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324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324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的海上阅舰式,将集中了中国海军的全部精华,甚至还有西方列强的好多主力舰艇参加校阅,如果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个查探中国海军实力和列强在东亚的海上力量对比的绝好机会!
  一段往事浮现在了孙纲的脑海里。
  在他穿越来的前一年,1893年5月12日,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大特务川上操六到中国天津“访问”,受到当时的大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殷勤接待”,李鸿章不仅让川上操六参观了天津武备学堂,观看了中国陆军炮兵和步兵的操练,还带他到天津机器局参观了步枪、炮弹和火药的生产制造,以及到北塘炮台观看山炮的射击训练。李鸿章向川上操六展示这些中国“洋务运动”的“丰硕”成果,主要目的是想借此威吓日本人,阻止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但中堂大人没有想到的是,川上操六回去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已看透清国之极度腐败,确信清国不足惧”的结论!就在一年后,日本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罪恶战争。
  现在,历史的进程已经让孙纲彻底扭转了过来,当秋山真之看到中国已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还会不会得出当年他的前辈川上操六的结论?
  秋山真之看到了眼前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的中国海军,那颗“天才”的脑袋里,还会有什么新的想法?
  而他的想法,会不会决定日本今后的走向?
  如果自己是秋山真之的话,会让日本政府怎么做?
  孙纲想到了最近一次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给他的来信。
  德川庆喜向他提出来的日本和中国联手抗俄的建议,他已经在私下里征求过了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很明确的表示反对,并告诉孙纲,绝不能给日本人以任何的喘息之机!
  “日本禽兽之邦,豺狼成性,反复无常,如有机会,当灭其国,不可使存于世!”李鸿章当时是这么对孙纲说的,“他日我国吞灭日本之时,吾恐不得见矣,君当祭告于吾,切记!”
  老头子这回算是发了狠了。
  日本目前匍匐于英国的羽翼之下,现在又想依靠中国的力量重新站起来,这个算盘打的,可是不能用一个“好”字就形容得了的。
  这个“计划”的始作俑者,会不会就是秋山真之?
  就在这一瞬间,孙纲差一点就生出了让军情总处派人去把秋山真之干掉的冲动。
  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秋山真之想利用中国的力量,而自己,不妨将计就计,利用一下日本人的力量!
  自己其实现在把日本原来在中国的情报网收为军情总处所用,已经可以说是在利用日本人了。
  既然都已经利用上了,干脆就利用到底好了!
  想到这里,孙纲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海上大阅为我国前所未有之盛典,国内外报纸都在广为宣扬,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黄兴这时有些激动的对孙纲说道,“现今赶往旅顺及大连之各省民众不绝于路,都为了能亲眼目睹我海军之雄姿,老百姓都说咱们中国从现在起,再也不怕洋人从海上欺负咱们了。”
  孙纲听了他的话,心里头不由得一热。
  中国自步入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每一次从海上入侵,都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和无法言说的耻辱,而这一次,中国的老百姓看到了自己的海军已经变得如此强大,那种发自内心的欢欣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自己从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所做的一切,就在刚才,黄兴的一句话里,已经得到了回报。
  民心自有青史在啊!
  (五百零二)“礼”的问题
  现在,孙纲可以说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开始他的强国之路!
  只要他能按照一条稳健的道路走下去,而不是象忘乎所以的日本,动不动就和人家赌国运,中国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就可以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
  如果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几年后必然会爆发的中俄之战,将是中国历史的又一个转折点!
  中国如果想要能够平安度过这次危机,就必须抓住这次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抓紧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而这一次的“海军大阅”,将是一个唤醒民众发展意识,鼓舞民族自信心,产生民族自豪感的良好时机!
  “部长是先期到旅顺,还是和执政他们一起走?”黄兴问道,
  “我们一起走,你们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我也就不操心了,呵呵。这场大戏,可不是我一个人在唱啊。”孙纲看着黄兴,笑了笑说道,“老头子才是主角。”
  “我国前往英伦之接舰官兵早就已经出发,现在应该到了。”黄兴对孙纲说道,“若是这四艘装甲巡洋舰能够开回来参加阅舰式,壮我国威,就更好了。”
  “那倒没什么,我还不想过多的暴露咱们的实力。”孙纲说道,“现在海军因新舰骤然增多,人手并不充裕,晚回来一些时间也好。”他看了看黄兴,笑道。“再说了,那毕竟是咱们买英国人的船,什么时候,咱们中国想造多少船就造多少,想造什么样地就造什么样的,那才是真正的壮了国威。”
  黄兴听了他的话,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连连点头,说道。“不错,只有这样,咱们中国,才算是真正站起来了。”
  孙纲的目光望向窗外,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想早些时候看到这一天啊。”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华夏共和国地最高领导人政务院执政李鸿章及政务院全体参政。一起乘座装甲列车前往旅顺校阅海军。
  “好久没有坐这火车了。”李鸿章坐在豪华的装甲列车车厢内,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地孙纲,微笑着说道,
  孙纲知道李鸿章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们现在坐的这辆经过改装的装甲列车,就是当初“己亥之乱”时,孙纲派北洋特攻队一路杀入北京,营救李鸿章等人脱脸的那一辆。
  也就是这条钢铁巨龙,陪伴着孙纲转战在抗俄前线。成为了中国人民捍卫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不朽象征!
  现在,这辆装甲列车经过了改装,成了他们出行的专用列车,经历过生死之劫地李鸿章在坐进火车的时候,应该是又想起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所以才会这么说。
  “张香帅本要去坐坐那飞艇的。想尝尝翱翔蓝天是什么滋味。”坐在一旁的林绍年笑着说道,“可一听说是坐这威风赫赫的装甲列车走,就不去了。”
  “这车上有我华夏儿女为国效死之热血,老夫坐在这火车里,感觉就象和他们在一起一样。”张之洞听了他们的谈话,感慨地说道,
  “是,己亥一役,仅我三湘子弟牺牲者就近千人,我上车时尚见铁甲之上有斑斑血锈之痕。触目惊心。”陈宝箴说着。看了看孙纲,“我等今日能聚会于此。皆我华夏热血男儿浴血奋战的结果。”
  “敬茗当时就在这火车当中指挥杀敌。”谭钟麟看了看孙纲,又看了看坐在不远处地孙毓汶,笑着说道,“孙莱山有后人若此,可谓无上之荣也。”
  孙毓汶呵呵一笑,说道,“老夫全家当初也是坐着这火车才逃得性命,”他看了看孙纲,也看了看侍立在谭钟麟身边的谭钟麟的儿子谭延恺,感叹道,“如今又坐在这火车里,一切恍如梦中。昔年之弱冠少年,如今已成栋梁之材,咱们这些老的,拜托他们这些小的,才得以有今日,所以还是多想想怎么给他们铺铺路吧。”
  孙纲看了看在父亲身边垂手而立的那个神色恭谨地年轻人,不由得佩服孙毓汶的话说得委婉得体之至。
  与陈三立和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的谭延恺,他这回是第一次见到。
  对于后世史书中记载的谭延恺,他知道得不是很多,而后来能够让他想了解这个人物的一些情况,还是因为在起点看到的一部架空历史强书里,主角穿越后附在了他身上,从此开创出一番伟业的缘故。
  能让一部架空强书作为主角来写的人物,其生平必不同于常人。
  当孙纲看到谭延恺的时候,其实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问问他,他到底是不是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穿越者。
  “久闻我旅顺口为东亚第一要塞,北洋海军为东亚第一海军,而敬茗为我海陆军第一福将,每欲一见而不得,”谭延恺见孙纲在看他,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此行得偿夙愿,实是快慰平生。”
  “敬茗所作所为,可不能单单用一个‘福’字来概括。”谭钟麟看了看自己地儿子,又看了看孙纲,笑道,“小孩子乱言,敬茗不必放在心上。”
  “父亲教训得是,孩儿将来能有敬茗成就之十一,心亦足矣。”谭延恺看着孙纲说道,“敬茗预先造巨舰待敌,是为智;亲提一旅之师,深入敌后,转战万里,是为勇;兴利谋国,不顾身家令名,是为忠;护佑邻邦,抵御**,是为仁;伐敌而不灭其国,是为义;此等种种,非一‘福’字可以妄断。”
  到底是科班出身,连夸人地话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孙纲听得暗暗好笑,“祖庵(谭延恺地字)你就别夸我了,”他笑着说道,“我可当不起这许多。”
  “我听着怎么象是少一样呢?”李鸿章看到他们两个年轻人说的有趣,不由得笑着插了一句。
  “是啊。少了一个‘礼’字。”谭钟麟听李鸿章这么一说,有些反应了过来,不由得向儿子问道,“怎么,敬茗当不得这一个礼字吗?”
  谭延恺的脸上闪过一抹潮红,神情变得似乎有些激动,欲言又止。
  孙纲有些奇怪地看着他,说道,“祖庵但说无妨,我要是做得有不对的地方,你尽管指出来,我一定改。”
  谭延恺看着他,鼓足了勇气说道,“这个不怪敬茗,怪就怪在我华夏千年之一夫多妻古制陋习,敬茗虽为我华夏之俊奇男儿,惜乎未能免俗。”
  想不到谭延恺费了个大劲说出来的居然是这么一句话,孙纲听了不由得一愣。
  听他这话的意思,居然是在指责自己不该除了爱妻马玥之外,还有别的女人!
  孙纲想起了现在就在后面单间车厢里的爱妻马玥,心里不由得一阵愧疚。
  谭延恺的确说到了他的痛处。
  自己在原来的时代,就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白头偕老(这是他们那个时代好多人的“最终幻想”),想不到穿越到了这个时代,自己在这方面却完全融入了进来,除了爱妻之外,有夫妇之实和没有夫妇之实的美女一下子造了好几个,而且还都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现在他就是想“改正错误”的话,也是不可能的了。
  儿女之情,现在已经和国家利益交织在了一起。
  但谭延恺为什么会如此的重视这个,也是让孙纲十分不解的。
  “敬茗迎娶朝鲜王女,亦是为了国家,可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知道不要乱说!”谭钟麟听了儿子的话,脸上好象有些挂不住的样子,掩饰一样的说了一句,并用严厉的目光瞪了儿子一眼。
  谭延恺向孙纲躬身一揖,退后了一步,没有再说什么。
  “情不可不酬,国事亦不可不顾,”孙纲笑了笑,说道,“改天和祖庵做长夜之谈,祖庵可否愿意?”
  谭延恺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好啊。”
  为了防止他们两个年轻人再把话题扯到这上面来,孙毓汶笑着把话题转到了眼前的海军大阅上,“此番海军大阅,为我华夏前所未有之盛典,各国海军亦派舰参加,若是在大清朝那会儿,应该算是‘万邦来朝’了吧?”
  “此等海上阅舰大典,本为西礼,系英国首创,据称在西历1346年,即元顺帝至正六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与法国开战之前,于海湾大阅英国海军,自此日起,英国每逢对外国宣战前,或得胜还朝时,或有外国君王来访时,英王都会在海湾大阅海军。后此礼遂成英国皇家仪典。直至1773年,即大清乾隆三十八年,英王乔治三世正式举行‘皇家阅舰式’。自此之后,凡有英王登基、寿辰及其他庆典时,英国必有校阅海军之大典,而除其本国海军要派军舰参加外,还往往要邀请外国海军派舰参加,以示普天同庆之意。”李鸿章说道,“此礼后为他国所仿效,日本当年初立海军时亦曾举行过,然不过五六艘,与我华夏海军此番军容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五百零三)来参阅的英国舰队的故事
  孙纲知道,李鸿章说的是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元年)3月26日于日本大阪天保山湾举行的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阅舰式”,十六岁的明治天皇睦仁在岸上“检阅”由萨摩等几个藩“借”给明治政府的加起来总吨位只有2450吨的六艘军舰。外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