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

第101章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第101章

小说: 《魏小宝的强盗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鲜血连同婴儿的鲜血在空中飞溅。婴儿被身边的百姓下意识接住。接过一看,箭插在侧腰,一时不死,但婴儿脸色发紫,哭声越来越微弱,显然不能活了。

百姓们大哗,人人悲愤至极。有人大喊:“猪狗不如的鞑子!拼了!”一人带头,剩下的百姓全都悍不畏死地朝清军冲来。

瘌痢头还没来得及发令,就见麾下已如旋风般冲了上去。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对战。眨眼间,百姓们就倒在骑兵的马蹄下,被踏成肉泥割下头颅。

瘌痢头呆呆地握着手中的长枪看着这一幕,心底像是有火在烧。张于九得意地驰回他身边,拍拍鞍子后的两枚血淋淋的人头道:“将军,我们回去计算军功吧!”

他的脸上还有百姓的热血。瘌痢头气极反笑:“好!你不听本将号令擅自行动,老子先杀了你再说!”

手中长矛唰的带出一溜寒光,顿时张于九表情凝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似的,呆呆低头瞪着穿透自己胸臆的长矛。

瘌痢头狞笑道:“送你上路!”右臂抡圆,丈八长矛挑着张于九远远飞了出去。张于九的尸身如同布袋般重重砸在地上。所有驰回的麾下顿时吓得呆了!“小魏青”竟然临阵杀了自己手下游击将军!

“不准给他收尸!这就是不听本将号令的结果!”瘌痢头一拍坐骑,纵马朝大营驰去。身后骑兵们发了阵呆,这才慌忙跟上他,真的没人敢去收拾张于九的尸体。他的马失去主人,原地刨了会蹄子,急忙跟上同伴们,空鞍上两枚人头洒下一路血滴……

本书首发一起看文学网,请支持正版,更多精彩等着您

北路军大帅恭亲王满达海接到报告,顿时有些踌躇。魏青是他手下第一得力爱将,这次出征功不可没;可如今他却杀了自己手下游击将军,小报告打到他这里的时候,他也不禁摸了打结的眉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正在自己大帐中头疼地踱来踱去,瘌痢头一撩帘子大步走进来,跪地双手抱拳道:“属下有罪,请大帅责罚!”说着摘下头盔,开始解甲。

满达海一愣:“你这是干什么?”

瘌痢头昂首道:“属下擅杀游击将军张于九,无论大帅怎么处罚,魏青毫无怨言!”说着深深伏地。

满达海很是犹豫。张于九和魏青一样,都是他的包衣,论起忠勇,他知道张于九远远不及魏青,何况事出有因,张于九不听魏青号令确实有错,但因此丧了性命就太严重了。想来想去,他是怎么都不舍得处罚魏青,毕竟如今是用人之际,手下只有魏青这位名气越来越响的名将,别的不过是一些小喽罗。可是如果丝毫没有处罚,也显得他这位主子太偏心。

半晌他皱着眉头推心置腹道:“你啊,宅心太过仁厚,不过是杀几个叛民,杀了就杀了,你干嘛为了这个要杀麾下自己人!唉,这不是让我为难么?”

瘌痢头振振有辞:“属下本来是想带回那些百姓,问问看为什么叛军忽然让他们出城,说不定其中有什么军机。张于九不听我号令,我以军法论处,自认为没什么不当。但是事出莽撞,这是我的不对。还请大帅责罚。”

满达海听瘌痢头这样一说,觉得很有道理,更是起了爱才之心。这位自己赐名的魏青,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实在有勇有谋,确实没必要为了那个蠢才而灭了他对自己的忠心。他眼珠子转转,威严地喝道:“来人!”

帐外涌进几名亲兵。满达海命令道:“替张于九收尸,好好收殓,以阵亡军功相议。如今用人之际,许魏青戴罪立功,待班师凯旋后再议此事。”

瘌痢头知道,这已是最轻的处罚,其实等于就是没处罚,顶多这场仗结束以后论军功升级没他的份。他也不在乎这个。

他的麾下、那些偏将游击们一听满达海这样处置瘌痢头,都明白他在满达海心里的分量,哪里还敢多嘴多舌,个个从此闭紧嘴巴严格遵守瘌痢头的号令。瘌痢头带的这支骑兵反而成为清军军纪最好的一支队伍。但是瘌痢头自己却很是不开心,眼前总闪过那位抱着婴儿惨然流泪的母亲临死前绝望的面容。

天渐渐黑了,瘌痢头独坐在自己军帐内,心底说不出的滋味。没人敢来打扰他。现在消息都传开了,他已是清军中威名赫赫的人物,人人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敬畏。可是他自己却很茫然,他不认为杀张于九有什么不对,可是战争带给平民百姓的伤痛却深深烙在他心底。

忽然,帐帘掀开,瘌痢头猛然抬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白小鱼!他怎么来了?

第二卷 大话清游 第99章 公函

白小鱼一身兵部递送公文驿卒打扮,背上还系着长条形的油布包裹,看到瘌痢头,他冷着脸一幅公事公办的腔调,跪地抱拳道:“兵部公文,请魏将军签收。”

瘌痢头一看便知事有蹊跷,果然跪地下的白小鱼朝他眨了眨眼睛,伸手解下背上的包袱,从里面掏出一份正儿八经的盖着兵部关防火漆印戳的信函,双手递给瘌痢头。

瘌痢头一边接过,一边仔细听外面的动静,原来几位亲兵正守在军帐门口。这几位亲兵都是满达海指给他的人,的确不能当着他们公然说事。瘌痢头心里有数,大声道:“请起!大概渴了吧,来人!倒茶!”

当着倒茶的亲兵们的面,瘌痢头拆开公文。牛皮纸封里厚厚一叠,光看边角,便知是一大叠大清官银龙头大票。这么厚一叠,随便估摸也有几十万两。瘌痢头不由莫名其妙,小宝哥唱的哪出?莫非知道我在前线因为不肯纵容属下抢掠民间,怕我得罪人,所以特地差白小鱼送银子给我?当着亲兵们的面他不好问,再看银票里面夹着张纸。打开一读顿时了然。他对白小鱼道:“这位公爷请回,公文我收下了,自会禀明恭亲王爷照章办理。”

白小鱼也不多说,依旧拱手道:“请给回执,小的好回兵部交差。”

瘌痢头执笔胡乱写了几个字,递给白小鱼。白小鱼临走时朝蜡烛指了指,瘌痢头点头会意。他走后瘌痢头将那张纸在蜡烛上烧了。信封里还有一封伪造书信,胡乱说些粮草之事,显然是让瘌痢头对满达海好交差。行事如此周密,瘌痢头很是放心。

他吹熄蜡烛躺在牛皮席子上毫无睡意。小宝所说的事非同小可,必须周密万全,只要有一点闪失大家都会万劫不复。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结束大同战事,回京部署。当然,那些银票首先要派上用场。他开始算计,哪些人靠的住,哪些人可以用银子买通,还有哪些人是绝对不能吐露半个字的……

这么多日子读书习武,瘌痢头早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满达海对他有勇有谋四字评论绝对没错。但满达海少说一点,瘌痢头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此时,瘌痢头想到满达海这位名义上的主子,心底也产生了某种想法。这位满达海,对自己确实很不错,只要他不是真的对多尔衮一心一意,也许,只要砝码够重,在关键的时刻他说不定可以助小宝和顺治一臂之力。瘌痢头开始盘算方法。他发现一点,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

本书首发一起看文学网,请支持正版,更多精彩等着您

第二天轮到尼堪和博洛的南部联军巡逻示威。尼堪的大营驻扎在大同南面,距离北面的满达海大营隔着大同城有三十里地。骑兵不过一刻钟便可驰到满达海大营。因此两座大营之间的联络通信并没什么不方便。

满达海升帐之后,手下一众都统、参将各就各位。瘌痢头因是汉人,虽被抬入满达海的镶蓝旗籍,但满达海依旧按汉军营建制,命他带领绿营军一营骑兵、领参将衔。在满达海麾下,这不是重要职位,但瘌痢头本人勇猛无敌,这次出征立下许多功劳,无形之中他的地位越来越高,站的位置反而最靠近满达海。

满达海见瘌痢头眼眶微微发暗,还以为他是因为昨天的事耿耿于怀,想到这次凯旋之后瘌痢头的军功将会抵消,他的心里不禁有些歉然,对瘌痢头温言道:“魏青,昨天的事你难道不服?”

瘌痢头一怔,急忙单膝跪下,恭敬道:“大帅不杀之恩小将莫齿难忘,岂敢不服!”

“哦,那就好。你这次出征战功累累,本王都看在眼里呢。这样吧,朝廷的恩典虽然不会再有,但本王却也不会埋没人才。回京之后,你升副都统,仍旧领步军营,你看本王这样处置可公平?”满达海笑吟吟地看着瘌痢头。

瘌痢头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迟疑道:“这……承蒙王爷厚爱,小将受之有愧!”

“愧什么愧!本王说你行你就行!班师回去后本王对兵部尚书海禄打声招呼就行了。”满达海挥挥手让瘌痢头站起来,“我们现在还是继续商议军情。”

众将看瘌痢头的目光透着说不出的羡慕,步军营副都统!京畿步军营专管京畿防卫,这可是武职里面难得的美差,离正都统只有一步之遥,以后这位魏青必然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瘌痢头则是没想到因祸得福,这个位置正好就是他和小宝需要的!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正转着某种心思,满达海问他道:“魏青,你看我们到底用什么计策快点结束这场战事,趁早抢到头功呢?”

瘌痢头知道这是满达海目前的心病。尼堪因筹集到粮草,一份战功已是稳叙的,如果再被他和端亲王博洛首先攻破大同、生擒到姜壤,只怕他们从此之后在满达海面前都会横着走,这让满达海非常着急。他在心腹大将面前毫无顾忌说出这话,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名义上恭亲王满达海、敬谨亲王尼堪和端亲王博洛都是多尔衮一派,但实际上里面说不定还有某种文章,也许可以利用一下。

如此必须首先抢到头功,这样还可以确保步军营副都统的位置不至于打水漂。瘌痢头盘算好了,出列拱手道:“大帅,以末将来看,最好在轮到我们出兵时发动攻击。如果不是担心伤亡太大的话,攻下大同并不困难。”

满达海连连点头:“是啊,尼堪和博洛就是这个意思,如今粮草已经不是问题,江南秋粮马上就要打下来了,你昨晚代本王收的公函也是这样说的嘛。可是户部库银却有问题,如果阵亡将士太多,库银不够抚恤,这可是万万不行的!不能寒了出征将士的心!所以伤亡必须越小越好。这就是战事延续的主要原因,要是不怕伤亡,我们两路大军从四门直接攻入,满算着牺牲十万将士,这大同城是铁打的也早破了!就是为了这个头疼。集思广益,你们都想想有什么奇兵计策。天气凉了,难道要一直等到下雪的时候冻死大同里面的叛军不成?”

众人都沉默下来,这事确实不好办,既不能牺牲太多将士,又必须抢先攻破大同生擒姜壤,刀切豆腐两面光,谁也办不来这样的差事。

瘌痢头沉吟一会,想到了昨天发现大同城内的叛军箭矢大概已经消耗殆尽的事,又联想起以前小宝哥用过的计策,心里渐渐有了计较,沉吟一会,觉得确实可行,便说出自己的想法。

满达海还没等听完,就一拍大腿狂喜道:“好计策!就这么办!”

众将眼睛也亮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把进军计划补缝得完美无缺。

第二卷 大话清游 第100章 奇袭

大同曾是几代王都陪都,历朝历代逐渐修造,渐渐把大同打造得固若金汤。城墙高达八丈,箭楼在城墙上更高出三丈,依仗箭石威力,实在易守难攻。这也是姜壤选择这里做大本营的主要原因。大同城四周地形崎岖不平,各有好几座营堡边堡拱卫。不过现今所有边堡营堡都被拿下,成了清军地盘。

黄昏时分,忽然满达海大营里推出十辆简易大车,上面满满堆着许多东西,以至推车的士兵东倒西歪、十分吃力。北门城墙上的大同守军看到这一幕,不知清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眼见大车队伍越来越接近北门,全都伸出头来看,马上有人报告给姜壤。

姜壤匆匆走上城楼,站在雉堞后,看着越来越近的大车队伍,心里惊疑不定。这十辆大车上满载的东西一目了然,全都是一袋袋的粮食和酒坛子,每辆车前方还叠着几只烤得金黄的猪羊,十分沉重,压得车轴都陷了下去。除了每辆大车两名士兵推动,十辆大车的队伍就只有三名骑兵在旁护送。整支队伍等于赤裸裸地曝露在箭矢的射程之内。

为首一名骑兵没戴头盔,光光的脑袋在黄昏的光线下反射出油光,很是醒目;身上穿的也不是什么盔甲,就是一身简单的布袍子,不过手里提着把丈八蛇矛。姜壤一见就认了出来,这人是满达海麾下大将魏青。只是他这副打扮又押运着这么多满载食物的大车来大同城下干什么?

大车队伍在距离北门大约十丈的地方停下了。瘌痢头骑在他的青骢马上遥遥冲城楼上的姜壤拱手大声道:“姜总兵,别来无恙啊!”

姜壤冷冷哼了一声,扯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