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下的鞑子兵的装备质量比起当年野猪皮起兵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常年和各部族之间的征战,再加上连败明军从明军之中缴获的大批器甲,还有他们自己设立的铁作打造出来的兵器,已经将他们这支野蛮的军队武装到了牙齿,就连火器方面,鞑子兵现在的装备质量也不劣于明军,特别是努尔哈赤在宁远吃了明军红夷大炮的亏之后,他们也开始重视起了火炮的铸造。
而大汉奸孔有德、耿仲明投奔了满洲鞑子之后,他们除了带去了一些火枪火炮之外,还从登州掳去了相当一批明朝的铸炮工匠,为鞑子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保障,使得满洲鞑子们之后便也开始可以自行铸造质量相当不错的大炮了,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鞑子军之中的大炮和明军相比也不处于劣势了,甚至逐步的还开始迎头赶上,开始超越明军的火炮。
至于炮手他们同样也不缺乏,这些年下来他们俘获了大批明军,其中便不乏明军的炮手,这些炮手基本上得以厚待,被皇太极充分的利用了起来,编入到了军中,所以即便是炮手方面,鞑子兵也不缺乏。
但是有一点鞑子崇信弓箭致胜论,在他们的眼中,明军之中装备的那些三眼铳快抢、鸟铳、火铳等物,虽然威力还算是可以,但是这些火器却故障多多,装填缓慢,无法近战等等原因,远比不上他们手中使用的那些强弓劲箭顺手,所以在眼下的鞑子军之中,除了汉军还装备有鸟铳之类的火器之外,正儿八经的满洲八旗兵之中,是不屑于装备这些东西的,故此在远射步军火器方面,鞑子军并未刻意进行发展。
这些鞑子军在整理好了各自的装备之后,只听得在北面传出数声号炮的轰响之后,各旗兵将同声大吼了起来,喊啥震天的便朝着卢象升的大营扑了过去,一排排持着大盾的跟役们走在前面,弓箭手则紧跟在大盾之后,持弓搭建缓缓推进。
大批披甲的步甲则跟在其后,只待一声令下便发动进攻,所有人都面无一点表情,一脸的无所谓状,好像这场战事根本就不影响什么一般,更是有人脸上流露出的是一脸的骄横,眼神之中充满的都是杀气,久经沙场的这些鞑子兵们,早已被锤炼成了一步步冷酷的杀人机器,似乎连他们自己的生命也都早已不在乎了。
这一次多尔衮和岳托为了围歼卢象升所部,可以说是精锐尽出,不但将他们麾下的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的主力派上了战场,甚至连他们最为依仗的巴牙喇兵也派上了战场,对此鞑子军之中的将官们多少认为他们有些小题大做,太过重视卢象升这支兵马了。
这一次卢象升率领的宣大兵在入卫之后确实干的不错,他们跟着卢象升着实跟鞑子兵打了几场狠仗,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也打出了明军的威风,相反是被崇祯视作仰仗的那支号称天下第一雄兵的关宁军入卫之后,跟着高起潜基本上没干什么正事,先是趴在京郊外不敢主动攻击鞑子兵,接着便跟着高起潜在河北进行武装大游行,跟鞑子没交什么手不说,倒是祸害老百姓的事情没少干,所以在多尔衮眼中,时下卢象升麾下的这支宣大兵马,已经成为了他们最后的阻碍,他和岳托二人都想一战在此将卢象升麾下的这支宣大军给彻底灭掉,省的他们再给清军造成什么麻烦。
随着鞑子兵开始行动的时候,卢象升的大营也开始行动了起来,饥寒交迫的官兵们也都纷纷强自打起了精神,纷纷出帐开始拿起了各自手中的武器,披上了他们的战甲,一队队的在军官们的指挥下走向了给他们指定的位置上。
而杨国柱和虎大威、张岩等军将则各自负责了大营的一个方向,卢象升居中指挥,随着鞑子兵距离他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各面都响起了军将们的大吼之声:“点炮!……”
与此同时在卢象升大营的四面几乎同时都响起了炮声,各种弗朗机和小型的红夷炮甚至于虎蹲炮都纷纷发火,各式炮弹呼啸着飞出了炮膛砸向了围向他们的这些鞑子兵的队列,立即便在鞑子兵的队列之中打出了一条条缺口,被冻得坚硬的地面也成了这些炮弹的帮凶,炮弹一落地便立即被弹起,继续朝前疾飞,中者绝对不死即伤。
而鞑子兵似乎不为所动,继续冷漠的推动着阵线朝前行进,不断的有跟役抬着大盾补上那些被明军大炮打开的缺口,掩护着身后的弓箭手和步甲继续朝前行进。
“发炮!继续发炮!”卢象升策马奔至大营的西面,挥舞着他手中的那把雪亮的大刀,对着这里的炮手们大吼着。
而炮手们则紧张的对各自的火炮进行着复装,不过他们的复装动作比较繁杂,因为不是采用的整体装药,使得复装起来非常繁琐,虽然大炮开火之后,给鞑子兵造成了一定的杀伤,可是却无法形成连续的炮击,阻止鞑子兵靠近他们大营。
而鞑子兵们则继续冷漠的承受着炮击,缓缓的朝前推进,长期的征战使得他们形成了极强的纪律性,而且每个人都知道不尊号令将会带给他们乃至是他们家人什么样的可怕后果,所以面对敌人的时候,他们不单单考虑的是自己的性命,还要考虑到自己家人子女的未来,故此也使得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的异常凶悍,根本不被这样的打击所震动。
随着卢象升大营开炮之后,这一场大战也拉开了序幕,鞑子兵大踏步的迎着明军的炮火冲向了卢象升的大营,而且从西北方向,一大群打着镶黑边白旗的一批人马也拉出了几门红夷大炮,缓缓的对准了卢象升的大营,随着军中将佐的大吼声,这几门清军的红夷大炮也随即发出了轰鸣之声,一颗颗硕大的炮弹呼啸着落向了卢象升的大营,顿时有一辆阻在营缘的大车被一颗炮弹击中,当即便被打得木屑乱飞垮散了下去,连带着在大车上持弓放箭的一些弓箭手还有一门小弗朗机炮也顿时被轰飞了出去,转眼间便使得明军死伤了多人,在营缘上开出了一个口子。
可是事到如今,明军官兵怕也没有选择了,只能立即派兵持盾堵上了缺口,一些弓箭手们被调至了缺口处,继续朝外放箭,阻止鞑子兵靠近营缘。
随着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大批弓箭手都投入到了作战之中,双方的弓箭手拼命的朝着对方泼洒着他们射出的箭雨,一方试图阻挡对方的靠近,一方试图扫清挡在他们前面的敌人,可是相对来说,明军射出的箭雨明显要弱于鞑子军许多,这样的发射显然无法挡住鞑子的进攻,虽然火炮威力大一些,可是面对着如蚁一般涌来的鞑子却显得是那么的单薄,以至于弓箭手一交手,便被鞑子的弓箭手所压制了下去,期间时不时的还会响起一片三眼铳抑或是鸟铳的响声,可是在这样的大规模的进攻之中,同样这样的声音也显得是十分单薄。
虽然这些来自宣大的兵将表现出了超出绝大多数官兵的勇气,可是无奈他们的弓箭手数量远逊于鞑子的弓箭手,更何况射箭也不是件省力气的活,最初几箭射出去之后,很快弓箭手们便因为饥饿开始疲惫了下来,反倒是逼上来的鞑子弓箭手们射出的箭支密集而且有力,一些阻在营缘的弓箭手纷纷开始中箭,要么惨叫着扑倒在了营栅旁边,要么就一头栽下了营缘处的大车。
而鞑子弓箭手的射艺也显然要高出明军不少,他们这些自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开始学习使用弓箭,成年之后各个都是个好射手,而且他们善于使强弓,配合使用的箭支也是重箭头,这样的重箭破甲有力,一旦钉入人体之后,造成的伤害要要大一些。
虽然这样的重箭射程一般,可是有一箭算一箭,威力相对较大,再加上他们精准的瞄准,往往会瞄准明军的面们发射,避开他们身上的甲胄,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使得不少明军面们抑或是咽喉中箭,当即便能造成致命的杀伤,反观明军弓箭手,即便是射中鞑子兵,可是冲上来的鞑子兵们,各个都身穿顶着铜钉的对襟棉甲,棉甲内又衬有铁片,箭支射在他们的甲胄上,却一般无法穿透甲胄,即便是穿透了甲胄,给鞑子兵造成的杀伤也很是有限,有些凶悍的鞑子兵身上被射中数箭,可是依旧狂吼着挂着满身的箭支,如同怪物一般的朝前猛扑,一方面看得出鞑子兵的凶悍,同样也说明了明军弓箭对他们的杀伤力着实有限。
第五卷 问天 第十四章 卧虎在侧
战事一起,卢象升这边的明军便很快处于了劣势,不管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阻止鞑子兵靠近他们的营缘,只有时不时响起的一两声炮声,会给鞑子兵造成一定的杀伤,可是鞑子兵的跟役们扛着的大盾,也抵消了他们弓箭手抑或是火铳手们相当大一部分杀伤力。
局势到了这会儿,所有的官兵们都有点绝望了,直至现在他们也没有看到距离他们并不算远的高起潜派来一兵一卒来支援他们,一些官兵一边奋力搏杀,一边破口大骂,骂鞑子,骂高起潜,骂那些见死不救的同袍们,骂那些不肯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的官吏们,最终甚至有人大骂起了当今的朝廷,可是骂归骂,他们还是看到卢象升那孤独而且倔强的身影来回在营中四处奔走,指挥着他们努力的抗击鞑子的进攻。
卢象升几乎记得住每一个炮手的名字,在这个时候他下令炮手们不得擅自开炮,他点到谁的名字,谁方能开炮,往往每一炮发出,都能给攻上来的鞑子兵造成很大的杀伤,也正是卢象升这样的做派,才让官兵一直到这个时候,还保持着一定的斗志,堪堪将鞑子兵抵在了营缘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越来越多的鞑子步甲开始冲至了明军的营缘处,和堵在营缘处的明军官兵近身搏战了起来。
双方的将士都发疯一般的挥舞着手中的各种兵器,朝着扑到他们面前的敌人头上身上招呼,拼尽了全力想要将对方杀死,到处都响起了冲天的喊杀声,到处都在扬起着凄厉的惨叫声,刀枪碰撞的声音,兵器入肉的声音,双方的怒骂声,伤者濒死的惨嚎声响成了一片。
本来就简陋的明军大营就如同海中的一页扁舟一般,而鞑子兵的人群却像是一股股的滔天巨浪拼命的扑打着这页扁舟,似乎随时都想要将它撕碎一般。
明军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被派了上去,阻在营缘处,就连卢象升的亲兵也被派到了情况最险恶的地方去,甚至是包括卢象升本人,穿着他那身孝衣披着一身的重甲,手提着他那柄雪亮的精钢大刀,同样身先士卒的在营中到处奔走,投身到战事最激烈之处,和试图攻入营中的鞑子兵拼杀不已,凡是他所到之处往往激起官兵的士气,奋力将鞑子兵抵在了营外,战事进行的是相当激烈。
而卢象升虽然竭尽了全力,可是心中却冰冷无比,到现在他终于也想明白了,当今圣上表面上对他的宠信,其实都是假的,这一次招他入卫勤王,皇帝本人根本就没有下定与敌死战的决心,否则的话以杨嗣昌和高起潜之辈,根本也不敢这么对待他,而且皇帝本人也在战于和之间飘忽不定,最终还是选择了尽量避战,这一点从皇帝两次从他手中分兵便可以看出来,高起潜据着数万关宁铁骑不肯配合他御敌,甚至切断对他这支人马的所有粮饷供应,而进而为了保存实力,接着便又让陈新甲从他手中再次分兵,而陈新甲同样也带走了一批宣大兵,避开和鞑子硬战。
其实从最初便已经注定了他和麾下这些兵将们的命运了,他们已经被当今朝廷彻底出卖乃至是抛弃了,所有人都在等着他死,而这些兵将们则是他的殉葬品,他一旦战死的话,杨嗣昌和高起潜便可以将屎盆子扣到他的头上,推说是他指挥不利。
有了这一层明悟之后,可想而知卢象升此时的心情有多么的悲凉,可是事到如今他又能有什么选择呢?投降鞑子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唯有在此战死一途了,眼看着四面八方围上来的鞑子兵是越来越多,本来就不坚牢的营栅四处都开始呈现出的危象,他这支兵马很快便要陷入到全军覆没的境地之中了,卢象升心中哀叹了一声之后,突然间振臂仰天怒吼了一声,没有人知道他这声怒吼包含这什么,但是所有人都听出了他这声怒吼之中的无奈和悲愤。
紧接着卢象升便提刀猛扑到了一处已经被鞑子兵破坏的营栅处,达到上下翻飞,将两名凶悍的鞑子步甲兵劈翻在了地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距离战场数里远的西面,肖天健纵马来到了一个土丘上面,伸手接过了身边铁头递过来的一个单筒望远镜,举在眼前朝着远处的战场望去,而他身后则是一大批荷枪实弹的刑天军兵将,一个个在寒风之中默默的攥紧手中的兵器肃立在土丘之下,不过稍微让人奇怪的是这会儿军中所有的旗幡都被卷了起来,由旗手们平端在手中,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