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无限杀业 >

第186章

无限杀业-第186章

小说: 无限杀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叹;知其道而偏行入歧路之中,岂非可悲可怜?”

    陈胜听得有些莫名其妙。诚心道:“请前辈指点。”

    宁道奇叹息道:“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故此生死也如色空,本无分别。无论生死,皆当坦然接受,不应强求。世间从无不死之人,更无不亡之国。人死不能复生,亦正如国破不能复辟。强要死人复生,强要亡国复辟,则了耽搁自身修行之外,更会祸延苍生,令生灵涂炭。太子以为然否?”

    陈胜有些明白宁道奇此行目的了。他哂然一笑,道:“前辈说得很对。一时之间,我也不懂怎么回答呢。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道萧铣是怎么回答前辈这个问题的呢?”

    萧铣乃巴陵帮二当家,也是南朝梁武帝后人。他姑母即隋炀帝杨广的正宫萧皇后,但萧铣本人则对隋朝绝无忠心可言。他在南方起兵,首先自称梁公,然后自己晋升为梁王。铁骑会任少名被跋锋寒杀死之后,林士弘势力大衰,虽然还有杜伏威和宋阀,却也比不上萧铣。根据瓦岗军的情报,萧铣已经决定过了年就称帝建国,国号当然还是“梁”。

    若说人死不能复生,国破不能复辟,则显而易见,陈胜这个南陈太子还未复辟陈国,萧铣倒已经率先复辟梁国了。宁道奇向陈胜说生死色空之道,建议南陈太子顺其自然。但相同的说话,显然他并没有,也不会去向萧铣说。

    不动声色之间,陈胜已经反将了宁道奇一军。假如宁道奇竟然因此作出辩解,则无论他怎么说,事实上就都落了下乘。故此他拈须微微一笑,道:“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所以物极必反,福兮祸所寄,祸兮福之倚。太子以为然否?”

    陈胜从容道:“前辈是道门中人。道家向来讲究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所以前辈认为陈某的所作所为,是自造挂碍分别。但陈某虽未剃度,总算也是佛门弟子。佛门修行,讲究普渡众生。正如刚才才陈某背诵的心经,观自在菩萨其实早已在久远过去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但为救护众生,却依旧示现菩萨相。无量光更为众生而发四十八大愿。

    陈某一介凡夫,当然不敢和观自在、无量光相比。可是当今世间,烽烟遍地,民不聊生。我辈目睹如此,又岂能无动于衷,不所作为?前辈认为陈某走了歧路,但其实,又焉知这不是陈某的修行呢?”

    宁道奇叹息道:“只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今日情况,正如太子所言,大祸大乱,已在眼前。我辈中人虽然看破红尘,但始终仍身在红尘,如何忍见苍生沉沦颠倒,不得解脱呢?所以我这早忘年月、乐不知返的大傻瓜,今日却也不得不厚颜而来,与太子会面了。

    这当世三大宗师之首的道门高人顿了顿,又道:“可安慰者,乃是太子果然有慈悲之心,真属苍生之幸也。如今瓦岗军威震中原,活人无数,太子堪称功德无量。一番入世修行,至此可说圆满。既然如此,太子何不就此急流勇退,于人于己,岂非都是皆大欢喜?”

    陈胜皱眉道:“北有突厥虎视眈眈,南方萧铣、林士弘、杜伏威、以及宋阀均各自盘踞一方。河北有窦建德,关中有李阀,中原是我们瓦岗军和王世充。现在这个局势,混乱程度堪比当年春秋战国。又怎么能说已经修行圆满了呢?”

    宁道奇微笑道:“局势虽乱,实有脉络可循。关中八百里秦川,向称天府之国。兼且有潼关之险,易守难攻。故此谁能得到关中,就足以成就帝皇之业。当年秦始皇与汉高祖,皆因为得关中而得天下。此理古今皆同。太子若能顺乎自然,则功莫大焉。”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宗师之首道中奇(下)
    陈胜叹一口气,似笑非笑地道:“前辈,你说天命所归吗?那么,你也该听过‘杨公宝库,和氏玉璧,两者得一,可安天下’这几句话吧?当今世上,能够同时掌握两者秘密之人,唯有陈某一个。前辈说应该顺乎自然,则功莫大焉。这话确实不错。

    那么,陈某烦请前辈前往关中,向李渊分说这番道理。只要前辈出马,相信李渊一定会大彻大悟,愿意立刻向我们瓦岗军献土纳降的。到时候我们瓦岗军南北夹击,洛阳自然手到拿来。中原既定,天下也定。天下生能够从此安居乐业,过上太平日子,那是全拜前辈你所赐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陈胜反将这一军,果然厉害之极。但宁道奇假如就此和陈胜唇枪舌战地展开争辩,那么也太失他当世高人的身份了。假如当真如此,则一个不是世外高人的宁道奇,也就不再可怕了。

    这位近百年来道门中最超卓的大宗师,双眉向上一扬,微微轻叹道:“太子既执意如此,想必时机未到,天下苍生劫数未完。老道自然亦不能逆天而行,唯有暂且告退。他日相见之时,望太子能回心转意,超脱红尘,早证大道。”

    言毕,宁道奇更不等回答,径直长身而立,大袖一拂,飘然远去。凝望着其背影,陈胜禁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似觉惋惜。但随即又深深吸一口气,振奋起本身精神,整个人也显得斗志昂扬。

    宁道奇这么一走,代表着彼此双方的关系,已经正式变为敌对。下次见面时,若陈胜仍不肯顺从其意,“应天顺人”的话,那么彼此唯一可以交流的,将不再是言语,而是刀枪拳头。毫无疑问,普天下间任何人假如惹上了宁道奇这样一名对手,都必将寝食难安。但……

    陈胜又岂是普通人可比?千秋乱局,戎马干戈,乾坤有数,天地争胜!陈胜从来深深相信一个道理。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强。既然自己想要进步,那么??那么有当世宗师之首作为鞭策,岂非再合适不过了么?

    不过,光有决心而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则无论决心再大,也只是一场空谈而已。那么,陈胜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能够想到的出路,有两条。第一条,就是从天地霸拳下手。第二条,则是从神足经下手。选择第一条路,就要从冰魄结晶上打主意。关键是要取到天子龙气,或者找到一块温度能接近地心熔岩那种程度的地方,又或者找到一位修练火属性武功的高手帮助自己练功。

    三种办法,皆能有效解决冰魄结晶的弊端,从而成功吸收其好处,一举把“火雨盖”和“苍茫冷”两式霸拳推上巅峰,更借冰火相生相克之意境,修成“日月变”。只要“日月变”修成,哪怕仅有两三分火候,陈胜自信哪怕仍然胜不过宁道奇,却也绝不会败。

    地球上温度能接近地心的地方,当然是火山。但中原大陆却没有火山。修练火属性的高手……众所周知,突厥武尊毕玄的成名绝学,正是《炎阳奇功》。可是突厥向来与中原为敌,毕玄又怎肯帮助陈胜修练了?想来想去,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只有天子龙气了。

    什么人有天子龙气?作为出身自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的人,陈胜当然知道若无自己进入,那么在隋末群雄逐鹿的乱世当中,能够笑到最后者,正是李渊和李世民。尤其是李世民,他在历史上开创了贞观之治,号称天可汗,威加四海,身上真龙天子气自然是极强盛的。杀了李渊,再杀掉李世民,取得他们身上的天子龙气,配合冰魄结晶使用,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实力得到最大限度提升的捷径。

    另一方面,既然知道《大唐双龙传》世界有可能存在另一卷神足经,那么想方设法找寻其线索,然后把它取入手中,是一个更加直接的解决问题之办法。虽然宁道奇并未透露相关情报,但这并不意味着陈胜无从下手找寻神足经。

    陈胜自己现在修练的神足经,是怎么得来的?是在少林寺得来的。少林寺又如何得到这部佛门至高无上的武典?乃当初少林建寺之祖,天竺高僧跋陀罗尊者所带来。诚然,大唐世界和笑傲世界并不相同,陈胜知道,即使自己去到这个世界的少林寺,也不大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取得另外一部神足经。不过……

    即使具体细节不同,但大唐世界和笑傲世界,两者都同样建立于一个大致相同的中国历史基础之上。在中国历史上,从三家归晋开始,直至唐朝建立之后,中土和天竺交往十分频繁。既有许多天竺高僧前来中土弘扬佛法——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达摩老祖。同样地,也有许多中土高僧前往天竺求取真经——比方说三藏法师玄奘。跋陀罗尊者既然可以把《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带来中土,那么……其余天竺高僧,是否也曾经带来了另外三卷神足经的其中之一呢?

    说起天竺高僧……陈胜又想起来了。若说少林寺是东土禅宗祖庭,则洛阳的白马寺,就是中华佛法祖庭。当年汉明帝夜梦金人入怀,于是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天竺两位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那么……在白马寺当中,是否会有机会找寻得到关于神足经的下落呢?

    此外,神足经假如在这里存在,那么必然会有传人。而其传人必然也是当世绝顶高手。宁道奇能够知道神足经,那就说明这位传人在武林中的地位以及修为,必与宁道奇处于同一档次。只是隐世不出,故此不为外人所知罢了。那么……这位佛门高手,究竟会是谁?

    首先,可以排除此人是慈航静斋传人的可能性了。因为众所周知,慈航静斋修练的,乃是当世四大奇书之一的《慈航剑典》。而剑典和神足经,明显风牛马不相及。但另一方面,静斋创派之主地尼,当年曾经有一位师兄,称为天僧。这位天僧在洛阳建立了净念禅院。当代主持了空,据说武功也是宁道奇那个档次的。他和宁散人之间,当然是极有交情的了。

    另外,佛门还有四大圣僧。就是佛门四宗之主。分别为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天台宗座主智慧大师、三论宗宗主嘉祥大师、华严宗宗主帝心尊者。更有一位沙门护法真言大师。俱为武功高深莫测,却不为外人所知的方外高士。若说他们其中之一就知道神足经的下落,那也丝毫不足为奇啊。

    四大圣僧散处各方,真言大师也是行踪不定。但净念禅院和白马寺却同样都在洛阳。如此一来,则金趟洛阳之行,除去真假和氏璧之争以及魔门高手以外,却是又多一个吸引陈胜非去不可的理由了。

    ………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陈胜和瓦岗群雄离开这处荒废破庙,重回官道。快马驰骋,在晌午之前,赶到了东都洛阳城下。

    洛阳乃天下交通要冲,既形势险要,又风光绮丽,土壤肥沃,所谓居中原而应四方,所以向来为帝皇之都。不过当年汉魏旧都因为年深月久,已经破败不堪。所以杨广即位后,就在东周王城和汉魏故城之间另建新城,称为东都。城池周长超过五十里,宏伟壮观之极。

    此外,杨广开挖大运河,纵贯南北,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而洛阳就是这条大运河的中心枢纽。故此洛阳之繁华,更胜西都长安和江都扬州,为天下之冠。

    陈胜和瓦岗群雄并未亮明身份。改穿了普通老百姓衣衫的他们,向守门士兵缴纳过入城税以后,便施施然地走进了这座天下间最繁华也最坚固的大都会之内。入得城来,触目所及之处,繁华街道上不时有一队队甲胄鲜明的兵卫经过,却是近日太多江湖人士聚集在洛阳,为了防止他们随便闹事,所以负责城防事务的独孤阀特地派出士兵四处巡逻。无形中便为这繁华的东都,增添了一分深严紧张的气氛。

    众人除了陈胜以外,说得难听点,都是乡巴佬,哪里曾见过如洛阳一样繁华热闹的大都会?当下一个个东张西望,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十足十活像刘姥姥初入大观园。

    不过总算众人还记得,自己来洛阳城不是为了看热闹的。当下首先找了家大客栈住下。随即各自散开,分别去打探城内目前情况。至于陈胜自己,则找人问明白了白马寺所在之处。然后走过由天下第一能工巧匠鲁妙子所设计,能够自由开合的天津桥,向位于洛阳城东的白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