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120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120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这位老兄呢?
  因为这座豹房里不但养了很多朱厚照从全国各地找来的美女和乐工,还是他的野生动物园,里面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最多的是豹子。
  为什么养豹子呢,要知道这可是 朱厚照先生经过千挑万选,反复试验才决定的,他经常把野兽养在地牢,然后把肉吊在竹竿上,让野兽来咬,久而久之,许多野兽也被他玩残了。通过仔细观察和科学实践,他发现只有豹子的积极性最高,扑咬动作最凶狠,所以他最喜欢养豹子。
  有这么个好地方,可以玩音乐、玩人、玩动物,朱厚照自然不愿离开了。
  再说说这个女人问题,他在这方面,名声是很不好的(或者说是很好)。经多方史料反映,朱厚照先生确有可能是逛过妓院的。当然,他是换掉那套上班的黄色制服才去的,而且他也确实比较守规矩,据说从来没有赖过账。
  而对于“家花不如野花香”这个法则,朱厚照也是颇有心得,他有他的皇后,也有数不清的妃嫔宫女,可奇怪的是,朱厚照对这些似乎并不满意,对此,我也比较纳闷,可能是那几年入宫的妃嫔素质不好,或者说是朱厚照厌倦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
  于是他做出了一些让理学家们瞠目,老头子们叹气,甚至是他的祖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不喜欢年方二八,刚选入宫的少女,却喜欢结过婚的女人,汉族的看厌了,就挑少数民族的。总之,跟别人不一样就是了。
  比如当时的延绥总兵马昂,他因为在任时候出了点事,官被免了,这位仁兄是个比较无耻的人,他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妹妹送进了宫,这本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问题在于他的这个妹妹是结过婚的,而且丈夫还健在!
  朱厚照非但不感到有什么问题,反而照单全收,十分高兴。
  没过多久,他又找来了马昂:
  “听说你的小老婆很漂亮?”
  马昂大喜(确实无耻):
  “皇上喜欢就好。”
  于是马昂的小老婆进了宫,这件事情被杨廷和知道了,据说气得差点用头去撞墙。
  看来 杨先生的心理素质还是太差,因为下面发生的事情才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久之后,杨廷和听到了一个传闻:有一个孕妇被朱厚照召进了宫。
  他定了定神,然后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一定是谣传,一定是谣传!
  可当他来到朱厚照的面前,看见这位小祖宗漫不经心地点头时,他彻底崩溃了。
  这算是哪门子事儿啊!孕妇进宫,要是真生下个孩子来,那可怎么办?算谁的?想想这位大爷一向干事情没谱,他自己又不喜欢后宫那些有名分的女人,现在也没有孩子,万一心血来潮,把这个孩子收归己有,没准儿到时候大明王朝就会由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来继承!这怎么得了!
  杨廷和越想越怕,只得吩咐手下人日夜盯紧这位小祖宗,生怕他干出更加过分的事情。
  还好,在女人方面,这位大爷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杨廷和没高兴多久,因为精力充沛的朱厚照真的干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根据水浒传的记载,在古代,要想一举成名,有条最快的捷径——上山打老虎。成功人士如武松、李逵等都是光荣的好榜样,而朱厚照先生虽然已很有名,倒却也想过一把打老虎的瘾。
  有一天,他专门叫人弄来了一只老虎,本想自己制服它,想了想又没胆子干,于是他朝钱宁挥了挥手,让他代劳一下。
  钱宁快疯了。
  他虽然一直带着朱厚照玩,可也没想到他真的玩得那么过分,连老虎都玩!
  要知道,老弟我混碗饭吃也不容易,拍马屁陪着玩,那也是为了讨生活,现在竟然要豁出性命去逗老虎!不干!打死也不干!
  他摇了摇头。
  朱厚照看见了,他又向钱宁挥手,钱宁接着摇头。
  钱宁不够意思,老虎却很够意思,它对朱厚照的挥手作出了友好的反应——猛扑过来。
  朱厚照也立刻作出了反应——逃跑,但他自然是跑不过老虎的,在这关键时刻,一个武官站了出来,挡住了老虎,众人这才上前,控制住了老虎。
  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计吓得不轻,可站在一边的朱厚照却毫不慌张,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自己就够了,不用你们。”
  这次杨廷和没有作出过激的反应,因为他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的刺激。
  这就是 朱厚照先生的私生活,从以上种种表现来看,似乎可以给他定上一个荒淫无耻的帽子,但我们不得不说,这种结论未必是正确的。
  如果仔细分析这位先生的举动,就能发现,在他的种种反常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独特的动机。
  这种动机的名字叫反叛。
  朱厚照不是一个适合做皇帝的人,因为皇帝这份工作,是个苦差事,要想干好,必须日以继夜的干活,必须学会对付大臣、太监和自己身边的亲人,要守太多的规矩,有太多的事情不能做,
  朱厚照做不到,因为他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他就如同现在所谓的反叛一代,你越让他干什么,他越不干,他不残暴,不杀戮,做出种种怪异的行为,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所以朱厚照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这才是那种种历史怪状背后的真相,朱厚照,不过是一个投错了胎,找错了工作的可怜人。
  朱厚照穷尽自己一的生去争,想要的无非是四个字——自由自在。
  他一直在努力
  第一百五十章 再奔
  朱厚照被押送回京了,一路上梁储和蒋冕丝毫不敢大意,连睡觉也睁着一只眼睛,生怕皇帝陛下又跑了,出乎意料的是,皇帝陛下表现得相当平静,不吵也不闹,连埋怨的话都没有多说一句。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梁储和蒋冕浑身汗毛直竖,与朱厚照长期的斗争经验告诉他们,这位仁兄正谋划着更大的阴谋。
  梁储和蒋冕都是由李东阳推荐的,也算是历经宦海,阅历丰富了,一般的主他们都能伺候得了,但这回他们就只有自认倒霉了,因为要论捣乱闹事,朱厚照先生实在可以说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混世魔王。
  这二位兄弟毕竟年纪大,经验多,他们估计到朱厚照不会就这么罢休,派人紧盯着他,可几天过去了,这位顽童倒也没什么行动。他们这才稍微放松了点。
  其实朱厚照这几天不闹事,只是因为他在等待着一个消息。
  很快,江彬带来了他想要的讯息——张钦出关巡视了。
  就在那个夜晚,他又一次骑马冲出了德胜门。
  第二天,蒋冕进宫,正准备去见皇帝,却看见一个人影朝自己飞奔过来,他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梁储。
  这老头也不顾上他,只是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的喊:
  “又跑了,又跑了!”
  真是倒了血霉,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主。
  啥也别说了,兄弟一起去追吧。
  抱着上辈子欠过朱厚照的钱的觉悟,梁储和蒋冕再次发动了追击。
  可是这一次,他们没有追上。
  朱厚照这次吃一堑长一智,到了居庸关,并没有贸然行动,却躲在民房里,确定张钦不在关卡里,这才一举冲了出去,为防止有人追来,他还特意安排贴身太监谷大用守住关口,不允许任何人追来。
  张钦和大臣们事后赶来,却只能望关兴叹。
  至此,朱厚照斗智斗勇,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功越狱。
  这是一次历史上有名的出奔,其闻名程度足可与当年伍子胥出奔相比,在很多人看来,这充分反映了朱厚照的昏庸无能,不务正业,吃饱了没事干等等,总之一句话,他是个不可救药的昏君。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他躲避了张钦。
  怎样才能出关?答案很简单,杀掉张钦就能出关。
  其实以他的权力,杀掉一个御史十分简单,而曾驱逐大臣,杀掉太监的他也早已意识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躲避。
  为什么?
  因为他是明白事理的,他知道张钦没有错,追他的梁储、蒋冕也没有错,错的只是他自己而已。
  他懂得皇帝的规则,并且也基本接受这个规则,但他实在无法按照这个规则去做,他只想自由自在地玩。
  于是他选择了钻空子,和大臣们捉迷藏。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52)
  关外
  一望无垠的平原,萧瑟肃杀的天空,耳边不断传来呼啸的风声,陌生的环境和景物提醒着他,这里已经是居庸关外,是蒙古士兵经常出没的地方,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
  然而朱厚照兴奋了,因为这正是他所要的,一个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愿望将在这里实现。
  事实上,朱厚照之所以如此执著,契而不舍地坚持出居庸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一件事,见一个人。
  这个人在明史中的称谓叫小王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兄弟的丰功伟绩,不用报户口,列一下他干过的事就行了:
  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率部五万人入侵河套,击败边军而去。
  十月,小王子率部六万入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部五万人进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王继。
  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率部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守军难以抵挡,抢劫财物离去。
  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攻破怀安、蔚州、纵横百里,肆意抢掠,无人可挡。
  郑重声明,这只是随便摘出来的,在历史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只是出现个一两次,可这位兄弟出镜率实在不是一般的高,每年他都要露好几次脸,不是抢人就是抢东西,再不就是杀某某指挥,某某守将,实在是威风得紧。
  这位小王子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呢?那还要从也先说起。
  也先自从在土木堡占了便宜,在北京吃了亏后,势力大不如前,最终被手下杀死,他死后,瓦剌的实力消退,而另一个部落鞑靼却不断壮大。
  小王子就是鞑靼部落最为卓越的人才,一位优异的军事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蒙古军队不断入侵明朝边境,把当时的明朝名将打了个遍(王守仁还没出来),从未逢敌手。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正德十年(1515)八月,小王子竟然发动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边境,他兴致还不错,竟敢在明军地盘上连营过夜,长度达到七十多里!他一路走一路抢,一路杀,未遇抵抗,而明军只能坚壁清野,龟缩不出。
  如果仔细查阅史料,就会发现,倒也不是没打过胜仗,不过这胜仗有点问题。
  比如正德七年(1512)八月,平定安化王叛乱的名将仇钺曾经打过一个祝捷报告,大意是,小王子近日带大军攻击沙河边境,我带着军队进行了顽强反击,一举击溃敌军。
  如此胜利,实在值得庆贺,接下来我们看看战果——斩首三级。
  最后报损失——死亡二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被抢走马匹百四十匹。
  接到报告后,朝中的一个大臣立刻作出了真实的现场还原:一小群蒙古兵来抢马,成功抢走了马,还杀了很多人,仇钺避过风头,解决了几个落单没跑掉的人。
  从此,这个小王子就成为了大臣最为头疼的人物,说起这位大哥没人不摇头叹气,只有一个人例外。
  朱厚照和他的父亲朱祐樘不同,朱祐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惹事,而朱厚照则恰恰相反,他最喜欢的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还爱舞枪弄棍,热衷于军事。听说有这么个劲敌,他十分高兴,一直就想出去和这位仁兄较量一下。
  可大臣们一想到土木堡这三个字,就断然、坚决以及决然地否定了他的提议。
  但他血液中那难以言喻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天王老子,也要去斗上一斗!
  于是,在手下的帮助下,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出居庸关。
  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53)
  劲敌
  朱厚照知道敌人就在身边,但他并不害怕,却还有着期待,期待着敌人的出现,特别是那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小王子。
  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一路快马赶到了边防重镇宣府,可他在宣府闹了几天后才发现,这里竟然十分太平,蒙古人也不见踪影。
  于是他决定再一次前进,前进到真正的军事前线——阳和。
  阳和就这样成为了他的新驻地,他就此成为了边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