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第7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士们赶紧后退,即使这样,还是有两名战士挂彩。
随后,外边的中国军人们也开始向里边还击,一颗颗手榴弹又扔了进去。打了半天后,这些都不管用。你打你的,你炸你的。英国人的枪声照响不误,子弹依然封锁住了进口。
看样子,英国人是隐藏在枪射不到,手榴弹炸不着的死角内。在打下去也是白浪费子弹。
英国人机枪刚一停下,就有两战士冒冒失失地要往里冲,被蒋江龙一把扯住,“嘿,干什么去?”
“英国人枪不响了,冲进去。”
“他妈的,那是英国人花招。你一露头,英国人准开枪。”
这个战士不信。
“你等着。”说完,蒋江龙猛地从这边蹿到了另一边。他这一跳,便招来了英国人一阵扫射。
看见那战士不言语了,蒋江龙用教训的口吻说,“看见了吧!”
“那怎么办?”一个战士问。
“他们这是犯贱,没必要给他们赔葬。不出来是吧!咱烧他个鬼儿子。”蒋江龙眼睛向四处撒摸着说。
这时,从东北方向进攻的二三排已经冲上了炮台顶,完全控制了上面的进出口和同一方向的出气口,那些紧靠上层的射孔也都在我军控制之下。
有两个火焰喷射兵不停地跑动,一会向这喷两下,一会又向那喷几下。
蒋江龙看见后,便把两人叫了过来,随后又对身边人说,“去,弄点草来。”
见个战士抱回来几大包蒿草。蒋江龙让他们踩实了,趁着英国人射击空隙,将草捆丢了进去。然后对喷火兵说道:“向里发射。”
两个喷火兵将带着火苗的汽油喷了进去。
很快,烈火和浓烟在暗室内升了起来。但仅仅是一会功夫,火着完了,浓烟也都从那些出气孔里冒了出来。这个烟薰办法根本不管用。
蒋江龙他们几个想着法子在这里不停地捣腾。可闹了半天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里边的英国人只要看见人影就开枪,弄的战士们打又打不着,进又进不去。
这时,郑柱国带着人开始在南边的一个进出口处,通过翻译向英国人喊话。让里面英国人出来,可喊了半天,这里的英国人拒不投降。
翻译说:“我进去,跟他们谈判。”
郑柱国一瞪眼,“英国人要是不谈呢!你还能活着回来吗?”
翻译楞怔了一下,说:“不让出来,就算牺牲了,你们给我报仇就是。”
“扯蛋。任务还有的是。犯不着跟这几个英国人叫真。”郑柱国在那大声说道:“给我继续喊,再给他们十分钟,如果还不投降,就坚决消灭。”
翻译接着向英国人喊话,劝降。
这时,通信员跑过来对郑柱国说,“连长,二排那边动手了。”
“动什么手?”郑柱国不解地问。
“蒋江龙他们在捣腾炸药,想炸炮台。”
郑柱国一听,眉头动了动,“去,把蒋江龙找来。”
通信员跑着去找蒋江龙。
不大一会,蒋江龙跟着通信员来到郑柱国跟前。
“蒋江龙,你小子有什么主意。”郑柱国劈头盖脸地问。
蒋江龙不知连长找他什么意思,听到这么问,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吭哧半天没说出话来。
“我是问你,弄炸药干啥?”郑柱国解释说。
“噢,连长问这个啊!”蒋江龙说,“龟儿子顽抗到底,我们又进不去,大家想炸了他。”
“怎么个炸法?”
“把炸药堆到里边,然后倒上汽油,轰地一下子,英国人全报销了。”
“有点残忍了吧!”郑柱国慢吞吞地说。
“连长,英国人杀了我们那么多人,他们就不残忍吗?”蒋江龙几乎带着泪花说。
身边的战士们也纷纷帮着蒋江龙说话。
“我们死了这么多人,我们要报仇。”
一时间,吵嚷声,叫骂声,喊成一片。
“好了,好了,等我请示上司再说。”郑柱国劝住战士们。
郑柱国让人把翻译找来问,“怎么样,英国人投降吗?”
“投降个鸟!我一喊话,他们就向外打枪。”翻译气愤地说。
“即然这样,咱们也别客气了。”郑柱国转身对电台兵说道:“给我接团部。”
英国人不投降,又在进行顽抗。如果不清除掉这里英国人,显然对下一步战斗非常不利。
郑柱国的请示最终得到了上级同意。不一会,几辆卡车拉来了12吨炸药和12吨汽油。
战士们高兴了,有了这些,他们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与英国人博斗了。一股胜利者的气势,一种痛打落水狗的豪气,此时染遍了整个场。
战士们跑上跑下地忙着运送炸药和汽油。
一切准备就绪后,郑柱国又让人向炮台里面的英国人进行喊话劝降。但英国人回应的仍然是子弹。无奈之下,郑柱国下达了爆破命令。
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许许多多个火球从射孔、出气孔、进出口,凡是向外通气的地方钻了出来。紧接着,这个巨大的炮台瘫塌了,蹦起的碎石四处横飞。
随着这声巨响,南安普顿的命运已经被定格住了!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英国投降记(一)
南安普顿的陷落,让英国人继续坚持抵抗的梦想正在一点一点的破碎。
现在,英国人必须要正面即将到来的失败了。原本团结的英国,开始出现了分裂,一些建议考虑投降的呼声,也开始悄悄的出现了……
除了一个人还是坚决的要求抵抗到底:
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从来也都没有考虑过投降,在他看来,任何形式的投降对于“日不落帝国”来说都是非常可耻的。
这样的可耻事情,绝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丘吉尔下达了死守英国的准备。
发生在英国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决胜的阶段……
“一切为了胜利……”丘吉尔发表了让英国人鼓舞的演说:“我们将用大英帝国坚定的信念来完成一场不可能的战争……”
“一切为了胜利……”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大总统王恒岳也同眼发表了讲话:“在4月结束之前,让战争也一起结束!为了胜利,前进!”
为了胜利,前进!
在南安普顿之战结束之后,中德联军加大了增兵英国的频率。大量的战机在天空肆虐,大量的坦克在英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大量的士兵一往无前的向前推进着。
英国在颤抖,伦敦也甚至能够感受到了中国人炮火的威胁……
H·亚历山大上将知道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阻挡住敌人的进攻了。对于他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来尽可能的拖延住敌人的步伐,为伦敦的保卫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可是,就算能够争取到保卫的时间又能如何?在失去了外援的情况下,一座孤城又能够坚持上多少时间?
英军第18集团军群被安放在了霍奇郡,这里将是保卫伦敦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亚历山大看来,第18集团军群完全有能力阻挡住敌人三个月以上,这将为伦敦保卫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但是显然亚历山大再次低估了中德联军的推进能力。
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21万的中德联军士兵,向霍奇郡发起了可怕的进攻。炮弹在隆隆的作响,大地在那颤抖……
从战斗的一开始,霍奇郡便遭遇到了山呼海啸的进攻。那些英国士兵们苦苦的坚持着,一群又一群的投入到即将崩溃的阵地,但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折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我们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在自己的日记里,亚历山大将军如此写道:“这是英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刻,它将让英国带入到一段无尽的黑暗时刻……战争原本不应该这样进行……当阿道夫·希特勒发誓要占领英国的时候,我们没有相信……我们成功的挫败了德国人对英国的空袭,我们成功的扭转了战场的局势……但是随后中国人来了,于是大英帝国的恶梦便也开始了……我们尽了自己一切可尽的努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但现在看起来却还是如此的无济于事……我或许将会战死在这里,为了大英帝国,为了我这片深爱着的土地……”
这篇日记写得非常悲壮,却也充满了太多的无奈……
3月12日,突击在最前面的中国国防军第82师突入霍奇郡英军防线,双方在阵地上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这是让中国人和英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一天……
中国士兵们表现出了他们的勇猛,而英国士兵们同样也表达出了他们保卫国土的决心。
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
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大片的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1815年英国在与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是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国家。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全世界4…5亿人,即当时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都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下;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缅甸、冈比亚、马耳他、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以及无数岛屿,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
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统治下的和平”。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但是现在这个“日不落帝国”,却已经面临到了覆灭的危险……
在阵地上的英军士兵都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份危险,他们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最终沦陷为征服者耀武扬威的地方。
他们尽到了自己一切能尽的努力……
刺刀在那闪着寒光,鲜血在那飞溅,尸体放眼看去到处都可以看到。这里已经变成了残酷的地狱,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这里死去,然后最终变成泥土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也知道了中国军队突入阵地的消息,但他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现在各处阵地都处在敌人的强攻之下,他的兵力非常困窘,已经很难再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来进行增援了。
亚历山大唯一能够祈祷的,只是阵地上的士兵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勇敢把敌人从阵地上赶出去,然后成功的防守住那里……
但是亚历山大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
英国士兵们勇猛顽强的表现并没有为他们带来胜利,中国人的士兵源源不断的进入到了阵地,逐渐的控制住了战场的局势……
在这里一个师的英国人,兵力正在迅速的减少,师长斯瑞德中将已经把手里的最后一点兵力全部投放进了战场,但是局面却没有看到丝毫的改变。
战线被一点一点的压缩,几乎已经没有英国活动的空间了,而中国士兵却依旧还是在不断的进入。
可怕的战局啊……斯瑞德中将有些绝望的喃喃说道。
亚历山大将军的命令里是必须要牢牢的坚守住这块对于霍奇郡,乃至于对于整个英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阵地,但是显然这点已经无法做到了。
前线还在不断的呼求着增援,可是斯瑞德中将已经无能为力了。在回复前线指挥官的电话里,斯瑞德中将几乎千篇一律地说道:
“为了大英帝国,奋战到底!”
口号解决不了问题,前线的英国士兵们需要增援,需要机枪,需要子弹。但这需要的一切,却没有任何人来为他们解决,他们得到的不过是一句又一句激励的话而已……
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加悲哀的?
3月12号整整一天的奋战,斯瑞德中将丢掉了大部分的阵地,他和他的士兵们被迫退缩到了核心阵地进行最后的防御。
“如果再无法得到增援的话,那么在明天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士兵们都将成为敌人的俘虏……”在给亚历山大将军的电报里,斯瑞德中将如此说道:“士兵们为了英国的荣誉已经奋战到了最后一刻,但他们精疲力竭,他们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敌人,是天上密密麻麻的飞机轰炸,是地面上横冲直撞的坦克……而我们却几乎什么也都没有……”
亚历山大将军的回电是在一个小时以后才到的,可以看出这位英军的指挥官也陷入到了巨大的矛盾和困惑之中……
在亚历山大将军的回电中如此写道:
“尊敬的奥利佛·斯瑞德将军,对于您的英勇奋战我表示无限尊敬。局势非常复杂,我恳求您务必带着您的部队坚持到3月16日,您会得到您需要的增援的……”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放下了亚历山大将军的电报,斯瑞德将军苦恼的想道。
坚持到16日?不,现在自己就连一天也都坚持不下去了。
在亚历山大发出请求斯瑞德将军坚守到底的电报后,温斯顿·丘吉尔也在英国下院发表了一份演讲,在演讲中他如此说道: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极为痛苦的严峻的考验。在我们面前,有许多许多漫长斗争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