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00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00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目前北京地区已经陷入战乱,消息不通,各国驻北京公使及外国工作人员生死不明,美国情报人员通过北洋军情处告诉孙纲,如果北京的“动乱”一直持续下去的话,为了“保证外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各国目前有一起出兵解救驻北京公使们的‘意向’。”
  孙纲知道后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已经预料到了这种事情可能出现,是以早就做了“安排”。
  几天后,两辆装甲列车驶入旅顺口海军基地,十一个国家的驻北京公使和使馆工作人员及家眷,还有好多的外国传教士,都被装甲列车平安运送到了旅顺。
  另一辆装甲列车上,则是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王文韶等枢臣和其它一些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
  (三百一十八)都救出来了
  孙纲秘密派遣北洋特攻队和装甲列车入京,为的就是要将这些人平安接出来。
  自己如果想要国家在“动乱”后迅速进入正轨,李鸿章等一干重臣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而自己保护外国公使及相关人员的行动,不但会得到列强的“好感”,而且还可以避免列强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出兵。
  历史的教训,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穿越者”,他是认识得非常深刻的。
  “八国联军”的事,他现在可不想见到。
  孙纲立刻将这些人全都做了妥善安置,并先探望了一下各国公使,他要求各国公使立刻向本国发电报“报平安”,说明情况,“以免家人担心”,这些公使们连连点头,立刻开始拟写电文,一时间北洋的电报局业务空间繁忙了起来。
  在这些都忙得差不多后,孙纲去探望了一下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是在北京受了很大的惊吓,他到了旅顺后就病倒了,据护送他们回来的苏鑫等人讲,北京城内暴民乱兵四起,李鸿章在家中都险些为流弹所中,仆役皆潜逃一空,剩下他在家里坐着等死,正当他们全家走投无路之时,北洋特攻队的人赶到,一路保护他们上了装甲列车,才保住他一家的性命。
  李鸿章躺在床上,看见孙纲来了,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孙纲看他象要有话对自己说地样子,就示意其它的人先回避一下。等屋子里就他们两个人时,李鸿章抬了抬手,示意孙纲在自己身边坐下。
  “好孩子,如果不是你,大伙儿可就全完了。”李鸿章长叹了一声,握住了孙纲的手,说道。
  “晚辈去得太迟,让中堂大人受惊了。”孙纲说道。
  “想不到康有为居然能做出如此悖逆之事,我还把国家中兴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谁料……”李鸿章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哽住了,一时间不由得老泪纵横。
  也是,他一心指望“维新派”能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所以才顶着各方面的压力,支持康有为地“变法”。
  可他根本没有想到。康有为会做出这种事来。
  一直对国家人民负有强烈责任感的李鸿章,面对着眼下出现地国家大乱的局面,心如刀绞,已经乱了方寸。
  “事情已经发生了,中堂大人也不必懊悔,与国于民,与家与身,都没有好处。”孙纲想了想。劝他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能不能想办法平息这场大变,让国家秩序尽快恢复正常,不然,一旦他国寻机起衅。中国可就真要亡了。”
  “好孩子,我以前还是小看了你。”李鸿章好容易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了下来,看着孙纲说道,“你把各国公使和教士全都护送在此,处置极当,功莫大焉,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一旦出事,又给他国以动兵借口,咱们这些年,每生一回衅端。就多吃一次亏。咱们中国,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是以晚辈让各国公使立刻往本国拍发电报。名为报平安,实为让各国周知,其公使无恙,以免因而生衅。”孙纲说道,“中堂大人放心好了。”
  “这么多年光让你管造船,真是大材小用了,”李鸿章叹息了一声,握了握他的手,定定地看着他说道,“不过,现在也许还不晚。”
  孙纲没有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时李鸿章已经完全从悲伤状态中恢复了过来,他想了想,又对孙纲问道,“现在京中大乱,日俄两国又交兵于外,内外之势皆险恶已极,你想怎么办?”
  孙纲想了想,答道,“我想给湖广、两江、两广督署及其它各省发个电报,就说康有为犯上乱国,挟制天子,朝中满亲贵擅自动兵‘清君侧’,讨之不成,现正混战之中。恐不日将矫诏纷出,此皆乱命也,万不可从,现中堂大人和众位枢臣及众大员已随各国公使避乱北洋,驻于旅顺,万望以国事为重,派员至旅顺共商善后之计。”
  这个步骤其实是他早就想好了地。
  现在北京那边,一方是“维新派”挟光绪皇帝之名把持朝廷,一方是满清守旧贵族依靠旧军队进行反扑,双方混战在一起的局面。
  无论他们两派最后谁会取得胜利,以自己现在的力量,都可以予以消灭。
  但是那样的话,自己即使取得了中央政权,也很难得到全国各省的承认,弄不好还会有人说他“篡国”,来个“天下共诛之”也不好说。
  说不定中国以后又是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
  而康有为开的这个“军事冒险”搞政变的“恶头”,如果就此延续下去地话,将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浩劫!
  孙纲可不想“**”一再“尚未成功”,“同志”一再“仍须努力”!
  所以“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的事,他现在还不想干。
  如果现在以李鸿章的名义通电全国,号召各省督抚保持国家稳定,一起想办法平息动乱的话,应该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说地是,现在最好能让动乱仅限京师一地,”李鸿章说道,“你把孙大人他们都请到这里来,我们拟个电稿,由我们联名,以你的名义发往各省。”
  孙纲立刻叫人去把从京里救出来的枢臣们都请来,不一会儿,孙毓汶、王文韶、徐用仪、孙家鼐、李鸿藻等大臣都来了,一个个围在李鸿章床前抱头痛哭,看着这帮白胡子老头在那里一起大放悲声,孙纲差一点没笑出声来。
  等这帮人哭够了,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发了一个“联合声明”一样的“通电”,通电中说,“无端宵小窃国乱政,目前两宫罹难(据詹淑啸告诉孙纲的,光绪皇帝因为悲伤过度,加上身体自来就不好,慈禧被杀后三天就已经去世了,康有为现在发布的诏令全都是伪托光绪皇帝的名义发表的),国家无主,蓟门蹂躏”,请其它各省速派员来旅顺“共商国是,庶己可止变乱,息兵戈,使国家转危为安。”
  通电发出后不久,好多省的督抚都给予了积极回应,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广总督李翰章率先做出了响应,回电表示愿意听从北洋的号召,准备亲自前来旅顺“商议”,而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四川总督谭钟麟、陕西巡抚吴大成、湖南巡抚陈宝箴、山东巡抚杨士骧、台湾巡抚丁汝昌、云贵总督林绍年等也纷纷通电呼应,表示愿意“共商国是”。
  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地方地“响应”,让孙纲地心略略能定了下来。
  可奉天巡抚刘铭传这时候却提醒孙纲,东北三省毕竟是满人的“龙兴之地”,离北洋又最近,那些满人将军地动向,却是很让人担心的。
  其实还没等东三省的将军们有动作,山西那边就已经有反应了。
  在北洋的“通电”发出后不久,山西巡抚毓贤指责北洋方面“拥兵自重,意存观望,首鼠不前”,通电全国,表示要“勤王靖难,拨乱反正,拯民于水火”,随后,毓贤亲率兵马8000人驰援京师,援助被袁世凯打得抱头鼠蹿的以庄亲王载勋为首的满清皇室亲贵。
  “这些地方满员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江穆齐知道后对孙纲说道,“如果袁氏能够消灭掉他们,也省得咱们日后再清理他们了。”
  “我看他这回要玄,只不准谁收拾谁呢。”孙纲说道,
  他已经知道了,毓贤手下的兵马有3000多人算是“正规军”,“枪炮俱精”,战斗力较强。其他的都是“义和团”(“义和团”的“原产地”不是山东吗?怎么从山西那边冒出来了?),但就这些人,也够袁世凯喝一壶的了。
  可毓贤说北洋“拥兵自重”是什么意思?
  北洋陆军早已经都裁没了,难道说的是北洋海军不成?
  “大人怎么把武卫三军给忘了?”江穆齐看出来了孙纲的心思,提醒了他一句。
  孙纲想了起来,原来一直受荣禄节制的驻扎在天津到北京之间的武卫三军目前居然没有任何动作,确实是很让人奇怪的。
  武卫三军,分别是聂士成部武毅军,董福祥部甘军和马玉昆部毅军,目前算是大清陆军当中的精锐了。
  京中大乱,这三支军队却没有任何行动,着实有些不合情理。
  “孝乌已经做了安排,大人放心好了。”江穆齐又说道。
  (三百一十九)正式掌军
  “听说康有为曾经派人联络过董聂二军,”陈志坚对孙纲说道,“聂士成部武毅军和马玉昆部毅军皆参加过甲午之役,董福祥部甘军参加过平定南疆阿古柏之役,都是身经百战之军,战斗力极强,且皆为德式枪炮,若是卷入叛乱之中,麻烦就大了。”
  “聂士成和马玉昆都和日本人血战过,讲国家民族大义,又都是中堂大人旧部,应该不会有事,让中堂大人写封信就可以搞定,”孙纲说道,“所虑者,董福祥一军耳。”
  “如孝乌所料不错,董福祥之甘军必当助袁,”江穆齐说道,“毓贤想赢,恐怕很难。”
  “怎么知道?”孙纲问道,
  “董福祥出身草莽,贪恋禄位,康有为若向其许以高官厚禄,其必应之。”江穆齐说道,
  “可要是东三省这边的满兵再加入进来的话,胜负尚属难料。”孙纲说道,“盛京、吉林和黑龙江那里都没有消息,我觉得要坏。”
  “董福祥助袁更好,”江穆齐说道,“纵使满亲贵这边取胜,其兵也必当折损大半,无力统驭全国,对我们有利。”
  “你能肯定董福祥会帮助袁世凯?”陈志坚问道,
  “他不去的话,咱们可以想办法让他去。”孙纲对江穆齐说道,“交给你了。”
  如果东三省的满军加入到“讨逆”地那一方,袁世凯肯定抵挡不住。让董福祥的甘军加入到他那里,力量就“平衡”了。
  等他们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就是自己该出手的时候了。
  孙纲随后又请李鸿章给聂士成和马玉昆各自写了一封信,盼他们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要掺和到北京的“乱战”中来,信发出去后不久,果然不出所料。聂士成和马玉昆率军掩护从北京逃难出来的百姓退往天津驻守,表示“唯中堂马首是瞻”。他们还和天津知府一起给孙纲发了电报,希望旅顺这边能接济一下粮饷,并“赈济灾民”,孙纲答应了,马玥和远在上海的盛宣怀联络了一下,上海方面和旅顺一起筹措了粮食和银子,由孙纲派运输船运往天津。
  聂士成给李鸿章的信里面还说。康有为派人联络过他们,希望武卫三军加入他们地阵营,他和马玉昆都拒绝了,董福祥没有表态,而前些天有人到他们那里“传旨”,命他们率军入京“拱卫京师”,聂士成和马玉昆都没有听,而董福祥则“领旨”率军出发了。他们俩担心天津有失,就没有阻止。
  “聂功亭也是没有办法,”李鸿章叹息了一声,说道,“武卫三军有二军得已保全,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盛京将军增祺派人来旅顺调运军火。晚辈以库存已尽回复他们了。”孙纲说道,“这样看来,他们也要起兵了。”
  “你做得很好,不能给他们,”李鸿章点点头说道,“不然地话,这仗就好打个没完了,将来可如何收场?”
  “俄军近期大举东来,他们的东三省满兵恐难尽数回调‘讨逆’,战事当不会扩大。”孙纲说道。“中堂大人不必过虑。”
  东三省毕竟是满人的老家。“祖宗发祥之地”,要是让俄国人占了。他们可真就是“天下虽大,而无立锥之地”了。
  “你想的太简单了,敬茗。”李鸿章对孙纲说道,“你只知道为国着想,心中从无满汉之分,民族之见,可那些满脑子‘汉人肥,满人危’的家伙是不会象你这么想的。我是担心他们引狼入室啊!”
  李鸿章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孙纲,对啊!那些满亲贵地脑子里只有他们自己的特权,为了能永远的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他们是不会考虑国家和百姓的利益的!
  依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很可能会选择向俄国人“借兵”!
  那样的话……
  他想到这里,手心里不由得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