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197章

闪电小兵-第197章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他斩为肉泥。

在远处,华夏皇帝罗大成遥望着自己旧日上司的下场,默然无语,良久之后,向身边的后勤军官下令:“将杨琪的尸体找出来,厚葬在阳武寨中!”

勒马立于自己曾经无数次血战的战场上面,看着已经开始投降的宋军,罗大成摇头叹息,遥望自己居住过的阳武寨,突然有恍若隔世之感。从前在效死营的经历,就象做了一个漫长的梦一样。

第284章 华夏民族

华夏大军突进大宋境内,一举击溃消灭拦路的四万宋军,向着宋国内境疾攻而去。

十万铁骑,在宋境中滚滚奔驰而过,进军速度快得令人吃惊,迅速击破一个个负有守土之责的军营,直插纵深处,让防守的宋军丝毫没有抵抗的余地。

在大军侧翼,千户马汉率领一万骑兵,负责沿途收集粮革,以供大军消耗之用。

所谓收集,实际上就是抢掠。当初攻入辽国时,华夏大军的后勤供应依靠的就是各投降部落的支持,以及击溃那些不肯投降的部落,抢光他们的粮食,来补充华夏战士的口粮和战马的粮草。今天攻入宋境,华夏军依旧沿袭传统,以此来减轻后勤的压力。

刚刚经历过秋收,每个村庄都有大量的粮食。马汉收集粮草的任务进行得非常顺利,所得到的粮草供大军食用绰绰有余,还可以带上大量粮草准备将来行军时用。

至于那些宋国百姓被抢光了过冬的粮食,将来的命运如何,马汉不愿意去想。长期以来的作战和杀戮,已经让他心硬如铁,从前那个憨厚幼稚的宋国少年,早已经死在阳武寨的效死营中了。

尽管如此,马汉还是约束部下,在抢掠之时,尽量少造杀戮,在每个村庄征收粮食时,只抢八成,还留两成给百姓,免得他们拼死抵抗,多伤人命。

这也是华夏皇帝的命令,所有这些百姓,将来都将是华夏国的子民,他们宝贵的农耕经验,将随着这些未来的移民被传播到极北方去,教给远处的蛮族牧民和猎人,如果一概杀掉,太过可惜。也不符合罗大成心中民族融合的计划。

十万骑兵大军,以最快的速度穿破宋军地阻碍,攻破一个个的县城,兵锋所指,直逼宋国北方重镇太原。

在太原城前六十里处,一支惊慌失措的宋军被华夏军堵了个正着。他们本是奉了太原守将的命令,赶去驰援、帮助坚守太原的,诳知运气这么不好,刚赶到太原城外,就遇到了神兵天降般的敌国大军。

指挥前锋骑兵的术赤台看也不看。立即下令部下展开冲锋,将这支宋军冲溃消灭。

虽然是骑马赶路许久,但每个战士都带着一两匹备用战马,马力保存还算完好。号令一起,已将杀戮当作最大娱乐的华夏战士立即催马桎奔,排成整齐的队形,向着前方的敌军冲杀而去。

不过万余人地宋军,在一通乱箭之后。被两万前锋铁骑一冲即散,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便被分割包围。聚成一个个的小集团,瑟瑟发抖地看着高大战马上的敌兵来回奔驰。不知该如何是好。

纵马奔驰在惊慌失措的宋兵中间,无数华夏战士都在放声大吼,喝令宋兵们立即投降。否则立即处死,绝不容情!

一个宋兵被先前落下的乱箭射伤了小腿。

无力地用长枪拉在地上,仰起头来。看着一个面色黝黑的华夏骑兵挥舞钢刀喝令他们投降,那口音听起来明显是山西一带的口音,而且就象是他地同乡一样。

绝望中的宋兵抬头望着这位同乡,嘶声狂叫道:“你也是宋人出身,为什么要替异族卖命,来杀我们这些和你相同的宋人?”

那黑脸骑兵闻声大怒,挥刀大吼道:“我们地皇上也是汉人出身,谁说我们是替异族卖命!老子从前是宋人,现在却不是宋人,是华夏人!”

回过头,黑脸骑兵挥刀指着自己亲如手足的同伴们,纵声吼道:“我们这些人,从前是党项人、宋人、回鹘人、阻卜人、契丹人,现在都是华夏人!”

他挥起战刀,凌空划过,将锋刃架在那宋兵地脖颈上,放声狞笑道:“不用说我,只要你不死,以后你也会是华夏族人!”

正如他所言,原来的各族人现在都在军中受着统一的教育,所学地都是汉宇,除了日常的战斗训练之外,每天还要学习文化,以及各种实用地农牧知识,在日后回家之后,还要依靠他们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亲人,以提高农牧业的产量。

虽然相貌不同,血缘有别,但随着教育地深入,在无数次共同战斗的经历之后,他们的差距将会一点点地缩小。而华夏国统治下的各族百姓,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个大的民族,党项、回鹘、契丹、女真都将消亡,合并入一个大的华夏族中,就象成吉思汗兴起时,蒙古部族迅速的扩张历史一样。

太原城,是宋国的北方军事重镇,多年来一直负有抵御北方强辽侵略的重任。

现在,辽国已灭,换成了更为强大、更具侵略性的华夏国。而太原古城的劫难,即将开始。

此城的正职守将,在得到华夏军大举入侵的消息之后,也亲自出城去调集军队,结果却不幸地在城外被突如其来的华夏骑兵堵住,在一场大战之后,被术赤台当场砍掉了首级,从城外调集来的近万兵马,也被两万骑兵一冲而溃,在荒野中逃散,只有几百人侥幸逃到了太原城中,哭哭啼啼地报告了主将的死讯。

在城中坐镇的副职守将穆柱英顾不得替这位同僚悲伤,立即调动城中所有的防卫力量,将整个太原城打造得如铁桶一般,城门紧闭,守卫得水泄不通。

当术赤台率领前锋骑兵来到太原城下时,穆桂英已经下令将最后一批逃难入城的百姓放进城里,关紧了城门,拉上吊桥,在城头上,到处都布满了张弓搭箭的宋兵和城中民兵,指着下面的华夏大军厉声叫骂,指斥罗大成背信弃义,竟然不宣而战,突袭旧日的宗主国。

对罗大成忠心耿耿的术赤台闻声大怒,本想立即提兵攻城,却被部下阻止,提醒他注意陛下的命令,若是违令进攻,必遭严惩!

思虑及此,术赤台也是无可奈何,不敢以身试军法,只得下令部下立即建筑营寨,准备给后来的部队休息之用。

此外,他还分出一万骑兵,围绕着太原城巡逻,将所有意图进入太原城中的宋军散兵尽数击溃,在太原城下斩杀。城头上的宋兵看到了,尽都悲愤交加,却也无人敢于开城门出来作战。

城中守将穆桂英早已下令,违令出战者立斩无赦,她虽然来得不久,众人却都知她军法森严,无有敢违抗者口在前一年进攻幽州城时,穆桂英率领部下亲兵攻破城池,首先杀入城中,立下大功,被曹利用上禀朝廷,大力为她请功,因此被宋帝下旨褒奖,越级提升了她的官职。

将她派驻到太原城守卫,却也是她自己的要求。只因对北方华夏国急剧增长的势力忧虑不已,担心敌军从云州出发,向南突进,直击汴京,因此多次上表,请皇帝与枢密院注意敌军动向,以防不测。

枢密院的注意目标,一直停留在幽州附近,担心城北五十里外的敌军突然发动攻击幽州,对她的提醒并不十分注意,只是看她这么热心,因此将她提拔为守城副将,到太原重镇协助主将守卫,以防北军来袭。

在主将意外丧生在太原城外之后,穆桂英迅速接过了前任留下的权柄,并将一名不肯服从命令的悍将当场枭首,悬首营门,令诸军震慑,再无人敢于违令,军纪由是大为整肃。

城中所有百姓都被发动起来,组成了一队队的民兵,而逃难入城的百姓自然也不能轻松度日,也被编成了后备民兵,被命令呆在固定的区域里面,随时准备接受召唤,上城协助守卫、战斗。

这样做,是为了提防逃难百姓中混有敌军密探,穆桂英做事力求滴水漏,任何危险的萌芽都要预先扼杀,重镇太原的安危此时就掌握在她的手中,不敢有丝毫不慎,给予敌军以可乘之机。

当罗大成率领八万大军来临城下,将十万骑兵组成庞大的阵势,立于太原城外时,城上军兵看到漫无边际的敌军骑兵,都吓得变了脸色。

经历了无数次惨烈搏杀,每一名华夏骑兵的身上,都散发着血腥的气息,抬头望向城上守兵的眼神,也都充满了嗜血的狂热兴奋口。

便如地狱中冲出的十万厉兵,足以令每一名守城宋兵望而丧胆。即使是经历过无数血战的宋军主将,望着城外十万凶悍至极的敌兵,也只有暗自叫苦,自知守住城池的胜算只剩下不到五成。

在万军簇拥之中,华夏国至高无上的皇帝,身披战甲勒马立于城下,那雄壮气势令所有人震慑心折。

往日的上司与下属,此时身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他与她之间,终究要有着最后的惨烈决战!

第285章 间谍之功

太原城中,英武美丽至极的女将身恢甲胄,高高地立于城头上,在越过而过的疾风之中,长长的披风飘舞飞扬,那动人的魅力令人见而难忘。

她的目光,穿透长长的距离,落向城下十万大军中央处的罗大成,旧时的得力属下,现在的敌国皇帝,大宋安全的最大威胁。

远远望去,他是那么魁梧强壮,看上去豪情万丈的模样,恍然便是天下第一英豪人物,无人可及。

遥望着他神采飞杨的豪迈模样,穆桂英眼神复杂,也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

他或者真的是当今天下第一英雄,英雄武略远胜太祖,才华横溢也要超过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孤身起于草原,统率蛮夷大军攻灭强辽,现在又挥军南下,闪电般地攻到太原城下,意图在出其不意间给予大宋致命的一击,雄才大略令人叹服。

虽然如此英豪令人心折,但却是此刻大宋最强大的威胁。若被他夺下太原,挥军南下,前方再无重镇加以阻滞,以大宋军队调动速度,万难抵御骑兵的快速入侵,只怕不几日后,敌军兵锋就要南下至黄河,威胁到东京汴梁的安全了!

大宋安危,尽系于太原一城。因此穆桂英只能尽心尽力,努力守城,将敌军拖于太原城下,给南方的宋军以足够的时间调动,前往汴梁周围勤王,保护汴梁城不被急速南下的敌军攻破。

姐夫杨琪的死讯,已经传来,让穆桎英暗自伤感。多年以来,杨琪念着她义父待他的恩义,和他的妻子一起好生照顾她,如父如兄般,现在却被华夏军攻击,于乱军中阵亡。这让穆桂英望向罗大成的目光中,已经隐隐带上了一丝杀意。

眼中的旧日属下,立于无数悍猛骑兵之中,便如太阳一般,放射着万丈光芒,显然便是敌军的精神领袖。若能在战斗中一举将他击杀,敌军或者就会士气大降,沮丧退去,中原危难就此可解!

罗大成举目望向城头,清楚地感觉到那美丽女将对自己地凌厉杀机。不由暗自苦笑。

世事便是如此,一旦到了战场之上,纵然是旧日故识,彼此欣赏,也只有刀枪相对,血溅战场一途,容不得半分情份。

国家大事当前,个人私情。也只有丢到一边了。

城上的宋军、民兵,都感觉到凝重的气氛,紧紧握住手中武器。随时准备着应付敌军猛烈的进攻。

城头上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滚木擂石,热水也都在大锅中烧开。随时可以向城下攻来的敌军头上倒下去。而箭矢更是准备得充足,只待敌军攻到城前,不论是谁都可以拉弓放箭。向着那一望无际涌来的敌军中射去,哪怕箭法糟糕至极。也有希望在乱军中射杀大量敌兵。

尽管如此,众军兵心中还是一片战栗。丝毫没有守住城池的信心。看那漫野大军,人人都如虎狼般凶悍,二十万只眼睛里面,凶光暴闪,令人不禁胆寒心丧。

但接下来的事情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敌国部队地中军处,身披黄袍的敌国皇帝举起手来,发下号令,十万大军随之散去,到已经建好的军营中歇息,再不顾及城上军兵愕然的目光。

奔驰作战了这么久,虽然这些战士都是悍猛至极,从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求生出来的,还是要注意保存体力,在他们未疲惫至极时就给予充足的休息,让他们吃饱喝足,养足气力准备应付接下来的大战。

在城下,只有数千人地巡逻骑兵在太原城的各个城门前来回巡视,防止敌军冲出城来攻击军营。而城下的军营虽然设施简陋,却也是戒备森严,不给城中宋军以趁隙突龚军营地机会。

用着在附近乡村中抢掠来的粮食,营中战士们埋锅造饭,大吃一顿后钻进帐蓬,蒙头大睡,在疲惫之中,进入了甜美地梦乡。

营寨遮蔽住了城上宋军的视线,虽然看不到敌军都在睡觉的情景,却也猜到敌军远来疲惫,打算休息一些时日再行攻城。

负责操纵投石车地华夏士兵却不能休息,在匆匆吃过饭后,就在大批骑兵的保护下,将上百辆投石车拉到城前,在太原城地各个方向投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