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111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111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证明,这是个馊主意。
  可是汪直却觉得这个建议十分好,立刻准备付诸实施。
  方针已经确定,那么拿谁开刀呢?
  汪直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当时谁也不敢惹的人物,他决定首开先例,用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这位即将倒霉的仁兄叫覃力鹏,也是个太监,他虽然不在京城,却是除汪直外,地位仅次于司礼太监怀恩和东厂太监尚铭的第三号人物,时任南京镇守太监。
  明代虽然迁都北京,但南京依然是明朝都城,南京镇守太监向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而且覃力鹏背景深厚,和许多皇亲国戚都有私人关系,虽然经常违法,却从来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可是这次汪直决定麻烦一下他,虽然同是太监,但为了西厂的品牌,只好牺牲老兄你了。
  他打定主意,马上动起手来,收集了很多覃力鹏的罪证(那是相当容易),东扯西拉的,竟然搞出一个罪当斩首的结论。
  覃力鹏万没想到,汪直竟敢拿他开刀,可这位仁兄也实在不是好欺负的,他连夜派人入京,做了一番工作,结果大事化小,被批评了两句也就算了。
  汪直没有打垮覃力鹏,却也得到了朱见深的表扬,被授予敢于办事,公正无私的称号,受到领导称赞的汪直顿时精神焕发,接连搞出了几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首先是几个刑部官员,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一进京城就被西厂的人逮捕,放进牢里猛打了一顿,也不说他们犯了什么法,就又被释放出狱。搞得这几个人稀里糊涂,还以为是在做梦。
  之后是一个外地的布政史进京办事,还没等找地方住下,也被西厂的人拉去打了一顿,吃了几天牢饭。
  这当然都是汪直指使的,他的行为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想证明一点:
  他能够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解决任何人。
  此时的汪直内有皇帝的宠信,外有西厂的爪牙,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太监。
  可是汪直并不这样认为:
  成功?我才刚上路哎
  他没有满足于目前的业绩,谦虚地认为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他决定寻找第二个重点打击的目标。不久后,他找到了。
  这次被盯上的人叫做杨晔。他本人虽然只是个小官,名气不大,却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杨”中的杨荣。由于在家惹了麻烦,他和他的父亲杨泰一同来到京城暂住。
  对汪直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一次,他准备彻底解决问题。
  当然,他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中最终也解决了他自己。
  汪直派人逮捕了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关进了大牢。
  在牢里,汪直耍起了流氓。他下达命令,给杨晔表演了东厂乐队的拿手节目“弹琵琶”。
  所谓“弹琵琶”,并不是演奏音乐,而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具体说来,是用利刃去剃人的肋骨,据说行刑之时痛苦万分,足可以让你后悔生出来。这一招当年开国时老朱也没想出来,是东厂的独立发明创造。
  可怜 杨晔先生,足足被弹了三次,体力不支,竟然就死在了监狱里。
  汪直却并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事情做绝,他接着安插罪名,判处杨晔的父亲杨泰死刑,斩首。
  此时的西厂也已经嚣张到了顶点,比如杨晔的叔父杨仕伟,时任兵部主事(正处级),西厂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逮捕证也没一张,就跑到他家里去抓人,半夜三更,搞得鸡飞狗跳,住在旁边的翰林侍讲陈音听见动静,十分恼火,拿出官老爷的派头,隔着墙大喝一声:
  “你们这样胡作非为,不怕王法吗?!”
  可对面的西厂特务倒颇有点幽默感,也隔墙答了一句:
  “你又是什么人,不怕西厂吗?!”
  事情闹大了,汪直却满不在乎,毕竟杨晔本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后来事情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没有想到,虽然杨荣已经死去多年,但威信很高,是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子孙出了事,大臣们怎肯甘休!
  第一百零八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08)
  第一个作出反应的是内阁首辅商辂,他派人查明了杨晔的冤情,召集内阁开会,痛斥汪直的罪行,并写了一封奏折给朱见深,要求废除西厂,罢免汪直,其中有一句非常厉害的话:
  “不驱逐汪直,天下迟早大乱!”
  朱见深发怒了,他虽然脾气温和,看到这句话也气得不行,大叫道:
  “用一个太监,也会天下大乱吗?!”
  他十分激动,立刻叫来身边的人,传达了他的口谕:
  “让商辂明白回话,到底是谁指使他的!主谋是谁!”
  朱见深很少发火,但发起火来绝不善罢甘休,按照常理,商辂要吃大苦头了。
  但他这次的运气实在不错,因为奉命传旨的人,是司礼太监怀恩。
  怀恩,山东人,本姓戴,宣德年间,因父亲涉罪抄家,他被逼入宫成为宦官,改名怀恩,历经三朝,最终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司礼太监。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多次挽救了时局,并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将朱祐樘送上了皇位。
  怀恩奉旨出发了,他刚刚领教了朱见深的怒火,却没有想到,在内阁等待着他的,是另一个更为愤怒的人。
  怀恩来到内阁,刚好商辂、刘吉、万安等人都在,他便二话不说,传达了朱见深的口谕:
  “奏折是谁写的,何人指使?!”
  这是两句十分严厉的问话,说明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可商辂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奏折是我写的,也是我主使的,那又如何!你就这样回复皇上好了!”
  “汪直不过是个太监,竟然敢私自关押处死朝廷官员,擅自调动边关将领和内宫人员,让他这样放肆下去,天下必定大乱!不除汪直,王法何在!”
  商辂这一激动,内阁的全体成员也跟着激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大有闹事的苗头。
  关键时刻,怀恩保持了镇定,他安抚了商辂等人,即刻紧急回复朱见深,转述了商辂的回复,希望朱见深认真考虑。
  听完了怀恩的汇报,朱见深感到了一丝恐惧,他意识到,商辂是对的,汪直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威胁的人,必须采取行动了。
  不久之后,朱见深下谕,罢免了西厂,将汪直逐回御马监。
  对于内阁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商辂等人弹冠相庆,高兴万分。
  但与此同时,御马监太监汪直却并不沮丧,因为他十分清楚,软弱朱见深不会坚持多久,他仍然需要自己,不久之后,他就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汪直的疏忽
  汪直是对的。
  对于朱见深而言,正确还是错误、忠臣或是奸臣,都并不是那么重要,童年时候的经历给朱见深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过得舒舒服服就好。
  所以他需要的并不是在背上刻字的武将,也不是在朝廷上骂人的文官,他只喜欢一种人——听话的人。
  汪直是一个听话的人,不但老老实实地伺候朱见深,还能够提供各种娱乐服务,这样的人上级自然不会让他闲太久。
  于是不久之后,西厂重新开张,汪直也成为了新任厂长。
  汪直又一次达到了他太监生涯的顶峰。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他的先辈曾经犯过的错误。
  和王振一样,汪直也有着一个横刀立马的梦想。
  既然是个太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可汪直先生偏偏要出风头,但问题是当时边界比较平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汪直贯彻了新的边防方针:人不犯我,我也犯人。
  事实证明,汪直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孬种,他所谓的进攻不过是杀掉人家进贡使者,或是趁人家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去骚扰一下老少妇孺。等人家来报复了,他又成了和平主义者,一溜烟地就逃了,可经过他这么三下两下胡搞,鞑靼和辽东各部落真的被惹火了,不断地到明朝边界找麻烦。
  朱见深纳闷了,原本平安无事的边境突然四处传来战报,他没有相信汪直的鬼话,而是自己派人出去打听,这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汪直惹出来的,这下他火大了。
  朱见深同志要求不高,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两天安逸日子,没事研究一下金丹春药之类的化学制造,可是汪直偏偏不让他消停,他开始对汪直不满了。
  这种情绪很快被两个人察觉到了,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把汪直彻底打垮。这两个人一个是李孜省,另一个人是尚铭。
  他们两个人决定抛弃以往的成见,精诚合作,尚铭寻找汪直的罪证,而李孜省则串通万安上书告状,双方各司其职,准备着最后的攻击。
  成化十七年(1481),机会来了。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一十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明朝的那些事儿(110)
  按说盟主发怒了,梁掌门就应该低头认罪了,可这位仁兄竟然回了一句:
  “这些钱我可是拿去修宫殿祠堂,给皇上祁福了。”
  花了钱还不认账,把皇帝当冤大头!
  这下盟主大人火大了,气得满脸通红,可他憋了半天,却冒出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
  “我不管你,将来自然有人跟你算账!”
  这句话大概类似现在小学生打架时候的常用语:你等着,我回家叫人来打你!
  盟主混到这个份上,也真算是窝囊到了极点。
  朱见深愤愤不平地走了,可是在梁芳的耳中,这句话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我管不了你,将来我的儿子会来对付你!”
  好吧,既然这样,就先解决你的儿子。
  梁芳明白,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得到一个人的帮助,于是他跑到后宫,找到了万贵妃。
  自从十年前的那次失败之后,万贵妃已沉默了很久,但她对朱祐樘的仇恨却一点也没有消散,梁芳的建议又一次点燃了她复仇的火焰。更重要的是,她杀死了朱祐樘的母亲,一旦朱祐樘登基,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能再等了,趁这个机会彻底打倒他吧,否则将来我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年,她五十五岁,他三十八岁,朱祐樘十五岁。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万贵妃的枕头风依然风力强劲,在她的反复鼓吹下,朱见深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做出决定的前夕,朱见深作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找到了怀恩,想找他商量一下执行问题。
  “我想废掉太子,你看怎么做才好。”
  跪在地上的怀恩听见了这句话,却没有说话,只是脱下了自己的帽子,向朱见深叩首。
  朱见深等了很久,也没有回音。
  “为什么不说话?”
  “请陛下杀了我吧。”一个低沉的声音这样回复。
  “为什么?”朱见深惊讶了。
  “因为陛下的这道谕令,我不会遵从。”
  “你不要命了吗?”朱见深愤怒了。
  怀恩抬起头,大声说道:
  “今日我若不为,陛下杀我,但我若为之,将来天下人皆要杀我!”
  “是以虽死,亦不为。”
  朱见深惊呆了,这个平日恭恭敬敬的老太监竟然来了这么一手,他以更为凶狠的眼神盯着怀恩,却发现毫无效果。怀恩那平静的眼神没有丝毫的慌乱。
  朱见深突然发现,虽然他是皇帝,主宰着千万人的生死,却战胜不了眼前的这个人。
  一个人要是不怕死,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对怀恩说:
  “这里不用你了,回中都守灵吧!”
  所谓中都,就是老朱的老家凤阳,当时已经比较荒凉了。
  怀恩丝毫不动声色,也没有求饶,只是磕了个头,谢恩之后飘然而去,只留下了无计可施的朱见深。
  但是怀恩的执著并没有能够打动朱见深,在万贵妃的不断鼓吹下,他仍然决定废掉太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算是无计可施了,朱祐樘先生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对天大呼一句:
  “天要亡我!”
  没准他还真的喊过,因为不久之后,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近来掺和了一把。
  成化二十一年(1485) 四月
  泰山地震
  古代虽然没有地震局普及科学知识,但地震也算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没有啥希奇的,可这次地震实在不一般。
  要知道,这次地震的可是泰山,那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秦皇汉武才够资格上去,光武帝同志斗胆上去了一次,还被人骂了几句。朱元璋一穷二白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