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孽宋 >

第27章

孽宋-第27章

小说: 孽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拍肩膀的动作,却看得一旁的包温心驰神醉。包温多年来走遍大江南北,也见识了众多武林高手,各门各派的,舞刀弄枪的,都有。他的武功虽然算不上顶尖,然而见多识广,对武功的鉴赏力绝对是当今一流,三公子这一掌无论是速度、力量、角度,都有如春风拂面,妙到毫巅。
  金先生丝毫不敢怠慢,想尽办法也要避开这一掌。也许他天生小心谨慎,又也许他只是生性多疑,以为三公子这一掌带有极大的恶意。总之,刹那间他已经变换了七种姿势,脸上汗如雨下,呼吸急促,他甚至使出了十余招向三公子进攻的招式,有的是掌法,有的是指法,每一招都凌厉迅疾,直夺要害,然而,三公子的手掌依然不急不慢地落在他的肩膀,就如雪花落满大地那般稳妥自然。那掌中并未灌注任何真力,只是很普通的一拍,如果金先生的肩膀上有点灰尘的话,那些灰尘也不会因为这轻轻的一拍而被激扬起来。尽管如此,金先生依然面如死灰,整个人都仿佛失去了生气,与方才顾盼自雄、不可一世的模样判若两人。这一掌,未夺去他的性命,却夺去了他的尊严和信心。
  三公子惋惜地看着他,道:“明知道躲不过还要躲,真是愚不可及。”随即高歌道,“金无足赤兮故国难觅,人无完人兮分崩离析。”歌声未毕,人已飘然远去。
  金先生听到歌声,面色为之一变。
  【4】
  时间:子时初,三刻(按今日计时,当为深夜十一点四十五分)。
  地点:西湖白堤。
  京城西北角的定安门悄然打开,数十条大汉鱼贯而出,其时夜色深邃,四野寂寥。城外青山如墨,灯似残星。当先一人骑一匹灰色大马,五短身材,圆脸上罩一层寒霜,正是庆王赵恺,却作一身江湖豪客的劲装装束。与他并驾而行的是千面道人。身后,跟随数十壮丁,个个精壮高大,满面肃然,推着十多辆板车,车上满载干草和油桶,手里举着火把,却并不点燃。一群人借着依稀天光,向白堤行去,向无名山庄行去。
  千面道人道:“王爷,现在回头为时未晚。”
  庆王道:“我意已决,不把无名山庄烧成一片废墟,怎消我心头之恨。”
  千面道人道:“王爷,贫道白日里尝与曹三公子打过照面,其武功之高,远远超乎贫道意料,贫道在他面前,并无十足的信心拔剑。一旦今日要不了他的性命,让他逃脱。日后找王爷寻仇起来,可是难以防备得很。况且,要烧无名山庄,必先烧孤山,孤山一烧,势必震憾京城,人心大乱。皇上追究下来王爷也不好交代。”
  庆王道:“你给我住嘴,一路上喋喋不休,尽败坏我的兴致。”
  千面道人道:“贫道既蒙王爷礼聘为师,职责所在,岂能知而不言,任由王爷涉身险境。”
  庆王一摆手,恼怒地道:“我乃是当今王子,不日便将入主东宫,迟早登基称帝,生杀予取,为所欲为。这世上有何事难得了我?这世上有何事我不敢为之?我既聘你为师,便是要你替我出计献策、排忧解难。你倒好,只知道劝我忍气吞声。再勿多言。如再多言,休怪我翻脸无情。”
  千面道人遭此一通训斥,不敢再劝,跟从的壮丁们更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一群人黑压压、悄无声息地行走在白堤之上,两侧的湖水静谧无声,安静得可怕。风拂过白堤上的垂柳,提醒着:有人来了,打起精神。无名山庄就在眼前不远,望上去不见半点灯火,想必正在沉睡之中,浑不知灾祸即将来临。
  庆王一挥手,示意部众加快步伐。他仿佛看见,孤山沉入一片火海当中,冲天火光,照亮四面的湖水青山,火海中,楼台坍塌,人在烟雾中扭曲死去,复仇的快感让他双眼滚烫、满脸通红。他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王子,而是传奇小说中快意恩仇、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勇士游侠。
  此时,原本漆黑一片的前方道路上,一道火光燃起,火光下,一张苍老布满皱纹的脸。
  庆王勒住坐骑,怒问道:“你是何人?”
  “老夫姓孟,乃是无名山庄的管家。闻知王爷忽起雅兴,深夜兴驾造访敝庄,我家公子特遣老夫在此等候,为王爷接驾。”
  庆王大惊,他欲火烧无名山庄,乃是临时起意,事先除了告诉过千面道人,应该再无第三人知道。孟叔既然敢一人挡道,则无名山庄必早有戒备。
  庆王面色一沉,回头朝千面道人怒视,道:“是不是你走漏消息?”
  千面道人急忙辩解道:“还请王爷明鉴,贫道今日朝夕陪在王爷身边,未曾有片刻稍离。”
  孟叔隔岸观火,徐徐说道:“不关这位道长的事,是我家公子叫老夫来的。他告诉老夫说,他有预感,王爷今天深夜要来造访本庄,特叫老夫前来迎接。”
  庆王冷笑一声,道:“本王夜深难寐,特趁兴游湖。与无名山庄何干?你还是及早退下,不要扰了本王赏玩西湖夜色的兴致。”
  孟叔道:“王爷乃是当今王子,帝王之裔,威仪尊贵,又何必在老夫面前撒谎呢?游湖用得着这身装扮?用得着带这么多人马,以及干草和油桶?”
  庆王经孟叔一激,道:“不错,本王是有意要造访无名山庄,会一会曹三公子。”
  孟叔道:“王爷,你到敝庄所为何事,老夫不敢乱讲,不过可以告慰王爷的是,敝庄上下早已做好款待王爷一行的准备。”
  庆王阴声道:“很好,本王爷既然已经来了,断无空手而返之理,来人,先把这老家伙抓住,剁了扔西湖里喂鱼。再随我去孤山,烧无名山庄个寸草不留。”
  孟叔叫道:“且慢,老夫手上还有一封信,王爷看过之后,如仍要一意孤行,老夫认命,甘愿葬身鱼腹,绝无怨言。”
  一封信在经过三四双手的仔细盘查之后,到了庆王手里。顿时,有五六支火把燃起,将庆王周围照得亮如白昼,庆王借着光亮,向手中的信望去。信封上不著一字,只以火漆封牢。火漆上盖有印戳,乃是一飞腾的龙纹。庆王未及拆信,只见此印,便已是面色大变。庆王小心地拆开信封,颤抖地取出信纸,上书八字:回舟宜早,免罹狂涛。正是三公子的手迹。
  孟叔道:“王爷想必识得此印?”
  此时庆王仿如被人狠抽了千万个嘴巴,一时手足无措,只凝视着那封信发呆,半晌之后,方喃喃说道:“此印从何而来?”
  “自然从它该来的地方来。王爷如欲烧山屠庄,便不是与我家公子为敌,而是与此印的主人为敌,老夫言尽于此。王爷是进是退,悉听尊便。”
  庆王欲哭无泪,他势在必得的复仇行动不得不戛然而止。他一顿足,恶狠狠地说:“老家伙,回去转告你家公子,叫他且慢得意。此印庇护得了他一时,庇护不了他一世,总有一日,他会落入本王的手中,到那时,他便能知晓本王的厉害。”掉转马头,一行人渐行渐远。
  孟叔倚杖听湖声,冲着庆王一行人的背影自言道:“哼,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敢将老夫剁碎扔湖里喂鱼。你还没见过我孟叔的厉害呢,要不是公子一再警戒于我,我老人家随便使三两样毒物,保管你们个个五官冒烟,七窍流血而死。”他沿着湖堤,慢悠悠向山庄回去,神情间有一丝惆怅落寞。
  第七日 西湖怪客
  这一日,是乾道四年二月十五。
  这一日,皇历上写道:喜神西北,福神东南,财神东北。岁煞西,兔日冲鸡。宜:除服、疗病、出行、拆卸、入宅;忌:求官、上任、开张、搬家、探病。
  【1】
  时间:戌时整(按今日计时,当为晚上八点整)。
  地点:无名山庄。
  夜色弥漫,南风习习,天空阴云密布,从孤山望出去,西湖波浪不兴,仿佛陷入沉睡,城隍阁上依稀的灯火如同星星闪烁,远处的群山只能见到威伟的轮廓,巨大而沉默。
  三公子忧郁地望着天空,略微失望地叹了一口气,道:“孟叔,取剑来。”
  宁心儿闻言,兴奋得不得了,两只眼睛光芒闪动。她来到无名山庄已快一年光景,还从来没有见过三公子用过自己的剑。今天必有大事发生,这下可又有好戏看了,她心里愉快地想道。她毕竟是个少女,不安分和喜好刺激是她的天性,平淡而单调的生活又怎能满足她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孟叔双手捧着一柄古剑,步伐庄重而缓慢,他苍老的面容上竟泛起了块块红潮,人足足年轻了二十岁,深刻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来,而他庄重而神圣的表情,更是宁心儿见所未见。宁心儿竟觉得,原来最平凡不过的孟叔忽然换了一个人,变得她几乎认不出来。孟叔这时看上去更像一名显赫的使者,正手捧着最珍贵的贡品,从遥远的国度连夜赶来,献给高高在上的君主。而孟叔投向那柄古剑的目光,更是满怀虔诚与敬畏,古剑看上去有些陈旧,剑鞘上的金漆部分脱落,剑长七尺。孟叔带着敬意与激动,说道:“公子,剑已送到。”
  三公子并不接剑,只是依然忧郁地盯着天空乌黑的云彩,他怔怔地出了一会儿神,整个山庄陷于无比的宁静之中,他终于收回了目光,道:“我们这就走吧。”
  孟叔弯腰施礼道:“老奴遵命。”
  宁心儿见这一老一少结伴出门,却并不叫上自己,心里着急,就叫道:“你们要去哪里?”三公子道:“这一个月来的十几起命案,该到了结的时候了。”宁心儿嚷道:“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你们不能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三公子道:“可是此行很是危险,我不想看到你有丝毫闪失。”
  宁心儿道:“我保证乖乖地听你的话,不乱跑、不乱动,也不乱说话,这总行了吧。”三公子沉吟未决,宁心儿便钻到了他的怀里,使出女人天生就会的媚功,柔声说:“曹小三,算我求你了,你看我可怜,就带我去看看嘛。再说,你不是说你是神仙吗?我跟神仙在一起,有神仙保佑我,不管什么妖魔鬼怪也伤害不了我呀。”
  三公子道:“你真的认为我是神仙?”
  宁心儿道:“不管别人相不相信,反正我相信,你就是我的神仙。”
  三公子哈哈大笑,道:“既然你这么诚心,许你同行。”
  宁心儿大喜,在三公子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既是奖赏,也是感谢。她又蹦蹦跳跳地来到孟叔的跟前,说道:“孟叔,我来帮你拿剑吧,你年纪一大把,不要太累着自己。”
  孟叔退后一步,避开宁心儿伸过来的手,正色道:“此剑非寻常之剑,小姐万万碰不得。”
  宁心儿原来还喜笑颜开的脸一下子拉长起来,她没想到,一贯对她言听计从的孟叔居然会当面毫不客气地拒绝自己。
  三公子不忍见宁心儿失望的神色,便道:“孟叔,让她护剑也无妨。”
  孟叔可以拒绝宁心儿,却不敢拒绝三公子。他很不情愿地将古剑递给宁心儿。
  宁心儿伸过一只手,一把抓住剑,孟叔却并不松手。孟叔道:“小姐,要用两只手方好。”宁心儿虽然满腹狐疑,但对古剑强烈的好奇还是让她依言而行。直到确认宁心儿双手已经稳稳将古剑抓住,孟叔这才松开了手。要知道,那可是曹三公子的兵器。
  孟叔手一松开,剑的重量便全部落在了宁心儿的手上。这一柄瘦剑居然有千钧之重,宁心儿险些摔倒在地,但她的好胜心让她咬紧牙关,绝不能让剑掉在地上,同时自己也要站得稳稳当当,以免遭到三公子和孟叔的讥笑。她好不容易站稳身体,这才能好好端详这柄古剑一番。她试着握着剑柄,想把剑拔出来,然而剑身与剑鞘好像是焊牢一般,任她使尽全身的力气,仍旧是纹丝不动。她只得放弃这个打算。
  走不了几步,宁心儿已是气喘吁吁,香汗欲滴。她说:“孟叔,剑还是给你吧。”孟叔接过剑去,又重新恢复了先前的神采。宁心儿甩了甩酸痛的胳膊,跟上三公子的步伐,挽住三公子,道:“我们这是去哪里呀?”
  三公子道:“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宁心儿撅着嘴,道:“神神秘秘,故弄玄虚。”不过,她仍然高兴得像过年一般。
  【2】
  时间:戌时整,二刻(按今日计时,当为晚上八点三十分)。
  地点:苏堤。
  三人沿苏堤行去,走过望山桥,再过锁澜桥,便到了一处开阔的平地,正处在里西湖与外西湖中间,宽约十丈。平地上此时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而这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居然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安静得让人窒息,仿佛在等待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
  三公子一到,人群中急匆匆地有一个人迎过来。正是包温。
  三公子道:“收到我的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