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532章

蒙山军-第532章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然不见援军的影子。显然,中国人将从南线实施突破了,一二号阵地如果丢失,陆地防线就敞开了口子,中国人甚至可以不用攻打北面的三座大支撑点而直插市区!上面究竟是怎么想的?回到大堡垒后,比希纳想给团长打个电话,拿起来又放下了。没有必要。上校甚至斯特劳斯将军又不是不知道这边的情况!比希纳少校喝了一杯水,在蜡烛下铺开纸张,准备给妻子写信,他要告诉妻子(他妻子并未来青岛)。青岛要塞守不住了。他的命运只有两个结果。或者战死,或者在中国人的战俘营等待战争的结束……刚写了妻子的名字,通信兵报告。上校来了。
  “少校,我们的战争结束了!”维纳克尔上校摘下了帽子摔在用弹药箱堆成的桌子上,烛光映照出上校阴沉的脸色,“二十分钟前,斯特劳斯将军接到了柏林的指示,要我们向华军投降,交出青岛!”
  “为什么会这样?!”
  维纳克尔沉声说,“执行命令吧。派人联系华军指挥官。立即。”
  比希纳感觉到自己的力气立即被抽空了,他扶着“桌子”站立了片刻,“是,立即联系华军指挥官。”
  四十分钟后,通信兵带着一个华军中尉进入了大碉堡,中尉身材消瘦,眼睛大大的,死死地盯着碉堡里的几名德国军官,用很不标准的德语说,“我是旅部参谋和文晋中尉,奉上级命令,前来接洽贵军投降事宜。”
  “我方奉命向贵军投降……”沉默良久,维纳克尔上校艰难地吐出了一句话。
  维纳克尔上校当然不知道。柏林的命令来自一个在列日要塞立下大功的少将的建议,那个人便是注定在这场大战中扬名天下的鲁登道夫将军,他是奉命去东线应对危局的,俄军两个集团军已经深入东普鲁士,负责东线的德军第八集团军战守无措,统帅部已决定换将了,鲁登道夫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司令官尚未选定人选。鲁登道夫得知远东战况后向德皇建议,既然确定日军将攻击青岛,那就将青岛让给中国人好了。如果日军继续攻击,将可能把中国人推到我们的怀抱里来。
  法金汉将军立即表示赞同,而总参谋部也表示赞同(毛奇总参谋长并不在柏林)。法金汉是在得到斯特劳斯少将的报告后赞同鲁登道夫少将的建议的,斯特劳斯少将肯定地说,青岛守不住了。
  威廉二世本来很生气。他对斯特劳斯至为失望,青岛战事仅仅进行了半天,那位被他寄予厚望的将军便做出了如此令他失望的判断。要知道青岛可是亚洲一流的要塞城市啊。如果对手是英国人,威廉二世的心情会好的多,但对手是他一向看不起的黄皮猴子!这怎么可以?
  法金汉成功地说服了德皇。青岛对于这场大战无足轻重,但如果中国加入同盟国,意义将大为不同。西线对于巴黎的总攻击即将进入决定性阶段,东普鲁士不容有失,我们顾不了青岛了。日本与中国发生战事,很可能将英国和法国牵扯进来,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
  斯特劳斯执行了柏林的指示。8月25日晚,德军从南线开始撤出青岛要塞,华军部队开始接管要塞,一切都在匆忙中进行。到天亮的时候,青岛要塞已全面对华军开放,所有的武器全部交给了华军,具体的清点还需要几天的时间,德军部队开始撤回市区的军营,中央军区第6师第18、17旅奉命接管青岛要塞,遭受严重伤亡的第16旅被撤下休整补充。
  青岛之战只进行了不到十个小时就降下了帷幕,以一种诡异的方式结束了。
  是役,德军阵亡131人,负伤165人。而华军46、47及战斗工兵团共计阵亡677人,负伤1233人,六倍于德军。但16旅两个步兵团及军区战斗工兵团以压倒德军的决死攻击为总部的全盘计划奏出了胜利序曲,赢得了全军的尊敬。
  右手负伤一直指挥战斗的陈豪在26日凌晨被送到野战医院。孙娟亲自为他处理了伤口。他在几年前便认识孙娟了,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参军的小兵。
  “这下你媳妇儿该心疼了。”孙娟对脸色苍白的陈豪说,“早知道德国人要投降,你就不该那样玩命了。还好没有破相,拇指和食指都在,不会影响太大。要不要给你打一针止疼?”
  “不要紧,我忍得住。可惜我的士兵了……”陈豪得知德军投降后大骂不止,更多的是对上级指挥的不满。如果晚攻击一天,他那些精锐忠勇的士兵们就不会血洒疆场了。
  “安心休息吧……”孙娟说,“曲旅长打电话问你来着,我告他你没事,只丢了一根指头,还有九个嘛。”孙娟替他盖了一条被单,离开了帐篷。
  陈豪想给在无锡娘家坐月子的妻子写一封信,但右手疼得根本拿不住笔,他又不想用左手写,那样妻子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负了伤。半躺在床铺上的陈豪拼命忘却刚结束的血战,部队已经撤下来了,1营的伤亡名单尚未统计出来,他的思绪转到了妻子身上,一个月前,妻子在无锡为他生了儿子,母亲早已赶去照顾了,来信说孩子多么可爱。如果他战死,他的儿子将永远见不到他——只能在照片上看未曾谋面的父亲了。现在他虽然丢了一根手指,但活着,肯定会见到儿子的。
  陈豪是跟随第6师南下江浙时在无锡认识妻子的,她是无锡美术专科学校的老师,比他大一岁,娇小美丽,看上去像他的小妹妹。陈豪脑海里浮现出妻子美丽的姿容,特别是她微笑时呈现的一对酒窝——他对妻子说,我是因为贪杯才恋上你的。那时他还是连长,从北洋军战俘营回来的他在叶师长的关照下回到了老部队继续担任连长,没有受到任何的歧视。在无锡那座美丽的江南小城开始了他的爱情,婚后妻子不愿意放弃她热爱的工作,因此一直没有跟他到济南,临产时他曾想请假回去,但部队正在大演习,实在张不开嘴。如果父亲活着,有了孙儿该有多高兴?想想父亲已经去世十五年了……
  “我没有给陈伯丢人,更没有给龙司令丢人。”陈豪闭上了眼睛。
  
  第三章困难的抉择第一节日本的要求
  
  青岛之战短促而激烈。令所有关注青岛战事的人们:上到自以为操纵天下大势于股掌间的政治家,下到平头百姓,都没有想到战事以那样一种方式戛然而止。
  英国在山东是有军事基地的,虽然力量很弱。当中国正式通过外交渠道要求德国归还青岛时,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便意识到青岛战事已经不可避免了。朱尔典是从中德双方的决策者性格推断的,威廉二世是出了名的目空一切,出于自尊,决不允许德军不战而让出青岛。假如德国出于全局的考虑,主动让出青岛是可能的,就像已经证实的德国对中国开出的“条件”。但在中国的威胁下出让要塞就不可能了。但中国是一定要打的,朱尔典的证据是龙谦的性格。他在给格雷外长的密电中说,“他(指龙谦)是中国人中少有的对文明国家毫无敬畏的人,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民族自豪感,他手下的武将们由于其首领的性格,对任何人都有一种目空一切的狂傲……鉴于此,中国一定会尝试用武力夺取青岛,以杜绝日本对山东的觊觎。就让德国人给中国人上一课吧,用武力教训一下越来越狂妄的中国人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朱尔典致信山东驻军司令卡登上校,请他关注青岛局势,必要的话派出观察员就近观摩战局。
  卡登上校执行了朱尔典大使的指示,8月23日。就在中国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的第二天,卡登上校正式向中央军区提出派出军事观察员的要求,代表龙谦“督战”的司徒均总长立即批准了卡登的申请,三名英国陆军军官抵达了青岛前线,他们目睹了小湛山攻击战的过程,向卡登上校递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被朱尔典全文转报国内。
  朱尔典根本没想到青岛之战会在一天内结束!如果不是那三名“实话实说”的观察员,朱尔典会认为德国放弃青岛完全是一个策略,但是,观察员的报告粉碎了朱尔典的臆想。
  “德国人守不住了!最多三天。华军第6师即可夺取青岛!”这是观察员的结论。当然,观察员用一系列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华军武器精良,战术得当尚在其次,但华军士气的无比高昂给三名英军观察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甚至是震惊的印象。“华军陆军攻击精神的旺盛完全不次于欧洲强军。与其说是德军被绝对优势的华军兵力压倒。不如说是华军的牺牲精神压倒了德军,如果华军攻击我基地,最多需要48小时!”
  这份报告令朱尔典极为懊丧。出于对大英帝国利益的考虑。他必须正视接下来的各种可能了,如果日本仍执意进攻青岛,可能演化为中日间的全面开战,由于英日同盟的束缚,英国不能像俄法一样置身亚洲局外专顾欧战,英国必然被日本拉下水!那么,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将受到重大损失,所有的基地租界将完全丧失,甚至连香港都难以保证安全!
  当然,这个结果朱尔典在获知日本已经决定对青岛用兵时就考虑到了,但青岛之战击碎了朱尔典的幻想——华军完全有能力与日本“掰手腕”,日本不能迅速战胜中国,英国将被迫承担巨大的战略风险!进一步讲,如果中国侥幸战胜日本,他们甚至可以越过喜马拉雅山攻击印度!这幅图画吓坏了朱尔典,印度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没有了印度,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就彻底崩溃了!
  朱尔典的设想并非没有依据。1912年,就在新中华建国后的第三年,西南军区第13师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四川进军西藏,驻兵拉萨和日喀则,虽然为此付出了数千官兵的生命,但中国人完成了这一壮举!指挥这次进军的西南军区司令官蓝心治,第13师师长曹锟,旅长吴佩孚等大批将领获得嘉奖和晋升,他们可以将两个大编制旅开入西藏,为什么不能调更多的部队过去?
  青岛战事后,朱尔典给国内的专项报告中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格雷外长通过渠道告诫日本出兵的危险性,强烈要求帝国取消日本的军事冒险!朱尔典已经意识到,日本加入协约国的目的并非直接参加欧战,而是准备在亚洲“捞一把”,如果日本人的举动不损害大英帝国的利益,帝国可以默许。但现在完全不同了,日本人对山东的攻击有可能极度恶化亚洲局势,甚至直接影响欧战战局!
  在等待国内指示的当口,朱尔典跟法俄两国同行研究了青岛之战带来的变数,法国已经惶惶不可终日,“施里芬”计划已经展开了獠牙,强大的德军右翼正在席卷比利时从法国西部攻入了法国,目标直指巴黎。霞飞已经遭遇最大的危机,他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攻击失败了,法军开始后撤。而东线也出了大危机,就在华军强攻青岛的那天,坦能堡会战爆发,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手的德国第八集团军上演了本次大战的第一个奇迹,至8月29日,也就是昨天,俄军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三十万人马烟消云散,此战像一根棍子狠狠敲在了俄国人头上,德奥一方大肆宣传,而协约一方则垂头丧气,英法希望俄军在东线牵制更多的德军兵力的希望落空了。坦能堡战役暴露了俄军的虚弱,三十万病员的损失不是大问题,俄军有五百万呢。三十万大军的装备给养损失也不是不能承受,但信心,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某种意义上,坦能堡会战彰示了一种可能,即德奥击败英法俄的可能。如果法国顶不住德国而失败,俄国的失败也不肯避免,英国将被驱逐出欧洲大陆。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的是全球局势的大变。英国将彻底丧失二百年来建立的全球霸权。
  朱尔典希望法俄两国正视这种危险,避免亚洲局势的失控。
  廓索维茨大使在接到消息后很是低沉,对于朱尔典所谈的完全赞同,“决不能让日本人捣乱!决不能!”
  现在跟一个月前的形势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朱尔典非常恐惧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如果说一个月前格雷外长的指示给朱尔典打了一针强心剂的话,现在药效完全过去了,恐惧再次占了上风。
  强大的青岛要塞啊,中国人只要三天,只用一个精锐师就可以夺取。难道他们还是虚张声势?
  英国外交部对朱尔典的回复在8月31日上午正式抵达北京。帝国同意朱尔典的建议,认为在这种局势下保持中国的中立是有利的。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维护中国的中立。
  朱尔典立即前往日本大使馆找林权助面谈。空气中似乎仍飘散着中国人庆祝青岛“解放”的鞭炮味道。路边走过的中国人似乎更加趾高气扬。朱尔典当然不会忘记8月27日北京为庆祝国防军夺取青岛而举行的群众集会。自从蒙山军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