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小军阀 >

第377章

小军阀-第377章

小说: 小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窘档拖吕矗蚜陡旨际趵匆淮胃锩酝黄疲《悦拦痔谐〉睦洗蟮匚恍纬沙寤鳌�

王恒岳用了“冲击”两个字,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以目前美国在钢铁市场上的地位来说,暂时是无法动摇的。

中国的钢铁行业和其它许多行业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到王恒岳的决心。

在他看来,尽管中国目前依然落后于世界工业强国,但凭借着政府雄厚资金的支持,一步一步的赶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尤其对于自己身边的那个“近邻”来说,一定要把它死死的压制住,甚至迫使它在某些方面和自己展开竞争。

而这种竞争对于这个“近邻”来说,将是一个恶性竞争。

“述之,大哥,吃些菜吧。”马韵欣好容易插了句嘴。

这两个男人在这谈得津津有味,边上的女人却是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他们在那说些什么。

“对,对,吃菜。”王恒岳给秦广成夹了一筷子菜:“你瞧,原本是专门招待你的,谁想到又谈起这些事情来了。”

秦广成笑着吃了口菜:“大总统家的饭菜不好吃,大总统这张位置也不好坐那。”

这句一语双关的话,也让大总统苦笑了下。

是啊,屁股下的这张位置真的不太好做那,一个不小心就得摇晃起来!

第五百八十二章 绘画、书法

中华民国传统文化恢复委员会。

首届“华夏杯”少年毛笔字、绘画大赛。

那些十来岁、甚至七、八岁的孩子们,正一丝不苟的在那里泼墨写字,或者在那作画。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们并不知道,这个时候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也在观摩席上。

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卖力。

王恒岳站起身来朝邻近的一张桌子看了一眼,顿时大为汗颜。

这孩子只怕才六岁左右,可写的毛笔字已经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了。

右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画着一张岁寒三友,画的有模有样,王恒岳虽然看不出个好坏来,可他清楚自己的分量,让自己来画是绝对没有这个本事的。

赵熙根本没有想到,刚刚回到国内的大总统,那么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他却第一个来到了这个比赛现场。

大总统特意没有让赵熙公布自己的身份,而且只带了几个穿着便装的贴身警卫。王恒岳并不想闹得满城风雨,打扰了这些孩子。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书法、绘画,还有许多许多,可这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不能在再过了十几年、几十年后,让中国的孩子只会拿着钢笔,说着一嘴的英语,满嘴的毕加索、凡高,却拿不动一枝毛笔,完全不知道中国的文化是如何的博大精深……

对于王恒岳来说,他永远无法写出一手漂亮的字,画出一张像样的画来,不知道诗词的韵律是如何的。这是他一辈子,也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可是这样的遗憾却绝不能出现在自己领导的国家之中。

要让孩子们知道外国的确有许多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中国也同样有大量的,属于这个民族的骄傲!

一个随着哥哥一起来,在一边等着无聊的小女孩,悄悄的看着一脸严肃的王恒岳,灵巧的用自己的手撕出了一张王恒岳的像来。

接着,她蹦蹦跳跳的朝王恒岳这走来。

阿乐正想阻挡,却在王恒岳严厉的目光下退了回去。

小孩子把剪纸朝王恒岳面前一递:“叔叔,你为什么不笑啊?哥哥画的真好,我就笑了。送给你,笑一下。”

王恒岳接过了剪纸,太像自己了,唯一不同的是剪纸上的人像在微笑。

王恒岳笑了,裂开嘴朝小孩子笑了:“谢谢你的礼物,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喜,欢喜的喜,妈妈给我取的名字。”小女孩天真地说道。

“这个是谁教你的?”王恒岳越看小女孩越是喜欢。

“妈妈。”阿喜朝后一指。

王恒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朴实的妇女正欣慰的看着自己正在作画的儿子。

王恒岳顺口问道:“爸爸呢?”

“爸爸在俄国打仗。”阿喜盯着王恒岳面前一个黄铜做成的镇纸答道:“妈妈说俄国很冷,也不知道爸爸怎么样了。”

“俄国现在不冷,要过两个月才冷。”王恒岳注意到了阿喜的目光,拿起了那个镇纸道:“你喜欢吗?”

“恩!”阿喜赶紧点了点头:“哥哥也有一个,但和你的不一样,是石头做的,哥哥老说将来有钱了就要去买一个这样的。”

王恒岳和边上的赵熙等人一起笑了起来,王恒岳把黄铜镇纸朝阿喜面前一递:“送你。”

“谢……”“谢”字刚刚出口,阿喜好像想起了什么,连连摆手:“妈妈说的,不可以乱要别人的东西,不然爸爸回来了会生气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方黄铜镇纸。

赵熙笑着从恒帅手里接过了镇纸,朝阿喜的手里一塞:

“这不是送,你给了这个叔叔一张剪纸,叔叔非常喜欢,是拿这个和你换的。”

“谢谢叔叔,谢谢伯伯。”阿喜兴冲冲的接过了镇纸,一蹦一跳的来到妈妈身边,不断的和妈妈说着什么,一边还朝王恒岳这边指来。

她的目前微笑着朝王恒岳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她当然不会知道,送给儿子女儿这个镇纸的,居然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成绩很快就出来了,获得绘画第一名的,正是阿喜的哥哥,叫丁强。

赵熙朝边上看起来像两兄弟的人拱了拱手:“恭喜,恭喜,大风堂门下出来的,果然不凡!”

那两人也回了个礼:“侥幸而已,香公谬赞了。”

说话里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

“这两位是?”王恒岳有些好奇。

“恒……王先生,给你介绍一下。”赵熙指着两兄弟道:“他们都是四川内江人,这位是哥哥张善子,号‘虎痴’,乃李瑞清门下高徒。这位是弟弟张爰,字季爰……”

“哦……”王恒岳拱拱手,只觉得张善子和张爰这名字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他兄弟俩那可不得了,是我四川骄傲。”赵熙兴致勃勃地道:“虎痴兄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季爰老弟画风清新俊逸,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在上海西门路西成里‘大风堂’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

王恒岳却忽然想起来了!

这个张爰,可不就是后来名满世界的张大千!

现在张大千还很年轻,虽然有了一定名气,但还不是特别出名,画风上也是在那“师古人”,等到他“师自然”、“师心”之后那还得了?

王恒岳定了下神:“久仰久仰,今日终于得见。多收一些弟子,大风堂一定要再多收一些弟子。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喜欢学习西洋画,却把国画扔到了一边,这样不好。大风堂这样的还要再多开一些……”

张家兄弟随后应了,面前这人年轻得很,可说话却好像是个当官的一般。

他们哪里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官:

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绘画第一名的是丁强,书法第一名的是个南京本地的孩子,叫方瑞奇。这两人一齐来到赵熙面前,接了奖品。

王恒岳对身边的秘书陈立夫低声吩咐了几句,陈立夫频频点头,从包里掏出了两个红色信封,分别塞到了两个孩子手里:

“我是‘大总统教育基金’的会计,这次基金会为比赛准备了一些小小奖金,每人二百元,希望能够资助你们继续专注自己的书法绘画……”

张大千低声对张善子说道:“哪有会计来发放奖金的,我看这个年轻人怕是‘大总统教育基金’的负责人吧?”

张善子也微笑着点头……

方瑞奇有些不知所措,手里拿着红包不知道该怎么办,丁强却大大方方的鞠了一躬:“谢谢先生,学生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他妹妹阿喜也高兴极了,挥动着手里的黄铜镇纸不断朝哥哥祝贺。丁强也高兴的朝妹妹摆了下手,眼光落在了妹妹手里的黄铜镇纸上,样子甚是高兴。

这两个人都是“大风堂”的弟子,丁强是张大千的学生,方瑞奇是张善子的学生。

眼看两人样子,张善子叹息一声:“瑞奇虽然天分高过丁强,但性格懦弱,太专注于眼前的事,偶有突发情况便会手足无措。反观丁强,虽然天分不如瑞奇,但为人落落大方,进退得体,依我看,将来成就,那是一定会超过瑞奇的!”

张大千也大是赞同,连连点头。

“那倒未必。”王恒岳忽然开口反驳,他看到两个孩子走了,这才继续说道:“依我看来,方瑞奇虽然不善和人交际,但却能够专注于一件事,他又有天分,那是顶好的。绘画书法讲究的就是专心、天分,未必你要学会和人打交道这些事情。反观丁强,为人处事不错,但却少了几分专心,方才作画的时候就东张西望,一个黄铜镇纸便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将来在这方面的成就,只怕是不如方瑞奇的……”

“哦?”张家兄弟大是好奇,张大千开口问道:“王先生能够如此肯定?”

“猜猜而已,不必当真。”王恒岳一笑而道:“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国家能多出些这样的孩子,那传统文化就有了继承。我不反对西洋的那些好的东西,可自己国家的那些东西,总还是有人要继承的。”

“王先生心系中华之文明传承,佩服,佩服。”张大千接口道:“说到这,我倒要说说我们国家的那位大总统了。大总统乃是军人出身,我原本以为是一介赳赳武夫,想的不过是如何扩张军队而已,没有想到,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关心。罕见,罕见,当真罕见……”

一连说了几个“罕见”,王恒岳和赵熙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两兄弟可当真做梦也都想不到,他们嘴里的那位“赳赳武夫”,眼下就站在他们的面前。

王恒岳心中也在那些偷偷笑着。

重视发展传统文化,虽然未必能够强盛国家,但却能将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

第五百八十三章 异己必须排除!!

中国正在大总统王恒岳的带领下,向着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走下去。而在苏俄内部的动乱却也正在加剧着!

列宁已经被架空了,但他的威望依然存在。为了彻底消灭那些自己的异己,掌握到最高权利,斯大林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行动了。

一些自己的敌人,都必须遭到无情的铲除,谁反对自己,谁就是自己的敌人,这,是斯大林唯一的人生哲学!

第一个目标就盯上了俄共中央委员会北高加索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

斯大林虽然自诩为工人阶级的领袖,但却从来没在工作时间去过任何工厂,因他害怕与工人直接接触。

而基洛夫却和斯大林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他甚至可以说是坚定的站在工人立场上的!

基洛夫开始与其他政治局委员发生冲突。

基洛夫的直率人尽皆知,他在政治局会议上多次批评自己以往的庇护人奥尔忠尼启则,说他乱发一些有关彼得格勒州工业建设的前后矛盾的指示。政治局候补委员米高扬也因扰乱彼得格勒的食品供应而屡遭基洛夫指责。

他多次与米高扬发生冲突,其中一次,基洛夫未经斯大林允许,就动用了彼得格勒军区中贮存库中的部分食品。军事委员会第二委员,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伏罗希洛夫对基洛夫这一行动大为不满,认为他越权,干涉了军队的事务。

基洛夫在政治局会议上解释,说他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是因为配给工人的食品储备已全部用光。再且,他是向军区借食品,一旦得到新的补充便会立即归还。

然而,伏罗希洛夫深知有斯大林为自己撑腰。不满意这一解释。还气势汹汹地攻击说道:“基洛夫将部队仓库的食品搬到工厂的柜台上,是为了‘在工人中赚得廉价的声誉’。”

基洛夫气得火冒三丈,以他特有的火爆口气回答道:“如果政治局想要工人提供产品,那首先就得要工人填饱肚子!”接着又厉声嚷道:“任何一个庄稼汉都知道,不给马吃草,马就跑不了!”

这时,米高扬起来反驳,说根据他掌握的材料,彼得格勒工人们所得到的供给已超过国内中等水平。基洛夫没否认这一点。

但他列举了彼得格勒工业产品不断增长的数字,然后指出,以这些成绩来换取工人的那一点补充食品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为什么彼得格勒的工人就应该比其他地区的工人吃得好些呢?”斯大林这时插了话。

基洛夫一时按奈不住,又开口嚷了起来:“我认为,早就该取消配给制了,应该让我们的工人吃得象样些!”

基洛夫的火爆脾气,被看成了对斯大林的不忠。自从斯大林独揽大权之后,就已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