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150章

闪电小兵-第150章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手中,执着一柄节杖,却是大宋派出来的使节,到华烈部出使的使者赵良臣。

在他的身后,跟随着无数随从兵丁,大都乘着马,或是赶着大车,向着华烈部地营地方向行进。

赵良臣骑马向前走着,遥望前方茫茫草原,虽是面色平静,心中却在思索,那位传闻已久的罗大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们从东京汴梁出发,却不敢入辽境,而是向西一直到陕西一带,与西平王李德明势力相交界处,方才穿越国境,在兴州附近北上,越过茫茫戈壁,跨入草原,一直西北而行,已经走了很久,方才接近了华烈部的营地。

一入草原,就有华烈部地兵丁前来接引,说是替他们带路,却似乎是有意延缓他们的路程,带着他们兜圈子,让本已疲惫的随从更是疲倦,生病的人也渐渐增多起来。

他们骑的马,却是在越过国境之后,在戈壁和草原上向牧民们购买的,用的价钱比在宋境内低了许多,赵良臣索性多买了些,将来带回到宋境中,拿去做骑兵地坐骑也好。

也幸好有马匹代步,随从的护卫与小吏们才不会太过疲惫,不然累死在路上都有可能。

至于那些大车,则是从东京汴梁出发时就带上的,里面都装满了大量的香料、丝绸、茶叶、象牙、漆器、瓷器等贵重物品,数量繁多,价值昂贵,却是宋皇下诏赐与华烈部的。

那些阻卜兵丁带着他们绕路也只有几天的时候,这两天却明显加快了行程,直接领着他们向西北方向行去,似乎是接到了命令,要让他们快些到达。

赵良臣虽然口中不言,心里却在思忖,华烈部如此安排他们的行程,似要让他们在可控制的确定时间内到达,不知究竟是何用意。

越过茫茫地草原,远远望去,前方出现了大片地牛羊,密布在碧绿的草原上,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纵马前驰,举目远望,只见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面,到处都是肥壮的牛羊,散布草原上,低头啃食着青草。

草长得很高,被风吹过,发出簌簌地响声,看着那些立于草丛中低头啃草的牲畜,赵良臣心中一片恍惚,颇有”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感。

负责驱赶放牧的,却是一群身穿阻卜人服饰的牧民,有男有女,都骑着骏马,在草原上来回奔驰,挥舞着长鞭套杆,将牛羊赶来赶去,不让它们跑得太远,以免跑散了。

赵良臣部下的大批随从,已经惊讶地叫了起来。虽然在路上也曾见过牧民,可是如此多的牛羊,如满天繁星密布于碧绿草原上,倒是第一次看到。

看那漫野牛羊,怕不有上万只,拥有如此多的牛羊,华烈部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赵良臣按捺住心中惊诧,带着庞大的车队,向着前方行进,绕过那些牛羊,继续前行。

他一路走,一边与带路的华烈部兵丁闲聊,却听那阻卜人用蹩脚的汉话,不以为然地说着这些牛羊数量其实不算多,只是华烈部众多放牧的营地之一,比别的营地还要小一些。

车队前行数里,众人耳边忽然传来震耳的轰鸣声,似有千军万马向这边涌来。

看到那些汉人都变了脸色,带路的华烈部骑兵冷笑着安慰他们,说这不过是放牧的马群,没有什么打紧,而这一带是华烈部的地盘,不会有哪个部族不开眼,会到这里来惹事。

至于辽军,他们现在已经被困在草原深处,华烈部不去攻打他们就是他们的运气了,哪里还敢离开营寨的保护,前来攻击别人。

剧烈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众人举目远眺,看着大批骏马从远处狂奔而来,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辽阔的草原上面,无数骏马组成庞大的马群,在平坦的地面上发足狂奔,无数马蹄踏在地面上,直踏得大地都在震动,让宋使和随从们都有立足不稳的感觉。

在那庞大的马群上方,烟尘漫天扬起,无数健壮的骏马大步飞奔着,形容健美至极,让赵良臣不由看得微微晕眩,紧紧拉住了手中马缰,以防自己一时失措,跌下马去。

如此多的骏马,占据了大片草原,从自己这边看去,简直是一望无际的庞大马群,数量只怕有数万匹,而且都如此健壮,在草原上狂奔时,充满了野性之美。

赵良臣呆呆地看着那无数骏马从自己面前狂奔而过,心中忍不住暗叹一声,若是大宋能有如此多的战马,便可组成一支庞大的铁骑,又何惧辽国的军队里面数量众多的骑兵?

想想自己所代表的是一个大国,却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骑兵,赵良臣立即沮丧起来,对华烈部的实力,也开始有了新的估量。

如此轻易就可以拉出数万匹骏马在草原上放牧奔驰,而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健壮的骏马,单以所畜养战马的数量而论,大宋是远远比不上这个边远的草原部族了。

如此说来,若是两国军力相较,华烈部的骑兵数量将远远胜过大宋,若是交战,初期必然战事不利,除非在漫长的持久战中,以大宋那庞大的实力,才可能渐渐地损耗华烈部的骑兵,直到将其击败。

赵良臣在心中默默思索着,暗自庆幸大宋与华烈部相距离遥远,不然若是两国相邻,那又是多了一个潜在的强敌。

不过,若能拉拢华烈部,让他们肯为大宋臂助,一同攻击辽国,却是天大的好事了,自此之后,强悍凶暴的辽国,恐怕也再无暇去南侵大宋,对于大宋则是一件幸事。

在那庞大马群的周围,有华烈部的部众在纵马飞驰,挥舞长鞭,驱赶着它们向前奔驰而不致跑散。

待得数万匹骏马都奔驰过去,使节团队中的人相对无言,只能默默地驱马赶车前进,想到自己在如此一个强大部族的地盘上,气势不由都降了几分。

第213章 天下豪杰

宋国使臣率领的庞大车队继续在草原上行进。这一次前进,倒没有在路上遇到什么放牧的部众,在平坦的草原上缓缓前进,渐渐地看到了前方有营地的模样出现。

草原上一片微微隆起的山坡上,有着大量的穹庐矗立在那里,有些牧民们在穹庐中进进出出,远远看到这支车队,都惊奇地望向这边。

赵良臣率领着车队向那处营地行进,心中也有些激动起来,不知道今天是否能够见到那传说中胆大妄为的强人,一夜之间尽屠五万辽兵的英豪人物。

雄浑的号角声在山坡上的营地中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牧民们慌忙向两边让开道路,俯伏于地,恭顺地向自己的主宰献上敬意。

数百匹战马排着整齐的队列,从营地中心向外奔驰而出。马上骑兵个个剽悍健壮,森然的气势,在这支强大的骑兵中散发出来。

那是经历了无数惨烈搏杀培养出来的凌厉气势,让赵良臣和随从的护卫,都不禁心头悚惊。

在那支骑兵的前方,一骑高大骏马上面,端坐着一个高大男子,身材强悍健美,身穿庄重华贵的阻卜汗王长袍,纵马驰来时,长袍被风吹得飘舞,一股英豪气概,扑面而来。

赵良臣远远望去,见那高大男子在众军簇拥之中,纵马驰来的潇洒气度,以及那一身的冲天豪气,便如人中龙凤一般,不由为之心折。

前方来临的,显然就是这个强大草原部族的主宰,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不世英豪,让赵良臣一时之间。微微有些窒息。

微一失神之后,他慌忙整理装束,率领大批随从向前迎去,心中不由微微跳动,隐然间,对于能见到如此英豪而兴奋不已。

两支队伍在草原上相遇,赵良臣努力压抑心中动荡,平稳地下马来。上前行礼,尽量用平和的声音,向华烈部的汗王问好。

罗大成也下了马来,向他拱手行礼。寒暄几句,询问一路疾苦。

虽然心中对罗大成深怀钦敬,但赵良臣终究不会忘了自己身怀地使命,便将宋皇所赐的圣旨取出,准备向罗大成宣读。

现在处在华烈部的地盘上,面前又是一群不服大宋王法的化外之人,赵良臣也不敢让罗大成跪接。只是说了一句“请罗壮士接旨”,见罗大成只是拱拱手,并无下跪的意思,也只好罢了,展开圣旨,向面前站着的罗大成宣读起来。

罗大成静静地倾听着,听那圣旨中大意是嘉奖华烈部打败了辽军,特赐予他北安侯的封号。并赏赐以大量香料、丝绸、茶叶、象牙、漆器、瓷器等贵重物品。对于他从前挟持太后、辱慢天子的罪行,却是一句不提。

“北安,想是要我安于北方,不再南进吗?”罗大成在心中思忖着。唇边露出淡淡地冷笑。

既然宋国皇帝有意健忘,罗大成自然也乐得装糊涂,听他念完,向赵良臣拱手称谢,谢他长途跋涉前来传旨,却一句不提接受北安侯封号的事情。

赵良臣看他面色淡淡的,既不为得到了厚厚赏赐而欣喜,也不提新获的侯爵封号,心中暗叹,知道这位草原部族之主志存高远,单凭这些蝇头小利,想必是无法打动他。

只是现在华烈部已经和辽国结成了深仇,若自己提出联盟,愿在远方与华烈部遥相呼应,共制辽国,华烈部应该也会答应吧?

现在初到华烈部地营地,还不着急提出这件事,待得几日之后,看看情形,再慢慢地套他的话,看看他是否有联盟之意。若能得他首肯,愿意成为大宋的藩属,就象兴州的西平王一样,那就算达到了出使的目的。

正在思忖着,忽然听到远处马蹄声响起,十余骑战马飞驰而来,来到近前,马上骑士跳下马来,一直奔到罗大成面前,单膝跪地,向上拱手,大声道:“禀大汗,那一万多辽军已经决定投降了!”

罗大成微笑起来,点头道:“干得好,速哥!立即点集兵马,我们前去受降!”他们说的话,都是用地汉语,让一旁的赵良臣听得呆了。

早知道华烈部将一万多辽兵困在草原上,无法逃脱。那时想着以华烈部一夜消灭五万辽军的武力,要灭掉这一万多辽军却也不难,只是要迫得他们投降,却非是易事。

现在听到一向凶悍的辽军居然要向草原部族投降,这就象一夜间被消灭五万辽军一样,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不由得赵良臣不暗自吃惊。

罗大成回头看看他,淡然微笑着,邀请宋使一同前往观看受降仪式。赵良臣心中正在惊奇,自然无有不愿,跟着他翻身上马,向东北方驰去。

在他们身后,大批精勇骑兵紧紧跟随,忠实地保护着他们敬爱的汗王,一直驰过草原,奔向辽营所在的方向。

而赵良臣的随从护卫也翻身上马,用并不娴熟地马术,跟随着他们向远方奔驰。

只留下部分官吏与护卫,看着那许多地车辆,以及上面满载的贵重礼品,眼巴巴地看着同伴们去了。

辽营前方,一万四千余名辽兵,列着整齐的队列,静静地站在草原上面。

在他们前方,有数千华烈部的骑兵,纵马在草原上来回奔驰,远远地望着他们,不对有嘲笑地低语,从远处随风飘来。

许多辽兵的心里,都充满了屈辱,低下头不说什么,心中却都隐隐地松了一口气,为自己的生命终于能够保住而暗自庆幸。

原本悍勇的辽将们,站在每一支队列前面,看着远处的敌部骑兵,暗自咬牙切齿。

他们原本是不肯投降的,可是被困了这么久,粮草也都断绝,谁都能看出此战必败,恐怕会全军覆没,没有几个能活下来的。

而辽国内部的消息,也都彻底断绝,一直接收不到新的命令,这让流言在辽军中暗暗传播,只道是辽国内部已经放弃了他们,此战有死而已!

在这种情形下,萧替发布的投降命令,并没有得到太强烈的反对。

尤其是萧替说出华烈部已经承诺,可以把辽将留下来,等待他们的亲人出一笔钱就可以让他们赎回时,辽将们都垂头丧气,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口也许,打完了仗毕竟是一件好事,可以过一段时间就被亲人赎回去了吧,辽将们都在心里这么想着,目光看向队伍前方的萧替,希望他没有用谎言欺骗自己。

萧替骑着马,默默地站在万余辽军队伍的最前方,任由草原上的寒风吹过自己的身体,心也在风里轻轻地颤抖。

终归是要投降了,这样自己的命、亲人的命都能保住,只是从此要背井离乡,居住在这边远的荒原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返故里。

自己这些部下的命运,他已经不敢去想。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性命是保住了,至于能保住多久,已经不是萧替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前方传来的急促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抬起头来,萧替清楚地看到,前方烟尘升起,似有大队人马前来。

很快,他就看到前方那数千华烈部骑兵结成整齐的阵形,高举手中武器,放声欢呼道:“华烈汗!华烈汗!”

在他们的欢呼声中,一支大军出现在草原上,向着这边驰来。

这支大军,都由骑兵组成,人数众多,足有上万铁骑,马上骑兵人人勇悍,动作整齐划一,让整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