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9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丹南端马尼拉湾入口,就是麦克阿瑟大本营所在地科里吉多岛,形似鲸鱼的科里吉多岛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2公里,与巴丹最近处不到4000米,岛上设有炮台、飞机场、永备工事、42门海岸炮,以及容纳万人的隧道,构成巴丹南部屏障。
巴丹和科里吉多岛前后簇拥横卧在马尼拉湾入口一侧,从地形上有效控制着马尼拉。而马尼拉则由于美菲联军及时撤离,已不具备实际军事价值。麦克阿瑟、白崇禧对此都非常清楚,用麦克阿瑟的话说,中国人抓住了瓶子,但自己掌握了瓶塞。
共和30年8月29日下午,一小时炮火轰击后,国防军开始低强度试探性进攻,与先前不同,美国人没有在炮火中退却,菲律宾军队也没有溃散,甚至在美军炮火掩护下,不断对试探进攻部队发起反攻。白崇禧自第48师被调走,便按照参谋部命令借助不间断炮击和小规模渗透探寻阿布凯防线薄弱点,同时命令空军对巴丹航空侦察,完善军用地图。
巴丹半岛美菲联军不断完善工事,而国防军则不停从南北两翼对美菲联军防线作试探性进攻,前线偶有激烈交火,但更多时候,却平和宁静。直到三个月前,陆战三师侦察连发现美军防线仅延伸到那提布山西两英里西兰加南山峰西坡半山腰,便大胆迂回,陆战三师以一营迂回到温赖特右翼,然后折向西方最终到达海滨,成功切断温赖特和前线联系,随即陆战三师向美军阵地发起猛攻,轻易撕开美军左翼防线。
四个月来,国防军并未强攻,而是不断试探、侦察,甚至大胆使用直升机机降,利用美菲联军依赖的复杂地形,一次又一次撕开美菲联军防线,不断挤压美菲联军生存空间。23军把巴丹复杂的热带地形变成练兵场,参谋部未下时间表,白崇禧乐得用小规模渗透试探,寻找薄弱创造突破,以小战果扩大为大战果的低强度、低伤亡进攻替代全面强攻。
出乎美国人意料,国防军像猫戏老鼠,不间断重复分队试探进攻的游戏。美国广播、报纸中声称血战巴丹,国防军早已将其变成一场游戏。“美国援助正在途中,数万军队和数百架飞机已经出发。不可能再后撤,巴丹美军多于中国,给养充足,只要坚决防守,必能挫败敌人,我号召巴丹将士各就各位,奋勇抵抗。战斗必胜,退却必败。”
“该死!”听到广播里麦克阿瑟又在重复谎言,列斯特恨恨咒骂,拼命用汤匙和饭盒里的稀粥作战。经历长达四个月围困,饥饿、轰炸让巴丹美军对谎言视若无睹,只有人傻脑呆的菲律宾军人对麦克阿瑟的豪言壮语感到鼓舞,才会抱定决心证明自己。但现在,即使菲律宾人也早已心灰意冷。
“操!配给又减少了,该死的麦克阿瑟享用香肠,我们只能喝稀饭。”刚打到稀粥的士兵不停的咒骂。坚守四个月,巴丹半岛美菲联军食物一减再减,一天热量只有800卡路里。而且后勤保障基地和伙房离部队总是很远,食物送上来时,已经冷透了。食物淡而无味,也许口味更适合菲律宾人,但不大适合美国人。
巴丹半岛大军云集,10万人聚集在弹丸之地,除战斗人员,后勤部门还得想办法养活撤退到巴丹的2。8万名菲律宾平民。他们跟着联军一路后撤,期望得到安全和食物。没有办法,不能看着他们嗷嗷待哺而无动于衷,哀鸿遍野对军心是沉重打击,尤其巴丹守军大半是菲律宾军队,美军只能从牙缝里挤出食物满足他们。
医药日趋紧缺,很多人得了登革热和疟疾,基地医院人满为患,只能在野外搭建应急医务室,医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到12月1日,美菲联军病号猛增,每天都有1000人因战斗伤亡或疾病躺下。两天后,医生估计联军75%…80%的人生了一种或几种疾病。每天都有美菲联军士兵,因为病痛折磨死在野战医院中。饥饿、病魔成为巴丹美菲联军最大敌人。
菲律宾一个士兵在壕沟里写了首诗描写巴丹。“巴丹,又守住了一天,这一天守来的是饥饿、创伤与酷热,守来的是筋疲力尽和黯然撤退,守来的是飘渺的希望和难逃的失败……”
慷慨激昂的演说回荡在设在菲律宾糖业中心圣费尔南多美军司令部内。“你们勇敢战斗的消息,唤起美国人民的共鸣,我以美国总统名义,代表美国人民,向你们表示敬意。只要美国国旗仍在菲律宾上空飘扬,我们的将士必将誓死保卫。不论遇到何种变故,我们将继续努力,决不懈怠,直到把入侵者赶出去。
为彻底击败残暴的中国侵略者,美、英人民,都在贡献能力和资源。在伟大的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人民极为勇敢、尽职尽责。美国人民,对此表示衷心钦佩。美国现在、将来、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我向菲律宾人民保证,一定会夺回菲律宾的自由。为实现菲律宾自由,美国将尽其所能,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痴心妄想。”美电台开足最大功率,播放罗斯福总统对菲律宾人民讲话,白崇禧笑骂道。相比在巴丹苦苦支撑的麦克阿瑟,白崇禧的日子很惬意,巴丹战事虽有延长,但第23军却战果辉煌,120天战斗,第23军包括战场意外在内,阵亡仅812人,负伤1863人,但却击毙11562名美菲联军,俘虏18675人的辉煌战果。
“长官,我们现在只有六个步兵营分散在巴丹,如果麦克阿瑟察觉,美军可能突围。”参谋长孙殿扬提醒白崇禧。“子非,我巴不得美军现在突围,按照麦克阿瑟的境况,一旦突围成功,很快就会演变成大溃散,我军将由大规模进攻演变成小规模剿杀。”白崇禧摆摆手,不以为然。
美菲联军撤退到巴丹后,麦克阿瑟得到巴丹后勤军需官报告,巴丹美军储存的大米供应不足20天,面粉不足30天,鱼肉罐头只能维持50天,而且各种医疗药品,从治疗疟疾的奎宁到外科手术用的纱布都非常匿乏。麦克阿瑟为了支撑战斗,维持岛上十万军人需求,先是下令供应减半,现在更是一减再减。
中国军队一方面围困巴丹,另一方面,不断肃清吕宋岛抵抗力量。麦克阿瑟不过是秋后蚂蚱,但岛上美菲联军残余部队却是关系到菲律宾未来安宁的心腹大患,当年俄罗斯红俄游击队在远征军打压上,时常破坏铁路交通,坚持四年之久。经验告诉白崇禧,相比笼中困兽,现在更需出重拳打掉吕宋岛上游弋的恶狼。
“突围,麦克阿瑟不会,亦不敢,他比我们更清楚美菲军现况。我们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到麦克阿瑟人困马乏之际,毫无斗志。昨天前线报告有多少人投降?486名菲律宾士兵、23名美国士兵。在饥饿和疾病折磨下,美国人与菲律宾人之间敌对情绪日趋尖锐,分配不公、待遇不等已让菲律宾人忍无可忍,情况继续恶化,菲律宾人自己就起义了。”
白崇禧问道:“陈慕扬上校到了吗?”当陈慕扬上校走进司令官办公室时,注意到从美国别墅征用的沙发前茶几上,赫然放着一瓶冰镇的法国香槟。白崇禧从办公桌后站起来,笑容满面的请陈慕扬上校坐下,“陈上校,请坐!”“谢谢,长官!”陈慕扬受宠若惊。“陈上校,你报告中提到,美军在遭受轰炸时,已完全不再进行点缀性射击了,是吗?”
副官把香槟打开,倒满酒杯,识趣的退出办公室。“长官,巴丹被围困后,因轰炸强度增加,美军消耗了大量弹药。三个月前,美军高炮弹药已接近枯竭,两星期来,我们没有遭到任何防空火力攻击。”陈慕扬毕恭毕敬的回答长官的提问,在长官示意端酒时,轻轻将酒杯端在手中,不敢有半分逾越。进入国防军十八年,陈慕扬一直非常注意上下分寸。
“能够赢得战争,空军居功甚伟。”陈慕扬对白崇禧颇的称赞受宠若惊,让陆军高级将领称赞空军功劳,简直不可思议。“谢长官称赞,这是吾等分内之事。”陈慕扬连忙谦逊道。“坐,不用客气!”如果有人看到陆军中将对一名空军上校客气有加,恐怕会大跌眼镜。
但第23军参谋长孙殿扬,却对个中原因知之甚详。一个星期前,长官意外从来前线慰问官兵的参议院议员处得知,陈慕扬是陈家二公子。陈家,当然是找了一个好女婿的陈家。“给他们一个圣诞节!”想到司令官的命令,孙殿扬摇摇头,长官难不成真准备重复当年欧战圣诞停火惯例。
共和30年,1941年12月24日平安夜,在巴丹泥泞战壕里苦苦挣扎四个月的美菲联军,已疲惫不堪,伤病累累,饥肠辘辘,外援希望破灭令美菲联军士气低落到极点。“上帝啊!请赐给我一块面包吧!”汤姆闭眼许下圣诞愿望,周围士兵也纷纷许愿。与饥肠辘辘的汤姆索要面包的圣诞愿望不同,其它士兵祈祷不要被子弹击中。
一星期来,中国军人出人意料的没有在夜间进行渗诱作战,但狙击手仍在不断收割人命,躲在战壕里也无法逃脱从高地发射的子弹,有时候中国人心情好,还会打过来一阵迫击炮弹。军官不停宣传,中国空军对纽约进行了残酷轰炸。搁过去,战壕里的美国小子,会嚎叫着向中国人发起进攻,为纽约报仇,而现在唯一希望就是赶紧结束该死的战争。
一个年青人猫腰跑到汤姆身边,“汤姆,还有一个小时就到圣诞节了,对面中国人会过圣诞节吗?会吃火鸡吗?”杰克布满灰土的脸上一双蓝眼充满遐思,期待欢快的圣诞节,还有餐桌上的火鸡。“火鸡?”半闭眼睛的汤姆回忆起家中餐桌上金黄色、香喷喷的火鸡。汤姆猛然意识到自己像白痴,如果上帝真能满足愿望,给自己一块面包,恐怕自己会后悔死,刚才许愿真应该要一只火鸡。
“你们看,圣诞树!”战壕内响起惊讶的尖叫,听到圣诞树,所有人不顾一切站起来,朝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眺望。百米外,中国人阵地上,赫然耸立着一棵精心装饰的圣诞树,圣诞树上的彩灯映亮中国军队的阵地。
“有阴谋,不要开火,密切监视。”听到监视哨的报告,鲍威尔少校拿起望远镜朝中国阵地看去,果然看到一棵精心装饰的高大圣诞树,实际上根本不需要望远镜,都可以看清在黑暗中闪烁五彩灯光的圣诞树。
趴在战壕胸墙边的汤姆和杰克,听到从中国阵地传来庆祝圣诞节的欢笑。对面战壕的歌声和欢笑声飘到饥肠辘辘美国士兵耳内,汤姆和杰克面面相觑。圣诞歌带有浓浓的美国口音,似乎唱圣诞歌的是美国士兵。美国士兵也知道很多移民中国的美国人在中国军队服役,同样参加了对菲律宾的进攻。
大声唱着圣诞颂歌的杰瑞忍不住与身旁战友跳起舞来,附近并不习惯过圣诞节的战友,则笑呵呵看着外裔战友在战场上庆祝圣诞节。相比美国人泥泞的战壕,镶嵌木地板的中国战壕干燥而整洁。师炮兵团服役的杰瑞没想到,今天下午得到长官命令,给对面美国士兵一个圣诞节。
整整一个下午,第23军1000多名德裔、意裔、美裔、俄裔官兵都在忙活,军司令部甚至用直升机从马尼拉运来一棵大圣诞树,还有装饰圣诞树需要的彩灯、彩球。“美国人,圣诞快乐。”时针即将指向午夜时,国防军战壕内欧美裔士兵用英语,冲数百米外的美国士兵喊道。
猛然听到对面战壕里传来祝福声,汤姆和杰克等人才意识到中国人正在尽情欢度圣诞之夜,情绪立即受到感染。一个扔下步枪的士兵站在战壕边冲对面高喊,“你们也是,中国人圣诞快乐。”时针指向午夜,巴丹前线昨天还在彼此打冷枪的双方士兵一起唱起圣诞颂歌。“汤米,过来看看。”气氛达到高潮时,对方战壕传来邀请。
而几名叫汤米的美国士兵则回答:“不,你到这里来吧!”“好!如果你们不开火,我们也不。”“好!我们不开枪!”汤姆、杰克和战壕里的士兵拼命吼道。让狗娘养的战争见鬼去吧!至少今天。终于,几乎同一时间,汤姆、杰克等人纷纷爬出战壕,对方战壕也三三两两有人走出,汤姆和杰克并没有注意,中国战壕侧后方,数十架大口径机枪瞄准他们。
尽管气氛达到顶点,但汤姆每一步都颤颤惊惊,直到看到同样没有带武器,走出战壕的中国士兵。走到两军阵地中线,所有人才算放心,遭受饥饿和疟疾折磨,衣服破烂不堪的美国士兵,显然没有衣着干净的中国士兵精神。走出战壕的中国士兵有华裔有欧裔,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互相握手,彼此交谈,祝贺圣诞快乐,好像多年的老相识。
指挥所内鲍威尔颇感难以置信,一小群一小群中国士兵和美国士兵聚集在一起,浓浓夜色里,一片欢声笑语。美国士兵抽着中国人送的“牡丹”牌香烟,美军士兵几个月前就断烟了。士兵互相交换纪念品,语言不通时,人们比划手势,快乐的氛围让人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