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楼兰地图 >

第12章

楼兰地图-第12章

小说: 楼兰地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伯宠无奈地苦笑,早已领教过她逞强争胜的性情,轻易不会听从劝导,好在有素来沉稳的布莱恩辅助,估计也出不了太大的闪失。于是辞别两人,乘着由差役雇来的马车离开旅店。

进入将军府,余伯宠一路揣摩着对裴敬轩的称谓方式,从前只管“老六”、“蝎子”的乱叫,如今平步青云,直呼其名多有不敬,因此等见了面,很自然地改了口。“裴将军。”

“哈哈,不要取笑我了,还是叫六哥吧。”裴敬轩起身让座,样子十分亲热。

话虽如此,余伯宠却从他眼里看到了一丝极大的满足,在家会客而不脱戎装的习惯更加体现出对于处尊居显的迷恋。只可惜相貌粗陋,身材枯瘦,穿上一套崭新的俄式黄呢军服,颇有几分沐猴而冠的味道。

“余老弟,你来了有多少日子了?”

“半个多月吧,”余伯宠说,“和你家老大见过几次,真正是年轻有为,青胜于蓝。”

裴敬轩的神色越发愉悦,难以掩饰舐犊之情,笑着说:“嗨,到底是少不更事,听说他还想拉你入伙,却不知你已经结交了大人物,又怎么会把这座偏远小城放在眼里。”

余伯宠心思微动,说:“想必六哥看过伦先生的信了。”

“是呀,”裴敬轩说,从衣袋里取出一张纸片递了过来。“我在迪化府还接到伦先生的一封电报,托我当面转交给你。”

余伯宠展开观阅,电报是从武昌发来的,上面寥寥数字。“诸事平安,近日赴疆相晤。”

由于变故频生,余伯宠一直担忧伦庭玉的境况,如今看来,伦庭玉并没有遭遇意外,伤势恢复得也不错。但转念忖度,中方人员抵达雅布之前,筹备工作却毫无进展,自己似乎有负众望。愧疚之余,盘算着如何说服裴敬轩,尽早赶回旅店对付日本人。

裴敬轩却体会不出这一层焦虑,不等言归正传,忽然伸了个懒腰,然后连打哈欠,神容萎靡不振。余伯宠暗自叫苦,知道他的烟瘾发作了。

余伯宠虽不耐烦,却不敢稍有流露,静候着裴敬轩过足了瘾头才悠然开口。“六哥,这次去迪化公干还算顺当吧。”

“唉,别提了,”裴敬轩怨气冲天,“督军府的一帮王八蛋故意刁难,害得老子白跑一趟。”

“人人都羡慕高爵厚禄,看来当官的滋味并不好过啊。”

“话也不能这么讲,做官的乐趣是随着地位的提升逐步显现的。督军府那些混账狗眼看人低,只因我出身绿林才会区别对待。说什么雅布城南匪患是老子纵容的结果,呸,简直是一派胡言。”

这句话似乎离正题不远,余伯宠相机发问,“雅布城南究竟是一股什么势力,竟让六哥如此烦心?”

“还不是那个杂种……”裴敬轩叹道,突然一拍脑门。“嘿,我怎么忘了,就是你的好朋友嘛。”

听到“杂种”两字,余伯宠已有不祥的预感,迟疑着问:“莫非是哈尔克?”

“除了他还有谁?”

(八)(3)

“可是……”余伯宠难以置信,“大家本是同道中人,何故反目成仇呢?”

“说来话长,”裴敬轩摆出一副无辜的神态,“当初清政府即将垮台的时候,新疆四分五裂,局势动荡,正是英雄出头的天赐良机。我好意邀请哈尔克共同举事,开基立业,他却全然不领会这一番苦心。不识时务倒也罢了,反而联合拉西木处处和我作对,你也清楚他们两家的实力,与我为敌无异于自寻死路。”

以前的天山四寇中,除去特立独行的余伯宠,其余三人各自拥有数目不等的部属,相形之下,确实以“蝎子”裴老六的力量最为雄厚。但论起私人交往,余伯宠与“老狼”拉西木、“野骆驼”哈尔克的关系更加亲近,尤其和后者是自幼相熟的挚友。于是不免替两人担忧,说:“眼下他们在哪里落脚?”

“经过几年混战,他们吃足了苦头。”裴敬轩趾高气扬地说,“拉西木已经在一次围剿中丧命,哈尔克侥幸逃脱,却也溃不成军,如今带领残部龟缩在雅布城南的老风口。”

“那地方不是邻近沙漠吗?”余伯宠愀然动容。

“不错,干旱缺水,地形险恶,估计哈尔克也支撑不了几天了。”裴敬轩阴恻恻地笑道,“我的人马已形成合围之势,不日即可大获全胜,你想要的通行证很快就能拿到手了。”

余伯宠双眉不展,对于通行证的渴望已不再迫切,内心只顾惦念好友的安危。“难道六哥非要赶尽杀绝不可吗?”

“说句老实话,谁都不愿看到尸横遍野的场面,只是哈尔克冥顽不灵,加上督军府的严令,叫我也没有办法呀。”裴敬轩像是极其无奈。

“六哥,在你发兵之前,能不能容我先找到哈尔克,详陈利害,婉转规劝,以致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也可遂你避免伤亡流血的意愿。”余伯宠近乎乞求地说。

“小余,我也明白,”裴敬轩淡淡地说,“城南设禁只能阻止车马辎重通行,对于你这样的人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不过,因为拉西木的死哈尔克对我早已恨之入骨,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化解的。既然事不关己,我劝你还是不要插手,免得惹火烧身就不好看了。”

话里不乏威胁意味,余伯宠却仍不肯轻易放弃,默默思谋着如何继续争取,只见一名听差掀门帘入内,躬身禀告:“将军,有客来拜。”

“什么人哪,没看到我正和余老爷聊天吗?”裴敬轩拉起了官腔。

“是一位外地口音的杨先生,看样子来头不小……”听差轻声说,双手呈上两份纸柬,一张是名帖,另一张大概是礼单。

裴敬轩定睛端详,眼角掠过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转身说:“小余,你稍待片刻,我出去敷衍一下。”

“六哥请。”余伯宠说,未偿所愿,自然不打算先行离去。

裴敬轩走出不久,客人也到了,通报姓名,寒暄致意,交谈的内容很清晰地传至耳房。有一个声音余伯宠听来甚觉耳熟,不禁好奇地隔着镂空的窗叶窥探,谁知一望之下,悚然心惊。

来客正是在长江上乘采砂船而去的“杨大班”,和最初见面时一样,他仍自称是上海“泰隆洋行”的经理人,专程来雅布采办货品。

“杨先生做的什么生意,都需要哪些东西?”裴敬轩问。

“一点小买卖,无非珠宝、玉器及各种古玩。”

口气果然不小,裴敬轩不由得另眼相看,笑着说:“先生来了几天啦,下榻何处?”

“三天,如今住在木拉提旅店。”

“哦,”裴敬轩说,“既然住在那里,就应该知道有一个‘巴扎’开市,其中货色齐备,别开生面。先生不去将本求利,反倒抽空光顾寒舍,究竟有什么贵干?”

“见佛磕头,逢庙烧香,是生意人的本分。”“杨大班”谦恭地笑着,“我们前来雅布进货,哪有不先参拜本地最高长官的道理,因此略备不腼之仪,还请将军不要见笑。”说着侧身召唤,三四名跟班将几只大小不等的礼箱抬进客厅。

“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意思接收你的馈赠?日后若有什么地方关照不周,就显得裴某人太不仗义了。”裴敬轩拒而不纳,虽然生性贪婪,脑筋却还算清醒,明白“杨大班”来者不善,多半和余伯宠的企图相似,也在打出城的主意。但城南的布防已经就绪,正是展开攻势的紧要关头,而固壁清野,封闭门户又是制胜的关键。所以,即便财物方面有所损失,也不肯做出取消城禁的承诺。

然而,“杨大班”绝口不提通行证的事情,委婉地笑道:“将军多虑了,我们前来府上造访,完全出于一片结交的诚意,岂敢有丝毫非分之想。”

既无附加条件,不妨坦然领取,裴敬轩的心情顿时轻松下来,眼光像是无意似的瞟向地上的箱子。“杨大班”见机命人开箱,将礼品一一呈献。

第一只箱子装的是式样新颖的洋布衣帽,以及供内眷使用的脂粉妆奁,外国香水等,惠而不费,无足为奇。第二只箱子则极对裴敬轩的口味,除了一副精致细亮的烟盘,另有七十两上等烟膏,标签上注明东印度公司出产。

“嘿,这玩意儿可是及时雨,”裴敬轩笑道,“我的‘洋药’就快用完了,正张罗着托人去买。你也知道,雅布地处偏远,来回一趟很不容易。”

(八)(4)

鸦片分为进口和土产两种,即俗称的“洋药”、“土药”。“洋药”产于印度,在烟土中品级最高。裴敬轩是标准的瘾君子,日食两钱,从无间断。但由于交通不便,无法维持长期供应,青黄不接时只能以质地较次的“土药”替代,例如“云土”、“川土”、“西口土”等。如今“杨大班”的进献足可保证一年的享用,他自然欣喜万状,感谢不尽。

谈笑之际,“杨大班”又打开第三只箱子,取出了一副银光闪闪的马鞍,上面镶金嵌玉,异彩夺目。裴敬轩忍不住赞了一句。“好鞍子……”

“听说将军是一位伯乐,”“杨大班”笑道,“但中原地区并无良马,所以我们只打造了一副鞍子,请将军笑纳。”

“杨先生的美意实在难得,”裴敬轩笑容可掬,却又其词若憾地说:“可惜我多年转战奔徙,食宿无常,落下了一身病痛,已经很久没有骑过马了。”

“将军无须伤感,有一匹特别的马,想必您定能驾驭自如,重振雄风。”“杨大班”的脸上浮现一抹诡秘的笑意,伸手在第四只箱子上轻轻一拍。

这只箱子虽然稍显宽大,却也绝对容不下一匹马,裴敬轩不禁纳闷,喃喃地问:“你指的是……什么样的马?”

“……蜂腰肥臀的扬州‘瘦马’。”“杨大班”微笑着说,随即扳开箱锁,从中居然站起一个婀娜妩媚的女人。令人惊讶的是,她除了左手腕系着一条玫瑰紫的丝帕外,周身上下完全赤裸,冰肌玉骨暴露无遗。面对周围一片火辣辣的目光,女人的双臂下意识地收拢胸前,眉宇间似羞似怨,风情无限。

裴敬轩已经看呆了,只觉得腹内燥热,血气上涌,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同样感到诧异的还有隔壁房间的余伯宠,因为他一眼认出,箱子里的女人正是“媚香楼”的“花影老九”。

(九)

渡过孔雀河两天后,四周的景象越发凄凉,偶尔见到几丛胡杨或红柳,多半也是衰败枯死。褶曲隆起的穹形丘陵上,广泛分布着千奇百怪的风蚀地貌,参差嶙峋的砂岩之间,瑟瑟寒风肆意吹扬,夹带着细小的沙粒击打在人们脸上,感觉犹如针刺般疼痛。

苏珊的心情糟不可言,却不能完全归咎于恶劣的环境。出发伊始,她首先发现日本人的准备工作相当完善,从驼马车辆到民夫挖工一应俱全,并且装载了各种考古器械及大量的淡水食物,想必在“地下巴扎”开市之前已经秘密招募采办。但随后就察觉到日本人的态度逐渐转变,尤其是“樱花社”的头目水印和尚,颐指气使,旁若无人,似乎忘记了事先与英方成员平等协商的承诺。苏珊几次据理力争,无不遭到强硬对待,原本指望中途会遇到官兵的盘查拦截,就此分道扬镳。不料启程不久,水印和尚就变戏法似的取出一张裴敬轩亲笔签署的证件,得以一路南下,畅行无阻。

苏珊深深懊悔轻易妥协的决定,但随着行程日益推进,设法补偏救弊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因为日本人掌握着补给品的支配权,回撤雅布已无保障,并且日常活动的自由受到对方的诸多限制,连夜间宿营的帐篷外也有两名“樱花社”成员荷枪警戒。

英方成员的情绪大多低沉失落,满腹怨言却无计可施,唯一不以为意的是队长威瑟,反而对日本人的铁腕统治大加赞赏,认为严格管理统一调度是确保探险成功的关键。水印和尚几次找到苏珊,要求观阅另外半幅楼兰地图,苏珊均以尚未抵达沙漠边缘无须辨别方向等理由拒绝,水印阴恻恻地一笑,并没有过多纠缠。苏珊却非常明白,地图终将露人眼目,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她对与日本人的合作前景已不抱任何希望,一方面冥思苦索,试图改变骑虎难下的局势,另一方面反躬自省,内心不断惦念着生死未卜的布莱恩和余伯宠。

黄昏,队伍前面出现一片黑色的山脊轮廓,山下沙丘堆积,断岩林立,其间有一条崎岖小径通向不知名的远方。

“看,这里就是‘老风口’,也是通往罗布荒漠的最后一道屏障。”水印和尚指点着说。

“太好了,我们已经跨入楼兰古国的地界了。”威瑟盲目乐观地附和着。

“顾名思义,‘老风口’终年狂风肆虐,人畜难行,但今日的风力似乎极弱,对我们来讲实在是个好兆头。”水印和尚不无得意地看着苏珊,“德纳姆小姐,你是不是也觉得两爿地图已到了化零为整的时候了?”

“我可不相信什么好兆头,等顺利穿过山口再说吧。”苏珊漠然答道。她的观感适得其反,风势虽然不算凶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