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

第304章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304章

小说: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大动脉的想法感兴趣,不过李富贵并不就此保证什么,他只是说:“我们的铁路还只修到兰州,现在就和俄国人谈并轨的事未免早了一些,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怎么谈,起码等到铁轨铺到了迪化这个计划才有些样子,否则都是空对空也谈不出什么东西出来,至于我们和俄国人的关系大家不用担心,也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是一些意气之争,这次我们在西北还和俄国人合作了一次,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转机了,其实俄国人比咱们还穷,几十万平方里的土地说卖就卖了,你们以为有钱赚他们会不干?你们想想看,一条贯穿欧亚的大动脉,那意味着多少钱啊!我们和俄国人闹来闹去不也就是为了北面的那几块不毛之地吗,要是有钱随便丢一捆过去还打什么呀。”
    也就是李富贵正在鼓动如璜之舌忽悠广大投资人的时候他得知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虽然起义的如期爆发让他高兴了一阵子,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使不上什么劲了,只能默默祝愿地球那一端的无产主义革命事业能够红红火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古柏也迎来了他的末日,他费尽一个冬天的心力构筑起的防御体系在开春之后如同蛛网般的被左宗棠横扫一空,在喀什噶尔凭借阿古柏的煽动城市里还算为维持住了宝贵的士气,喀什噶尔作为这次动乱的策源地城里的老百姓也的确害怕破城后受到屠戮、清算。这座城市的顽强防御让一路席卷而来的林雨长颇吃了些苦头,可是其他的的城市就没有喀什噶尔这样的心理负担了,尤其是叶儿羌诸城,“见到安集延人就杀”的口号当年就是由他们率先喊出来的,那个时候叶儿羌的军民和库车的热西丁一起把阿古柏打的相当狼狈,虽然最后力尽城破,但是从逆这个罪名是绝对加不到他们头上的,因此左宗棠的大军一到或者是城中百姓把阿古柏留下的守城将领捆上送到左宗棠的军营,或者这些将领干脆自己开城投降。经过去年的战斗阿古柏手下的浩罕人没剩下多少,各个城市基本上只能派那么一二十人担任监视。本地的官兵根本就没有陪阿古柏殉葬的意思,更何况这个冬天阿古柏还抓了很多壮丁来充数,这些人对浩罕人就更是只有仇恨。因此一路之上左宗棠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当他也浩浩荡荡的开到喀什噶尔的时候气的林雨长直跳脚,把阿古柏大骂一顿之后他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安集延和玛尔嘎朗需要分兵防御这次他带的兵力并不多,本以为中浩联军一出现城内的防守自然土崩瓦解,没想到喀什噶尔的军民并不吃这一套。
    当左宗棠的大军来到喀什噶尔以后攻防就变得没有悬念了,左宗棠部的攻城炮远远多于林雨长,西北夯土而成的城墙根本无法抵挡密集的炮击,在猛烈的打击之下很快守城一方就顶不住了,绝望的喀什噶尔市民突然掉转枪口开始捕杀浩罕人,指望用阿古柏的人头为自己换一条生路。危急关头阿古柏男扮女装想要趁乱混出城去,可惜年岁不饶人,他到底是五十岁的人了,最终还是被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所发现,一代名将竟然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破城之后因为有买买提等人求情所以没有对城市进行无序的破坏,但是汉军中的本地人还是对喀什噶尔的居民做了相当严厉的甄别,作为这此动乱的发源地喀什噶尔担任伪官的数量是各城中最高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这件事同样由买买提他们来主持,凡是在伪政权当中担任过职务的一律处死,买买提干起这件事来毫不心慈手软,最后可以说城中任何一个人都有亲友被砍了头。
    左宗棠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妥,关于西北的民族问题他曾经和李富贵作过很仔细的探讨,李富贵认为对西北的各个少数民族施恩应当重于立威,目前的中国在西北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当地民众致富,而不是去掠夺,对于后半部分左宗棠十分同意,但是他仍然认为立威要放在前面。
    这个分歧并没有造成他们之间的争执,因为李富贵也同意不管是施恩还是立威只要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都是可以的,同时李富贵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了一条原则,“在施恩的过程中决不能让对象产生你是因为害怕他们才做出这些举动的印象。”
    对此左宗棠有些不解,“怀柔与胆怯应当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会造成误会呢?”
    “在上层的确分别很明显,但是到了下层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在政府以怀柔作为大政方针的情况下如果地方上发生了少数民族的民变,地方官是不是要受到惩治?”
    左宗棠想了一下,“一般是这样的,即便是一般的民变守官也是有责任的。”
    “那对于下层官吏来说,他的怀柔如果是出于大家和睦相处的目的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抱着讨好对方的想法就很容易让别人误认为是胆怯,或者说那本来就是胆怯。”
    左宗棠若有所思,“的确有这种可能,下层的事情可能不太好办。”
    李富贵笑了笑,“可是老百姓看到的却都是下层,对他们来说这些人就代表着官府,和周边的这些国家、民族比起来我们汉人相对来说比较文弱,日常生活中就容易给他们留下好欺负的印象,所以官府就更不能让人得到一种可以得寸进尺的感觉,以后在规矩的制定上可以稍有倾斜,但是在执行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公平,但是公正必须被保证,就是说谁都得守规矩。”
    “为了这个激起民变也不怕?”
    “就算再来一次西征也在所不惜。”李富贵说这话是为了坚定左宗棠的信心,他相信西北民间所蕴含的分裂能量经过这一次释放起码三十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动静了。
    看到目前喀什噶尔的情景左宗棠觉得李富贵可能有些过虑了,相信自己在这里能够重新建立起官府的权威,认为官府好欺负的想法绝不可能在这些人的心中产生,他哪里知道李富贵的观点是来自他在另一个时空的经历。
    随着战事的平复各路人马开始陆陆续续的入关,湘楚联军作为左宗棠的主力先是曾国荃撤回到江西,然后又是大量湖南籍的下级武官不愿意继续呆在西北,左宗棠当然知道三湘子弟眷恋故乡的性格,他本来就想更多的依靠本土力量来做好新疆的防御,在左宗棠和李富贵的计划中新的经济将会带来不少汉族移民,所以一支混合了汉、回、维等各个民族的西北军将逐步的建立起来,因此对于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左宗棠也是能放就放,那些愿意留下来的将会成为新军的骨干,在新军成军之前林雨长担当起了西北防务的重任,其活动范围覆盖了新疆、甘肃、青海和部分的蒙古,不过左宗棠知道这位大少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指望的,因此新疆草创之初建立一支适合西北的队伍就成了左宗棠首要的任务。
    石达开也随着大部队入关然后率领着自己的部下回到了湖北,这一次出征虽然他没有经历一战不过收获却是颇丰,每次算功劳的时候都有他一份不说,在内地做宣传的时候翼王的事迹也被着力的渲染。不过这一切对于石达开来说一文不值,他还没有堕落到需要冒功的地步,只不过他认为李富贵所说树立一个正面的翼王形象有利于天国将士将来的生活有些道理,所以他才任由李富贵的公关人员任意包装。对石达开来说他这次西征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头到尾的把一场现代战争看了一遍,这对他的触动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回到湖北之后石达开立刻召集所有的天国旧将商议自己这群人应该何去何从。
第一百七十章 翼王展翅
    在经历这次西北战争之前石达开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天国所犯下的路线性错误,但是毕生的事业以及千千万万的部下给了他极大的负担,想要将以前的一切推倒重来谈何容易,事实上石达开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不过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再这样走下去所有的人都只能是死路一条,其他人听了石达开的陈述之后全都沉默不语,这个问题这些人或多或少的也都想过,但是始终不愿意正面去面对它,只有李秀成面有得色,安庆经过这些年的磨合算是走上了正轨,李秀成作为这座城市的军政首脑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的呼风唤雨,但是他的未来仍然是有保障的。
    “翼王殿下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石达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所有的军权和政权都交给李富贵。”
    此言一出下面一片哗然,实际上大家都认为采用李秀成的那种方式比较合适,而且因为他们的领土大部分不像李秀成那样从属于两江,所以众人还想着在丛属的程度上或许还可以做一番讨价还价,可是现在石达开一开口就让他们把所有的权利都交出去这当然让众人无法接受。
    石达开举起手向下按了按,会场上的声音渐渐的平息下来,“现在相信大家已经不再相信什么天国、天父、天兄之类的鬼话了,”陈玉成稍稍动了一下不过看到其他的人都没有反应他还是忍了下来,“我当年参加起义是为了替天下人打出一个更好的世道,天国之说不过是一个幌子,可是没想到最终把我们自己也幌进去了,自我们起事以来已经死了几千万人,可是理想的世界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我们的路错了。”
    听到这里陈玉成再也忍不下去了,“难道我们反清也是错的,难道翼王忘记了我们起义前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我那个时候虽然小可是还是记的乡亲们是因为没有活路才揭竿而起的。”
    石达开点了点头,“玉成说得不错,可是我这段时间从李富贵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一条就是没有人绝对正确,当年在广西我们反清是对的,但那对错也只是相对而言,满清残暴腐朽我们当然应该起来推翻它,可是当我们和李富贵对峙的时候相对正确的一方就是他了,就算你们没有去过两江也应当听说过那里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政府更是兵精粮足、威震四方,这一切难道还不能说明他们的方向更加准确吗?”
    其他人对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争执并不感兴趣,看到陈玉成还想反驳李世贤赶忙抢先发言,“对于必须臣服于李富贵这一条我们并没有什么异议,可是李富贵他并没有逼着我们把所有的兵力都交出去,好像他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宽容的。要是都交出去了让我们成为李富贵手下的一名普通官员那可不行,我们干不来啊,现在在两江当官很难,要会很多东西,那些新玩艺我们都不懂,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自己就干不下去了。”
    “你们知道交出汉口之后我有什么打算吗?”
    众人一起摇头,石达开扫了所有人一眼,“我要到淮阴去读军校,出来以后我还要到国外去深造,”石达开缓缓的说道,看到众人一幅不相信的眼神他从衣襟里掏出一本书来,“自从我打定了这个主意之后就开始学习外语,我经学了两个月了。”
    所有人都被这番陈述惊呆了,就在众人傻愣愣的看着石达开的时候他站了起来走到李秀成的身后重重的拍在李秀成的肩膀上,“这次西征的时候李富贵曾经问过我,他很奇怪秀成这样出众的将领为什么当上一个鸡头太守就开开心心的好象达成了人生目标一样,我实在无言以对,只好说秀成年奔五旬,已无心再争名夺利,”这一番话把李秀成说的满脸通红,“说这话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也就这样度过了吗,我今年四十一,玉成,你应该只有三十五吧?世贤你的年纪也不算大,不错,我们是有很多东西不懂,可是不懂就不能学吗?若是你们胸无大志想在这一州一府间终老一生我也不强求,可是我还要建功立业,大好男儿不能扬威四海这辈子也就算白活了。”
    李秀成坐在那里泪流满面,“翼王说的是啊,这些年我们老是打败仗当年的意气早都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回想起那个让清军提到我们的名字就瑟瑟发抖的时候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您说我现在再去学是不是太老了一些?”
    “我想不算晚,现代战争用不着将领上阵杀敌,就算要上阵那你还记得曾天养吗?消磨锐气的不仅仅有失败,财帛子女恐怕更厉害。”
    在旁边沉思的陈玉成接口道:“翼王还是不要难为秀成了,他哪里还是当年勇破江南大营的合天侯,说实话秀成现在交出军权政权老老实实的作个富家翁倒是不错,翼王要去淮阴还是我来陪您吧,反正我现在光棍一条。”
    李秀成听了陈玉成的话立刻勃然大怒,但是咬牙切齿了一番之后还是忍了下去,因为陈玉成说的未尝没有道理,天国诸将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