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江春水 >

第75章

一江春水-第75章

小说: 一江春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无意知不知道你脸的事?”期先生突然有些好奇的八卦起来,他现在知道小枣的脸是易容了,惊叹于世上还有这样的奇技淫巧,“无意看你脸伤成那样,那时候没难受吗?”

小枣眨眨眼,诡秘地一笑,“期先生以后再见他,可别和提起这事啊。”

“真是!”期先生不赞成的摇摇头。

小枣确实每天都要进城去看看,她知道建康城中的百姓都在担心,担心北帝再来,担心应璩杀人。担心税收再加,担心南郑大乱。她也知道应大司马府内外安置的层层叠叠的护卫,竟是把应璩自己圈禁起来一般。

可小枣偏不信邪,难不成应大司马府竟是铜墙铁壁?一个欲壑难填的人,不可能无懈可击。

小枣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也许会有办法帮自己接近应璩。

小枣把自己打扮成了卖家酿村酒的小贩,年纪倒有四十以上的样子,满脸皴茧,丑陋淳朴。而且弱弱的,傻傻的,绝不会让人生疑的模样。她挑个担,两边各放一坛醇酒。搭了航船,直奔秦淮河边的八君子。

八君子一直都是生意兴隆。无论世事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八君子这里,鲜血淡成了胭脂,黑暗化为了霓虹。它似乎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水旱灾荒,兵火战乱,挡不住人们醉生梦死的生活。只要天气晴好,八君子前总是有不少衣衫鲜明的富家纨绔摇着羽扇,晃着身子,挤在一起看八君子新挂出的水牌。舞榭歌台中,全靠他们的缠头给姑娘带来欢声笑语。

这大约是应无意开的最好的生意,比那些南北货行,布场书市好可靠得多。

而姑娘们一旦从纨绔们手上得了钱,也就今朝有酒今朝醉,买吃买穿买脂粉头钿。花起钱来,真如秦淮河的水,连个水花都不见,就一下子没了踪影。

小枣怯怯的在君子门边,找了个地方放下担子。也不吆喝,直接掀了酒坛的封口。

酒香从坛口溢出来,立刻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多少钱?”有姑娘上来问价。

小枣拿出个小瓢来,比出一根手指,“一个钱!”

“我去拿碗。”那姑娘立刻眼睛亮了一亮,飞奔着向内去了。

小枣不着急。

又有姑娘凑了上去,也陆陆续续有姑娘拿了碗或小罐里外飞奔。终于有那懒姑娘出主意:“不如你挑了担进去卖,也免得我们为拿个碗来回的跑。”

这主意真是不错。其它姑娘也都赞成。

八君子的管事们管得再严,终究拗不过一群叽叽喳喳的馋嘴姑娘撺掇。让小枣大模大样的跟着姑娘们进了八君子。

小枣一进八君子就看到了屠大娘。

而且屠大娘已经喝过小枣的酒了。

因为,许多姑娘买酒时都不可能忘记给她们的师父屠大娘带一份。歌舞伎行里人人都知道,有酒的地方就会有屠大娘,有屠大娘的地方怎么能少了酒?

屠大娘咂吧着嘴,“酒不错!不像现在有些不懂事的人,专爱在酒里掺些这花那果的,添那俗香气。你这村酿倒是醇厚,卖一整坛给我吧,也省得你挑着再四处去找买家。”

小枣立刻求之不得的模样,连着把头点上几点。

“跟我来!我拿银子给你。”屠大娘蒲扇般的大手一伸,抓起没开封的那只坛子就走。

小枣老老实实跟上去。

跟着屠大娘,才一进到屠大娘的小屋,小枣就说:“屠大娘,是我!”

屠大娘一愣。

小枣把身后的门关上了,“是小枣!”

闻声从里间冲出来的阿抚张了圆溜溜的眼睛,呆呆地打量着小枣。

“阿抚也在啊,”小枣说,“阿抚,你到门边来坐着,帮我看着门,我和屠大娘有要紧的话说。”

阿抚没有动,模样傻傻的,眼里全是惊疑和探究。

“怎么了?阿抚,听不出这是小枣在说话吗?”小枣好笑。

倒是屠大娘反应过来,“我们到里屋来说话吧。你又不是不知道 ,阿抚这丫头脑子缺根筋,和她说什么都没用的。”

“我的脸稍微装扮了一下。”小枣向屠大娘解释。

“知道 ,我们伎行里说诨话的孩子也会弄这一套,前两天有一个扮应丞相的,应为扮得太像,刚被杀了。”

小枣先是吓了一跳,继而也就一叹了之。屠大娘用的是轻描淡写的语气。可见,她对这一类事也是见得多了。

阿抚没有去门边坐着,她看屠大娘和小枣坐下后,慌忙去厨里找出点下酒的炒豆、酸菜之类,在桌上布了下酒的小碟,然后拿出两只碗来,去坛中舀酒。忙来忙去的同时,还不时的偷眼看一看小枣。

“阿抚在你这里还乖吧?”小枣问屠大娘。

“她挺好,学会了打牙板,也能唱几句,场子里缺人时,她便可以补上去。我们其实过得挺好,你倒不用操心。应三有时会派阿旺过来看看,送点用度。”屠大娘说着,诡秘的向小枣眨眨眼,又向阿抚呶呶嘴,“阿旺不爱说话,却能安心听人说话,至少不像我这么不耐烦。所以,他来这里,这个小话唠可高兴了。”

小枣歪去看阿抚,心中微微有点吃惊。

阿抚红了脸,低着头,自己掇个凳子,去门边坐着了。

小枣咧嘴,“也好,我正担心阿抚没着落呢,她不小了,十八了。阿旺虽说是羌人,长得和南郑人不一样,但那人心不坏,面黑心不黑。倒也堪堪配得。反正阿抚也不介意脸黑,她还嫌弃人家脸白的擦粉呢。”

屠大娘抚掌哈哈大笑,“我也讨厌脂粉,怎么我就没有阿抚的运气!?”

阿抚瞪她们一眼,用手捂住耳朵,背转身,拿脊背对着小枣她们。引得另两个越发拿她打趣。

小枣和屠大娘说笑一会儿,话题终于转到了小枣来的目的。

“我怕还有人盯着你们,所以一直不敢贸然前来。应璩后来有没有来找过你们的麻烦?”小枣问。

“有一阵子确实总有些鬼鬼祟祟的人围着我和阿抚打转。但自从石头城那边出了事后,最近似乎没有了。我想他们自顾不暇,没工夫理我们了。”

屠大娘有些声望,又有武功,一般公然找她麻烦的人还是不多。

“应璩最近杀人颇多,平常人也动辄得咎。这人到底想干什么?”小枣感慨。

“当皇帝呗,”屠大娘说,“他那不过是司马昭之心。别说他了,我最近冷眼旁观到我们八君子这里的客人,凡是南郑有点名望的,一个个都是蠢蠢欲动。他们在一起谈的话题都是如何搬倒应家,自己上位。”

小枣想到了还在四下奔走的期先生,那老夫子还想通过他的游说,唤起南郑士大夫的良心,维护正统呢。其实,这世界早乱了套,谁还会听他那一套呢!

“我来找屠大娘,还是为了杀应璩的事。”小枣对屠大娘开门见山,“此人不除,南郑难安。”

“你杀了他,南郑也安不了。”屠大娘拨弄她面前的酒碗,一针见血,“我早知道你来,是为了杀应璩 。若说只为报仇,我倒还能理解你。你若说为了南郑,那我就得说,你打错了算盘!”

小枣默然。好一会才说:“南郑已经完了。”

“杀了应璩 ,对应三的影响很大,你想过没有?应家本就势孤,凭着父子两代人的军功才有今天。你把他家杀得差不多了,应三就得重头开始。门阀、族亲,一直都是南朝立国的根本,应家弄成这样,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内里先乱了。连我们编的唱词里都有……”

“别说你那些唱词了,”小枣笑,“门阀制度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无意自己其实也是深受其害,他那点外族的血统,总是不能见容于保守的南郑。可你看人家北帝,在北方就是能得到该得的支持。无意如果不从家族的阴影中走出来,那么他也是走不远的。”

小枣坚定的看着屠大娘,“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101 波卷狂涛

应璩的大司马府并非完全是一潭死水;道貌岸然的外表也只给别人看的。他原本就喜欢声色之娱;家中的妾室偏房数量也绝对不少;不然他哪来那么多的子女呢!

只不过有一点;他从来不会把这种事情弄得尽人皆知,也绝不会被女色迷住而不能自拨。以前小枣就听说他也喜欢到八君子找乐子。如今他窝在自己家中,小枣就不信他能耐得住寂寞。

这回一问屠大娘;果然;应璩照旧叫女伎去他家中侑酒,只不过他越发小心,眼下只叫他熟悉的女娘了。连同伴奏的琴师,也都不肯用新的。

“他现在都叫哪些姑娘?”小枣问屠大娘。

“这个具体的;得问花娘;这些事都是她一手操办。”

花娘,是八君子的人,小枣可不敢惊动她,惊动她就是惊动了应无意,惊动了应无意,小枣想干的事可就黄了。

“你别急,我帮你想想。”屠大娘安慰小枣,“花娘那边的事我来打点。”

这一天,应璩的生日到了。此时已经到了暮春,天气和暖宜人。应璩虽不出门,但他的心情倒也不错。毕竟,还是有不少人记得他这个久不开口的丞相,从早晨起就有人开始上门送礼贺寿。一波一波的人进进出出,看着倒也热闹。

应璩他自己只挑几个客人见见,其它的大批客人,他只交给应无意应付。应无意已经说好,晚间的寿宴也由他来出钱操办,凡是来上寿的,全都留下凑个热闹。

应璩还点了歌舞,几个他喜欢的伎人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切也全都由应无意付钱。应璩并不缺那几个钱,他要的是应无意对自己恭恭敬敬不敢违拗的表现。

虽然这父子两个对彼此的关系早已心知肚明,但他量应无意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因为南郑以孝治天下,一旦在这方面行止有差,应无意自己的野心就得泡汤。

应无意自己对外承认,他受的伤是因为救父亲时,他被自己的真气反噬。就算天下没人相信他的鬼话,但应璩却因此而洋洋得意。到底是当儿子的,父要子死,就不得不死。

但就算这样,他还是对包括应无意在内的外宾作了防范,他自己为自己在大厅隔出北边的一块,造了个观赏台,以重纱与其它部分隔开,免得有心人对他察言观色。观赏台的四下,全都安排了自己信任的护卫,刺客想要登上来,得有本事过那些护卫一关。

大厅中间白地,自然是给那些伎人表演用的,应璩居高临下,看起来十分方便。

大厅东西两边才是应无意和那些拜寿来的客人坐位,应璩和他们隔的远点才能觉得心安。

应璩对自己的安排很得意。

儿子们到底不可靠,无畏以前那么乖巧听话,最后不是还是刺了自己一枪?还有那一掌,震得应璩气血逆行,差点丢掉一条命去。不知是哪个儿子授意手下所为,他后来杀了所有可能与应无畏有关的护卫,但应无意的手下却还是不能去动,一想到这一点他就心中不平。

八君子的姑娘们娘叽叽喳喳的声音,早就从前面传了过来,应璩嘬着茶,想着他点过的舞姬歌伎,这一回来的都是他早就认识的几位,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位唱《子夜歌》的小娘,他早就想对那姑娘下手,不如今天就把她留下来吧。

应璩本人是喜欢这些艺伎的,家中就收了好几个。连应无意的娘,当初也是因为舞跳得好,才被应璩大老远的蜀中娶回家来。可惜不多几日,新鲜劲过去,觉得毕竟是外族,连雅言都说不好,实在是没情趣。也就把她抛诸脑后了。

谁也没想到,她的儿子却成了南郑有名的才子。

应璩摇摇头,应无意的可恶也就在这里,他冒尖太早了。早得他应璩还没来得及风光,就被儿子比了下去。他本不该这么出色的,就算真的出色,也得掩着点自己的光芒。比自己的老爹还游刃有余,这也是一种不孝。应璩甚至认为这是最大的不孝。

前面传来了悠扬的丝竹之声,有家人来请应璩入席。应璩点点头,又拖了一些时间,终于起了身。

这里是他的天下,他们全都得屈从于他。

说诨话的女先儿,先上来暖场,说两句,弹两下,再唱两声。每一样都算不得出奇的技艺,但她们机智善变,声口脆利,惯于插科打诨,总能让大家放松开颜。中间串场也全靠他们。

若在平日,应璩最喜欢听这些瞎子胡扯,但今天不知为什么,他听着她们那伶牙俐齿觉得有些心烦。他隔着纱帘看了一眼角落里的应无意。应无意对场中间的表演漫不经心,他根本没在看,似乎有什么心事似的低着头。

应璩想起了曾经和应无意在一起的那个妖女,已经很久没有那妖女的消息了,有谍报说那女子曾在高铿那里出现过。但消息扑朔迷离,不知真假。无畏死了,许多事更说不清了。甚至连应璩现在也在怀疑,他和无畏是不是有些心虚,那女子也许并不是什么萧素素,只是北帝派来的刺客。

一想到萧素素,应璩突然打了个寒战,整整两年前的今天,正是恭帝一家的忌日。他当年选了自己生日那天动手,本就是为自己讨个好彩头的意思。他原以为,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