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风流御弟 >

第268章

风流御弟-第268章

小说: 风流御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人仍然站在原地,火把劈劈啵啵地烧着,所有人像是被时间定住了,就这么站了将近一个时辰。
    没有人离开,也没有人敢走上前。虽然朱隶闭着眼睛靠在岩石上,看上去没有一点攻击性。
    看到朱隶浑身的血迹和毫无血色的面孔,永乐帝眼前一黑,虎躯微微一晃。
    吴晨在发现朱隶的第一时间跑了过去,站在朱隶面前时竟也迟疑了一下,才将手指颤颤巍巍地伸到朱隶的鼻息下面,感觉到朱隶温热的呼吸,吴晨的紧绷着脸瞬间融化,再探探朱隶的脉搏,虽然内伤严重,却不至于丧命。
    “爷还活着。”吴晨冲着永乐帝高兴地叫道。
    一直站着的瓦刺士兵齐刷刷冷冷望了吴晨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骂着:废话,不仅活着,而且走过去的如果不是你,而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的话,是有人死了,但一定不是朱隶。
    朱隶彻底清醒过来,是在七天之后。
    这一段时间朱隶不是没醒过,却一直昏昏沉沉的,醒来喝药,吃点东西,然后接着昏睡。
    军医检查过,朱隶的内伤第五天时就好了大半,却不明白朱隶为什么一直醒不过来。
    那夜里不见了朱隶和朱瞻基,永乐帝并不是很担心,朱隶的能力永乐帝知道,瓦刺人的武功永乐帝也知道,朱隶就算一时回不来,也必然带着朱瞻基好好地躲在什么地方,此时天黑地形复杂,确实不宜盲目寻找。
    但整整一夜,永乐帝也没睡着,知道不会有什么危险,却始终放不下心来,天刚蒙蒙亮,永乐帝就带了三万禁卫,一路找来,看到朱隶时,永乐帝真想给自己一个耳光,这次出征,太自信了。
    藏在山洞中朱瞻基很快被找到了,看到浑身是血处于昏迷中的朱隶,朱瞻基双膝跪下,内疚地流下了热泪,如果自己听从朱隶的话,朱隶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从山上下来后,永乐帝命令留下三分之一的人马收拾残局,其他人班师回朝。
    永乐帝很自然地将自己的马车让给了朱隶,自己同朱瞻基乘坐一辆马车。
    朱隶昏睡这几天,永乐帝一天探视好几遍,吴晨更是寸步不离。
    第八天早上,朱隶终于睁开了双眼。
    仍然在营帐中,仍然看到有一个人趴在自己的床头,朱隶恍惚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三宝。”朱隶声音嘶哑。
    “爷,你终于醒了。”不是马三宝,是吴晨,这里也不是二十多年前征讨乃儿不花的营帐。而是征讨瓦刺军的营帐。
    “吴晨。”朱隶扶着头坐了起来。
    吴晨忙伸手扶着:“爷,你感觉怎样?”
    朱隶揉着太阳穴,没说话。
    “头疼吗?”吴晨再问。
    朱隶还是没说话。
    “爷,您先躺一会,吴晨去叫御医。”
    “卿卿在哪里?”朱隶拽住要离开的吴晨,沙哑地问。
    “爷,柳姑娘,走了。”
    朱隶抬起头,望着吴晨有些躲闪的双眼,品味着‘走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其实朱隶只是奢望地一问,那天在山上,柳卿卿揽着朱隶腰的手臂早已无力垂下,身体渐渐冰冷,在朱隶怀里,柳卿卿已经走了。
    当时的朱隶确实如周围瓦刺人所看到的那样,只是闭着眼睛不动,以朱隶的体力,如果同时走过去三个人,死的必然是那三人,若再多一个人,死的就是朱隶,朱隶是不可能活着落到瓦刺人手里的,他清楚自己被俘对永乐帝的威胁有多大。
    那些瓦刺人之所以站了近一个时辰,一直没动,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把朱隶逼死了,他们自己就不是死这么简单了,而只要朱隶活着,他们也可以活。
    人的勇气都是一时的,冷静下来,没有人愿意找死。况且他们都是普通的士兵,大明朝对蒙古俘虏的政策他们很清楚,抓回去,在北京的北面屯田。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不错的生活。
    这些人最后也确实都到了北京的北面,编到各个盟中,定居了下来。除了那名种了绝情蛊的杀手。
    绝情蛊就是绝情绝义,不能对绝情蛊主人动情,而那名杀手偏偏对柳卿卿动了情,最终在柳卿卿墓前,吐血而亡。
    朱隶方要站起来,忽然头一侧,“哇”的一声,将这两天残留在胃中的汤药全都吐了出去。
    “爷”吴晨吓了一跳,嗓音都变了,一只手紧紧抓着朱隶的手,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着朱隶的后背。
    朱隶吐完后,虽然浑身无力,却舒服多了,头也不那么疼了,靠在吴晨身上,轻轻舒了口气:“爷没事,你不放心,可以让御医来看看。”
    一个月后,永乐帝率大军回到北京。
    永乐帝率先撤兵后,本次北征主将安远侯柳升率领留下的二十万大军,两次越山追击瓦刺军,最终彻底吃掉了瓦刺大军,杀瓦茨王子十余人,给瓦刺不造成难以复原的重创。
    永乐帝回到北京第五天,安远侯柳升也率剩余大军凯旋。
    回程的这一月,朱隶表面上是康复了,除了脸色还有些苍白,身体还有些虚弱外,看不出有什么别的问题。
    但朱隶知道,他的头风更严重了,有好几个夜里,朱隶头疼得睡不着觉。
    而昏睡的那七天中,做的那个梦,让朱隶记忆深刻。
    其实那不算梦,是早已被朱隶遗忘的一段记忆。
    靖难期间,朱隶在济南城外受伤后回到北平养伤,在燕王府遇到道衍大师,道衍大师用六枚铜钱为朱隶卜了一卦,当时道衍大师解释说,朱隶还能在这个朝代生活十五年,又好象是二十五年,中间的十年看不清,似乎瞬间而过。
    这个卦词朱隶相信道衍大师已经不记得了,因为看道衍大师当时的情况,似乎实在迷离状态说出的这些话。
    朱隶也早忘了,如果不是那个梦,他也想不起来。
    道衍大师为朱隶卜卦的那一年,是建文二年,那一年,囡囡两岁,如今是永乐十二年,囡囡十六岁了,算起来,那是十四年前。
    如果按卦象所说,朱隶离第一个期限十五年,只剩一年了,第二个期限二十五年,又是什么意思?
    北京的事情朱隶都安排得差不多了,石毅到底进了仕途,三年之期后,石毅正式担任北京府衙通判,正五品,朱隶去安南的一年,石毅几乎将监督协调紫禁城修建和皇陵修建的事情都担了起来,就任通判,主要工作还是紫禁城和皇陵的兴建。
    吴晨在朱隶面前还是吴晨,在外面真成了大人,吴大人,北京府卫指挥佥事,正四品,负责北京的安全防卫。
    马智杺这几年的生意发展得很快,不仅将商队远伸到了云南,而且商号遍布各个行业。稳稳成为最初四名皇商中的佼佼者。
    这几年,朝廷陆续又批复了三名皇商,皇商发展到七名,但后面这三名皇商,实力显然不如前面的四名。
    皇商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对大明朝的经济隐隐有了调控作用,而商业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朱隶不仅对朱高炽讲得很透彻,而且朱高炽理解的也很清晰,并逐步学会了运用。
    让朱隶吃惊的是,永乐帝在经济方面虽然不如朱高炽吃得那么透,但却很明白商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有了永乐帝的认可,朱高炽做起事情来,更是得心应手。
    齐昕快成慈善家了。
    这不仅是朱隶没有想到的,连齐昕自己也没有想到。
    朝廷开始兴建安抚村后,朱隶首先将莲花山划成了安抚村,接着齐昕在朱隶的请求下,在距离莲花山南北百余里路的河北顺德和山东东昌附近的乡村,分别兴建了两个安抚村,并手把手教授当地人自己管理。
    兴建了这两个安抚村,齐昕对兴建安抚村上了瘾,这些年,齐昕在河北和山东陆续兴建了十余座安抚村,安抚村的人见了齐昕,都称呼他齐大善人。
    朱隶打趣齐昕:“你喜欢别人称呼你齐大侠还是齐大善人?”
    齐昕说了一句让朱隶动容的话:“大侠是靠个人努力就能做到的,大善人不仅靠个人,更多的靠社会,靠国家。”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利用个人的能力,去影响社会,影响国家,这个人的能力,才能尽可能地放大,让更多的人,甚至一个时代受益。
    朱隶终于明白,永乐帝做皇帝,不仅仅有野心,他要宣扬他的思想,让更多的人吃上饭,有房子住,就必须有更大的权利,登上更高的位置。
第二部 靖难之役 第307章十年
    第307章十年
    永乐帝北征回来,很自然地住进了北京的京王府。
    京王府就是永乐帝的行宫。这一点在朝廷早已形成了共识,故而北京府尹乔和僧也没有我永乐帝另外安排地方。
    将侄女乔依依嫁给马智杺,乔和僧认为这是自己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马智杺现在不仅有钱,而且已然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早在朱隶送走小芸、索菲亚和孩子们,同沈洁两个人回到北京时,马智杺和石毅就拖家带口,在京王府强行选定了院落搬了进来,后来齐昕也跑来凑热闹,挑走了一个院落,虽然齐昕这些年仍然没有娶亲,倒是纳了一个小妾,叫小桃。听说也是战争留下的孤儿,是齐昕在山东兴建安抚村的时候认识的。小桃比齐昕小了二十岁,却一眼就看上了齐昕,非要跟着齐昕,并逢人自称自己是齐昕的妾室,弄得齐昕一点招没有。
    齐昕到北京,小桃也跟到了北京,跟着齐昕住进了京王府,齐昕没想到的是,小桃竟把京王府当成了她和齐昕的家,齐昕离开北京办事,小桃竟然跟齐昕说:“妾身在这里等你回来。”齐昕听了这句话,差点没晕倒,其实就是晕倒了也没有用,别看小桃还不到二十岁,却很清楚朱隶对齐昕的影响,她知道只要她留在京王府,迟早能真正成为齐昕的小妾,甚至夫人。
    一群人疯狂地到京王府抢院子,朱隶当然明白他们是担心小芸、索菲亚和孩子们走后,朱隶和沈洁太冷清,有这样一群贴心的朋友,朱隶觉得心里暖暖的。
    此番朱隶跟着永乐帝北征,马智杺、石毅,包括齐昕,都尽量不去外地,住在京王府,因而朱隶倒是很放心沈洁,王府里住满了人,即不怕沈洁寂寞,更不怕沈洁没有人照顾。
    如果不出征蒙古,朱隶这个时候应该在南京的京王府了,而且一段时间里将不会再回北京。
    故而京王府这些天格外的热闹,马智杺、石毅、齐昕都回来了,明知道永乐帝也住在京王府,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搬出去。
    清晨躺在朱隶的卧室中,听着隔壁院子里孩子们的尖叫和母亲们温柔的呵斥,永乐帝的脸上露出了普通人的笑容。皇宫大院宅深似海,哪里能听到这些声音。
    朱隶恐怕是大明朝身份最尊贵的‘平民’,不是他有平民的身份,而是他过着平民的生活,在朱隶和沈洁的影响下,朱隶身边的这些人,也过着平民的生活,虽然他们也有很多丫鬟和下人,但带孩子的还是母亲,而不是达官贵人府宅中通常的奶妈,永乐帝切实能感受到平民生活中的天伦之乐。
    “皇上,醒了吗?”朱隶走进房间,撩开床幔。
    朱隶身体恢复后,永乐帝的起居,仍然由朱隶照顾,其实朱隶也不用做什么,无非是撩撩床幔,陪着用餐,聊聊国事,但永乐帝看奏折时,总是把朱隶赶出去。
    朱隶每逢此时总是微微一笑,他明白永乐帝是担心他的身体,不想让他操心。
    朱隶也不坚持,对永乐帝来说,朱隶养好身体,比帮着他看奏折,要重要多了。
    可朱隶的身体总是不随人意,一个多月了,眼见着朱隶明显地消瘦下来。
    永乐帝看在眼里,嘴上没说,心里却很着急,随行御医看了个遍,仍然判断为头风,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永乐帝想到了早已辞去京中一切职务,回北京庆寿寺的道衍大师姚广孝,遣人去找,知道姚广孝已经闭关半年,这几日能出关,永乐帝留下口信,请姚广孝出关后到京王府为朱隶看看病。
    “皇上,今天天气不错,不如我陪你去天寿山看看?”历代君王对自己的陵寝都很重视,皇陵从动工兴建到现在也有三年多了,陵寝的地下建筑已初具规模。
    永乐帝颔首,计划十天后启程回南京,永乐帝也很想在临行前,去天寿山的皇陵看看。
    为了方便运送建筑材料,通往天寿山的道路修的十分平整,远不像当初选址时还要步行爬山,现在坐着马车就上去了。
    让永乐帝有些奇怪的是,朱隶今天陪永乐帝出行,不仅没有骑马,而且也没有同往常一样与永乐帝共乘一辆马车,而是自己单独坐了一辆马车,跟在永乐帝后面,但下车后陪同永乐帝视察皇陵工程进展时,永乐帝觉得朱隶的脸色除了比平时更为苍白一些,精神倒是很好,午餐仍然展示了他那一手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