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六合大拳师 >

第104章

六合大拳师-第104章

小说: 六合大拳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夸我那句不敢当,但你那句还真有自知之明。”

    “不过我就信一个理儿,搏杀不讲修为。道德高了,自然拳法有提高到余地。但不是道德高了,拳法就一定厉害,所以即便很多人功力很大,境界很高,但照样会败给我。”

    “你说得也没错,不是人人都能到那顶峰境界的,山腰以下那都一个理了。”

    “说起剑风我想起来了,剑侠剑仙没机会看到,但我听说南乡有个老举人剑法很好。说是上榜后任了御前侍卫,在宫里进修的剑法,不知道他这个剑法会不会沾染一些尊贵之气,有机会去看看。”

    “说到底你还是爱剑啊?”

    “嘿,我也没别的本事。”

    跟青面扯了一阵,青面跟任海山一样,都说就不跟着凤吟闯荡了,难得安稳,不过家里如果有什么事情,肯定当成自己的事情照应着。

    凤吟随后又去几个认识人那转悠了一阵,红姨说开春就在街上支个小铺,卖一些调配的花茶,瓜果之类。

    凤吟道恭喜,总算安顿下来了。认识人都转完了,还得回家。

    回家老奶奶并没有责备他什么,三娘也没责备他什么,看来大家对他杀了铁头这个事情没有什么看法。

    向楠这阵跟老奶奶走得很近,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对心思。

    老奶奶道:“我答应让这个熊出去走走,主要是因为镖行跟其他行当不同,镖行是出镖,交接,完了就可以回家看看了。不似商铺,还得外驻。外驻不好管理,人也会想家,家人也想他们。一般人干不来,干得来我也不忍这心。镖行合适,来来回回,但是风餐露宿更艰辛,整体提心吊胆。”

    “老奶奶什么都知道啊。”

    “嗨,我小年纪那会儿啊,跟着商队是一路从大漠回来的。哎呦,回来了就不爱出去了,你看我这双小脚,离了牲口寸步难行。做女人的,有吃的穿的,再能自由走走,就很不容易喽。”

    其实很多时候,爱好决定着努力方向,熟悉关系着展方向。凤吟对未来的路实际也很迷茫,但确是他如今能找到的一条最折中的路了,不然他要么跟三叔一样抛开一切,要么跟他爹一样绞尽脑汁地算计。显然都不是归宿。

    平时吃饭家里一般都聚不起来,都是各吃各地,过年那几个通常会赶回来一起吃饭。但是老奶奶就是喜欢向楠,硬是分了桌,就在自己屋里吃的。

    过年也没什么两样,就是大街上多了些鞭炮碎屑,讲究的是开门红,很多时候故意不扫。

    在一个还算明媚的上午,凤吟拉着马,踩在满地纸屑上,驮着向楠一路向北。

    凤吟是拉着两匹马,另一匹悲伤驮了一点行李,凤吟故意不骑,这一路就沿着当初送老刘的那一路,沿河而上,过了故人楼,出了周口。

    出来的时间凤吟并没为向楠准备什么,都是各自准备,多少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又都喜欢有这么个旅伴。

    二人一直无话。

    走出很远很远了,凤吟道:“你也不带个别的兵器,穿着大棉裤,还能蹦起来打飞镖啊?”

    向楠道:“跟你着还得我自己动刀动枪啊?”

    凤吟道:“也是。”

    二人又继续走,又走了很久,凤吟道:“等天好了,不穿棉裤了,也就可以蹦了。”

    向楠道:“你想得够周到了。”

    凤吟不说话,走了一会,听到向楠在马上窃笑,后来竟然有点憋不住的在马上前仰后合,大笑起来。凤吟有点莫名其妙,表情愕然地看着向楠,向楠使劲忍了忍不笑了。

    凤吟转过身去,心道,傻样吧,跟没出过门似的。继续快路赶路,听后边向楠又窃笑着,在凤吟背后隐隐道了句:“傻样。”

    其实自凤吟上次出门,一路结识了包头那一家人还有那虔诚的行脚僧,就喜欢上旅行了,那种淡淡酸涩,淡淡的期盼,很有滋味。

    后来看了地图凤吟才知道,上次去归化是先向西,再向北,那一路实际是绕着黄河走了一个大圈子。而且非常难走。若是一路向北,路线只是原来的一半,而且都是大道老路,祁太平又在这一半的一半上。

    刚出门的时间,带着点兴奋,什么都不爱想。但走出了村子,凤吟就努力不回头看镇子的方向,感觉走得越远,牵挂就会越少。等走出很远之后,再回头果然就看不到村庄,虽然断了些念头,却隐隐后悔没有一直看着村庄消失。

    这个时间再看前方,路就有点孤独了。

    一路寻着路走,难免就有点盲目,有行人处还能打听一二,没行人处就感觉四下空寂。回头看一眼马上还坐着向楠,心里顿时升起一团温暖。

    走在山路之上,看四下光景。岭高谷平路行其间,那黄土岭子侧似斧劈,顶存积雪,高低疏密宛如丹青画卷,窑洞成行如同天工,细想此境如坐盆中,令人感叹炎黄家乡。

    远看那梯田层层堆垒,如刨推一般,那山又似刀削,平整自然。

    走在岭上,侧观山谷深不见底,恐有通幽深渊,忽然高起处又高低起伏,堆堆簇簇,如一群巨象伏兽。

    让人赞叹天地造化,行于其间,人就渺小了许多。

    凤吟感觉新鲜,但对向楠来说,这些就太过平常了。凤吟只顾四下看着景致,早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哪还管哪里可以埋伏,哪里可以布阵。对周围的危机茫然不觉。



………【第六十一章 白银之谷聚宝盆】………

    第六十一章白银之谷聚宝盆

    回路盘绕,那山岭巨柱般形同孤立,翻山则清,入谷则迷,行于其间如入画中。:ap;有平坦广阔处,边上一溜残垣断墙,应该是城墙了。弯弯曲曲,高低起伏,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龙脊,在墙倒壁塌之后,还在努力支撑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就这样,有店住店,没店就厚着脸皮敲开一户老乡的窑洞。走五六日又五六日,马没累,人却累得不行了,度就慢了下来,凤吟这才感觉到了艰辛。

    上一次是随着大队人马前行,又是坐着马车。半途凤吟还昏迷了一段,一路新鲜感让人兴奋,到没感觉太疲乏。但这一路自己做主,天气寒冷,又有照顾向楠之心,反而是有个机会就歇息,比计划中延迟了好几日。心道,若真是办起事来,这个走法早耽搁。

    无话则短,这一路走来,深谷半坡之上,看到好多气派庞大的山庄大院。凤吟在大墙外看着,就感觉那庄园占地,一处大院就能顶自家一个村庄。心想这里的人果然财大气粗,又团结相帮,就这村庄之外都套着城墙,大门设着吊桥,这比家乡的寨堡可大多了。家乡那寨堡连结起来充其量也只够人家庄园一角。

    后来一打听,好悬哪,这一处处庄园竟然不是一座座村庄,竟然就是一家一姓之大宅院。太气派了。

    想自己家那“日日高升”的大院,放在这里简直就是棋盘上的帅营相对于整个棋盘。

    难怪山西的镖局那么达,就这一户户大院,没有百十人根本看管不过来。这才感觉到自家的渺小,但又充满期待与兴奋。

    此地的宅院无论大小,似乎都是四四方方,甚至没有外窗,整个房子外观就是一个方块加一个门楼,高深神秘。偶尔有老房子院墙塌落,通过空子可以看到里边的门窗,大多是圆拱形的窗子,就像窑洞的门。

    此地为太行山之谷,这宅院又似谷中只谷,凭一路感觉,应该是到了晋中盆地了,离目的地也差不多了。

    向楠在关中也是见过大宅子的,建筑风格有点相当,但相比却差了不少。但向楠的心思却不在此,就并没感觉多少震惊。她这份平静到让凤吟感觉有些奇怪。

    到了闹市区,果然繁华喧嚣,又井井有条,难怪人称祁太平为白银谷,果然就像个聚宝盆,想必就要到了。凤吟跟路人一打听,人家说这是过来汾阳了,再往前走就是文水了,到平遥的话得折向东南,得过三条大河。凤吟这才后悔自己就爱沿着河走,没想到走过来。

    若向东北就是祁县,太谷还在祁县北边。凤吟想到记得戴氏与左氏的镖局都是设在平遥。于是跟向楠一商量,没有停步,直奔平遥。

    凤吟来时留了好几个心眼,他在每个票号的周口分号都兑了一张银票,有了这几张银票就能到他们总号掰扯掰扯。路上就开始盘算这些门道,想来真做起活计来,可比想想中要费劲多了,他们柜上那些掌柜每天得忙到什么样子。

    想着就明白了,他爹为什么那么看重七寸兄弟,为什么宁可冒着为富不仁的骂名去维护庄稼把式头与帐房。还没等到,就有点打退堂鼓了。

    凤吟问向楠,会打算盘么。向楠道不会。凤吟问,识秤么?向楠道,不识。“算账呢?”“更不会了。”

    凤吟叹息一声道:“跟我一起学吧。”理解了他爹的辛劳,也理解了三叔的暴躁,后悔没把小五哥带出来。

    无话则短,行路,吃饭,行路,住店,再行路。就到了平遥城了,四四方方一座龟城。

    经人一打听,道是此城四方,南北各一门为龟之位,东西各二门,四角四座瓮城分为龟足,四门均向南开,如龟爪向前。

    如此一来虽然天有薄雾,不便东西,但顺着这规律却能分辨出各门方位来。

    凤吟拉着马围城转了半圈,就从北门嘴里进,这叫占鳌头,兆应有个好的开始。

    左氏的镖局离王氏的都不远,就在东大街上,一打听还是龟城中心。城里就这一条街最直,贯穿东西,东边是亲翰门,西边是凤仪门,各大票号的总号都设在这条街上。这让凤吟非常高兴,就因为这凤仪二字的祥瑞。

    城里真是人山人海,这刚出正月带着新禧,满城春风得意之气象。叫买的叫卖的都不用吆喝,一步一景,店铺门里门外都摆满了物件,字号一个连着一个,书法或者苍劲,或者飘逸,但都透着一股饱满雍和,厚重诚实之感。货物齐全,琳琅满目,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

    这城在外边看着挺大,到了腹地,就感觉太过拥挤了。

    凤吟带着向楠先选了一家靠近村子的客栈,先好好休息一番,稍微游玩一下,同时想想怎么跟戴氏开这个口。

    跟人打听到,镖局这里大的,有买卖字号的就这三家,但都是外柜。通常练武的时间他们汇聚到一处叫做汇武林的武馆。

    凤吟在家的时间还算个富家子弟了,但到了这,穿那一身白大氅,扛着两条棒子,就显得跟田间庄汉没什么两样了。向楠虽说也算秀气俊朗,但那一身衣服怎么看怎么不像大家闺秀。

    凤吟一开始没有感觉到什么,但走着走着看着周围的目光就感觉有点不自在了,那**哨子就不再扛着了,而是提在手里。走着走着,提着哨子棍都感觉不自在了。

    这让凤吟有点不好意思,他自己倒还没什么,但向楠是个姑娘,怎么也要脸要皮的。凤吟就对向楠道:“妹子,待会找着绸缎庄,给你做一身好衣服。”

    向楠轻轻道:“不用了少爷。穿着裙子就不方便行走了。”

    凤吟以为是向楠怕破费,就道:“虽说是商贾云集,怕也不会太贵。什么地方都是三六九等,这又不是京城,再说京城也就那样。”

    向楠再没说什么。凤吟又道:“你就别叫我少爷了,再者说着,你并不是我家仆人。”

    向楠道:“寄人篱下就有尊卑。唤你少爷,让人听来也有些身份。”

    凤吟道:“嘿,惧他作甚。一路我见此处田地贫瘠,恐怕三五亩不顶咱家一亩。走去量一套新衣,就按小打扮做,或者公子装也成。”

    向楠道:“要不还是公子装吧,这倒方便些。”

    看着挺炫,实际一打听物价并不高。那店铺伙计倒被这一身土气的外乡人出手大方而震惊不小。

    心道,都道藏富藏富,没想到这一对土包子藏得这么像。

    凤吟顺手讨了几块边角料,就让裁缝给缝制了一个锦囊布袋,就装那一条哨子。

    又直接换了一身成品,果然是焕然一新。

    毕竟是东家家乡,风气比较严谨厚道。虽说那料子底子都很很名贵,但色彩,气质,却都比较含蓄收敛。整个城市再看惯之后,就透着一派厚朴了。

    似乎一切都很有内涵,需要品味。一砖一瓦,一道雕刻,几笔绘画,都很考究。

    酒店的小伙计或者机灵或者忠厚,但都透着一股透入骨髓的诚信。凤吟不仅叹道:“果然有门道。”

    向楠提醒他,不要被外表迷惑。凤吟知道向楠也并没看出什么,只是刻意提醒,就没怪她多疑,道:“你多帮我掌个眼。这些人再憨厚都比咱心眼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