是人们在等待约定之时,造了一个代表外邦神的金牛犊,这使神与圣人都怒了,要毁掉一切。

    说到了那日子,要将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人,让有血气的人一个也不能自夸。

    有血,有火,有烟雾。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那主大而明显的日子未到以前。

    那本书凤吟只是随手翻翻,言语很不通顺,他想,那神定是没毁掉一切,被毁的,或许只是那不守约的人。但此时,凤吟看着那额崖峥嵘的石兽以及毁坏掉精美之物,却总不自觉联想到那金牛犊。

    一个人因为那本与神签约的书而疯狂,带领着一帮人占领南京,成立了一个太平天国,而实际,他真正读懂了多少。

    那些站在生死边缘的人,他们想过自己面对的选择吗。

    凤吟站在当街,仿佛看到铁蹄踏过,他似乎明白了前些日子第一次出远门,那马车上的梦。

    突然悲哀起来,感觉到了生命的脆弱,灵魂的脆弱,开始感觉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

    见到了左先生,戴先生,但凤吟似乎回不过神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是客套地打过招呼,就听老滕他们讲事情。

    左二把是个豪爽而精细的魁伟汉子,浑实粗墩,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戴五昌是戴龙邦老当家的孙子,一个转身一个走路都能看出那非同一般的功夫,配上四个字是“游刃有余”,对什么事都游刃有余。

    老滕让人卸了车,搬下一坛坛的火药。老滕一抱拳道:“只听到赊旗有难,便想到了守城必然耗费弹药,恐有失,赖家门便利,特意支援。看此情景,也已误了时日了,惭愧之至。”

    左二把呵呵一笑:“老哥哥能想到我等已感激不尽,冒险支援我等,那感激更是无以言表,而此眼下是雪中送炭的好时节。”

    左二把就介绍了,这捻子烧了山西会馆已不是最近的事情了,上次也是衙门出兵才解了围。镖局的能力很有限,也就是图个道义,拼死保护客人而已。客人出重金,盼着平安,买得就是个危难之时的照应。而捻子打的是麻雀战,打不过就飞,官兵走了他再回来,但打我们一个孤城,却是足够了。

    因为一直坚守对垒,也没丢失多少财富,所以他们也是不甘心,这才恋恋不舍。

    那边已经来了消息,曾大人的兵马一到,这边必然回撤支援,只要坚持了这三五日,难关也就过了。

    正值这弹药用尽之时,滕老哥来了。

    左二把算起来也是跑了三十年江湖了,与老滕那是不相伯仲。

    戴五昌也说了,捻子跟镖局没什么仇恨,镖行的行走江湖那是黑白两道都得交往,按说那也是合吾一家。也不是与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