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154章

闪电小兵-第154章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美的宫室中,罗大成平静地坐在桌案后面,承受着齐天皇后微笑审视的目光,端起酒杯来微饮掩饰,心中忽然有被丈母娘相女婿的荒谬感觉。

齐天皇后年约四十许,容颜姣好,肌肤白嫩,年轻时却也是一个美人。现在虽然眼角浮现出鱼尾纹,依然有着动人的风韵,难怪辽帝如此宠爱于她。

坐在她的对面,看着桌案后面地齐天皇后,淡淡地微笑着,旧日地美丽在时光的流逝中,依稀还能看得出来,动人的气质,并不因年华老去而消失,更增添了庄重的韵味,大辽国地皇后那高贵雍容的气息,弥漫于屋中,让罗大成隐然升起心悦诚服的感觉。

这次入宫,确实是齐天皇后以耶律宗真的名义请他来,想要看看他是否配得上女儿兴平公主,才好决定是否赞成与阻卜人联姻的提议。却在罗大成刚进入皇宫中时,便被萧耨斤截走,谈了一番话才放回来,前来拜见齐天皇后。

不过,罗大成是不月川辽国皇后与皇子行大礼的,只是一躬身,就算给足了辽国王子面子。齐天皇后倒也不怪他,只是详细打量着他,再看看身边的女儿,暗自点头,颇觉这是一对璧人,若是婚事不成,那倒是可惜了。

她自然知道萧耨斤请了他去自己宫殿之中,萧耨斤与罗大成在说些什么,齐天皇后也大致能猜到一些,不过是担心罗大成因娶了兴平公主而支持她,反对萧耨斤之事,只让她微微一笑,对于萧耨斤的小动作并不在意。

但她却不知道,萧耨斤所说的话,比她猜到的要严重得多,而罗大成虽然知道,却也不会向她告密,搬弄是非。

齐天皇后不善于搞阴谋诡计,历史上早有明证。而在政治斗争之中,她的性格注定要让她败下阵来,被萧耨斤夺了皇太后的尊号,并以太后之名,控制辽国大权奇书…整理…提供下载,年幼的辽兴宗根本就没有能力与胆略与她相争。

默默地看着齐天皇后,感受着她那温和雍容的气质,罗大成暗自叹息,象这样的女子,是不适合政治斗争的,不管是谁也改变不了她,将来败亡于萧耨斤之手,也是必然之事。自己身为一个对大辽国怀有恶意的外人,也没有必要插手他们宫廷之中的血腥斗争。

在齐天皇后的身边,坐着兴平公主与皇子耶律宗真。

兴平公主还是那么容色娇丽,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依在齐天皇后身侧,借着为齐天皇后倒酒的机会,趁隙偷看罗大成,却刚好迎上罗大成的目光,不由脸上红晕更盛,却勇敢地看着他,并不退缩。

罗大成微微苦笑摇头,口上还要注意回答齐天皇后的问话,不能因失神而忘了回话。

对于他的来历,齐天皇后问得倒是详细,罗大成随意敷衍过去,对于这位岳母微显慈爱的目光冒汗不已。

耶律宗真还是那副瘦瘦弱弱的斯文模样,脸色苍白,容貌清秀,一举一动,却比上次见时大度了许多,看向罗大成的目光,也不再那么充满畏惧,显得平静从容。

他是萧耨斤所生,却养在齐天皇后的身边,对于她和姐姐兴平公主感情更深一些。只是被齐天皇后影响,性情有些软弱,不敢违抗长辈的命令,这才有未来萧耨斤谋害齐天皇后之事。

齐天皇后微笑着,问起宋国公主与罗大成联姻之事,她身边的兴平公主不由警觉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地倾听罗大成的回答。

罗大成苦笑道:“宋国使臣确是提到过此事,不过这只是南朝大臣们的意见,南朝皇帝未必应允。何况我西阻卜小邦,又哪里能有资格与大国联姻,实是不敢高攀。”

兴平公主松了一口气,忽又噘起小嘴,以她的聪明,自然听得出来,罗大成这是在婉拒与她的亲事,让她明亮的双眸,微微显得有些黯然。

齐天皇后看了她一眼,抿嘴微笑道:“这倒也不一定,也许宋国长公主愿意嫁你,她的皇兄也未必拗得过他。记得听人说,你和宋国的卫国长公主本是旧识,曾相处过一段时间,可是真的?”

罗大成苦笑摇头,随口敷衍过去,却看到兴平公主脸色微显苍白,幽幽地低下了头去。

这一次宴会,持续了很长时间,当罗大成装作不胜酒力,趴倒在桌案上时,已经被齐天皇后盘问了许久,真的象丈母娘相女婿的样子。

酒醉的罗大成,被宫中婢女扶了出去,外面冷风一吹,让罗大成神清气爽,脚步也不再虚浮,走得稳了一些。

抬起头,看着即将离开的辽国宫殿,忽然看到远处的假山上,站着一个小孩,不过七八岁的模样,穿着辽国皇子的服饰,神情落寞,隐含着倔强之色,正在向这边望过来。

罗大成微微一怔,不禁问道:“那是谁?”

扶着他的婢女见醉后的罗大王又开口说话,不禁一呆,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轻声回答道:“那是三皇子。”

罗大成记起速哥拿来的情报上面,写着这个皇子的资料,却是名叫别古特的小孩,母亲是一个普通嫔妃,早已经去世,是被宫女们带大的。

看着他倔强的目光向这边看来,罗大成能感觉到他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心中的愤怒不满。

皇家常缺乏亲情,或者兴平公主与耶律宗真还能算是幸运的,别古特则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歧视之中,看着那一身清冷的孩童,罗大成暗自叹息,忽然想起自己未来的孩子们,不由微微有些出神,连装醉都忘了。

第219章 太后之争

还是酒菜丰盛的宴会,坐在对面的,还是皇子与他的母亲,只是主人现在已经换成了萧耨斤,地点也不再是辽国的皇宫,而是萧孝先的府第。

萧孝先也坐在桌案后面,在萧椅斤的桌案侧方,向罗大成举杯微笑,殷勤劝酒,一副热情的模样。

他年约三十余岁的模样,身材魁梧,两眼中精光四射,显然也是武道高手,现在正身居上京留守之职,可谓官运亨通。而这官运,多半也是托了他的姐姐和外甥的福了。

坐在他姐姐身边的外甥,却并不是辽国皇太子耶律宗真,而是他的弟弟耶律重元,看上去不到十岁的模样,容貌憨厚老实,一副乖孩子的样子。

这次萧孝先请罗大成前来赴宴,却将他的姐姐和小外甥也一同请来,其中自然含有深意。

罗大成微笑着举杯与萧孝先同饮,萧耨斤也举杯劝酒,大口喝酒的豪迈模样,丝毫不下于男子。

这一次见面,她却不是上次那样满目仇恨,而是笑吟吟地举杯劝酒,只是眼底终究隐藏着一丝恨意,似乎仇恨已经浸入她的骨髓,再无法抹去。

酒过数巡之后,萧耨斤伸手抚摸着身边耶律重元的头,微笑问道:“罗大王看这孩子如何,有没有做皇帝的命?”

罗大成现在倒是真正的西阻卜国大王了,前几天在北方的辽圣宗已经派人下旨,封他为西阻卜国的大王,并要他在草原上建立西阻卜国大王府,控制西阻卜一带,以后要好好效忠辽国。

身在辽国上京,自然不能太不给辽人面子。罗大成也就马马虎虎地接受下来。接旨时,却拒不下拜,令来传旨的辽官大为尴尬恼怒,却也不敢与他翻脸,只能在传旨后拂袖而去,并将他的反逆情状上报辽帝,希望辽帝能治他的罪。

辽帝例是没有治罪的命令发下来,毕竟罗大成在草原上还有数万铁骑。若是现在下令抓了罗大成,只怕那些阻卜人会先杀了所有地辽将和辽军俘虏,再发兵攻打辽国内境,战火燃起。还没有准备好的辽国必然会大受损失。

何况现在屯秃古斯和胡懒还没有到达上京,如果现在就下令逮捕罗大成,只怕这两位就会半途逃跑,再也不敢来上京了,对平定阻卜乱局不利。就算想对罗大成动手,也一定要等到那两个汗王到达上京才可以发动。

因此,罗大成现在还能优哉游哉地在上京到处闲逛。被一户户的王公贵族请去赴宴,努力和这位新封的大王搞好关系,今天被萧孝先请来,却见到了萧耨斤和她的二儿子。

本来身为皇妃,是不能这样随意出宫的,只看萧耨斤现在不拘礼法的表现,就知道她母族的势力已经渐增,不再将礼法放在眼里。旁人也不敢因此而开罪他们。

在萧耨斤地问话声中。罗大成的目光落在耶律重元的脸上,看着这个身穿皇子服饰的乖小孩,想起了他未来一生地命运。

耶律重元,是耶律宗真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在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掌握辽国大权之后,曾因与耶律宗真亲情疏远,下决心要废掉他的皇帝之位,立秦王耶律重元为辽国皇帝,却因为耶律重元自行跑去向耶律宗真告密,导致萧耨斤功败垂成,被耶律宗真放逐到远方。

耶律宗真终究因重情义,想念母亲,最后还是请母亲回到上京,住在皇宫之中,孝顺服侍。萧耨斤却一直怨恨儿子,对他从不加以好脸色相待,直到耶律宗真去世时,萧耨斤才会高兴一些,并对哭泣的儿媳冷嘲热讽,对她痛哭怀念丈夫的行为十分地看不惯。

耶律宗真与耶律重元兄弟友爱,孝顺母亲,除了稍嫌软弱、不太敢反抗母亲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缺点。这一对友爱兄弟,却有如此狠毒的亲生母亲,例也是天下一奇,让人感叹阴盛阳衰,不仅在汉人之中流行,即使是游牧民族也不得不染上这一毛病。

因为耶律重元地报信与礼让的行为,让耶律宗真免去了一劫,能够安居于帝位之上,所以对耶律重元的行为既感激又感动,下旨封他为皇太弟,每天都带他一同出行,兄弟友爱至极,对他的荣宠也是天下独一无二。

到了后来,耶律宗真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律洪基即位,是为辽道宗。

他这一帝位,却也是皇太弟耶律重元让出来的。因此辽道宗对叔父也是感激异常,即位后立即封他为皇太叔,对他尊敬至极,并拜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执掌辽国兵权,声威之盛,多年来一直为帝皇之下第一人。

除此之外,辽道宗还赐他有上殿不拜的特权,复赐金券、四顶帽、二色袍,尊宠前所未有。

可惜到了耶律重元很老的时候,他地儿子楚王涅鲁古却不甘于只做个大王,率军反叛,终于兵败被杀,也连累了耶律重元,不得不逃走到北方大漠之上,最后悲叹着:“涅鲁古使我至此!”而自杀,一生尊荣,到老却不能保持,终落得灭门地悲惨下场。

象这个故事,千载之后,被后世的武侠小说作者引用,并以辽道宗耶律洪基被旧日曾做过丐帮帮主的结义兄弟救出并击溃叛军的构思,将它写成了小说中地情节。只是那时,现在不到十岁的乖孩子耶律重元,在书中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一个垂垂老者、身份尊荣的皇太叔,只怕比他父亲现在的年纪都要大一些。

罗大成默默地看着这个孩子,眼中射出的感叹怜悯之意,让萧耨斤心中忐忑,与萧孝先不安地对视一眼,重又开口询问了一遍。

罗大成抬起头来,淡淡笑道:“帝皇之位,有德有力者居之。若二皇子有心于帝皇,自然可以身居高位。只怕他志不在此,便难以成事了。”

萧耨斤的问话,原本也有反逆之意,隐含着废掉耶律宗真另立皇帝的意思。而罗大成本来就是率领阻卜人反叛辽国的,说话更是大逆不道,让萧孝先也微微变了脸色。

不过,既然他连先后屠尽十余万辽兵的事都做出来了,也不会有人因为他不跪接圣旨、说话大逆不道而敢于给他定罪,萧孝先也只是干笑着,把这个话题岔了开去。

萧耨斤倒是浑不在意罗大成语中反意,溺爱地抚摸着耶律重元的小脑袋,抬起头来,又问起了南朝刘太后与现在李太后之间的往事。

上次罗大成讲得不够详细,她听得不太过瘾,现在缠着罗大成,一定要他讲详细一些。罗大成被缠不过,只得苦笑着,一边饮酒,一边将当年之事细细讲了一遍,其中有些含混之处,也是在所难免。

萧耨斤听得叹息不已,并对那刘太后终于病死而兴奋,喋喋不休地说着她一定是因为做了亏心事而畏惧而死,只怕现在宫中老物将来也要落到这一下场,对刘太后与齐天皇后的痛恨之意溢于言表。

罗大成苦笑而对,耶律宗真的这两位母亲,迟早有一场血淋淋的生死对决,只可怜这未来的辽国皇帝终究要夹在两位母亲之间,无奈地看着这一幕家族血腥惨事。

萧耨斤与萧孝先举杯劝酒,言辞间都有招揽之意,或是希望能与他结成联盟,扶保耶律重元登位,却被罗大成含含糊糊地应付过去,不肯给予承诺。

毕竟这是辽国上层的政治斗争,自己大军远在草原上,无法调过来对辽国上京有什么大的动作。

更何况,现在草原还未统一,导致自己现在军力不足,若想要一举撼动强大辽国的根基,实力还差得远,不如明哲保身,冷眼静观其变,看着辽国内部纷争越演越烈好了。

庞大的队列,自北向南,缓缓地行来。

大批强壮的契丹骑兵骑在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