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99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99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久之后,他们就知道了答案,散会后兴安分别找到了他们,给他们每个人送钱。具体数额是:首辅陈循、次辅高毂每人一百两银子,其余四位阁员每人五十两银子。
  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学常识,你应该已经猜到那位太监兴安给皇帝陛下出的“好主意”就是行贿。
  皇帝向大臣行贿,可谓是空前绝后,而行贿的数额也实在让人啼笑皆非,竟然只有一百两!
  这就是兴安先生尽心竭力想到的好办法,千古之下,仍让人匪夷所思,感叹良久。看来小时候好好读书实在重要,这样将来即使做太监也能做个有文化有见识的太监。
  这六位仁兄拿着这点银子,着实是哭笑不得,虽然明朝工资低,但这些重臣们自然有各种各样的计划外收入,怎么会把这点钱放在眼里,但他们明白,别的钱可以不收,这笔钱不能不要,这可不是讲廉洁的时候,不收就是不给皇帝面子。
  收下了钱,他们得知了皇帝的意图:改立太子。
  不管是谁的钱,收下了钱,就要帮人办事,这条原则始终都是适用的,更何况是皇帝的钱,六位大臣就算再吃黑也不敢黑皇帝陛下,于是他们纷纷表示同意,并建议马上再立太子。
  兴安搞定了这六位大人,便继续在群臣中活动,具体说来就是送钱,当然数额和之前差不多,出乎他意料的是,事情竟然十分顺利,群臣纷纷收下了钱,同意了改立太子的倡议。这自然不是因为收了那点钱的缘故,只是大家都知道朱祁钰的目的,不敢去得罪他而已。
  倒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装糊涂,吏部尚书王直就发扬了他老牌硬汉的本色。他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出此下策,公然向大臣行贿,所以当别人把他那份钱拿给他时,他拍着桌子,捶胸顿足喊道:“竟然有这种事,我们这些大臣今后怎么有脸见人啊!”
  有没有脸见人都好,反正事情最终还是办成了,景泰三年(1452)五月,朱祁镇的最后希望——皇太子朱见深被废,朱祁钰之子朱见济继任太子,在朱祁钰看来,千秋万世,就此定局。
  但他想不到的是,就在他风光无限的时候,一股潜流也正在暗中活动,而这股潜流的核心是一个满怀仇恨和抱负的人。
  第八十七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87)
  八月十八日,另一个人的命运
  让我们回到四年前的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就在那一天,于谦挺身而出,承担了挽救帝国的重任,为万人推崇,并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最为光辉的历程。
  但就在那一天,另一个人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变。
  “而今天命已去,唯有南迁可以避祸。”
  这就是那一天徐珵的发言,接下来他得到的回应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这两句话就此决定了于谦和徐珵的命运,于谦在众人的一致称赞推举下成为北京城的保卫者,荣耀无比。
  而徐珵得到的是太监金英的训斥:“滚出去!”(叱出之)
  然后,他在众人的鄙视和嘲笑中,踉踉跄跄地退出了大殿。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然会因为这句话被群臣耻笑,被看作贪生怕死的小人。
  他很明白,自己的政治前途就此终结了。
  其实很多人都想逃走,我不过是说出了他们心底的话,为何只归罪于我一个人?
  受到于谦的训斥,被众人冷眼相待的徐珵失魂落魄地离开宫殿,向自己家走去。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可他想不到的是,还没等他到家,另一个打击又即将降临到他的身上。
  因为当他走到左掖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江渊。
  江渊是徐珵的朋友,也是他的同事,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二人平时关系很好,而江渊见到徐珵如此狼狈,便关心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徐珵十分感动,哭丧着脸说道:“我建议南迁,不合上意,才落得这个地步。”(以吾议南迁不合也)
  江渊好声安慰了徐珵,让他先回家去好好休息,凡事必有转机,自己也会帮他说话的。
  然后,江渊在徐珵感激的目光中走进了大殿,他朝见朱祁钰后,便以洪亮的声音,大义凛然的说道:“南迁决不可行,唯有固守一途耳!”
  几个月后,江渊被任命为刑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朱祁钰的重臣。
  这真是精彩的一幕
  徐珵绝望了,并不只是对自己的仕途绝望,也对人心绝望,当时无数的人都在谈论着逃跑,而自己的这套理论也很受支持,可当自己被训斥时,却没有一个人帮自己说话,那些原本贪生怕死的人一下子都变成了主战派,转过来骂自己苟且偷生,动摇军心。
  这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变化给徐珵上了生动的一课,也让他认识到了世态炎凉的真意。
  这之后,每天上朝时,很多人都会在暗地里对他指指点点,嘲讽地说道:“这不就是那个建议南迁的胆小鬼吗?”而某些脾气大的大臣更是当着他的面给他难堪。
  这些侮辱对于一个饱读诗书,把名誉看得高于一切的读书人而言,比死亡更让人难以忍受
  但徐珵每天就在这样的冷遇和侮辱中按时上班上朝,因为他要活下去,生活也要继续下去,不上班就没有俸禄,也养不活老婆孩子。
  窝囊地活着总比悲壮地死去要好,这就是徐珵的人生哲学。
  人生中最难承受的并不是忍,而是等。
  徐珵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绩终归会被人们所接受,自己总有翻身的那一天。可是事实又一次让他失望了。他工作成绩很好,可总是得不到提升,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求自己的仇人于谦。
  第八十八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88)
  石亨不能理解于谦这样光明磊落的行为,他也不想理解,他只知道,于谦是一个不“上路”的人,一个不履行官场规则的人。
  而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的。
  但是于谦是不容易对付的,他的后台就是朱祁钰,石亨明白,要解决这个对手,必须先解决朱祁钰。
  而当朱祁钰奄奄一息地召见他,让他代为祭祀时,他意识到,机会已经来临。
  这一天是正月十一日,阴谋就此开始。
  惊魂六日
  正月十一日夜
  石亨为他的阴谋找到了两个同谋者,一个叫曹吉祥,另一个叫张軏。
  这是两个不寻常的人,曹吉祥是宦官,原先是王振的同党,而张軏的来头更大,他是张玉的儿子,张辅的弟弟。石亨和他们关系很好,此时便凑在一起准备搞阴谋。
  可谈了一会,他们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阴谋从何搞起?
  要知道,阴谋造反不是请客吃饭,是有很高技术含量的,而三人之中,曹吉祥是太监,见识短,张軏是高干子弟,眼高手低,武将石亨则是个粗人。这样的三个人如果谈谈吃喝玩乐,估计还有用武之地,可现在他们要讨论的是谋反。以他们的智商和政治斗争水平,想要搞这种大工程,估计还要回学校多读几年书。
  眼看这事要泡汤,石亨便去向他的老熟人太常寺卿许彬请教搞阴谋的入门知识。
  许彬告诉他,自己老了,已经不适合这种高风险的职业,但可以推荐一个人去和他们一起干,然后他告诉石亨,只要这个人肯参加,大事必成!
  他推荐的人就是徐有贞。
  徐有贞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他已经忍耐了太久,他眼光独到,极有才干,却因为说错一句话被众人唾弃,受到冷遇。虽然他现在已经身居高位,但当年的羞耻始终挂在心头,他要讨回属于他的公道。
  于是,这个阴谋集团迎来了第四位成员,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成员。
  到底还是读过书的人搞阴谋有水平,徐有贞刚参加会议便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和南宫内的朱祁镇取得联系,才方便动手。毕竟你们就算杀了朱祁钰,也不可能自己做皇帝吧。
  那三位粗人这才如梦初醒,便马上派人去和朱祁镇联系。
  这一天是正月十三日,阴谋集团确定,计划正式实施。
  正月十四日 晨 朝会
  朱祁钰已经病得十分严重,但仍然坚持参加了这个会议。因为在这次会议将决定帝国的继承人。
  会议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情况,大多数大臣主张复立朱见深,因为朱祁钰本人没有儿子,似乎已无更好的选择了。
  大学士王文和陈循是朱祁钰的亲信,自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坚持认为,即使到外面去找个藩王来做皇帝,也不要复立朱见深。
  大臣们各持意见,谁也不服,便在朝堂上争吵起来。
  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朱祁钰坐在皇位上,悲哀地看着下面这些吵闹的人们,他很清楚,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反对他的,争来争去,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利益,为了投机。
  这些道貌岸然的所谓读书人,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棋子而已—权力的游戏。
  我也是游戏中的一员,可我这一生似乎也快要走到尽头,游戏该结束了吧。
  但在结束前,我绝对不能输!
  朱祁钰紧紧抓住宝座的扶手,对大臣们说出了他朝会中唯一的谕令:
  “我现在染病,十七日早朝复议。”
  然后他补充了一句话:
  “复立沂王(朱见深)之事,不行!”(所请不允)
  话说到这个份上,群臣只好各自散去,准备三天后再来。
  朱祁钰发布了谕令,用自己的权威又一次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他的最后一次朝会,最后一道谕令,最后一次胜利。
  正月十四日 夜  石亨家中
  徐有贞:“南宫(朱祁镇)知道了吗?”
  石亨:“已经知道了,他同意了。”
  徐有贞笑了,只要朱祁镇同意,阴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然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一个看来几乎完美无缺的计划:
  第一步,先利用边关报警的消息,让时任都督的张軏率领一千军队进入京城。
  第二步,利用石亨保管的宫门钥匙打开内城城门,放这一千人入城,作为后备军和警戒,以防朱祁钰的军队反扑
  第三步,去南宫释放朱祁镇,然后带着太上皇进入大内宫城,趁朱祁钰病重,宣布复位。
  这个计划确实十分的好,考虑周详、分工明确,石亨和张軏都很满意,但他们也有疑虑:
  “会不会还有什么漏洞呢?”
  徐有贞自信地答道:“不会有漏洞的,这个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石亨和张軏这才放下心来,他们相信徐有贞的判断。
  然而这个计划确实是有漏洞的!
  这个致命的漏洞就是:
  虽然石亨管理京城防务和内城城门,但他们并没有南宫和大内宫城的钥匙!
  南宫且不说,这个大内宫城却是真要人命,明代的所谓宫城,就是清代所称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没有皇帝的命令,夜间宫城城门是绝不会开的。那些士兵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公然攻打皇帝的住所,而且只要一打起来,闹出声响,侍卫和城防部队就会立刻赶到,等待着徐有贞等人的只能是失败的命运。
  我相信以徐有贞的聪明,应该了解这一点,但他却坚持要冒风险,去实现这个所谓完美的计划。
  原因似乎也很简单,不是徐有贞嫌命太长,恰恰是因为在他看来,人生太过短暂。短到他不愿意再忍耐,也不愿意再等待。
  是死是活,就赌这一把!
  此时南宫的朱祁镇也是辗转反侧,深夜难眠,他已经知道了石亨的计划,他也清楚这个计划有很大的风险,一旦出错,想要再当囚徒也不可能了。
  但他仍然同意了,而且不带丝毫犹豫。
  因为他别无选择。
  正月十四日,阴谋策划完成,决心已定。
  正月十五日 天下太平。
  这一天,大臣们相安无事,互致问候,朱祁钰在宫里养病,那无尽的争吵和勾心斗角似乎已经离他远去,一切似乎都那么的平静,平静得让人窒息。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暗流已经变成了可怕的漩涡,即将奔涌而出,改天换日。
  正月十六日 晨
  于谦、胡濙、王直经过仔细商议,决定推举朱见深复立为太子,他们找到了商辂,让他起草一份奏折,准备在第二天朝会时向皇帝提请同意。
  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文件,如果这份文件提交出去,徐有贞的阴谋将再无用武之地,因为朱祁钰在无子且奄奄一息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同意这一建议,到那时,朱祁镇就只能和自己的儿子抢夺皇位。
  状元商辂完成了他的大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