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神医 >

第20章

大宋神医-第20章

小说: 大宋神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派胡言!这些犯人都是没有审判的犯人,怎么能说死有余辜呢!再说就是审判过了,只要没有杀人,最多不过刺配,怎么能够让他们病死在大牢呢!况且万一那名病人是冤枉的,你们不是害死一个好人吗!难道大理寺就这么草菅人命吗!如果让官家知道大理寺这么草菅人命,恐怕大理寺正也干不长了,你这个守卫更要比犯人更早的刺配边疆了。”赵磊正气凛然的大声说道。

赵磊的话吓得护卫一哆嗦,战战兢兢的问道:“赵神医你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开门!让我进去给病人治病!”赵磊催促说道。

守卫看看三套牢房,一时为难起来,他害怕那些犯人乘机闹事,里面那些人可都是高来高去的江洋大盗,跑一个就是大麻烦。

赵磊看出守卫的忧虑,对他说道:“开两套门,然后让病人到牢房边,我在外面把脉看病!”

赵磊的话提醒守卫,他一边叫另一个守卫去禀报上级,一边将牢门打开。

两套牢门打开,昏迷的病人已经送到牢房边,但是赵磊一看到病人紫青色的狰狞面容,就开始惊讶,把脉之后,更加确定,他再次遇到一例急性阑尾炎。

病人是一个满脸胡子的四旬壮汉,他的旁边,还围着十几个打扮各异的壮汉,看那些大汉对病人的尊敬和关切,看来病人还是这个牢房中的老大。

“赵神医!我大哥的病情怎么样?”病人旁边,一个两米多高,虎背熊腰,比奥尼尔还要壮的黑脸大汉对赵磊焦急的问道。

“很严重,需要开刀手术!”赵磊郑重的说道。

赵磊说完,开始寻找守卫交涉,让他进去给病人开刀,正好他的手术刀被小翠探监的时候带了进来,刚好可以动刀。

“进去!不行!里面很危险,万一那些犯人闹事胁持赵神医,到时怎么办?”守卫头摇的吃药丸一样的说道。

就在赵磊和守卫据理力争的时候,大理寺丞急匆匆的进来了,听到事情经过以后,略一思索,调来百名衙役守住牢房,让后让赵磊进入重牢之中。

赵磊进入重牢,看着重牢脏乱的环境,知道这不是一个手术的好地方,于是再次要求将病人背出去手术。

大理寺丞答应赵磊的要求,派守卫进入重牢,将病人背到赵磊的牢房。

牢房之中,热水等东西都准备好了,赵磊很快给病人开刀手术,有了葛县令的经验,这次手术时间缩短很多,不过四十分钟,就完成成功完成手术,将必死的病人救治了回来。

而看到赵磊开刀手术的牢房犯人和守卫衙役,都纷纷脸色苍白,吓得冷汗之流。

当赵磊救活病人之后,这些人看赵磊的眼神,更加崇拜敬仰,就是那些重牢里面的重犯,对赵磊也是敬佩有加。

随着时间过去,那位被赵磊从死亡中拉回来的病人逐渐好转,听黑脸壮汉说是赵磊救活他之后,很感激赵磊的救命之恩,并承诺日后定当报答。

此时的赵磊还不知道,这个被他救回来的壮汉,名叫萧荣,是太行山有名的巨盗,更有河北绿林领袖的称呼,是河北太行山一代山贼、马贼、夜贼的总老大,日后更是和赵磊关系非浅。

萧荣的话并没有引起赵磊的重视,只是当作耳旁风,继续天牢中的生活。

转眼之间,太后的五忌过去了,朝廷百官脱去素服,再次活跃起来,关于权力的斗争再次开始掀起,而赵磊,马上就要等来出狱的喜讯。

第二卷 初到汴京 

第四章 贤王元俨

北宋早朝的上朝时间,一般都是卯时,也就是六点左右,所以后世有点卯和应卯之说。

皇宫皇仪殿外,提前在寒风中等候的朝廷百官,都有些忐忑不安的感觉,就是张士逊,心中也七上八下的。

就在刚才,太后归天这么大的事情一直没有出面的赵家宗室众人,今天终于露面了,而且一露就是一大群,基本上汴京的宗室全部都来了,并在镇王赵元俨的带领下,神情肃穆的等候在百官的前面。

百官之中,欧阳修冷眼看着赵元俨,心中盘算着如果这个镇王出手,那些人能够得到好处,那些人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盘算了一阵,欧阳修心中叹息,他知道别人可能没有什么事,但是身为官家做太子时候的太子太傅张士逊和老师太子舍人晏殊,要倒霉了。

张士逊和晏殊都是赵祯身边最亲近的人,跟随赵祯也十几年了,如果别人屈于太后的淫威而不将官家生母的事情告诉官家,还有理可言,但是张士逊和晏殊也不说,这就值得揣测了,而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被镇王赵元俨抢先出手,他们两个人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回到汴京了。

欧阳修知道晏殊和张士逊心中的想法,他们两人都认为,如果赵祯知道生母的事情,肯定会和刘太后冲突起来,到时会波及整个大宋,但是他们就没有想过,作为赵祯最信赖的两人臣子,瞒着赵祯这么重要的事情,会惹来官家多大的怒火啊!

“官家上朝!百官觐见!”内侍拉长的声音想起,百官最前面的赵元俨,整理衣服,带着身后赵家宗室,大踏步走进皇仪殿。

皇仪殿龙椅之上,赵祯昏昏欲睡的坐在那里,清晨六点的早朝,除了那些勤奋的明君之外,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而赵祯,当然不在勤奋明君的名单之中,他是千古无双的仁君。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阎文应拉长了腔调大声说道,昨夜官家在尚美人那里游戏了一晚,精神很不好,他很希望下面的文武百官眼色好一点,看到官家精神不好就不要找麻烦了。

但是事情偏偏事与愿违,阎文应的声音刚刚落下,准备多时的镇王赵元俨就出列大声说道:“启禀官家!微臣有本启奏!”

镇王赵元俨已经小五十了,但养生有术,看上去好似三旬中年人,成熟潇洒、威仪稳重,同样继承赵家优良血统,看上去风度翩翩,也是汴京城有名的美男子。

听到赵元俨的声音,赵祯马上惊醒很多,心中纳闷,这个很久都没有上朝的皇叔,怎么今天过来了。

“原来是皇叔!没有想到皇叔今天有空来皇仪殿,皇叔有何事启奏啊?”赵祯对着赵元俨说道。

赵元俨一脸肃穆,郑重说道:“启禀官家!微臣为官家尽孝而来!”

“尽孝!太后的殡礼出现什么问题了吗?”赵祯疑惑的转头对阎文应问道。

阎文应心中一震,知道赵元俨将那件隐秘的事情终于说出来。

“启禀官家!微臣说得,不是对太后的孝道,而是对李宸妃的孝道!”赵元俨郑重的说道。

“李宸妃!”赵祯迷惑一阵,突然想到那个比太后早死两个月的真宗妃子,奇怪问道:“皇叔!李宸妃不是已经下葬多日,还要朕尽什么孝道啊!皇叔说笑吧!”

“启禀官家!并非微臣说笑,官家之生母,并非太后,而是已经归天的李宸妃,这件事情人尽皆知,只是官家不知,不知官家是否应该对李宸妃尽孝啊!”赵元俨缓缓的沉声说道。

“什么!”听到赵元俨的话,赵祯的睡意一扫而空,马上震惊的看着赵元俨,看到赵元俨一脸正色,而百官也不敢争辩的样子,赵祯马上明白这件事情可能是真的。

“太傅!镇王所说之事,可是真的!”赵祯震惊十分,心中已经开始相信赵元俨的话,软弱的转头朝百官队伍最前面的宰相张士逊问道。

这个时候,聪明的张士逊和晏殊等人,都明白他们在汴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启禀官家!镇王的话,都是真的!”老迈的张士逊,使劲全身的力气,缓缓的说道。

“噗!”官家赵祯喷出漫天鲜血,怒急攻心,气血翻腾,昏死过去。

“传太医!快点传太医!”

朝廷之中,一片混乱,所有人都惊惶失措的大叫起来。

………………………………

赵祯的生母确实就是李宸妃,她原是杭州人,进宫后做了刘太后的侍女,为人持重谨慎,颇得太后的好感。

也是天缘凑巧,真宗偶然一幸,竟就生下了赵祯。

刘太后无子,赵祯还在襁褓之中,就被她领去交给杨淑妃抚养。

李宸妃虽然因为儿子有了宸妃的名号,却永远被剥夺了亲子的权利,连说也不准说。宫里宫外同样因为惧怕太后的淫威,谁也不敢捅破这层窗纸。

秘密,就这样一瞒瞒了二十多年!后来戏文中所谓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由这么点儿影子,杜撰出来的。

二十多年的秘密,在今天被赵元俨给直接揭露出来,一时之间赵祯接受不了这个打击,直接气晕了。

太医局的几位医术高深的太医,匆匆而来,又是掐人中,又是扎金针,一会时间,将赵祯给救行了。

醒来的官家赵祯,痛不欲生,嗷嗷大哭起来。

“官家节哀啊!”阎文应在旁边一边诅咒着赵元俨,一边劝说赵祯,而其他文武百官,都搭拉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时一个刘太后贬出汴京,刚刚回来的大学士,站出来对赵祯火上浇油的说道:“启禀官家!据微臣所知,李宸妃不是病死的,而是刘太后觉得大限以到,将李宸妃毒死的!”

听到这番话,赵祯马上停止哭泣,龙颜大怒的说道:“什么!竟然有这种事情,马上给朕开棺验尸,如果真是刘太后毒死的,给朕抄了刘家一门!”

赵祯口中的刘家,就是刘太后以前的相公龚美,龚美将刘太后献给真宗之后,就跟刘太后兄妹相称,如今的刘氏一门,已经是朝廷有名的大家族了。

赵祯的话,没有人敢反驳,这个时候帮刘太后说话,都是活腻了的人,百官中没有一个活腻了的人,所以都站在那里不敢吭声。

在赵祯的怒火之下,开棺验尸的结果很快出来,李宸妃的尸体被水银包裹着,栩栩如生,根本没有所谓中毒而亡的事情。

那位诬陷刘太后的官员,再次倒霉了,刚刚回到汴京不久,就被贬了出去,而且从四品大员,直接贬成八品县丞,估计政治前途已经提前结束了。

“启禀官家!李宸妃不但不是中毒而死,而且下葬的规格,是按照皇后的规格下葬的!”开棺验尸的官员,小心翼翼的对赵祯说道。

“官家!这件事情杂家到是知道一些,当初李宸妃病死,刘太后本来想草草安葬,但是吕夷简吕大人却极力反对,更因此和刘太后差点翻脸,最终劝服刘太后,将李宸妃按照皇后的规格下葬,并用水银灌实!”阎文应在这个时候,开始帮吕夷简说好话了。

“吕夷简!”赵祯喃喃的念着这个名字,再看看朝廷百官之中和他关系最亲密,最忠直的张士逊和晏殊,冷哼一声,退朝而去。

………………………………

李宸妃生母风波就这么结束了,张士逊、晏殊等人,纷纷被贬,范仲淹被召回汴京,欧阳修绶大学士。

而这场风波之中,唯一收益的只有两个人,第一个就是抢先出手的镇王赵元俨。

镇王赵元俨,在这场风波之后,受封孟王、拜太师、武成节度使、京兆尹、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

赵元俨一时到达宗室的顶峰,虽然权力不大,但地位更在宰相之上。

第二个收益之人,就是贬出汴京的吕夷简。

吕夷简刚刚贬出汴京,还没有到任上,就被赵祯快马追了回来,因劝柬刘太后有功,再次拜相,成为北宋又一个三起三落的宰相。

吕夷简拜相,赵祯当然知道这个吕夷简是狡猾的两头草,虽然可以重用,却要防范,于是提拔心腹宋绶还有蔡齐为参知政事,而王曙则改签枢密院,王德用降为枢密副使。

李宸妃死后,被官家赵祯追封为庄懿皇太后,和真宗并陵,而刘太后的情人兄长刘美一家,也受到赵祯的重点关照,全部从要职降为闲职,渐渐没落在繁华的汴京。

晏殊在繁华的汴京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出汴京,劝知庐州,一生在也没有踏入汴京官场。

刘太后在朝廷的影响,因为两次朝廷变更,彻底的消失,赵祯终于把持朝政,开始了真正的皇帝生涯。

第二卷 初到汴京 

第五章 无罪出狱

汴京北宋朝廷百官忙着交接手续,而官家赵祯也沉浸在悲痛之中,一时竟然忘记依然关在天牢之中的赵磊。

别人能够忘记赵磊,欧阳修可不能,他不想一个精通诗词、医术、机关的天才就这么埋没下去,于是只能偷偷的暗示王素,让王素这个举荐的人出头说话。

王素想到赵磊,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是他举荐田岩来汴京,结果牵连到了赵磊,于是就向官家小心的提示,说耽误为太后诊病的神医赵磊还关在天牢,等候官家的发落。

官家赵祯这个时候,已经不再迁怒赵磊,而且心中非常感谢赵磊,如果不是他,恐怕官家要继续生活在刘太后的淫威之下,而生母的秘密可能更晚知道。

于是在官家的暗中感激之下,赵磊被无罪释放。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