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相国 >

第30章

大清相国-第30章

小说: 大清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亲们,本抚求你们了!你们在此喧闹,成何体统?你们一片好心要帮我,却是在害我呀!你们都回去吧。”富伦说着,突然跪了下来,“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本抚今儿就拜拜你们!只要你们各安本业,好好的过日子,本抚就感激万分了!”
  百姓们都跪下了,有人竟哭泣起来,说:“巡抚大人,我们都听您的,我们这就回去!”
  陈廷敬见此情景,不知如何是好。大家都跪着,只有陈廷敬和他左右几个人站着。陈廷敬抬眼望去,又见那位骑马少年,脸上露着一丝冷笑,掉马离去。
  陈廷敬小声嘱咐大顺:“看见了吗?注意那个骑马少年,从德州跟到济南来了。”
  次日,富伦陪着陈廷敬查看义仓。粮房书吏打开一个粮仓,但见里头麦子堆积如山。接着又打开一个粮仓,只见里头堆满了玉米。
  富华伦说:“皇上未恩准,我们不敢敞开口子收,不然仓库会装不下啊。”
  陈廷敬笑道:“有粮食,还怕仓库装不下?”
  富伦笑笑,回头对书吏说:“义仓务必做好四防,防盗、防火、防雨、防鼠。最难防的是老鼠,别看老鼠不大,危害可大。仓库都要留有猫洞,让猫自由出入。一物降一物,老鼠怕猫眯,贪官怕清官!”
  书吏低头回道:“巡抚大人以小见大,高屋建瓴,小的牢记巡抚大人教诲!”
  富伦嘿嘿一笑,说:“你一个守仓小吏,别学着官场上的套话。好好的把自己份内的事情一件一件儿做好了!本抚最听不得的就是官场套话!陈大人啊,这官场风气可是到了除弊革新的时候了!”
  不等陈廷敬说话,随行在后的孔尚达接了腔:“巡抚大人目光高远,居安思危,真令庸书感沛呀!”
  富伦朝陈廷敬无奈而笑,说:“陈大人您看看,我才说了守仓小吏,他又来了。老夫子,本抚雇你这个幕僚,就是见你是个读书人,点子多。你呀,多给本抚出点好主意。山东治理好了,百姓日子一年好上一年,也不枉你我共事一场!”
  

《大清相国》23(4)
孔尚达顿时红了脸,说:“庸书谨记巡抚大人教诲!”
  突然,一只飞镖嗖地直飞陈廷敬。大顺眼疾手快,推开陈廷敬,那飞镖正中粮仓门框。众人高喊抓刺客,却不知刺客在哪里。出了这等事情,富伦慌忙赔罪。陈廷敬淡然一笑,只说没什么。
  没多时,刺客被抓了回来,按跪在地上。掀起头来看看,原来是那位一直尾随陈廷敬的少年。大顺手里提着少年的佩剑,回道:“老爷,正是一直跟踪您的那个人!”
  富伦指着少年喊道:“大胆刁民,竟敢行刺钦差!杀了!”
  陈廷敬一抬手:“慢!你为何行刺本官?”
  少年狠狠地横了陈廷敬一眼,低头不语。陈廷敬瞧着这人奇怪,让人掀掉他的帽子,想看个仔细。少年挣脱双手,捂住脑袋。衙役们喝骂着掀掉了少年的帽子,众人顿时惊了!原来是个面目姣好的小女子。
  陈廷敬也吃惊不小,问:“原来是个小女子。你是哪里人氏,为何女扮男装,行刺本官?”
  小女子依然不开口。富伦说:“刺杀钦差可是死罪!说!”
  女子仍不开口,只把头埋得低低的。陈廷敬吩咐道:“将人犯暂押本官行辕。一个小女子经不得皮肉之苦的,你们不可对她动刑。”
  富伦冰:“钦差大人,还是将人犯关在衙门监狱里去吧,怕万一有所闪失呀!”
  陈廷敬笑道:“一个小女子,不妨的。此事蹊跷,我要亲自审问她。”
  富伦只好点头:“遵钦差大人之命。钦差大人,让您受惊了。”
  陈廷敬满面春风:“哪里哪里!我看到山东果然大获丰收,十分欣慰!”
  衙役将小女子带走了,大顺随在后面。
  富伦应酬完了陈廷敬,回到衙里,心情大快:“皇上说陈廷敬宽大老成,果然不错。他不像个多事的人!”
  孔尚达却说:“巡抚大人,我可有些担心啊!”
  富伦问:“担心什么?”
  孔尚达说:“看着陈大人那么从容不迫,我心里就有点儿发虚!”
  富伦哈哈大笑:“你心里虚什么?这些京官呀,没在下面干过,到了地方上,两眼一摸黑!下面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下面设个套儿,他们就得往里钻!何况我山东一派大好,怕他什么呀?”
  孔尚达沉默片刻,说:“庸书有种不祥的预感,今儿那个女刺客,会误大人的事!”
  富伦问:“怕什么?她是来刺杀陈廷敬,又不是冲我来的!”
  孔尚达说:“庸书想啊,还真不知道那刺客是想杀陈大人,还是想杀巡抚大人您哪!如果她要杀陈大人,这就更加叫人纳闷!您想啊,她若是陈廷敬的仇家,就应该是从京城尾随而来的,沿路都有机会下手,为何要到了济南才下手呢?”
  富伦听了这话,也觉得有些奇怪:“你怀疑那女子是山东人?”
  孔尚达眉头紧锁,说:“如果她是山东人,就更不可思议了。陈廷敬在山东怎么会有仇家?”
  富伦问:“你是说她可能是我的仇家?那她为何不早对我下手呢?偏要等到来了钦差的时候?”
  孔尚达望着孔尚达说:“庸书也想不明白。我说呀,干脆把那女刺客杀了,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富伦思忖片刻,点头说:“好,此人刺杀钦差,反正是死罪。你去办吧!”
  却说陈廷敬回到行辕,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小女子从德州跟着他到了济南,居然向他行刺!一路上多的是机会下手,她为什么偏到赶到济南来呢?陈廷敬正踱步苦思,突然听得外头一阵哄闹,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不多时,大顺跑进来回话,原来是那小女子抢下衙役的刀要自杀,被人救下了。
  陈廷敬更觉奇怪:“啊?她要自杀?伤着了没有?”
  大顺说:“那倒没有。”
  陈廷敬问:“她说什么了没有?”
  大顺说:“从抓进来那会起,她一句话也没说,饭也不肯吃,水都不肯喝一口。”
  

《大清相国》23(5)
陈廷敬沉吟着:“真是怪了。带她进来。”
  大顺走到门*待几句,过会儿就有衙役带着小女子进来了。小女子很是倔犟,怎么也不肯跪下。两个衙役使劲按住,她才跪下了。
  陈廷敬语气平和,问:道:“姑娘,你真把我弄糊涂了。年纪轻轻的一个女子,平白无故地要行刺钦差,行刺不成又要自杀。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子低头不语。
  陈廷敬笑道:“世上没人会闲着没事干就去杀人。说吧,为何要行刺我?”
  小女子冷冷地白了一眼陈廷敬,又两眼低垂,拒不说话。大顺忍不住喊叫起来:“钦差大人问话你听见没有?你是聋了还是哑了?”
  陈廷敬不让大顺如此叫喊,又对小女子说:“我新来乍到,在山东并无仇家,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看你不像个平常人家女子,倒像个大家闺秀。”
  小女子仍是不吭声。
  大顺说:“老爷,看来不用刑,她是不开口的。”
  陈廷敬摇头道:“我相信她要行刺我是有道理的。我只想听她说说道理,何故用刑?”
  问了半日,小女子硬是只字不吐。
  陈廷敬很有耐心,说:“你应该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何况是行刺钦差?假如要治你的罪,不用审问,就可杀了你。可我不想让你冤枉了,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这时,马明突然推门进来,陈廷敬便叫人把小女子带下去,等会儿再来审问。大顺递上水来,马明顾不上喝,便把德州所闻如此如此说了。
  陈廷敬略加思忖,便提笔写了封信:“马明,辛苦你马上去趟恒泰记,请他看在老乡面上,到时候暗中接应。”
  马明带上陈廷敬的信,匆匆出门了。大顺问:“老爷,再把那女刺客带来?”
  陈廷敬摇头说:“不忙,先把向大龙和周小三叫来。”
  大顺带了向大龙和周小三进来,陈廷敬目光冷峻,逼视着他们,良久,嘴里才轻轻吐出两个字:“说吧!”
  两人脸都白了,面面相觑。向大龙壮着胆子问:“钦差大人,您……您要我们说什么?”
  陈廷敬冷冷说:“你们自己心里明白。”
  向大龙小声说:“钦差大人,您可是我们百姓爱戴的钦差呀!我们百姓爱戴好官,这难道做错了吗?”
  陈廷敬说:“你俩跟着我好几天了,见我没问你们半句话,就以为自己碰上天下头号大傻瓜了是吗?”
  向大龙仍是糊涂的样子:“钦差大人,小的真的不知道您要我们说什么呀!”
  陈廷敬怒道:“别演戏了!你们早已知道我是钦差了,还要巧言欺诈,就不怕掉脑袋?”
  两人扑通跪下,把什么都招了。原来两人真的是德州府的衙役,路上场面都是巡抚衙门那位幕僚孔尚达派人安排的。德州连年灾荒,可富伦不准往朝廷报灾,要的是个太平的面子。德州这边百姓便四处逃荒,还闹了匪患。富伦知道张汧同陈廷敬是亲戚,就先把他请到济南去了。
  陈廷敬听罢,气愤已极,骂道:“哼,我就知道你们是衙门里的人!你们想想,你们都是做的什么事呀?花钱买了东西,雇了百姓来做假,百姓背后会怎么说你们?我不想当着百姓的面揭穿你们,是顾着你们的脸面,顾着朝廷的脸面,也是顾着我自己的脸面!你们不要脸,我还要哪!”
  审完向周二人,陈廷敬又让人把那送粮的朱七带了进来。那朱七是没见过事的,吓唬几句,就倒黄豆似的全招了。原来义仓里的粮食,既有官府里的,也有朱仁家的。那朱仁同二巡抚孔尚达是把兄弟,凡事全听巡抚衙门的。
  事情都弄清楚了,陈廷敬警告说:“朱七你听着。你受人指使,哄骗钦差,已是大罪。如果再生事端,那就得杀头了。你好好在这里呆着,如果跑出去通风报信,后果你自己清楚!”
  朱七跪头如同捣蒜:“小的知罪!那是要杀头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清相国》23(6)
大顺在旁吼道:“要是不老实,当心钦差大人的尚方宝剑!”
  朱七被带下去了,大顺替陈廷敬续了茶,说:“老爷,俺头回见您审案,你可真神哪!”
  陈廷敬笑道:“我神什么了?看他们的神态、模样儿,就知道有诈!不是有人指使,哪会有这么多百姓自己跑来迎接官员?哪会有百姓敲锣打鼓送粮食?只有底下人把上头当傻子,上头的又甘愿当傻子,才会有这种事儿!还有书上说的,什么清官调离,百姓塞巷相送,一定要送给清官万民伞,这都是做假做出来的!”
  大顺纳闷:“那我打小就听人说书,百姓送万民伞给清官,皇上知道了,越发重用这个清官,那都是假的呀?”
  陈廷敬说:“历朝历代,也有相信这种假把戏的皇上。”
  大顺问:“那老爷您说,那些皇上是真傻呢?还是装傻?”
  陈廷敬笑笑,说:“大顺,皇上才聪明哪!这个话,不能再说了。对了,大顺,你不要乱老说我有皇上尚方宝剑,你看见了?那都是戏里头唱的!”
  大顺嘿嘿地笑着,替老爷铺好床,下去了。
  陈廷敬才要上床睡觉,忽听得外头大喊抓刺客。陈廷敬忙披上衣,抓起身边佩剑,直奔门口,却被大顺拦住了。外头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得嘶杀声、叫骂声乱作一团。
  不多时,人声渐稀,马明跑进来回话:“老爷,我刚从外头回来,正好撞见有人摸着黑往那儿去,像是要杀那姑娘。”
  原来马明同恒泰记那边说好了,刚回到行辕。陈廷敬问:“抓住人了没有?”
  马明说:“他们只怕有四五个人,又黑,跑掉了。”
  陈廷敬把衣服穿好,说:“去看看那姑娘。”
  大顺搬来张凳子,陈廷敬坐下,问:“姑娘,你知道是什么人要杀你吗?”
  姑娘冷眼望着陈廷敬,不开口。
  陈廷敬说:“姑娘,我在替你担心哪!你不说出真相,我们救了你一次,不能保管救得了第二次!”
  姑娘仍像石头,大顺忍不住喊了起来:“你这个姑娘,真是不知好歹!钦差大人现在没问你为何行刺,倒是担心你的性命,你还不开口!”
  姑娘冷冷一笑,终于说道:“如此说,这位大人就是位好官了?笑话!”
  大顺说:“咱钦差大人可是青天大老爷!”
  姑娘说:“同富伦之流混在一起的能是青天大老爷!”
  陈廷敬点头道:“哦,原来姑娘是位替天行道的侠女呀!”
  姑娘怒视陈廷敬:“你别讽刺我!我是侠女又怎么样?”
  陈廷敬说:“那么姑娘是在行刺贪官了。”
  姑娘说:“你不光是贪官,还是昏官、庸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